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7 22:35
《世界的逻辑构造》是由德国哲学家鲁道夫·卡尔纳普著哲学著作,于1928年首次出版。
《世界的逻辑构造》共分为五个部分。卡尔纳普在书中运用弗雷格、罗素的逻辑分析方法,将一切科学领域的概念都分析和还原到直接经验的基础,用“原初经验的相似性记忆”这个基本关系的概念,逐步地给所有其他概念以定义,有层次、有等级地把各个科学领域的概念重新构造出来,即所谓“理性的重构”。这一个个概念构造系统不仅揭示了概念的逻辑次序,而且体现了认识的次序;同时这种构造也是一种有力的武器,可以将不能还原到经验基础的,也就是不能加以构造的一切形而上学的概念和命题从哲学中驱逐出去。
《世界的逻辑构造》的初稿是卡尔那普在1922—1925年间酝酿和写成的。后来在维也纳学派内部经过讨论,卡尔那普改竣,于1928年出版。
卡尔那普写作此书的思想背景,据他自己所述,情况是这样的:
卡尔那普是学物理和数学出身的,在加拿大学曾受业于弗雷格门下,因而尤精于现代数理逻辑。在哲学上,卡尔那普早年曾受新康德派的影响,他早期的一些作品中可以看到这种影响的深刻印迹。同时他也受到马赫实证论和经验论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愈来愈大,使卡尔那普完全走上了实证论的道路。但是,正如卡尔那普自己所说:“对我的哲学思想影响最大的是弗雷格和罗素。”从弗雷格那里,他不仅学会了“缜密而清晰地分析概念和语言表达式”,而且根据弗雷格关于逻辑与数学为一切知识领域提供逻辑形式的“至为重要”的观点,特别注意它们“在非逻辑的领域,尤其在经验科学中的应用”。卡尔那普在1919年就研读了罗素和怀特海合作的著作《数学原理》,1921年又读了罗素的《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罗素在后一著作中号召未来的哲学家运用从数理逻辑中提升为一种哲学方法的“逻辑分析”去探讨和澄清哲学问题,卡尔那普说:“我觉得这个呼吁仿佛是向我个人发出的。从今以后我的任务就是以这种精神去工作!的确,此后我的哲学活动的基本目标就是应用这种新的逻辑工具去分析科学概念和澄清哲学问题。”从1922年到1925年,卡尔那普正是按照这个基本目标进行了大量的紧张的哲学工作,“在分析与我们周围的事物及其可观察特性以及关系有关的普通语言的概念和借助符号逻辑来构造这些概念的定义方面,做了许多的尝试。”这些尝试的主要结果就是《世界的逻辑构造》一书。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卡尔纳普开宗明义地指出:“本书研究的目的是提出一个关于对象或概念的认识论的逻辑的系统,提出一个‘构造系统’。”这里所说的对象指的是可以对其做出陈述的一切东西,包括事物、特性和联系、类和关系、状态和过程及现实的和非现实的东西。构造理论的主要论点就是认为一切概念都可能从少数几个基本概念中推导出来,构造系统的任务是把一切概念都从某些基本概念中逐步地引导出来,“构造”出来,从而产生一个概念的系谱。他把构造体系理解为一个每一等级对象都是由较低等级的对象构造出来的有等级的对象序列,根据可还原性的传递性质推出构造系统的一切对象间接地都是从最初一级的对象构造出来的。
卡尔纳普指出人们不应该只关注从公理推演出命题,也要重视概念的系统构造方法。他的这本著作就是研究概念的系统构造的方法,并把它应用于科学的概念系统,应用于全部统一的科学的概念系统。这正是符合逻辑经验主义的哲学目标之一,即统一科学的理想。在他看来,全部知识的主观出发点虽然是内心体验及其联系,但人们仍然有可能达到一个由概念把握从而对一切主体都是完全相同的、主体间的、客观的世界。
卡尔纳普指出,构造系统的方法就是用由罗素和怀特海提出并充实的关系理论应用于对实在的分析,从而把构造的概念系统的逻辑形式条件表述出来,并清晰地了解和探究这个系统的基础,通过对这个系统的描述证明在此基础上和那些逻辑形式的范围内构造系统的可能性。在卡尔纳普的构造理论中,概念(类)和对象是同一种东西,它们不是被产生、被认识,而是被构造的。也就是说,世界是被构造出来的。这种构造是一种理性的重构,给旧的概念找出新的定义,形成一个系统的概念结构。
(二)构造系统的形式问题
