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7 14:53
中国南极昆仑站,是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位置确定为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分58秒,高程4087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公里。这也是中国继在南极建立长城站、中山站以来,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
2005年1月18日,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从陆路实现了人类首次登顶冰穹A。同年11月,中国又首次对中山站与冰穹A之间的格罗夫山地区进行为期130天的科学考察活动。由于率先完成冰穹A和格罗夫山区的考察,中国最终赢得了国际南极事务委员会的同意,在冰穹A建立考察站。
2008年1月12日,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再次登上冰穹A,为建站做了最后准备。“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已具备了向南极内陆纵深进入的能力。”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说。
2008年10月16日,国家海洋局宣布,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于10月20日从上海出发,启程前往南极执行南极内陆站建设和考察、中山站改造建设以及南大洋科学考察等任务。这意味着我国首个南极内陆站建设进入实施阶段。
2009年1月27日,昆仑站胜利建成。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致电中国南极考察队,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南极昆仑站的建成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南极恶劣环境中迎难而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建设中国南极昆仑站作出突出贡献的全体考察队员表示诚挚的问候,并遥祝考察队员们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2021年12月1日起,中国南极昆仑站具备了业务运行能力,正式业务运行,将获取长期、连续的常规气象观测数据。
2024年2月,首套近红外望远镜在南极昆仑站成功运行,成功测定了昆仑站全天空的近红外天光背景等关键数据,为昆仑站开展全年空天观测提供了坚实基础。
国家海洋局2008年10月16日还公布了南极内陆站的站名——“中国南极昆仑站”。对此,相关人员介绍说,这个名字是经过网络征集的站名,一是因为“昆仑”在我国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长城”是我国著名的人文景观,中山是取孙中山先生的名字,而昆仑则是自然景观,这几个名字相得益彰。”此外,该站建在南极大陆的最高点,而 “昆仑”则意味着高山,象征着制高点,因此最终入选。
据报道,选择在这一地区建立新的南极考察站是因为该地区具备全球独一无二的科学考察价值。首先,中国人已经领先世人成功到达了冰穹A地区,但冰芯钻探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必须要建立长期的考察站作为支持,才能进行长期钻探冰芯。
“目前,人类在全球地面上观测到的极端最低气温,是前苏联南极东方站观测到的-89.2℃,而昆仑站所在的冰穹A地区年平均气温比东方站还低。”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说,“无论气候如何变化,我们仍有希望在昆仑站观测到最新的全球极端最低气温。”另外,“在那里建立天文观测站相当于在太空站观测天文,有助于研究暗物质、暗能量。”
昆仑站的总设计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张翼博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此次设计的主体建筑面积为348.56平方米,“尽管面积不大,但设施可谓一应俱全”。
张翼介绍说,整个建筑按照功能分为住宿区、活动区和保障区,包括宿舍、医务室、科学观测、卫星通讯、厨房、浴室、厕所、污水处理、发电机房、锅炉房、制氧机房和库房等。总的设计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既要满足各种用途的需求,同时又要给驻站人员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
“冰穹A周围方圆上千公里都是无人区,景观也极其单调,全是白茫茫的一片,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张翼说,“在那里,最大的挑战是人的心理压力,科研人员在科考站至少要待上2个月。因此,在房屋设计上,要尽可能弥补环境对人心理造成的影响。”
为此,考察站的室内设计与家具的选用多采用温暖、艳丽的色彩;同时,在寸土寸金的昆仑站,张翼还“奢侈”地设计了一个近30平方米的多功能活动室。这个既可作为会议室、又能当餐厅的区域,在他看来,最重要的目的是给驻站人员一个足够大的交流空间。“充分的交流能显著地缓解人的孤独感。”张翼相信,这个大活动室将成为科考队员最常去的地方,“开会、用餐、聊天都可以”。
张翼说,这种宿舍有点类似于火车上的小包厢,也是上下铺,但床更宽、更长,屋里有专门的空间放行李,还有一张可折叠的工作台,“至少我住在里面,会觉得舒适”。
但这毕竟不是普通的火车包厢。比如,在每个床头有一个供氧终端。科考队员通过它,可以补充氧气,缓解缺氧造成的不适。位于南极最高点的冰穹A,含氧量仅有海平面的60%。
不仅如此,冰穹A的温度非常低,即使夏季平均温度也在-30℃左右,科考队员在室外活动很容易疲劳。
为此,在淋浴之外,张翼还依照一位曾登顶冰穹A的科考队员的建议,在浴室里硬“挤”进了一只浴桶,“它既可缓解疲劳,也能让人迅速地恢复正常体温,应该很管用。”
