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

更新时间:2024-11-01 15:16

锡林郭勒盟(Xilingol League),简称锡盟,内蒙古自治区,以锡林浩特为主中心,二连浩特多伦为副中心,以乌里雅斯太为东部重点节点,其他旗(区)政府所在地为骨干支撑。截至2020年5月,全盟辖2个市、9个旗、1个县、1个管理区、1个开发区。2023年末,锡林郭勒盟常住人口为111.65万人。

建制沿革

名称由来

锡林郭勒系蒙古语,意为丘陵地带的河。

历史沿革

原始社会时期

锡林郭勒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北方各族人民劳动、生活、繁衍的地方。苏尼特右旗镶黄旗东乌珠穆沁旗境内都发现了旧石器时代人类生存的遗址;在苏尼特左旗阿巴嘎旗锡林浩特市境内都发现了原始文化遗迹。

古代时期

早在商周时期,这里就出现了游猎和养畜的氏族部落。春秋战国时期,锡林郭勒盟系澹褴和东胡所居。

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内蒙古高原。秦时期,南部属上谷郡北境,西南部为渔阳郡北境。

西汉时期,匈奴单于庭直辖,东部为乌桓部辖地,南部属于幽州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为鲜卑部辖区。

三国时期,隶属于北朝(魏)拓跋鲜卑部辖区;南部、西部由鲜卑、柔然二部所居;东部由乌洛候、契丹二部所居。

晋朝时期,先后由代国魏国和晋朝燕州所辖。隋朝时期,北部、东部由东突厥占居,西部、南部属隋朝奚部安乐郡涿郡北境。

唐朝时期,南部为河北道北境,北部为关内道北境,北部为关内道突厥单于都护府辖地。

辽代时,锡林郭勒盟为契丹上京临潢府辖区。

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女真部建立大金国,东部属临潢府路庆州所辖,设置大盐烁(额吉淖尔盐池)群牧司,北部由广吉剌部所居,南部属宣德州辖地,中部正蓝旗一带由西北路招讨使司所辖,设置桓州(正蓝旗侍郎城遗址),西部为汪古部所辖。元朝初,为扎剌儿部兀鲁郡王营幕地。

十三世纪中叶,在锡林郭勒草原正蓝旗境内建起元代第一都城——元上都,为元朝的夏季陪都,是元朝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南部地区分别由中书行省兴和路宝昌州、上都路桓州和应昌府所辖。北部分别为上都省院官署、岭北行省和宁路济南王部的封地。

明朝永乐年间,将上都改称开平前屯卫,应昌、桓州变成驿站,南部为京师顺天府北境,设置开平卫。北部被蒙古各部占居。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立国,占领察哈尔部地区。

清朝康熙十四年(1675年)把察哈尔部原辖区划分为蓝、白、黄、红各分正镶二旗,称蒙古八旗。其中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均在本盟南部地区。并在宝昌一带增设了太仆寺左右翼牧群、明安牧群、以及商都牧群,隶属清朝直隶口北三厅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始设察哈尔都统,管辖察哈尔八旗、四牧群和锡林郭勒五部十旗诸王。清崇德顺治、康熙年间,对锡林郭勒河一带的苏尼特、阿巴嘎、阿巴哈纳尔、浩济特、乌珠穆沁等五部先后分别设置左、右翼两个旗,共10旗,均设扎萨克,会盟于锡林河北岸的“楚古拉干敖包”山上,命名为锡林郭勒盟。锡林郭勒,蒙语,意为丘陵地带河。清嘉庆年间迁盟址于贝子庙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将厅改设为县。

民国三年(1914年),设置察哈尔特别行政区域。

民国十七年(1928年),将锡盟南部划归察哈尔省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设察哈尔盟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德穆楚克栋鲁普成立“蒙古军政府”,辖察哈尔盟和锡林郭勒盟。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改为蒙古联盟自治政府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成立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成立内蒙古自治联合会,解散伪“蒙疆政府”。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废除了封建王公制度,成立察哈尔盟人民政府和锡林郭勒盟人民政府。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察哈尔盟辖5旗。1950年,将多伦、宝昌、化德3县划归察哈尔盟。

1956年,撤销明太联合旗合并于正蓝旗,将正镶白联合旗更名为正镶白旗,合并宝昌县和太仆寺左旗,更名为太仆寺旗,商都镶黄联合旗更名为商都镶黄旗,后划归化德县,又划出定名为镶黄旗。

1949年,将锡林郭勒盟原来的10旗编为5旗,即东部联合旗、中部联合旗、西部联合旗、苏尼特左旗和苏尼特右旗。1952年,撤销中部联合旗,1956年,改编为5旗。

1958年,锡林郭勒盟和察哈尔盟合并,撤消察哈尔盟,改称锡林郭勒盟,辖9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商都镶黄旗、太仆寺旗),两县(多伦县、化德县)。

1963年,设立阿巴哈纳尔旗

1966年,设立二连浩特市

1969年,将锡盟所辖的苏尼特右旗二连浩特市、化德县划归乌兰察布盟。1980年将苏尼特右旗和二连浩特市划归锡盟。

1983年,撤销阿巴哈纳尔旗改设锡林浩特市。

行政区划

锡林郭勒盟共辖12个县级行政区。包括2个县级市、1个县、9个旗,分别是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多伦县、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阿巴嘎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镶黄旗、正镶白旗、太仆寺旗、正蓝旗。此外还有乌拉盖管理区1个管理区、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开发区。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驻锡林浩特市锡林大街。

二连浩特市为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单列市,位于自治区正北部,北与蒙古国口岸城市扎门乌德隔界相望,两市相距4.5公里,东临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西、南与苏尼特右旗毗邻。距锡林浩特市360公里、呼和浩特市390公里、北京690公里,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边境陆路口岸。距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714公里、俄罗斯首都莫斯科7623公里,边境线长72.3公里,是我国对蒙开放的最大陆路口岸,是国家和自治区向北开放的前沿和窗口,是最接近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从北京经二连浩特到莫斯科比经滨洲线近1140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锡林郭勒盟位于中国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距首都北京640千米,距首府呼和浩特620千米,既是国家重要的畜产品基地,又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沿,是距京津冀经济圈最近的草原牧区。北纬42°32′~46°41′,东经111°59′~120°00′。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098千米。南邻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西连乌兰察布市,东接赤峰市、兴安盟和通辽市,东西长约700千米,南北宽500千米,总面积20.3万平方千米,是东北、华北、西北交汇地带,具有对外贯通欧亚、区内连接东西、北开南联的重要作用。