卡尔纳普认为科学只探讨对象的结构特性。他在这本书中所描述的构造系统的纲要就是在证明这个论点。他把任何领域的对象的描述分为特性描述和关系描述两类,特性描述是个别的、在某种意义上是绝对的陈述,指的是个别对象具有的特性;而关系描述则是相对的陈述,指的是对象间具有的关系。其中关系描述是整个构造系统的开端,因而也是全部科学的基础。结构描述则是一类特殊的关系描述,在结构描述中只是说明关系的结构,即其全部形式特性的总体。此外,关系的形式特性只能用符号逻辑的符号进行定义。结构描述是最高层次的形式化和非实质化。在卡尔纳普看来,在完全可能做出科学区分的范围内,通过纯结构陈述做出明确的限定摹状一般地说是可能的;只有在根本不可能用科学的方法区别这两个对象时,这种描述才失去效用。那么通过结构性限定摹状的方法,就有可能赋予经验对象以确定的符号,使其成为可给以概念处理的东西。
每一科学命题原则上都可转换为一个结构命题。构造理论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对象系统,因此,对象种类及其相互关系问题对于它是非常重要的。构造理论需要解决四个问题,即等级问题、基础问题、对象形式问题和系统形式问题,其中后三个问题互相有密切联系,它们的解决互为条件。等级问题则是形式逻辑性质的问题,要从逻辑形式中进行选择,不依赖于系统的内容。
1、等级形式
卡尔纳普指出,类和关系是构造的等级形式。通过把新符号作为外延符号引进来,引出一个新的构造等级的构造定义,根据间接定义的命题函项仅有一个或多个主目位置给类或关系下定义。构造等级是这样一些对象域,它们在一个构造系统内部通过一个对象在另一个对象的基础上构造出来而带上了等级次序。在构造系统中所有的对象都是以一种阶梯式的结构从某些基本对象构造出来的。从同一基本对象可以构造出各个彼此领域相异的等级。
构造一个对象必须采取显定义或用法定义的形式。如果是显定义,则被构造的对象与先前的某些对象是领域同源的,不会由此而达到一个新的构造等级;进到一个新的构造等级总是通过一种用法定义才能达到。通过每个用法定义,借助于一个新符号来描述的命题函项与仅以旧的符号来描述的命题函项具有相同的意谓。
卡尔纳普给出了“可还原”的初步描述,即如果关于某一对象的一切语句都可翻译为仅仅谈论其他一些对象的语句,那么这个对象“可还原”为其他一些对象。从其他概念“构造”一个概念,是指根据其他概念来指明这个概念的“构造定义”。根据概念b、c对概念a所下的构造定义,是指一种翻译规则,这种规则指出每一包含a的命题函项如何能被转换为一个其中只有b、c而a不出现的外延相同的命题函项。如果一个对象可还原为其他的对象,则它为其他对象的一个“逻辑的复合”(简称“复合”),而称其他对象为其“要素”。一个构造系统的所有对象都是这个系统的基本对象的复合。构造理论认为一切科学对象都是只用类和关系的等级形式从同一些基本对象构造出来的。
2、系统形式
系统形式问题是指如何建立构造系统以使所有科学的对象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构造理论是要把一切科学的对象按其相互可还原性有次序地安排在一个系统之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卡尔纳普首先研究了对象的可还原性关系问题。他给出了可还原的事实的标准,即如果对任何与对象a、b、c……相关的事实的存在都能指出一个仅仅依赖于对象b、c……的充要条件,就称对象a“可还原为对象b、c……”每个科学对象都是可构造的。值得注意的是,构造方法对对象名称、命题和命题函项只考虑其逻辑价值,而不涉及其认识价值;它是纯逻辑的,而非心理学的。在构造系统中对一个对象的构造问题仅与逻辑价值有关,而不涉及认识价值。
其次,卡尔纳普还研究了对象种类的认识上的在先性问题。对于构造系统纲要而言,系统形式的特点在于:它不仅像任何一种系统形式那样要就其可还原性来表现对象的次序,而且要就其认识上的在先性来表现对象的次序。在构造系统中,人们只是以理性化的或概括的方式把认识的形式再现出来。