在远离人类居住区的冰穹A建科考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怕只有几百平方米。
张翼说,昆仑站建设的最大困难是现场施工条件和运输能力的限制。“在冰穹A,施工效率不足国内的一半,而留给施工的时间,只有30天。只能尽量在国内提前做好,运过去。但你又不可能整个做好运过去,因为雪橇的运载能力是有限的。”
设计师首先根据雪橇的运载能力确定考察站的规模,再确定预制与现场组装相结合的施工模式。
一般拼积木式的组合方式会导致密闭性与保温性能降低,经过反复考虑,最终将整个科考站设计成内部功能仓与外部保温层两部分,内部功能仓由若干个可独立运输的工程舱拼接组成,施工人员在国内将每个工程舱及其内部装修全部做好,把这些工程舱运往冰穹A组装后,再在外部现场安装保温围护层。“这既减少了现场施工,便于运输,又保证了建筑的密闭与保温性能,”张翼说。
昆仑站的主体建筑内部,实质上就是由17个工程舱组成的。每个工程舱大约相当于一个20英尺的集装箱(大约6米见方)。
为了抵御低温,昆仑站的主体结构全部采用耐低温的不锈钢,在-190℃时仍能正常使用。不锈钢结构和组合式工程舱外,则是复合夹芯的保温板。“昆仑站的建成,将标志着我国迈入了南极考察站建设的第一阵营。”张翼说。
“这不仅是中国人的荣耀,也是整个人类的荣耀。”魏文良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但他同时强调,与建站相比,在冰穹A立住脚要难得多。“这需要一个庞大的支撑系统和保障系统,规模远远大于建站本身”。
据了解,昆仑站建成后将依靠1280公里外的中山站作为保障基地,所有的物资必须靠内陆车队运输,单程大概需要18天时间。
魏文良说,这次建设昆仑站,就将动用12辆雪地车运送600多吨物资到冰穹A。“每个雪地车拉4至6个雪橇,整个车队长达两公里,如同一列火车”。
为了提高运输效率,魏文良说,下一步中国将在南极放置固定翼飞机,用于站与站之间的运输。这也将是昆仑站从度夏站升级为越冬站的前提条件。
介绍
中国为何要在这一地区建设科考站?内陆队队员将在建站期间面临哪些难题?建成后的昆仑站将包括哪些建筑设施?有哪些特殊的人性化考虑?……中国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吴军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为中国南极昆仑站揭秘。
敲开南极科学巅峰之门
极度严寒、极度缺氧、“不可接近之极”……这是学者描述冰穹A地区时常说的话。对于中国为何决定将首个内陆科考站地址选在这样一个自然条件极度恶劣的地区,吴军用两个词组精确概括了选址考量——科研热点、战略要地。
冰穹A地区所具有的特殊地理和自然条件,使其成为一系列科学研究的理想之地。吴军说,冰穹A是国际南极科学研究的热点区域,在冰穹A建立科考站,对这一地区进行持续深入的考察研究,有望帮助中国敲开南极科学巅峰之门。
冰穹A地区优势
列举冰穹A的科研优势,吴军说,冰穹A地区是国际公认最合适的深冰芯钻取地点。同时,冰穹A地区可以监测和检测到全球平均本底大气环境,得到可用于改进全球大气环流模式的有关参数。此外,冰穹A位于臭氧层空洞中心位置,是探测臭氧层空洞变化的最佳区域。
冰穹A地区也是进行天文观测的最佳场所。冰穹A具备地球上最好的大气透明度和大气视宁度(天文望远镜显示图像的清晰度),有3至4个月的连续观测机会和风速较低等条件,被国际天文界公认为地球上最好的天文台址。
冰穹A地区还是南极地质研究最具挑战意义的地方。东南极冰下基岩最高点的“甘伯采夫”冰下山脉,是形成冰穹A的直接地貌原因,由于其海拔高度近4000米,是国际公认的南极内陆冰盖中直接获取地质样品的最有利和最有意义的地点。
在冰穹A地区建立中国内陆科考站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吴军说,从南极科学研究和话语权的角度来讲,南极地区共有4个点最为重要:极点、冰点、磁点和高点。美国、俄罗斯和法国分别在前3个点建立了科考站,仅剩南极内陆最高点冰穹A尚属“空白”。
南极洲98%的陆地长年被冰雪覆盖。迄今,各国建成的50多个科考站大多位于南极大陆沿岸的露岩区。只有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法国等少数国家拥有内陆科考站。
“建成后的昆仑站,将成为世界第六座南极内陆站,将实现中国南极科考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南极内陆扩展的历史性跨越,这意味着中国将成为第一个在南极内陆建站的发展中国家,”吴军豪迈地说。
展现“南极精神”之役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从1996年开始,以中山站为出发基地,中国已在中山站―冰穹A断面上进行了5次内陆冰盖考察,并于2005年和2008年两次成功抵达冰穹A。尽管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吴军坦言,由于冰穹A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在冰穹A建站面临低温严寒、高原缺氧、施工时间紧迫等诸多挑战。
昆仑站位于海拔4000多米的南极内陆,含氧量仅为内陆的60%左右,现场夏季最高温度也仅为零下35℃,“低温严寒与高原缺氧,是对施工人员的巨大挑战”,吴军说。
由于昆仑站位于遥远的南极内陆,从中山站到昆仑站绵延1300公里的建站物资运输,完全要靠内陆队队员驾驶雪地车进行。吴军预计,这使得内陆队仅抵达昆仑站施工地点即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
此外,由于南极内陆气候变化无常,各种不确定因素很多,适合进行施工的周期极短,全部施工建设计划时间只有30天左右,这对建筑的施工与进度提出了极其严格的要求。
“没有什么艰难险阻能挡住我们探求南极科学奥秘的步伐,我们的内陆队队员将再次展现团结、拼搏、奉献的‘南极精神’,让五星红旗在南极冰穹上空再次高高飘扬,”吴军坚定地说。
他指出,为了提高建站施工的可行性,此次内陆站建站的总原则是根据雪橇的运载能力确定科考站的规模,采用预制与现场组装相结合的施工模式,尽量减少现场施工。
建设节能环保人性之站
南极条约体系将南极确定为自然保护区,各缔约国应全面保护南极环境及依附于它的生态系统。中国在南极内陆建站如何确保不污染环境,守护人类的共同家园?