气候特征

锡林郭勒盟属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主要气候特点是风大、干旱、寒冷。年平均气温0~3℃,结冰期长达5个月,寒冷期长达7个月,1月气温最低,平均-20℃,为华北最冷的地区之一。7月气温最高,平均21℃。年较差为35~42℃,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42.4℃,日较差平均为12~16℃。平均降雨量295毫米,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最大降水量628毫米(太仆寺旗1959年),最小降水量83毫米(二连浩特市1966年),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内。每年11-3月平均降雪总量8~15毫米,1977年10月26~29日降雪总量达36~48毫米,降雪中心达58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在60%以下,蒸发量在1500~2700毫米之间,由东向西递增。二连市最大蒸发量达到3150毫米(1963年)。蒸发量最大值出现于5~6月份。年日照时数为2800~3200小时,日照率64~73%,无霜期110~130天。

地形地貌

锡林郭勒盟是一个以高平原为主体,兼有多种地貌的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东、南部多低山丘陵,盆地错落其间,为大兴安岭向西和阴山山脉向东延伸的余脉。西、北部地形平坦,零星分布一些低山丘陵和熔岩台地,为高原草场。海拔在800~1800米之间。最高山峰为古如格苏乌拉山峰,海拔1957米。浑善达克沙地又称小腾格里沙地,由西北向东南横贯中部,东西长约280公里,南北宽约40~100公里。属半固定沙地。

大兴安岭西麓低山丘陵区,亘于东乌珠穆沁旗东部和西乌珠穆沁旗东部和南部,成为锡盟与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的分界线。乌拉盖盆地又称索林淖尔盆地,位于东乌珠穆沁旗中南部和西乌珠穆沁旗中北部。乌珠穆沁波状高平原主要分布于东乌旗与西乌旗北部、锡林浩特市中北部和阿巴嘎旗东部。

阿巴嘎旗火山熔岩台地,南抵浑善达克沙地北缘,东以锡林河为界,西至阿巴嘎旗查干淖尔,北至巴龙马格隆丘陵地。苏尼特层状高平原,在地貌上隶属于乌兰察布高原。包括苏尼特左旗大部和苏尼特右旗朱日河以北的大部地区。

察哈尔低山丘陵地区,包括太仆寺旗全部、多伦县大部、正镶白旗、苏尼特右旗、镶黄旗、正蓝旗南部地区。

植被

锡林郭勒草原是内蒙古草原的主要天然草场之一,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草原牧区,境内有全国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国际生物圈监测体系的锡林郭勒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

截至2021年,天然草原分为五大类,即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沙地植被和其他草场类。草甸草原主要集中分布在锡盟东北部和东部地区,以低山丘陵、高平原与宽谷平原地形为主,是森林向草原的过渡地段,草原面积17.96万平方公里,优良牧草占草群的50%,是水草丰美的牧场;典型草原主要分布于锡盟中部,是锡林郭勒草原的主体,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可利用面积893.33万公顷,占全盟可利用草场的50.6%,地表水比较丰富,牧草质量好,优良牧草占50%~60%;荒漠草原位于锡盟西部,可利用面积282.87万公顷,占全盟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5.9%,植被属旱生类型,植物群落主要由旱生丛生小禾草组成,并混生小半灌木与葱属植物,适宜饲养羊和骆驼;沙地植被主要分布在锡盟的西部和中南部地区,植被是发育在纯沙性母质土壤上的植物群落的组合,沙生系列植物为沙地植被的主体,伴有大量榆、柳、桦等灌木、半灌木林,沙地植被可利用面积239.40万公顷,占全盟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3.6%。

水文

截至2021年,锡林郭勒盟主要河流有20条,分为三大水系,分别是南部正蓝旗、多伦县境内的滦河水系,中部的呼尔查干淖尔水系,东北部的乌拉盖水系。乌拉盖河是锡盟最大河流,全长548公里,发源于东乌珠穆沁旗宝格达山,由东向西注入乌拉盖湖。锡林河发源于赤峰克什克腾旗,流注入锡林浩特市境内查干淖尔。锡盟有大小湖泊470余个,总面积500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野生动物

截至2021年,锡林郭勒盟野生鸟类160余种,主要有百灵鸟、野鸡、沙鸡、苍鹰、白天鹅、大鸨、大雁、黄鸭、喜鹊、斗鸡等。兽类100多种,主要有黄羊、狐狸、狼、旱獭、獾子、罕大犴、马鹿、狍子、猞猁、雪兔、艾虎、野猪等。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黑鹳、丹顶鹤、白枕鹤、青头潜鸭、金雕、玉带海雕、大鸨、遗鸥、蒙古野驴。

锡林郭勒盟鱼种主要有鲫鱼华子鱼鲤鱼草鱼泥鳅等。

野生植物

截至2021年,锡林郭勒盟野生种子植物1200多种,分属91个科427个属。其中饲用植物671种,占全盟种子植物的51%,可栽培植物60多种,药用植物422种,油料植物50余种,树木18种。可供药用的野生植物中,产量较高的有黄芪、赤芍、麻黄、桔梗、黄芩、甘草、防风、知母、杏仁等。蒙古黄芪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著名药材。盛产蘑菇、黄花、发菜、蕨菜等。

水资源

锡林郭勒盟主要河流20条,大小湖泊1363个,其中淡水湖672个。分为三大水系。南部正蓝旗、多伦县境内的滦河水系,中部的呼尔查干诺尔水系,东北部的乌拉盖水系。

锡林郭勒盟水资源总量为34.93亿立方米/年,其中地表水资源量9.08亿立方米/年,地下水资源量30.23亿立方米/年,基流量4.38亿立方米/年。水资源可利用量19.7亿立方米/年,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3.99亿立方米/年,地下水可开采量16.34亿立方米/年。