卡尔纳普论述了每一精神对象都可还原为它的显现,即心理对象。心理对象对精神对象是认识上的在先性。心理的对象分为他人心理对象和自我心理对象。就其与物理对象的关系来说,自我心理对象在认识上是在先的,他人心理对象是随后的。因此就认识的在先性而言,最重要的对象种类的顺序是:自我心理对象、物理对象、他人心理对象、精神对象。人们选择系统形式要根据认识的在先性来确定其构造的方向,因此决定了在人们的构造系统中精神对象是由其他对象、首先是由,心理对象构造出来的。为使构造系统不仅表现对象的逻辑的构造次序,而且表现其认识的次序及形式逻辑方面的考虑,卡尔纳普选择了自我心理基础的系统形式。自我心理基础也称为唯我论的基础。
3、基本要素和基本关系
卡尔纳普以自我心理的对象作为认识的系统形式的基础,这里的认识是能够达到主体间的、客观的东西。采取具有自我心理基础的系统形式的前提是认为科学就其本质而言是结构科学,因而有一条从个别经验出发而构造出客观的东西的途径。卡尔纳普选择了原初经验作为构造系统的基本要素。原初经验是不可分的单元。运用他所谓的准分析的方法,得出他所称的准成分。具体来说,准分析就是根据一种关系描述把不可分的对象有次序地安排在各种不同的亲缘关系网内,那么同一对象的这些不同的关联就是它的准成分。基本要素不是任何真正的分析所能达到的,而是只有通过准分析或其他构造方法才能得到,而这些方法又都是综合的,因此,如果不是从这种方法的语言外表而是从其实质来看,那么这些要素就只有通过综合而非分析才能得到。
由于选定原初经验作为基本要素,而其特性为不可分的单元,所以对它们的说明就必须具有一种关系描述的形式,由此必须选择基本关系作为最初的次序安排的概念,并且这些基本关系,而非基本要素,构成了系统的不予定义的基本概念;基本要素则只是由这些基本关系(作为它们的域)构造出来的。在卡尔纳普看来,基本关系从某个方面来说就相当于传统哲学中的范畴。
卡尔纳普指出,两个原初经验如果在一个成分上是一致的,则称它们为部分同一的;如果在一个成分上是接近一致的,就称它们为部分相似的。同时他还预先假定,对任何知觉认识来说,这两种关系都是可知的,那么基本关系就是相当于部分相似性并且还含有时间方向的相似性记忆的不对称关系。
从这种基本关系,可以推导出部分相似性,再通过准分析应用于相似性记忆,可以推导出相似圈,从相似圈又可推导出性质类,从性质类可得出部分同一性。构造系统首先要研究的就是较低构造等级的最重要的对象是怎样由前面提出的基本关系和已被推导出来的对象所规定的,从而又是怎样能够从这些关系和对象构造出来的。
4、构造系统的表达形式
卡尔纳普为了把构造系统构造出来的东西区别于与之相应的日常生活中或科学上熟知的对象,并且证明一切对象都可还原为基本对象,保证还原的纯粹性和形式的完满性,他选择的构造系统的基本语言是符号逻辑的符号语言,它是中性语言,并且只有这种语言能为构造提供真正精确的表达式。除了使用符号逻辑这种中性语言外,他还使用了其他三种简便的辅助语言:一是语言文字的翻译,即把各种定义的符号公式简单地翻译成为普通的语言;二是在实际科学中惯用的实在论语言的翻译,即在日常生活的语言中建立起一个像在自然科学中所惯用的那种相应的公式系统;三是虚拟构造的语言,即将定义公式化,作为构造程序的操作规则。这三种语言只是对符号逻辑语言的翻译。
(三)理性的重构:一个构造系统的纲要
卡尔纳普强调,建立构造系统不是要描述对经验内容的经验本身,而只是描述其间的逻辑关系;这是通过一种理性的重构来做的,即对于在实际经验中大都是直观进行的经验内容的综合加工加以理性的重构。他的构造系统的纲要分为三个等级,即低等级的自我心理对象、中间等级的物理对象和高等级的他人心理对象和精神对象,其中详细说明了低等级对象的构造,对于其他等级只是给出一些提示。
对于低等级的自我心理对象的构造,卡尔纳普把构造系统的定理分为分析定理和经验定理,前者是关于概念的重言式命题,后者是表达一个经验的认识的事实。构造系统的内容有赖于实际科学的实质性的成果,而构造系统的最低等级尤其有赖于知觉现象学和心理学。他重申,对构造理论的叙述旨在提出关于构造系统这个课题并对引向这样一个系统的方法作逻辑的研究,而不在于这个系统本身之建立,或者说是通过例子说明构造系统这个课题。