吴军说,中国高度重视环保,是负责任的南极条约协商国,因此在筹建内陆科考站时,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的影响,对科考站的建设和运行进行了全面的环境影响分析评估,并制定了相关的环保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在发挥科考站科学平台价值和满足队员工作生活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内陆站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昆仑站主体建筑面积约230平方米,包括宿舍、医务室、科学观测场所、厨房、浴室、厕所、污水处理场所、发电机房、锅炉房、制氧机房和库房等。吴军说,主体建筑主要采用模块化或集装箱式建筑构件组装而成,以减少现场的安装工作量。
单纯的集装箱式构件节能效果较差,为了减少油料消耗,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昆仑站的主体结构全部采用耐低温的不锈钢,外包复合加芯的保温板。这样,整个科考站设计成内部功能舱与外部保温层两部分,内部功能舱由若干个可独立运输的集装箱式预制舱拼接而成,施工人员在国内将工程舱及其内部装修、设备全部做好,把这些工程舱运往冰穹A组装后,再现场安装外部保温围护层。
“在节能环保方面,我们在内陆站设计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尽可能为科考队员创造一个温暖、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吴军说,建成后的昆仑站周围方圆上千公里都是无人区,景观极其单调,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这对人的心理是一种严峻挑战,因此在房屋设计上,科考站的室内设计与家具的选用多采用温暖、艳丽的色彩,尽可能弥补环境对人心理造成的影响。
在保证公共空间的同时,设计师也给每个驻站人员留出了基本的私密空间。昆仑站共有10间宿舍,每间约5平方米,只住两人,基本可以保证队员之间互不干扰。此外,昆仑站主体建筑内设置有供氧终端。科考队员通过它可以补充氧气,缓解缺氧造成的不适。
但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驻站,国际合作科研都必不可少。“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等科学研究,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单独解决,中国愿意在南极科学研究方面与世界各国加强合作,”他说。
中国第二十五次南极考察队内陆冰盖考察队七日凌晨成功登顶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并随即在这里正式开工建设中国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昆仑站。
据中国第二十五次南极考察队最新报告,执行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建设任务和科学考察任务的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于北京时间二00九年一月七日凌晨二点五十五分,成功到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海拔高程四千零九十三米的冰穹A地区。这也是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继第二十一次、第二十四次南极考察之后,第三次胜利登顶冰穹A,在此之前,还没有任何其他国家的考察队从陆地到达过该区域。
截至七日上午,内陆冰盖考察队已抵达昆仑站建站地址,昆仑站建设工作和科考工作将随即展开。
在海拔四千多米的冰穹A地区,内陆冰盖考察队二十八名队员还要继续经历零下40℃以下的高寒、低氧与高海拔环境的考验。在未来的二十天左右时间内,内陆冰盖考察队将抓紧时间,实施昆仑站建站任务,同时开展天文观测、冰心钻探和测绘等科考工作。
跻身国际极地考察
核心提示: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同时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于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
数日前,主建筑四面墙体维护板已安装完毕,开始进行顶板安装的昆仑站在苍穹下显得格外靓丽鲜艳。
做出重大贡献
胡锦涛在贺电中指出,中国南极昆仑站的建成,必将拓展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研究的领域和深度。这是我国为人类探索南极奥秘作出的又一个重大贡献。
中国南极昆仑站站区计划总建筑面积558.56平方米,本次南极考察主要实施建设236平方米的主体建筑。考察站建成后,我国将有计划地在南极内陆开展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实施冰川深冰芯科学钻探计划、冰下山脉钻探、天文和地磁观测、卫星遥感数据接收、人体医学研究和医疗保障研究等科学考察和研究。
区域跨越
由于我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都在南极大陆边缘地区,25年来,我国南极考察也大都在这些区域展开。内陆昆仑站的建成,将实现我国南极考察从南极大陆边缘地区向南极大陆腹地的跨越。
我国跻身极地考察“第一方阵”
昆仑站站上南极科考四大“必争之点”的“最后一点”