除生活、生态、农业用水外,在保证率97%的前提下,可提供工业用水3.1亿立方米/年。

现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25座,总库容4.6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2座,即乌拉盖水库和西山湾水库,总库容34800万立方米;中型水库2座,总库容4500万立方米;小型水库21座,总库容44.3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

截至2021年,锡林郭勒盟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1046亿吨。预测煤炭储量2600亿吨,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煤电基地。资源储量在百亿吨以上的煤田5处,分别为锡林浩特市胜利煤田、西乌珠穆沁旗白音华煤田、西乌珠穆沁旗五间房煤田、西乌珠穆沁旗巴彦胡硕煤田和东乌珠穆沁旗高力罕煤田。全盟除二连浩特市和太仆寺旗暂未发现煤田外,其余11个旗县市(区)均分布有煤炭资源。总储量中,褐煤占99.5%(褐煤储量位居全国首位),长焰煤3.5亿吨占0.3%。部分褐煤中含稀有金属锗。

金属矿3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有铁、钨、锌、铜、铅、锗、铋、锡、铬、钼、镍、金、银等17种,铬矿储量居全国第二位。东乌珠穆沁旗的朝不楞多金属矿,国际上认定是一种铁同多种金属共生矿,被正式命名为“锡林郭勒矿”。钨、铋、铬矿储量居内蒙古自治区首位。

非金属矿主要有碱、盐、云母、萤石、石灰石、花岗岩、玛瑙、石膏等。东乌珠穆沁旗额吉淖尔所产大青盐,是锡盟特有资源之一,已有近千年开采历史,年产盐10万余吨。

石油埋藏分布较广,二连盆地油田穿越锡盟10个旗市,总面积10万平方公里,探明储量10亿吨。

土地资源

截至2021年,根据第三次国土调查统一时点国家下发数据统计,全盟国有土地总面积254.02万公顷。其中:国有林地17.33万公顷、国有草地147.52万公顷、国有耕地9.22万公顷、国有湿地64.80万公顷、国有种植园用地42.29公顷、国有商业服务业用地0.42万公顷、国有工矿用地2.65万公顷、国有住宅用地0.67万公顷、国有交通运输用地4.83万公顷、国有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86万公顷、国有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46万公顷、国有特殊用地0.18万公顷、国有其他土地1.07万公顷。

截至2021年末,草原面积17.96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9.85%;2021年末全盟森林覆盖面积153.7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6%。2021年林木总蓄积量1346万立方米,其中有林地33.47万公顷,灌木林地120万公顷,疏林地8.53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94.67万公顷,苗圃地0.13万公顷,宜林地134.67万公顷。

人口

人口数量

2023年末,锡林郭勒盟常住人口为111.65万人,比2022年末减少0.28万人,降幅0.25%。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84.28万人,比2022年末增加0.7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为27.37万人,比2022年末减少1.0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5.48%,比2022年提高0.85个百分点。

2023年末锡林郭勒盟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4.47万人,占全盟常住人口的12.96%;15-64岁人口为82.0万人,占73.44%;65岁及以上人口为15.18万人,占13.6%。与2022年相比,0-14岁人口减少0.5万人;15-64岁人口减少0.37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0.59万人。

2023年末锡林郭勒盟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57.78万人,占全盟常住人口的51.75%;女性人口53.87万人,占全盟常住人口的48.24%。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7.26,比2022年增长0.56。

2023年末锡林郭勒盟常住人口中,出生人口0.5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4.71‰;死亡人口0.82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9‰。

民族构成

2018年末,锡林郭勒盟户籍人口汉族665037人,蒙古族328306人,回族12009人,满族33276人,朝鲜族169人,达斡尔族945人,鄂温克族63人,鄂伦春族16人,壮族85人,藏族44人,锡伯族8人,苗族55人,土家族82人,彝族65人,维吾尔族1人,其它少数民族368人。汉族普遍分布在全盟各旗县市(区),比较集中的地方是太仆寺旗、锡林浩特市、多伦县。蒙古族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有西乌珠穆沁旗、东乌珠穆沁旗、锡林浩特市、正蓝旗及正镶白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镶黄旗。其它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锡林浩特市、太仆寺旗、正蓝旗和多伦县。

政治

盟委领导

盟委委员、书记:张佰成

盟委副书记、行政公署党组书记、盟长:罗青

盟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盟委委员、行政公署党组成员、副盟长:黄庆新

盟委委员、二连浩特市委书记:刘志平

盟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提名人选:李俊海

盟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周祥伟

盟委委员、行署党组副书记、副盟长提名人选:张怡

盟委委员、统战部长:张晓君

盟委委员、宣传部部长:贾文宗

行署领导

罗青盟委副书记、行政公署党组书记、盟长

黄庆新盟委委员、行政公署党组成员、副盟长

张怡盟委委员、行署党组副书记、副盟长

侯志民行署党组成员、副盟长

弓箭副盟长

孟昭均副盟长

曹文清副盟长、盟公安局局长

纪桂莉副盟长

孙振江副盟长(试用期一年)

杨立行署党组成员、副盟长

吴庆华:副盟长(挂职)

贾文宗:副盟长

黄永:副盟长(挂职)

赵飞鹏:副盟长

经济

综述

2023年,锡林郭勒盟地区生产总值1184.78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74.30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92.26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18.22亿元,增长6.9%。三次产业比例为14.7:50.0:35.3。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7.9%、34.8%和47.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5784元,比上年增长6.0%。

2023年,锡林郭勒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9.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6.2%。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0.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2.1%。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6.8%。按项目隶属关系分,地方项目投资增长13.7%,中央项目投资增长19.7%。

第一产业

2023年,锡林郭勒盟粮食播种面积15.1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4%。其中,谷物播种面积9.51万公顷,下降6.0%;豆类播种面积0.14万公顷,增长66.4%;薯类播种面积5.48万公顷,增长12.8%。