卡尔纳普首先界定了逻辑的概念和数学的概念,并且根据基本关系(相似性记忆)构造出原初经验、部分相似性、相似圈、性质类、部分同一性、性质间的相似性、官觉类、视官觉、感觉和经验的分解为个别的和一般的成分、视野位置及其在视野中的次序、颜色及其在颜色体中的次序、先行的时间次序。卡尔纳普用表示官觉类概念的表达式作为例子说明了任何科学概念都是只能用基本关系来表达的类或关系;同时用关于颜色体三维性的定理作为例子说明了一切科学命题归根结底都是关于基本关系的命题,也就是说,一切命题都可以在逻辑值而不是认识价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被转换为一个(除逻辑常项之外)仅包含基本关系的命题。由此,卡尔纳普得出结论,科学的一切经验命题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被表达为关于基本关系的纯形式特性的命题;不论人们可能选择哪些基本关系和什么构造系统,情况都是如此。此外,他还说明了一个对象的推导关系是指某种指明该对象如何由基本关系得来的表达式;它表示一个纯逻辑的概念。如果人们以适当的推导关系替换每个构造,那么人们就以一种纯逻辑系统的形式建立了构造系统;通过基本关系的置人,于是人们就使这个系统变成了关于一切实在概念的真正的构造系统。对于其他构造等级,卡尔纳普不是用严格的符号逻辑的符号形式来表述的,而只是给出提示性的意译。
对中间等级的物理对象的构造,最重要的步骤之一是从视野的二维次序过渡到视觉事物空间的三维次序。通过颜色被赋予世界点从而得到四维的视觉世界,通过其他宫觉性质的赋予,就可以从视觉世界得到知觉世界,这种赋予是由某些类比规则来补足的。视觉事物中特别重要的是“我的身体”,人们可以对其进行特征描述,同时也能借助于它对其余的官觉进行特征描述。通过把经验分析为其质的成分,并进而区分为一些感觉到,再把感觉到分析为组分,最终就可以把一切意识过程构造出来。自我心理的东西的全部领域可以用无意识的过程来补充这些意识过程而得到。卡尔纳普认为他解决这个构造问题的方法有两个优点:一是使用了自我心理基础;二是在他的系统中一个事物的未被感知的点和状态不是被推论出来的,而是被构造出来的。卡尔纳普实际上区别了物理学的世界和通过官觉性质的赋予而构造出来的知觉的世界。在物理学世界中,四维的数量空间被赋予纯粹的数值,即物理状态值,目的是要设置一个根据可以数学把握的规律来确定的领域,而且物理学世界能以明确的方式主体间化。人们则可借助于“我的身体”的过程构造表达关系和心物关系。由此,人们就可以对物理对象的全部领域加以特征描述和构造。
对于高等级的他人心理对象和精神对象的构造,卡尔纳普把其他的人作为与我的身体有某些类似的那些有机体构造出来的,所以他们是作为物理的事物被构造的。对于他人心理的东西的构造是根据在另一个人身上发生的物理过程借助于先前构造的表达关系,把心理的过程赋予这个人。也就是说,他人心理的东西是对自我心理的东西重新加以排列。此外,还要利用符号给予,即他人给我的信息。表示一个事实的符号给予,称为一个报道。报道关系同符号给予关系一起被构造出来。构造并不描述实际过程的具体性质,而是要对其形式的结构作理性的重构。卡尔纳普强调指出,对他人心理的东西的构造只能是对他人的身体而绝不是他的心灵的一种赋予,这些被赋予他人身体的心理过程也是自我心理的东西。
科学的真正的对象领域是主体间的世界,它是由主体间的对象构成的。这些主体间的对象指的是在我的系统和他人的系统中彼此主体间相互配置的那些对象的一个类。卡尔纳普指出,在他人的世界的对象和我的世界的对象之间存在两种关系,即主要是低等级的类似的构造关系和经验上同一的对象间的主体间相互配置关系。在构造上不以其他精神对象为前提的精神对象的构造是以其显现为根据的,也就是从它的对象构造出来的,其他的精神对象可借助于它们来构造。
(四)构造理论与哲学问题的澄清
构造理论是哲学研究的基础,卡尔纳普用例子证明了他的构造系统对于哲学问题的澄清所具有的价值,构造系统的成就在于给人们一个统一的概念次序,人们由此可以更清晰明确地把握各个问题之所在,从而使人们更接近于提出一种解决方法。卡尔纳普提出的构造系统的纲要只能是从整体的特性方面作为基础,而不是这个系统的个别细节。
