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

更新时间:2024-07-14 14:33

上下,常用词语,原意指方向上方和下方。现多用于职位、辈分的上下,也有古今、左右、大概、高低之意。

词语解释

【拼音】shàng xià

【注音】ㄕㄤˋ ㄒㄧㄚˋ

【英语】up and down

基本释义

职位、辈分较高的人和较低的人:君臣上下|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和上下尊卑等列。

高处与低处;上面与下面。有时具体指天、地,山、泽: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

犹言增减:从其爵而上下之。

表示程度的高低,事物的优劣:不相上下。

犹言古今:篇章博举,通于上下。

犹言前后:上下文|上下要相联,首尾要相应。

犹言左右,表示约数:一斤上下|五十岁上下。

亦有古代平民对衙差的称呼“上下”

引证详解

1、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

①《孟子·告子上》:“孟子曰:‘水信无分於东西,无分於上下乎?’”

②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③《老残游记》第二回:“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实在奇绝。”

2、指天地。

①《楚辞·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②《后汉书·陈宠传》:“方今圣德充塞,假于上下。”李贤注:“上下,天地也。”

③《南史·宋武帝少帝纪论》:“宋武地非齐晋,众无一旅,曾不浃旬,夷凶剪暴,诛内清外,功格上下。”

鲁迅《坟·人之历史》:“如中国古说,谓盘古辟地,女娲死而遗骸为天地,则上下未形,人类已现,冥昭瞢暗,安所措足乎?”亦指天神和地神

3、指天神地神

①《书·召诰》:“毖祀于上下,其自时中乂。” 孔 传:“为治当慎祀于天地。”孔颖达疏:“举天地则百神之祀皆慎之也。”

②宋苏轼《徐州祈雨青词》:“事神不恭,获戾於上下,臣等实有罪。”

4、指天神和人物。

①《国语·周语上》:“夫王人者,将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无不得其极。”韦昭注:“上谓天神,下谓人物也。”

②汉司马相如《封禅文》:“披艺观之,天人之际已交,上下相发允答。”

5、指位分的高低,犹言君臣、尊卑、长幼。

①《易·泰》:“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孔颖达 疏:“上,谓君也;下,谓臣也。”

②《书·周官》:“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 孔 传:“和上下尊卑等列。”

③《吕氏春秋·论威》:“义也者,万事之纪也。君臣上下亲疏之所由起也。”高诱注:“上,长;下,幼。”

④《史记·五帝本纪》:“皋陶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实;伯夷主礼,上下咸让;垂主工师,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泽辟;弃主稷,百谷时茂;契主司徒,百姓亲和;龙主宾客,远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违;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

⑤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回:“群臣奏曰:‘依臣等公议,王不委质,无以释郑伯之疑;若独委质,又使郑伯乖臣于之义。莫若君臣交质,两释猜忌,方可全上下之恩。’”

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你这起人不晓得事体,没上下的!”

张天翼《儿女们》一:“一批小人,不知上下,不知好歹!”

6、上等中的下等,即第三等。

①《书·禹贡》:“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厥赋上下。” 孔 传:“田第八,赋第三。”

②《史记·夏本纪》:“田上下,赋中上。”

③《汉书·地理志上》:“田上下,赋中上。”颜师古注:“田第三,赋第四。”

④宋 晁贯之 《墨经·松》:“可揭而起,视之而明者,曰揭明松,品惟上下。”

7、高低;优劣;胜负。

沈德符《野获编补遗·玩具·书画学》:“宋制书画二学……人主时出新意校试,以第其上下。”《西游记》第五二回:“这大圣捻着拳头,来於洞口,骂道:‘腯泼怪物,快出来与你孙外公见个上下!’”

8、上首和下首。

《红楼梦》第六三回:“掣此签者,不便饮酒,只令上下两家各饮一杯。”

9、谓从头到脚。

①《儒林外史》第二一回:“郭铁笔接在手内,将眼上下把浦郎一看。”

②《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那掌柜的听了,把安公子上下一打量。”

③文心海洋《重回明末辽东·听教睢阳袁可立》:“接着,上下打量了杨太曦一眼道:‘这位就是被奴虏谓之‘撼山易,撼杨家军难’杨家军的主帅杨伯雄么?’”