2023年,锡林郭勒盟粮食总产量48.41万吨,比上年增长1.0%。其中,谷物总产量18.48万吨,下降20.7%;豆类总产量0.13万吨,增长8.5%;薯类总产量29.81万吨,增长21.7%。

2023年末,锡林郭勒盟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82.3万千瓦,比上年末同口径增长3.8%。全年农村牧区居民用电量3.54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59.5%。

锡林郭勒盟草食家畜拥有量位居全国地区级首位,是国家重要的畜产品基地。主要畜种中地方优良品种有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乌珠穆沁白山羊和苏尼特双峰驼、乌珠穆沁马;培育新品种有内蒙古细毛羊、内蒙古绒山羊、草原红牛、锡林郭勒马;引进品种有黑白花奶牛、西门塔尔肉牛等。

第二产业

2023年,锡林郭勒盟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0.9%,股份制企业增长3.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2.7%。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0.3%,制造业增长17.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0%。分重点行业看,冶金工业增长34.1%,农畜产品加工业增长7.2%,能源工业增长1.1%,化工行业下降3.2%,装备制造业下降28.6%。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原煤产量13713.64万吨,比上年增长1.1%;发电量996.31亿千瓦小时,增长11.2%,其中,火力发电量638.00亿千瓦小时,增长5.4%;天然原油产量70.35万吨,与去年持平;铁矿石原矿产量190.72万吨,增长4.2%;聚丙烯树脂产量40.84万吨,下降3.3%;铁合金产量21.20万吨,增长45.1%;锌产量10.61万吨,下降3.6%;天然花岗石板材产量22.75万平方米,下降37.3%;乳制品产量9.69万吨,下降6.0%;鲜、冷藏肉产量5.72万吨,增长67.8%。

2023年末,锡林郭勒盟火电装机容量1568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32万千瓦。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1968万千瓦,比上年增加623万千瓦。其中,风电并网装机容量1819万千瓦,增加603万千瓦;太阳能并网发电装机容量149万千瓦,增加20万千瓦。

2023年,锡林郭勒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84.3亿元,比上年增长8.7%;实现利润162.2亿元,增长5.9%;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101.0%,比上年提高2.9 个百分点。年末资产负债率为71.0%,比上年末下降1.5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为68.69元。

2023年,锡林郭勒盟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5%。年末全盟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70户,比上年末增加7户。全年利润总额为13815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1599万元。施工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14.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2%;房屋竣工面积87.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7.2%。房屋建筑竣工率为76.1%。

第三产业

2023年,锡林郭勒盟批发零售业增加值66.90亿元,比上年增长8.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4.15亿元,增长9.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6.68亿元,增长19.3%;金融业增加值38.27亿元,增长7.2%;房地产业增加值26.91亿元,增长4.8%;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80.70亿元,增长4.7%。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7.99亿元,比上年下降4.7%。

2023年,锡林郭勒盟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3.06亿元,比上年增长5.2%。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3773.6万件,增长11.9%。全盟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90亿元,比上年增长35.8%;业务量累计完成1853.31万件,比上年增长64.7%。其中,同城业务量累计完成202.71万件,增长50.7%;异地业务量累计完成1650.56万件,增长66.6%;国际及港澳台业务量累计完成0.04万件,增长35.5%。

2023年,锡林郭勒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68亿元,比上年增长4.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9.01亿元,增长4.6%;农村牧区消费品零售额27.67亿元,增长5.6%。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188.14亿元,增长3.4%;餐饮收入28.54亿元,增长14.5%。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烟酒类比上年增长100.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54.4%,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37.7%,饮料类增长33.2%,汽车类增长6.0%,中西药品类增长0.1%。

2023年,锡林郭勒盟进出口总额115.57亿元,比上年增长62.7%。其中,进口总额79.08亿元,增长89.5%;出口总额36.49亿元,增长24.6%。口岸进出口货物量2194.85万吨,比上年增长53.4%。其中,二连口岸1924.84万吨,增长35.7%;珠恩嘎达布其口岸270.01万吨,增长20倍。出入境人员156.7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倍。其中,二连口岸147.96万人次,增长12倍;珠恩嘎达布其口岸8.76万人次,增长18倍。

2023年末,锡林郭勒盟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313.7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6%,比年初增加115.5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903.15亿元,增长10.9%,比年初增加89.04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83.95亿元,增长15.4%,比年初增加24.52亿元;机关团体存款余额191.33亿元,增长18.5%,比年初增加29.86亿元。

2023年末,锡林郭勒盟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278.4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9%,比年初增加185.13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476.45亿元,增长15.4%,比年初增加63.40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801.74亿元,增长17.9%,比年初增加121.47亿元。

2023年末,锡林郭勒盟保险机构共有25家。全年保险业实现保险保费收入32.53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全年保险业累计赔付支出11.57亿元,增长17.2%。全年人身险实现保险保费收入20.29亿元,累计赔付3.92亿元。全年财产险实现保险保费收入12.24亿元,累计赔付支出7.65亿元。

交通运输

综述

2023年,锡林郭勒盟营业性公路货运量累计完成4586.0万吨,比上年增长14.9%,营业性公路货运周转量累计完成64.08亿吨公里,增长9.3%;营业性公路客运量累计完成139.9万人次,增长78.7%;营业性公路客运周转量完成29564.8万人公里,增长144.6%。民航货运量680.7吨,比上年增长47.3%;民航客运量124.5万人次,增长206.6%。

2023年末,锡林郭勒盟机动车保有量41.74万辆,比上年末增长5.5%。按用途分,营运车辆2.70万辆,下降2.5%;非营运车辆39.04万辆,增长6.2%。按类型分,汽车39.35万辆,增长3.4%;摩托车1.23万辆,下降0.1%;挂车2342辆,下降7.5%。

公路

截至2005年底,全盟公路总里程8005千米,等级公路5860千米,晴雨通车里程3423千米,公路网密度达到3.94公里/百平方公里,苏木乡镇通油路率达到59.83%,行政嘎查村通公路率达到77.45%。基本形成以国省道为主骨架,以盟旗市所在地为中心,辐射苏木乡边防哨所及农林牧场的公路交通网络。