对于关于本质的几个问题和心物问题,卡尔纳普运用他的构造系统的方法,区分了科学和形而上学。他阐明了对于不能用可构造的概念来回答的涉及的是对象的形而上学本质,不是科学研究的范围。传统哲学讨论的心物问题所研究的对心物平行性的说明,在科学上只能确定有这种平行性的结果,对这个结果的解释则属于形而上学,在科学上决不能讨论形而上学的问题。在他看来,实在论、唯心论和现象论的学说没有任何一个与构造理论相矛盾,它们与构造理论的一致之处在于,都认为一切知识最后都源于我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则处于一定的关系中,互相联结并被加工改造,因此知识才能通过一个逻辑过程达到我的意识的各种构造物,然后达到物理的对象,再借助于物理的对象达到其他主体意识的东西,也就是他人心理的对象,最后通过他人心理对象的中介达到精神的对象。这说明,实在论、唯心论和现象论派别在议论范围内是一致的,而构造理论则体现了它们共同的中立的基础。它们的分歧只是在形而上学的范围内才发生的。卡尔纳普指出,形而上学不是指逻辑上最低或最高的科学知识,而是指一种纯粹直觉的领域,形而上学与科学、与理性的领域没有任何关系,二者是既不可能彼此证实也不可能相互矛盾的。后来,卡尔纳普在他的思想自述一书中是这样总结他对形而上学的态度的,“在批评传统的形而上学方面,我在《世界的逻辑构造》一书中只是保持中立;并且我还认为,如果将对语言形式的讨论扩展到关于某种实体的实在性或非实在性等的形而上学论题上去,那么就是超出了科学的界限。”
此外,卡尔纳普还研究了科学的任务和限度问题。他认为科学的目的是要发现关于认识对象的真命题并加以次序安排,而这一任务的完成则必须先要建立一个构造系统,引进概念,确定概念的经验联系;而后还要研究对象的其他非构造的特性和关系,这要通过经验来解决。关于科学的限度问题,卡尔纳普认为科学无极限,即一切由科学概念构成的命题原则上都可确定其真假。在科学上没有原则上不可回答的问题,每个命题在原则上都可翻译为关于基本关系的命题,并在原则上都是可以由所予来证实的。
《世界的逻辑构造》是卡尔那普早期的一部代表作,也是维也纳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美国哲学家奎因:在这个构造系统里,卡尔纳普成功地把许多概念定义了出来,而如果没有卡尔纳普的努力,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它们会在如此微弱的基础上得到定义。
奥地利数学家汉斯·哈恩:《世界的逻辑构造》一书实现了用符号逻辑来实施罗素关于精确的哲学方法的计划。
中国逻辑经验主义哲学家洪谦:“在这部著作中,卡尔纳普把他的哲学观点称之为‘方法论的唯我主义’。他说,这并不意味着只有我的意识才是唯一实在的;这仅仅是说,人们为了表述经验的或科学的命题,可以从自己的体验出发。这就是说,卡尔纳普在此不是在本体论的意义上而是在方法论的意义上使用‘自我意识’或‘我的体验’这样的概念的。然而我很怀疑,是否卡尔纳普在唯我主义前面加上‘方法上的’或其他修饰词,就可以改变唯我论的本质了?”“卡尔纳普的《世界的逻辑构造》一书,可以说将经验主义贯彻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以前的经验论者认为我们的知识来自于经验,然而他们对此仅仅做出了纲领性的阐述,却没有具体地贯彻他们的主张,没有为我们提供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系统。卡尔纳普的《世界的逻辑构造》首次完成了这个历史任务。”
《世界的逻辑构造》第一稿写于1922—1925年,并在维也纳学派内部进行讨论,最终于1928年正式出版。在中国是由陈启伟根据1966年第3版德文原著翻译过来,由上海译文出版社于1999年4月出版发行,并于2001年再版。
鲁道夫·卡尔纳普(1891年一1970年),美国哲学家,也是逻辑实证主义的重要代表。鲁道夫·卡尔纳普认为直接经验会产生关于世界的一切概念和知识,而哲学方法就是逻辑分析科学语言。在进行归纳推理时可以给予精确化和规则化,归纳逻辑能提供评价人合理信念和行为的标准。卡尔纳普的学术著作主要研究形式语义学、逻辑学和科学哲学,包括《哲学中的假问题》(1928)、《语言的逻辑句法》(1934)、《哲学和逻辑句法》(1935)、《语义学导论》(1942)、《逻辑的形式化》(1943)、《意义和必然性:语义学和模态逻辑研究》(1947)、《概率的逻辑基础》(1950)、《符号逻辑导论》(1954)、《物理学的哲学基础》(1966)、《世界的逻辑构造和哲学中的假问题》(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