10、犹言古今。

①《汉书·叙传下》:“篇章博举,通于上下。”王先谦补注:“上下谓古今也。”

②《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英雄儿女,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11、犹言前后。

①汉王充《论衡·问孔》:“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世之学者,不能知也。”

②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一·各诗之始》引 杨仲弘 云:“凡作律诗,起处要平直,承处要舂容,转处要变化,结处要渊永,上下要相联,首尾要相应。”

12、犹左右。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

①《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安公子纔得二十岁上下的一个美少年,巍然高坐受这班新贵的礼,大家看了,好不替他得意。”

老舍赵子曰》第一:“天台公寓住着有三十上下位客人,虽然只有二十间客房。”

13、犹仰俯。

《周礼·春官·卜师》:“凡卜,辨龟之上下左右阴阳,以授命龟者,而诏相之。”郑玄注:“上,仰者也,下,俯者也。”贾公彦疏:“龟俯者灵,行头低;仰者谢,行头仰。”

14、犹言丰欠。

《周礼·地官·廪人》:“以岁之上下数邦用,以知足否。” 贾公彦 疏:“上下即丰凶。”

15、犹言匹敌,差不多。

①唐韩愈与冯宿论文书》:“近李翱从仆学文,颇有所得……有张籍者,年长於翱,而亦学於仆,其文与翱相上下。”

②清 管同 《读<晏子春秋>》:“且刘向、歆、班彪、固父子,其识与太史公相上下,苟所见如今书多墨氏说,彼校书胡为入之儒家哉?”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若其文化昭明,诚足以相上下者,盖未之有也。”

16、犹言周旋。

①《左传·定公四年》:“﹝楚﹞左司马戌谓子常曰:‘子沿汉而与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

②唐 韩愈 《刘统军碑》:“公为陈方,应变为械,与之上下,寇无所赖,遂至遁败。”

③清曾国藩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九帅乃分兵守东梁山,而遣南桂与朱洪章、罗洪元辈力扼此关,夹河而与之上下。”

17、六朝及隋唐时代对父母的尊称。

①《宋书·孝义传·郭原平》:“今岁过寒,而建安緜好,以此奉尊上下耳。”

②《南史·刘瓛传》:“又上下年尊,益不愿居官次,废晨昏也。”

③唐颜师古《匡谬正俗·上下》:“凡言上下者,犹称尊卑,惣论也……而江南士俗近相承,与人言议及书翰往复者,皆指父母为上下,深不达其意耳。”

18、宋元以后对公差的尊称。

①《水浒传》第三九回:“戴宗坐下,只见个酒保来问道:‘上下打几角酒?要甚么肉食下酒?’”

②《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只见点茶老子,手把粥椀出来道:‘众上下少坐,宋四公教我买粥,喫了便来。’”

③《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众僧见住持被缚,大家走将拢来,说道:‘上下不必粗鲁,本寺是山塘王相府门徒,等闲也不受人欺侮。’”

④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五回《石将军村店寄书 小李广梁山射雁》有劳上下,那借这副大座头与里面两个官人的伴当坐一坐

19、旧时请问尊长名字,也称“上下”。犹言上一字,下一字。

田汉京剧《白蛇传》第九场:“许:‘请问老师父上下?’法:‘老僧法海。’”

20、升降。

①《楚辞·卜居》:“将氾氾若水中之凫乎?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王逸注:“随众卑高。”

②晋 干宝《搜神记》卷一:“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至昆仑山,常入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

③唐杜甫卜居》诗:“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

21、增减;变更。

①《周礼·秋官·司仪》:“凡四方之宾客,礼仪辞命饩牢赐献,以二等从其爵而上下之。” 贾公彦 疏:“爵尊者礼丰,爵卑者礼杀。”

②《国语·齐语》:“索讼者三禁而不可上下,坐成以束矢。” 韦昭 注:“不可上下者,辞定不可移也。”

③《南史·恩幸传序》:“夫鲍鱼芳兰,在於所习,中人之性,可以上下。”

④唐 韩愈 《圬者王承福传》:“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

称呼用语

方位用语

方位词是名词的一种,是表示方向或位置的词,分单纯词的和合成的两类。单纯的方位词是“上、下、前、后、左(left)、右(right)、东(east)、西(west)、南(south)、北(north)、里、外、中、内、间、旁”。

合成的方位词由单纯词以下列方式构成:

(a)前边加“以”或“之”。如,以上、之下。

(b)后边加“边”、“面”、“头”。如:前边、左面,里头。

(c)对举。如,上下、前后、里外。

(d)其他。如,底下、头里、当中。

佛教用语

“上下”,即指法名。

在近代中国佛教界,由于有避讳或不直呼师名的习惯,因此,在称呼自己的师父名讳或尊称某一出家人时,往往称为“上□下□”。譬如师父的法名为“虚云”,则称为“上虚下云”。从而,在请教出家人的法名时,也常用“上下”二字代替。譬如说:“请教师父您的‘上下’如何称呼?”之句,其中之“上下”,即指法名。