国道

省道

铁路

锡林郭勒盟有铁路4条,其中乌兰察布至二连浩特铁路穿越锡林郭勒盟西部,与蒙古国铁路接轨,全长330千米,运输能力为1000万吨/年,其中锡林郭勒盟境内为221千米;郭尔本至查干淖尔铁路是集二铁路的支线铁路,是锡林郭勒盟苏尼特碱业有限公司产品外运的主要运输通道,全长52千米;乌兰察布至通辽铁路穿越锡林郭勒盟南部,途经南部黄、白、蓝三个旗,是连通自治区东西部的主要交通枢纽,全长943千米,运输能力为1500万吨/年,其中锡林郭勒盟境内为194千米;锡林浩特至桑根达来铁路是集通铁路的支线,为锡林浩特等地区通往自治区首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全长154千米;正蓝旗至桑根达来铁路是锡桑铁路的延长线,全长56千米。

航空

锡林郭勒盟境内有2座民航机场,即锡林浩特机场二连浩特赛乌素机场

锡林浩特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级,可起降737等中型客机,有直达北京、呼和浩特的定期航班和通往各大旅游城市的临时旅游航线。

二连浩特赛乌素机场是锡林郭勒盟的口岸机场,有直达蒙古国、俄罗斯的定期航班。另有镶黄旗新宝拉格机场开通有短途运输航线。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末,锡林郭勒盟共有普通高校1所,招生4317人,在校生11547人,毕业生3578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9所,招生3334人,在校生9293人,毕业生2448人。普通高中17所,招生6201人,在校生18715人,毕业生5955人。初中21所,招生8965人,在校生27624人,毕业生9706人。小学70所,招生11228人,在校生64394人,毕业生918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9877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21人,在校生210人,毕业生43人。

科学技术

2023年,锡林郭勒盟申报自治区级以上科技项目7项,拨付项目资金700万元;盟本级科技计划项目17项,拨付项目资金930万元。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45项,合同成交额1.88亿元。全年全盟专利授权量806件,比上年减少16.5%。年末全盟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88件。

文化体育

2023年末,锡林郭勒盟共有乌兰牧骑14支。拥有文化馆14座,公共图书馆14座,博物馆14 座(二连1座)。年末全盟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74%。年末全盟有线电视用户13.1万户。年内全盟运动员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中获金牌43枚、银牌46枚、铜牌91枚。

医疗卫生

2022年末,锡林郭勒盟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427个。其中,医院4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2个,乡镇卫生院115个,村卫生室684个,门诊部31个,疾控中心14个,专科疾病防治院1所,妇幼保健院14个,采供血机构1个,卫生综合执法大队(支队)14个。

2022年末,锡林郭勒盟共有卫生技术人员967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099人,注册护士3709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6312张,其中,医院5382张,乡镇卫生院535张。

社会服务

截至2018年末,锡林郭勒盟建有福利院和福利中心11处,床位1319张,实际入住人数503人,平均入住率38%,护理员94人;公建民营养老机构8处,床位1988张,实际入住人数1246人,平均入住率63%,护理员46人;社会办养老机构6处,床位1380张,实际入住人数1068人,平均入住率77%,护理员88人。

人民生活

2023年,锡林郭勒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0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825元,名义增长5.1%;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67元,名义增长6.9%。

2023年,锡林郭勒盟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91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21.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6927元,名义增长16.3%;农村牧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165元,名义增长25.3%。全盟城镇常住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7.9%,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8.5%,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

2023年,锡林郭勒盟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90.7万人,比上年减少0.7万人,下降0.8%,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6.97万人,比上年增加0.61万人,增长2.3%;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中,在职职工20.19万人,退休职工6.7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63.55万人,比上年减少1.49万人,下降2.3%。

2023年,锡林郭勒盟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6.71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7%。其中,企业人员参保人数12.52万人,增长6.2%;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人数16.04万人,增长2.2%。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5.8万人,增长2.6%。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2.50万人,增长9.2%;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157人,下降17.2%。

法治建设

2020年7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被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命名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历史文化

迎宾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各种迎宾礼节。约好的会客,不论是社会团体还是私人会面,主人总是远远的迎候着客人,有的在路边等候,有的骑马飞驰而来,有的骑着摩托、乘着越野车赶来,在隆重的场合还会分几个梯队迎接客人。

当草原上的主人把您迎进蒙古包,您要向主人问好“赛努”、“赛音白努”宾主相序而坐,对于十分尊贵的宾客,主人会主动让您坐在正北(男人在西侧,女在东侧)的位置上。这时候,主妇会把香甜的奶食品、手抓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端上一碗滚烫飘香的奶茶,接着在欢乐和笑声中开始敬酒,手捧哈达,托着银碗,把美酒敬献在您的面前。如果客人一饮而尽,主人会非常高兴,顿时主客情融,气氛热闹起来;如果您不善饮酒,接过银碗品一品也可以,但最好是把碗中酒喝了,以示对主人的尊敬。

待客

首先给客人斟上新熬的奶茶,摆上奶食、糕点、炒米等,为客人充饥解渴,(有的还做点面食,让客人们吃一点儿),然后就开始敬酒。由主人先用小酒杯(酒盅)向客人们每人敬一杯。接着用大杯(比银碗小一点专用敬酒的银制器皿)从客人中的年长者开始,依次一—进行。敬酒间还要为客人们添酒。敬酒三杯后,再由主妇、孩子们以同样的礼节依次向客人敬酒。敬酒礼节有三、六、九、十二杯之分,最多敬二十四杯。敬酒达一定杯数就要奏乐唱歌,为客人们喝酒助兴。酒后用餐,招待客人的最高礼节是整羊宴,其次是羊背子宴。整羊宴就是用特制的大木盘或铜盘,盛上煮熟的羊心肝内脏,上面有规则地摆好带肉的两个肩胛骨;两个肱骨、两个髋骨、两个胫骨、六节胸椎、八条肋骨,上面放上羊背子;羊背子上再放好退净毛的熟羊头。所有这些,包括一只羊的基本部分两个桡骨、短肋骨、胸叉、肝的尾状叶、下颌、(羊蹄等有不上席面的习惯),故称整羊宴。整羊上桌时,羊头要面向客人。正座上的首席客人在羊头上用刀划一个十字后,把刀递给司酒者(专管斟酒摆弄整羊的人)。司酒者先把羊头以下,连同羊尾上割下的一小块肉放在小盘里,供在主人家的神位前,再从羊背右侧切一条四指宽的肉,从左侧同样割下一条相互交换放置,将刀把朝客人方向放在盘内。首席客人拿起刀,先从羊背的前部切一块肉放入火中(以示祭祀灶君),大家才开始食用。招待喇嘛或妇女的整羊宴有不上羊头的习惯。对于一般客人,则用肩胛骨、四根长肋骨部分招待。若是姑娘,就要用胸叉骨肉招待,从来不用桡骨、颈板骨招待客人,这些只给孩子们食用。煮肉汤中下米或面,作为宴席的收尾。

