三燕龙城遗址

更新时间:2024-07-21 23:44

三燕龙城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北大街朝阳北塔东南150米处,是十六国时期三燕前燕后燕北燕)都城遗址。

历史沿革

三燕龙城朝阳城的前身,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燕后燕北燕的都城。鲜卑族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后燕和汉族冯氏建立的北燕,均以龙城为都,前后达百年之久。自北魏始,历朝历代均在龙城城址设立州、郡、府、县等治所。朝阳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考古发掘表明,龙城南北和东西干道交叉的街区格局自建城以来沿用1600多年未变。

东晋咸康七年(341年)1月,前燕太祖慕容皝派大臣阳裕、唐柱,在“柳城之北,龙山之西”筑造新都——龙城

东晋咸康八年(342年)10月,慕容皝自大棘城迁都于龙城,建和龙宫

东晋永和四年(348年)9月,慕容皝次子慕容儁继为燕王,仍都龙城。随着前燕开疆拓土,慕容儁先后迁都于蓟城(今北京附近)、邺城(今河北临漳东南),同时在旧都龙城建立“留台”,号为龙都

前燕建熙十一年(370年),前燕灭亡,龙城等地并入前秦

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于淝水之战中大败,慕容皝之子慕容垂趁机起兵,在河北中山建立后燕王朝,并恢复前燕故土,先后派其子慕容农慕容隆镇守龙城,重修龙城宗庙及留台。

后燕永康二年(397年),北魏攻破后燕中山,慕容宝还都龙城。

后燕光始元年(401年),慕容熙在龙城继位,扩建弘光门,修筑龙腾苑,龙城规模达到极盛。

后燕建始元年(407年),中卫将军冯跋趁慕容熙为皇后送葬之机,在龙城发动政变,建立北燕,仍都龙城。这一时期的龙城又名和龙城,南朝宋谓之黄龙城,并称北燕为黄龙国

北燕太兴六年(436年),北魏灭北燕,龙城宫殿焚毁于战火。

北魏置和龙镇于龙城,后改为营州,龙城成为营州、昌黎郡以及龙城县治所。东魏、北齐相沿。

隋开皇年间改龙城县为龙山县,复改为柳城县,设柳城郡。龙城亦改名为柳城,城址沿用不变。

唐朝于柳城设营州,成为控制东北地区的前沿重镇。

契丹柳城霸州,后升为兴中府。元代设兴中州。明初曾置营州卫

清代设三座塔厅(今朝阳市双塔区),后改为朝阳县。均沿用龙城柳城故址不变。

2003年7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对朝阳古城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

截至2004年12月,累计共发掘11个地点,发掘面积1万余平方米,发现龙城宫城南门遗址

2005年,发现龙城北门遗址龙城东门遗址,以及龙城宫城东北角、东南角、外城东北角等遗迹。

遗址特点

三燕龙城遗址平面呈北宽南窄的梯形,有东西南北四门,北墙长度为860米,西墙长1320米,东墙长1340米,南墙长460米,南北轴线长度为1290米。三燕龙城宫城位于城区的北半部,与外城共用北门,宫城南门与北门南北相对,形成呈南偏西30度的南北轴线。城北有园林龙腾苑。北朝、隋唐时期沿袭了三燕时期的布局,宫城改为内城。自辽代起内城废弃,南北轴线成为贯穿整个城区的南北大街,北墙宽与南北轴线长之比为1:1.5。

主要建筑

宫城南门

龙城宫城南门遗址位于朝阳市老城区的南北轴线上,门址有三个门道。同时根据其位置确定,该处城门是前燕始建龙城时修筑的宫城(和龙宫)南门(弘光门)。经考证,门址在北魏、唐、辽代时期都经过改扩建。

东晋咸康七年(341年),前燕王慕容皝将都城从棘城迁到龙城。在修建都城时首次修建了该处城门。城门坐北朝南,有三个门道。门址东西两侧发掘出城墙,其中东城墙发现50米,西城墙发现10余米。门址和城墙全部为黄土夯筑,夯层厚度8厘米-10厘米。《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咸康七年,慕容皝以柳城之北、龙山之西,为福德之地,乃营制宫庙,改柳城为龙城。八年,遂迁都焉。寻号新宫曰和龙宫,宫门曰弘光门。”

第二期门址修筑于后燕时期,慕容熙在位时所建。第二次修筑的门址是在第一次基础上改、扩建而成。位置与前者重叠,也是三门道。在门道内设置有砖和木柱等。后燕末期此处曾发生夺门政变,《读史方舆纪要》记载:“义熙三年,冯跋等作乱,废其主慕容熙,攻弘光门,推高云为主。五年,云为宠臣离班等所弑。冯跋升弘光门观变,遂自立为天王。”冯跋建立北燕后继续沿用此门。

