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更新时间:2024-10-22 15:30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Shanghai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SHAFC),简称“上海农林职院”,学校是一所以现代都市农业为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是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上海市特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上海一流专科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培育单位。

历史沿革

1947年秋,上海市立七宝农业职业学校和上海市立高行农业职业学校创建。

1951年9月,学校更名为上海市七宝农业学校。

1953年7月,学校停办。

1956年9月,上海市农业学校在原七宝校址重建。

1959年4月(或1960年),上海市农业学校升格为上海农业专科学校;同年7月,上海市松江农业学校创办。

1960年7月(或8月),上海农业专科学校改为上海农学院中专部。

1963年8月,上海农学院中专部改为上海市七宝农业学校。

1968年10月,学校停办。

1978年5月,上海市农业学校复办。

1980年9月,上海市农业学校由上海市农业局主管。

1981年初,上海市农业学校列为全国重点中专校。

1992年4月,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与上海市农业学校合并。

2002年4月,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建立。

2012年,学校入选上海市特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2015年8月,学校入选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9年6月,学校入选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同年11月,学校入选上海一流专科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培育单位。

2020年11月,担任中国休闲农业产教联盟第一届联盟理事单位。

2022年11月18日,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创新创业学院。

2023年6月,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中心获批。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设有8个教学部门,开设高职专业23个,中高职贯通专业7个、五年一贯制专业3个,高本贯通专业2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有教职工339人,获评全国技术能手1人、上海市技术能手1人、上海市教学能手1人、上海市“四有”好老师1人及提名奖2人,市级工作室立项3个,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培养计划1人,市级教卫系统优秀共产党员1人,市级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有市级高水平专业群4个,产业学院3个、市域产教联合体1个、产教融合共同体2个和创新创业学院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上海市级教学(创新)团队12个。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建设国家级课程8项,上海市级课程33项;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9本;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7项(其中特等奖1项);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奖4项;在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6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本科组));在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中获特等奖(第一名)、一等奖(第一名)、二等奖各1项。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学生在市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奖70项,其中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花艺项目优胜奖1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金奖1项、优胜奖1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10余项(其中一等奖4项)。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据2020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高职教育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科研成果

“十三五”期间,学校教职工承担科研课题(项目)合计204项(主持),其中校外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80项,校内课题124项;科研经费到帐922.216万元,其中校外经费615.495万元,校内经费306.721万元;在国内外刊物公开发表论文228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其中核心期刊61篇。

“十三五”期间,学校累计主持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2项(农业领域和科普专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项目2项、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2项、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5项和上海市“晨光计划”项目7项。2020年,在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各类项目中,获得“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农业领域项目和科普专项各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3项、上海市“晨光计划”项目2项。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教师取得知识产权5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参与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排名第5),参与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排名第9和11)。

学术资源

截至2020年9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含期刊合订本)34.9万册,电子图书28.9万册。每年征订期刊280种、报纸40份左右;拥有CNKI系列数据库、美星外文电子书、超星电子图书、读秀学术搜索、环球英语视频、龙源数字期刊、起点考试网、尚农视频资源库以及移动图书馆等网络数字资源。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创办于2002年10月,是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主办、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主管、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审批的内部学术交流刊物;学报设有学院论坛、科学实验、专题论述、教学研究、经验交流和信息动态等栏目。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学院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

徽志为圆形图案,色调为墨绿色和白色。其外圈为圆环,内心由麦穗、土地、“尚农乐耕”小篆体组成,“尚农乐耕”字体下方标有办学时间“1947”,内心外围由学院的中英文名称环绕,中文名称居上,英文名称居下。

徽章为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教职员工徽章为红底白字,学生徽章为白底红字。

学校校旗为长方形(规格:192*128cm),旗面为绿色,正中是手写体校名及徽志。

精神文化

尚农 乐耕 生生不息

释义:校训“尚农 乐耕 生生不息”,蕴含深意。既承载了学院历史底蕴,又寓意了美好未来,体现学院“为农”特色。

吕氏春秋·士容论》之《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简称《上农》四篇)是反映农业生产的文章,是我国先秦时期保留下来的极为可贵的农业文献。“尚农和乐耕”均出自《吕氏春秋·士容论》。“尚农”出自《吕氏春秋·士容论》之《上农》篇,尚通上。“乐耕”出自《吕氏春秋·士容论》之《任地》篇。“生生不息”是中国哲学术语,出自《周易·系辞上》“生生之谓易”,指群体变化或新生事物的发生没有终止。

“尚农“指崇尚农业,阐述农业价值,又通学校简称“上农”;“乐耕“有两层含义,一是学院要以研究或传授农业耕作技术为责任,二是教育是耕耘的事业,勉励广大教师要以耕耘和育人为乐;“生生不息”是指农业的研究对象是有生命的,无论种植还是养殖都是生生不息的事业;农业人才教育和培养就是为了延续生命,不断创造新的生命;更寓意学院发展不停步,日新月异有新气象。

“尚农 乐耕 生生不息”凸显学院服务上海“三农”的办学主旨,又指辛勤耕耘的教师和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力量,一定会在上海“三农”战线上作出不凡的业绩和贡献。

学院校歌为《尚农之歌》,由集体作词、夏伟光作曲。

社团文化

截至2019年9月,学校有学生社团47个;截至2020年3月,学校开展了各类主题团日活动、社团巡礼月、文化交流演出、中青年戏剧家讲演活动、演讲比赛等学生活动。

现任领导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