饮食

食品主要有三类,即肉食、奶食、粮食。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吃奶食、肉食、炒米,晚上吃手扒肉、面条、饺子等。奶食分食品和饮料两大类,奶食有黄油白油奶皮子奶豆腐酸奶酪等。其中黄油、白油、奶皮子是奶食中的佳品,味道纯香,营养丰富。以正蓝旗的奶食品制作精细,颇有名声,正蓝旗曾是清皇室制作奶食的地方。饮料主要有三种:奶茶、酸马奶奶酒。奶茶是主要饮料,一日三餐都有。奶酒含酒精度不高,醇香可口。酸马奶解热止渴,营养丰富,是招待贵客的上等饮料。肉食主要是吃牛、羊肉,也吃骆驼肉、马肉、黄羊肉、野兔肉、旱獭肉。吃法有几十种,其中享有盛名的有手扒肉、羊背子、全羊等。手扒肉香嫩可口,是牧区最常见的一种吃法。羊背子和全羊为上等食品,作法和吃法都比较讲究。驼、熊掌鹿尾、飞龙是蒙古民族的珍品,只有在盛大宴会上才能食用。过去蒙古族牧民受喇嘛教的影响,不吃鱼,但这种习俗已逐渐改变。

服饰

首饰、长袍、腰带、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主要部分。首饰是蒙古族妇女逢年过节、访亲探友时用于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宝石、金银等制成,平时牧区妇女不戴帽子,常用红、绿绸缎缠头。蒙古袍是牧民喜爱穿的衣服。袍子宽大,长袖高领,钮扣在右侧,衣边用漂亮的花边点缀。袍色因人而异。腰带是穿蒙古袍时,扎腰用的长带,多为绸、缎布料,颜色与袍色协调。男子扎腰带,把袍子向上提,显得精悍潇洒。而女子则把袍子向下拉展,显得苗条矫健。牧民穿的靴子有两种,一种叫蒙古靴,靴头尖向上翘,靴腰长有图案,四季都穿。另一种叫马靴,圆头长腰,结实耐用。

居住

历史上长期的游牧生活,使蒙古族牧民选择了最适宜的住所一蒙古包。蒙古包大小不一,包内宽敞舒适,便于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随着定居和生活水平提高,蒙古包已退出主要地位,牧民已基本居住砖木结构的房舍。

行运

牧民放牧和行路多是骑马。搬运货物,常用马或骆驼驮运,货物多时,用勒勒车拉运,现已基本用各种机动车拉运。

礼俗

蒙古民族热情好客,讲究礼貌。牧民对来客,不论认识与否总是热情问候,盛情款待。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奶茶、奶油、奶酪、炒米以及手扒肉、奶酒等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自由用餐。对客人的食宿不取酬谢。牧民互相见面,总要热情问候。习俗中,也有一些忌讳。如车辆进牧民住地要慢行,马鞭子进包前放到门外,进包后盘腿坐在右边等。

嫁娶

在乌珠穆沁草原,牧民举办婚礼朴实、庄重、不送彩礼。可是,接亲和送亲的队伍很讲究。结婚这天,男方一早由新郎带领着接亲队伍出发,到达女方住处后,围着女方住地的蒙古包转三圈后下马,先进新娘父母的蒙古包。新郎首先向岳父敬酒,再向其它长辈亲友一一敬酒,双方互送礼品,接着开始喝酒唱歌。酒后接亲队伍簇拥着新郎,送亲的队伍簇拥着新娘启程,两支队伍一边奔驰,一边欢歌笑语,形成一条欢乐的长河。新娘到后,让新娘和接亲的队伍一齐围着男方的蒙古包转圈,这时女方来的人寻找借口,说男方有所怠慢,不让新娘下马,男方的人再三劝说,双方纠缠不休。突然男方一名骑手冲来,夺过新娘的马缰,把新娘领到早已准备好的蒙古包里。给新娘重新换装梳头,打扮得华丽漂亮。婚礼完毕,两家人在蒙古包里分开坐下,向女方父母敬奶,同时赠送牲畜。这时女方来的人用诗歌说唱父母双亲抚育女儿成人付出的心血。接着参加婚礼的人尽情饮酒,尽情歌唱。

丧葬

北部牧区蒙古族葬礼极为简单,不设灵,无供品,不穿孝服,不烧纸钱,不用音乐,不通知亲友,进行野葬。子孙在百天内,不剃发、不饮酒、不作乐,以示哀悼。在南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的蒙古族农牧民多实行土葬或火葬。

音乐

锡盟地区蒙古族传统音乐大体可分为宫廷音乐宴歌、宗教音乐和长短调民歌四种类型。封建统治时期,锡盟地区一些王公在其府邸中,都收留一些乐手和歌手,为其宴庆等活动服务。在各旗的王府里,都曾有过不少技艺高超的乐手和歌手。如特木丁、旺代、巴拉根、阿布甘希日布、哈扎布扎木苏玛西巴图、萨仍格日勒、那·仁钦等。