昆仑站的成功建立,标志着我国已成功跻身国际极地考察的“第一方阵”,成为继美、俄、日、法、意、德之后,在南极内陆建站的第7个国家。
南极内陆建站
世界上共有2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53个科学考察站,绝大多数考察站都建在南极边缘地区,只有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和意大利、德国这6个国家,在南极内陆地区建立了5个内陆科考站。
各国必争之点
海拔4093米的冰穹A是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它与经线交会的南极极点、全球温度最低的南极冰点、地球磁场北极的磁点并称为南极科考的四大“必争之点”。
矗立在冰穹A的中国昆仑站,是继美国在南极极点建站、原苏联在南极冰点建站、法国在地球磁场北极磁点建站后,人类南极科考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全球最好的天文台址
昆仑站建在气候严酷的冰穹A,是看重它的科研价值。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领队、首席科学家杨惠根表示,冰穹A作为南极“冰盖之巅”,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那里的观测指标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有说服力。此外,在这个区域最有可能找到地球上最古老的冰芯。
中国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吴军介绍称,冰穹A地区具备地球上最好的大气透明度和大气视宁度(天文望远镜显示图像的清晰度),有3至4个月的连续观测机会,被国际天文界公认为地球上最好的天文台址。
冰穹A地区空气稀薄,年平均温度接近零下60℃,含氧量仅为内陆的60%左右,被学者称为“不可接近之极”。
工程舱组成“昆仑”
昆仑站位于南纬80°25′,东经77°06′,海拔4087米,是人类在南极地区建立的海拔最高的科考站。
昆仑站主体建筑由11个工程舱拼接而成,整个科考站设计成内部功能舱与外部保温层两部分。昆仑站内共设有10间宿舍,室内设计与家具多采用暖色调,且在每个床头都有一个供氧终端。
据介绍,建成的昆仑站主体工程的建筑面积为236平方米,包括生活区和科研区,可供15至20人进行夏季科考。根据规划,3至5年后,昆仑站将逐步升级扩建到558.56平方米,成为满足科考人员越冬的常年站。
南极中山站2月2日电,中山站时间2日9时25分(北京时间2日12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内陆冰盖队队长李院生被任命为首任站长。
由于连日来冰穹A地区持续大风,能见度极低,参加开站仪式的部分人员无法以空中方式及时进入冰穹A地区,原定在昆仑站举行的开站仪式改为与昆仑站电话连线方式在中山站举行。
开站仪式上,内陆冰盖队队长李院生在昆仑站报告,昆仑站已具备开站条件。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随即在中山站宣布,中国南极昆仑站开站。随后,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吴军宣布,任命李院生为昆仑站首任站长,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综合处处长夏立民、上海宝钢金属有限公司的李侍明为副站长。
2021年11月30日20时,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成功接收到中国南极考察站昆仑站和泰山站的气象观测数据,这意味着分别经过5年和近9年的稳定运行,位于南极的我国昆仑站和泰山站气象站具备了业务运行能力,自12月1日起正式业务运行,两站将获取长期、连续的常规气象观测数据。
1985年2月在南极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南端建立我国首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
1989年2月在东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的拉斯曼丘陵地区建立了我国第二个南极科考站———中山站。
挺进南极内陆
第一次1997年中国第13次南极考察期间,8名考察队员历时13天,向冰穹A方向挺进了300公里。
第二次1998年中国第14次南极考察期间,8名考察队员历时17天,向冰穹A方向推进了464公里。
第三次1999年中国第15次南极考察期间,10名考察队员进入冰穹A地区。
第四次2002年中国第18次南极考察期间,8名考察队员在距中山站170公里处架设了1台自动气象站。
第五次2005年在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13名考察队员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到达冰穹A最高点。
第六次2008年北京时间1月12日14时45分,17名中国南极科考队员成功登上冰穹A,开展各项南极内陆冰盖考察。
第七次2009年1月27日,中国南极昆仑站建成。 第八次2010年1月6日,在中国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中国南极内陆考察昆仑站队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A。
第九次2011年4月1日,中国第27次南极考察队历经142天南极考察,航行2万余海里,圆满完成31项科考任务、25项后勤保障和1项国际合作任务,胜利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