文学应用

相关词语

相关成语

相关诗词

上下七盘二首

作者:裴夷直 朝代:唐 体裁:七绝

斗回山路掩皇州,二载欢娱一望休。

从此万重青嶂合,无因更得重回头。

商山半月雨漫漫,偶值新晴下七盘。

山似换来天似洗,可怜风日到长安。

瑞鹧鸪 原误作点绛唇,兹依律改。但上下片

作者:王哲 朝代:元 体裁:词

昔日人言拾菜郎。根*菜甲总盈筐。

春夏秋冬闲不得,温炎凉冷镇长忙。

今日予言截彩郎。能为斡运做经商。

愿静一心休作用,好将四季细消

酒泉子月波秋霁(在县西城堞上下嵌金)

作者:吴镇 朝代:元 体裁:词

粉堞危楼,阑下波光摇月色,金鱼池畔草蒙茸。

荒圃瞰楼东。

亭亭遥峙梁朝桧。

屈曲槎*接苍翠。

独怜天际欠青山。

却喜水回环。

初入黔境土人皆居悬岩峭壁间缘梯上下与猿猱

作者:查慎行 朝代:清 体裁:七律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

巫山庙上下数十里有乌鸢无数取食于行舟之上

作者:苏轼 朝代:宋

群飞来去噪行人,

得食无忧便可驯。

江上饥乌无足怪,

野鹰何事亦频频。

上下华池

作者:陈岩 朝代:宋

听钟吃饭东西寺,

就水烹茶上下池。

二百年来陈迹在,

摩挲苔藓日西时。

上下驿矶

作者:陈造 朝代:宋

湖阴数里间,山麓矻两矶。

矶麓突江出,禹功不及施。

千古妨行舟,死生系毫厘

我昔步矶上,雨歇暑气微。

惊湍下百尺,怒势轰千鼙。

尚忧坤轴动,无怪沙岸欹。

蛰龙渠得安,过鸟翅欲垂。

头眩胆为掉,坐叹舟...

许提干湖上下筑

作者:戴复古 朝代:宋

才气有如许,功名不可无。

乐从闲岁月,养就大规模。

雅志难谐俗,幽居喜并湖。

君看莲下藕,不与叶同枯。

饶监丞惠诗有未能上下逐东野之句次韵寄呈

作者:方岳 朝代:宋

谁肯低头老孟郊

譬之草木等荃茅。

倚松人好传闻久,

采蕨山深梦寐劳。

飞兔妙摛青玉案

胎仙重脱紫云胞。

小奚容入江西社,

四海眼空毋甚高。

观文恪王公乐道院巽亭在城上下临潩水

作者:李廌 朝代:宋

氤氲蟠巽隅,峥嵘干斗魁。

芜城佳气缅,茂林朱槛开。

竹月静荫扃,松风绿摇杯。

开轩清流度,隐几遥山来。

恪公昔优游,弭节此裴回。

言念平生容,翻然九泉哀。

张老颂赵寝,雍门悲孟台。

歌榭奄凝尘,燕阁郁...

陶山十咏和邓牧心·上下二镬

作者:林景熙 朝代:宋

元非铸冶自成湾,

乌兔烹煎那得闲。

却问黄粮几番熟,

不知沸鼎在人间。

上下吟

作者:邵雍 朝代:宋

自下观上,无限富贵。

自上观下,无限贱贫。

自心观物,何物能一。

自物观心,何心不均。

泛舟村落阻风不能少进而菱梢芡觜缭舷上下篙

作者:沈与求 朝代:宋

艇子掠岸行,水瘦不濡尾。

狂飚振疏蓬,猎猎鸣两耳。

十篙八九褪,逆势何乃尔。

野芡伺吾间,回梢哆利觜。

亦有芰浮角,一一肆轻鄙。

初欲事幽寻,解缆出疏苇。

乘流觅清浅,濯缨助深喜。

事有大不然,移顷未...

湖口县上下石锺山,即东坡所记者,是夕宿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

上锺山,下锺山,两锺甬大何处悬。

沧波作杵天作虡,悬在江湖都会间。

蜀江西来一万里,章江南来会於此。

更著鄱阳与彭蠡,混同四水作一水。

万岁千秋撞不止,两锺可是难当抵。

上锺打得到骨髓,下锺打穿胸腹...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