1948年,中共锡林郭勒盟工委建立第一支革命文艺宣传队,吸收一批民间艺人参加。其后,锡盟地区的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一批歌唱家乡、歌唱劳动和社会主义新生活的歌曲作品,如著名作曲家额尔登格的《锡林河》、《那布其玛》、《象撒缰的骏马在草原上飞奔》、《乌珠穆沁妇女》、《美丽的乌珠穆沁》广为流传,此外还有《剪羊毛》、《可爱的牛》、《猎人之歌》、《打更员的荣誉》、《挤奶姑娘》、《运盐队》、《老牧民的喜悦》、《小学的孩子们》、《战马》、《高日很郭勒》等优秀歌曲也深入千家万户。

八十年代以后,锡盟音乐、歌曲创作又出现新局面,许多音乐、歌曲不仅在全区、全国演出,有些节目还登上了国际艺术舞台,赴香港地区、东欧及蒙古人民共和国演出。这一期间的优秀歌曲有《骏马赞》、《辽阔草原》、《吉祥的故乡》、《葡萄山》、《牧马姑娘》、《唱给故乡的歌》、《星星布满天空》、《牧民青年》、《母亲湖》、《吸引爱的草原》、《母亲的祝福》、《察哈尔故乡》等。仁钦那木吉拉、朝格吉勒图创作的歌曲《我的草原》、《母亲》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胡日查、孟克、赛音斯钦及云登等人在香港举行的“中华民族演唱会”等各种比赛中也纷纷获奖。

进入新千年以后,《摇篮曲》、《圣洁的祝福》等歌曲先后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2004年,在锡盟党委宣传部、盟文联组织的“歌颂锡林郭勒主题歌曲”征集、创作活动中,涌现出了《锡林彩虹》、《锡林郭勒之歌》、《我的锡林郭勒》等一批好歌,宝音、那雪松、哈斯图雅、卫平李慧兰孙永斌等一批词曲作者脱颖而出。

舞蹈

自古以来,草原就以歌舞之乡而闻名遐迩。新中国成立后,植根于丰厚的艺术土壤之中的民族舞蹈,经过锡盟几代舞蹈工作者的挖掘,不断推陈出新。

五六十年代,锡盟第一代舞蹈编导高太创作并作曲的女群舞《挤奶员》,在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荣获铜质奖章,《富饶的秋天》,获全区汇演优秀创作奖。同一时期,还有《新年之嬉》、《嬉戏舞》等作品。

六十年代,哈斯额尔德尼创作的《草原民兵》获全区创作奖,《交军马》、《不朽的战士王杰》、《打草场上》、《乌珠穆沁青年》等一批新作相继先后问世。

八十年代,随着锡盟舞蹈创作队伍的壮大,新作不断涌现。如锡盟第二代舞蹈编导沙克德尔创作的《盛开吧,萨日纳》获全区汇演优秀创作奖,男群舞《好比斯》获全区比赛一等奖,同年获全国比赛创作、表演两个三等奖,《铭心教诲》、《欢腾的锡林郭勒》、《穿蒙古靴的青年》被自治区评为优秀作品,群舞《马背儿女》代表蒙古族参加第三届全国艺术节展演获得成功;王托娅创作的《捣茶舞》获全国比赛二等奖、全区一等奖,她创作的《接羔舞》、《搓彩鬃》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在全区比赛中获优秀创作奖;长期工作在乌兰牧骑第一线的吉木斯创作的《嫁》、《骏驼赞》、《金镯》、《金马蹬》、《宴舞》等均获全区专业比赛创作奖;这一时期也有《钢托拉嘎》、《鹰》、《永恒的足迹》、《金嘎拉哈》、《神树》、《泉水长流》、《喜送光荣匾》等作品问世,大大丰富了锡盟的文艺舞台。

九十年代,随着机制改革,锡盟文艺队伍也相继出现了个体艺校,个体演艺队伍应运而生,并活跃在文化市场上。如锡盟民族艺校诞生之后走出国内外,该校创办者达古拉创作的舞蹈《赛场风采》、《草原小银珠》获全区“五个一工程”奖,《牧歌》、《嬉戏的牧童》、《乃依吉》、《圣洁的祝福》等少儿舞蹈,在三届全国“小荷风采”少儿舞蹈大赛中获金、银、铜奖,获华北五省区舞蹈大赛一等奖,代表内蒙古出访蒙古国慰问演出,参加了上海、天津国际少儿文化艺术节,赴香港、澳门参加回归庆典的演出等,论文《蒙古族少儿舞蹈创作点滴》曾在全国少儿舞蹈创作研讨会上获二等奖,论文《蒙古族舞蹈创作谈》在全国蒙古舞理论研讨会上作典型发言;蒙根珠拉服饰表演团在2004年全区蒙古族服饰大赛上一举夺魁,荣获一等奖;由沙克德尔执笔创作的2000年、2002年两届全盟那达慕的大型广场舞蹈——《腾飞的锡林郭勒》和《元都古韵》,受到盟委、行署表彰。

风景名胜

锡林郭勒盟因地域辽阔和景点分布等因素,分中部、南部和北部三个旅游区。

中部旅游区

以锡林浩特市为中心,包括西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东乌珠穆沁旗和乌拉盖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锡林浩特市是全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完善,景区(点)可进入性强。该区域自然旅游资源以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风光为主,是盟内草原保持最原始状态的部分;人文旅游资源以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的贝子庙和蒙元文化园为代表,蒙古族民俗风情保留较完整,亦是搏克健将的摇篮、民族服饰之都、蒙古长调之乡和游牧文化之源。

著名的旅游观光景区(点)有:锡林九曲度假村、平顶山奇观、白音锡勒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灰腾锡勒天然植物园、扎格斯台淖尔(天然湖)、英纯血马场、北京知青所立的“第二故乡”石、贝子庙、白音查干敖包、乌珠穆沁游牧部落、蒙古汗城、游牧文化保护区、成吉思宝格都乌拉、蒙元文化园、乌里雅斯太度假村和牧人之家等20余处。