第三期门址形制发生了较大变化。最明显的是把东西两门道堵死,只留中门通行。据史料记载:在北魏熙平二年即公元517年曾重建龙城,故第三期门址应为北魏时期所建。

唐代门址为第四期门址,也是一个门道,但规模有所扩大。门墩的南北两端和城墙都进行了增补,门墩都用砖包裹,门道中砌有砖路。在史料中有唐开元五年“更于柳城筑营州城,兴役三旬而毕”的记载,推断第四期门址建于唐开元五年(717年)。

辽代门址叠压在唐代门址上,方向和格局都相似于唐代,但规模有所减小,门墩底部以大块条石为基础,门道宽5米、长20.5米。地表用巨大的石板铺就。门道里遗留有被烧焦的粗大立柱,表明门道被大火烧毁。从此这座门址彻底废弃,未再重建。

龙城北门

龙城北门遗址发现于2005年。考古发掘发现了龙城宫城用土夯筑的北城门、城墙和与城墙相连的瓮城。北门瓮城是城门外修筑的月城,高度和厚度与城墙相当,其南北长21米,东西向长度由于受现代建筑限制,尚未确定。同样,北城墙受现代建筑限制,长度也未能确定。但方位走向已经确定。

瓮墟城墙与西墩台相连接,向北延伸21米后折向东,再延伸20多米后叠压在北大街之下,墙宽9米-15米,在墙外侧有断续的护坡石,保存最好处保留有3层,有明显收分。门道的路面出北门后向东转,叠压在北大街之下,判断瓮城的城门应在东侧,城门情况不详。

龙城的外城与宫城同用一个北门,与2003年发现的宫城南门相距为500米。与拥有三门道的南门不同,北城门为单门道,西侧墩台东西宽12米、门道宽7.5米、进深22米。有趣的是,考古工作者还在门道路面上发现了当年的车辙痕迹。据《晋书》记载:后燕皇帝慕容熙昏庸无度,曾为死去的皇后苻训英大办葬礼,灵车出北门时发现门洞太矮,于是“毁北门而出”。

龙城东门

龙城东门遗址位于营州路的东端,向北距龙城东北角约730米,暴露出来的遗迹主要有:一条道路和道路两侧的夯土台基。经过勘探,在道路下没有发现夯土,根据其所处位置判断为龙城东门无疑。

龙城东门结构与北门相似,坐西朝东,南北两个墩台,瓮城城墙自北墩台接出后右折,瓮城的城门应向南开。东门的保存情况较差,各时期的城门结构很不完整,门道内的路土堆积校薄,厚约0.6米,出土遗物均为辽金时期,不见早期遗物。两侧墩台和城墙均经过多次修补,中间为最纯净的前燕夯土,两侧叠压了多块晚期夯土。

东门道中间有一条大的排水沟,为挖槽起建,底铺大石板,两壁用大石块垒砌,最高处保存三层。排水沟之下即为生土,未发现更早期的排水系统。此排水沟出东门后直向东行,与瓮城的门向不同。因被今大凌河大堤所压,没能进行发掘,情况不明。

城墙遗址

龙城的北、东、西墙的北半部以及宫城的东墙和南墙都非常清楚,可知朝阳古城平面呈北宽南窄的梯形,南北长约1300、北部宽约820米。内城位于北部,与外城共用北墙。

宫城东北角位于北大街的东侧,向西距北门84米,是龙城宫城东墙与龙城北墙的“T”字形交接点。从平面及部分剖面的情况可知,北墙经过多次补筑,东墙也有部分补筑痕迹,该地点现已揭露到辽金时期的地层。

宫城东南角位于北大街东侧,宫城南门东约80米处,北距宫城东北角500米。宫城南墙和东墙已经暴露出一部分,但2道城墙的边缘尚未完全暴露,内外角的位置经过勘探已基本确定。从勘探的结果来看,南墙与“T”形城墙接点处的东墙宽度相当,从其形状和位置判断这一地点是龙城宫城的东南角。

北城墙自北门向东延伸440米后折向南,在转折处进行发掘。该地点虽然破坏比较严重,但仍能看出多次补筑的痕迹,在中间纯净夯土的两侧都依次叠压晚期夯土。由于发掘到的层面还属于明清时期,这些不同夯上的年代还有待进一步发掘确定。外城墙东北角南折即东城墙,顺今大凌河西大堤西南行,与营州路东端的龙城东门遗址相连接,此段城墙保存很好,距现地表约1.4米,宽约20米。

外城西北角为土筑,该处城墙宽达13米,城墙上有马道,城墙有过两次修补痕迹。西城墙自西北角“城墙圪塔”起,顺剪子胡同经二中西,顺五一路向南至新华路。西城墙在二中西突然向东南折,形成一个大的转折角,且位于营州路西端,推测这一地点为西门位置。因这一地点都处于现代建筑及路面之下,无法勘探。

街区遗址

街区遗址主要为营州路遗址,地点位于大什字(北大街与营州路的交汇处)西侧、营州路南、龙城宫城南门南约210米、朝阳市佑顺寺的北边。发掘面积共500余平方米,揭露的遗迹主要有大型高台建筑、道路、排水系统和冶炼建筑等。

对东西向的营州路进行解剖,解剖沟为南北向,发现营州路直接坐落于生土之上,路的南侧叠压在一座房址之下,在其北侧发现有用石板立砌的排水沟,从采集的路面遗物来看,这条路最早年代不晚于隋唐,经过辽金元一直延续使用至现代,其东端连接着龙城东门遗址。营州路是龙城内一条东西向干道。

营州路南约5米处有2条排水沟,呈“丁”字形相连通,保留有部分盖板石;南北向的排水沟用石板立砌而成,东西向的排水沟既有砖石混筑,又有立砌石板,都为口大底小。这2条排水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2条沟的流向不明,从其出土遗物判断其年代不早于元代。

在道路解剖地点南侧发现一处冶炼遗址,主要由冶炼炉和工作面构成。冶炼炉平面为圆形,直径1.8米,4个进风道,炉瞠为圆形,在膛内发观木炭。工作面由条砖铺成,南侧呈斜坡状,出土坩埚和大量锈蚀的铜屑,其所处层位不早于元代。

高台建筑只保留了基础部分,高台整体为砖包砌,内为夯土。整个台基南北长11.5米、东西宽11米,在台基之一角保存有散水,门道在南侧中间,保存有砖砌踏步。在这一地点出土了大量陶器、瓷器、佛造像、石雕建筑构件、石刻经文、铜器和铁器等。建筑年代不晚于辽代,毁弃于元代以后。

在营州路南侧发掘了2座房址,编号分别为F2和F3。F2和F3都被严重破坏,没有发现活动面。F2仅保留了4块柱础石,3块在一条直线上,为东西向,1块在其南侧,柱础石的间距都约为5米,房址四周都不见建筑痕迹,时代应为辽金时期。F3叠压在冶炼址之下,四周为青砖包砌,内填杂土,夹杂大量的砖瓦及陶器碎片,时代应为辽金时期。

和龙宫址

和龙宫基址位于今朝阳北塔塔基下,包括北塔广场一带。

朝阳北塔:考古发掘与维修工程报告》的记录:维修朝阳北塔时在塔基下发掘出了三燕时期宫殿基址,结合历史文献记载,确认为三燕和龙宫”宫殿遗迹。该次考古工作中,共发掘出了宫殿夯土台基、主体建筑址、三燕早期及晚期回廊建筑址等多处三燕“和龙宫”建筑遗迹,并出土了四神纹覆斗式柱础石等三燕时期文物若干。

晋书·慕容皝载记》记载:“和龙宫”建筑为东晋咸康七年(341年)前燕慕容皝“使阳裕、唐柱等筑龙城,构宫庙”时始建。到东晋永和元年(345年)正式命名为“和龙宫”——“时有黑龙白龙各一,见于龙山,皝亲率群僚观之,去龙二百余步,祭以太牢。二龙交首嬉翔,解角而去。皝大悦,还宫,赦其境内,号新宫曰和龙”。

龙腾苑址

龙腾苑遗址位于朝阳市双塔区他拉皋镇慕容村(木匠营子村)大凌河北岸的台地上。龙腾苑为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熙在位时所建的皇家园林建筑群。

龙腾苑遗址所在地有两处高大的圆丘土山,当地村民俗称为东团山子和西团山子;此处最早由东北史学家朱子方先生发现,并于1973年由昭盟文物站协助勘探,确定为一处人工堆筑的土山。2009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此做了进一步的勘探调查,通过野外调查与文献记载的结合研究,专家推断东团山子应为龙腾苑的景云山所在。

晋书》记载:后燕皇帝慕容熙在位期间,大兴土木,广建殿宇,在龙城(今朝阳市)北为皇后苻训英修建皇家园林,名龙腾苑,其广袤10余里,亭台楼榭相连,河湖之水相交。其后,由于朝代的更迭,龙腾苑废弃倾颓于荒野之上。

历史文化

三燕龙城遗址位于汉柳城遗址(辽宁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北,印证了史书中慕容皝在汉柳城之北筑龙城的记载。

三燕龙城遗址遗存的三门道证明这是座都城。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制度规定,只有都城的城门才允许开设三门道。龙城宫城南门遗址的第一期门址与第二期门址均为三门道。三门道始建于前燕,经后燕扩建,沿用至北燕灭亡。自此,龙城不再作为都城,三门道亦改为单门道。

价值意义

三燕龙城作为中国古代都城演变史上的重要一环,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都城,在中国古代都城演变过程中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

文物保护

2005年,“辽宁朝阳十六国三燕龙城宫城南门遗址”入选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2014年10月17日,“龙城宫城南门遗址”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10月17日,“龙腾苑遗址”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7日,“三燕龙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10月12日,“三燕龙城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三燕龙城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北大街朝阳北塔东南150米处。

交通信息

乘坐火车至辽宁朝阳站,在朝阳站乘坐9路公交车至重型社区站,在该站换乘5路公交车至北塔站下车。龙城宫城南门遗址即在朝阳北塔东南150米处。

门票价格

免费。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