南部旅游区

以正蓝旗、多伦县为核心,包括太仆寺旗、镶黄旗和正镶白旗在内,是距离首都北京最近的草原牧区,直线距离仅180公里。该区旅游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景区(点)可进入性强。人文旅游资源以蒙元文化、清代商业文化和察哈尔部落民俗风情为主。这里蒙元文化底蕴深厚,渊源流长。金代的侍郎城遗址、元代的上都城遗址、清朝的皇家御马场和塞外商业古城多伦诺尔均在这片古老神奇的草原上。自然资源以典型草原和素有花园沙地之称的浑善达克沙地景观为主。

著名的旅游观光景区(点)有:元上都遗址金莲川草原忽必烈夏宫汇宗寺、南沙梁景区、山西会馆、滦河源头漂流、成吉思汗度假村、洪格尔高勒和汗海日罕山等20余处。

北部旅游区

以著名的边境口岸城市二连浩特市为核心,包括苏尼特左旗和苏尼特右旗在内。二连浩特市是1992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13个沿边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是我国通往欧亚大陆的最大陆路口岸,集商贸、旅游、加工和陆港为一体的综合性口岸城市。与二连浩特市隔界相望的是蒙古国对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扎门乌德。该区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完善,景区(点)可进入性强。旅游资源以边境口岸、古人类遗迹和恐龙石盆地、蒙古国异国风情和半荒漠草原为依托。

著名的旅游观光区(点)有:恐龙博物馆、国门与界碑、中蒙交易市场一条街、蒙古国扎门乌德一日游、洪格尔岩画群和宝德尔楚鲁石林、玄石坡立马峰、赛汉塔拉旅游娱乐园等。同时还可观赏到难得一见的苏尼特草原“金驼”,专供北京“东来顺”的苏尼特羊肉。境外旅游还可领略蒙古国与俄罗斯的异域风情。

特色饮食

烤全羊手扒肉血肠羊背子涮羊肉炒米鲜奶(苏)、白油黄油奶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阿尔查、阿如勒)、奶渣(楚拉)、黄油渣(楚其给)、奶茶、酸奶、马奶酒等。

乌珠穆沁羊肉

乌珠穆沁羊肉,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乌珠穆沁羊产于水草丰美的乌珠穆沁草原上,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为蒙古羊的一个优良类群。它具有体格大,活重高,产肉多,脂尾重,生长发育快,成熟早,放牧抓膘能力强,耐粗放管理,抗灾抗病力强,肉质鲜美、肥而不腻,无膻味,是中国宝贵的肉羊资源。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已授于“绿色食品”称号,并已具备有机(天然)食品的条件。

2014年10月1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乌珠穆沁羊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察哈尔羊肉

察哈尔羊肉,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察哈尔羊肉具有“羔羊肉肉色鲜红,脂肪呈乳白色,肌纤维细,有大理石花纹,熟肉口感细嫩,无膻味”的特点,是低脂肪高蛋白健康食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2016年07月0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察哈尔羊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著名人物

明安图:明安图(1692—1765),出生于察哈尔草原正镶白旗,是清代蒙古族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历法学家和测绘学家。在康熙年间参加《御定律历渊源》、《日躔月离表》、《御定仪象考成》、《御定历象考成后编》等天文历法重要著作的编修,成为清朝全国数学界、天文编撰界的台柱。他还主持进行中国第一幅“全国大地图”《乾隆内府舆图》的测绘。用30多年精力从事圆周率(3.14)的研究,写出数学巨著《割圆密率捷法》,全书共四卷,都留传了下来。明安图留给内蒙古草原的是保留在呼和浩特市五塔寺后照壁上绘制的石刻天文图,这是世界上现存的用蒙古文标注的天文图。

代古师·阿格旺旦皮勒:代古师·阿格旺旦皮勒(1700—1780),阿巴哈纳尔左翼旗华努德东苏木(今阿巴嘎旗吉尔嘎郎图苏木)人,代喇嘛庙(在今阿巴嘎旗吉尔嘎郎图苏木乌力吉图嘎查境内)第二世活佛。阿格旺旦皮勒精通藏、蒙、梵文,享有“达尔汗席力图古锡”荣誉称号。公元1741年,他参与编撰《藏蒙标准分类辞典》,一年完成,为准确地把藏文《丹珠尔》(《续番藏经》)翻译为蒙文打下基础。公元1742—1749年,他同9位大翻译家一起翻译审定《丹珠尔》。公元1770年,他将藏文中篇小说《萨仁呼和传》翻译成蒙文(被蒙古著名作家策·达木丁苏荣选入《蒙古古代文学一百篇》中)。后翻译出版《弥勒颂》后5篇、《章嘉呼图克图传》、《达赖喇嘛传》等,编撰有《阿格旺旦皮勒言语》。他还有不少诗篇流传下来。

嘎莫拉:又名杜嘎尔苏荣(1871—1932),著名草原诗人。锡盟乌珠穆沁左旗人。幼年爱私塾教育,历任旗府笔帖式、苏木章京(佐领)、梅伦、管旗章京。主要诗作有《祭旗》、《颂军》、《节日的摔跤手》、《在兵荒马乱的日子里》等,以手抄本《锡林郭勒草原》广为流传。

都荣扎那:公元1850年出生于乌珠穆沁右翼旗布力彦台的东日布家,幼名叫都荣德力格尔。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在远近的那达慕上多次夺冠。因为体力超群,家乡的父老便称其为“扎那”,蒙古语意为“象”,故此称谓“都荣扎那”。

纳·赛音朝克图:纳·赛音朝克图(1914—1973),原名赛春阿,蒙古族,察哈尔正蓝旗二苏木(今正蓝旗扎格斯台苏木希日图嘎查)人。诗人、作家、翻译家,中国蒙古族新文学奠基人之一。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内蒙古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内蒙古分会主席、《诗刊》编委、全国政协第四届委员等职。

获得荣誉

2016年9月,锡林郭勒盟入选“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之一。

2020年6月,入选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

2021年12月,入选“2022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

2022年11月18日,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2年12月,锡盟城投全过程代建的锡林郭勒盟蒙古族中学新校区建设项目已通过公示,获得2022—2023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