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5 14:13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创建于1924年,前身为矿物地质学系,是全国建系较早、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地质学系之一。历经地球科学系(2002-2014)、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2014-2017)。
中山大学地质学系成立初期人数虽少,然而十分重视教学质量,是当时全校教学质量较高的学系之一。1926年,系主任黄著勋教授著《中国矿产》,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是中国最早的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著作之一。此外,矿物地质系十分重视引进国外科学技术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如聘请国外教授、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加强野外实践环节等。例如1928年引进了德国古生物学家叶格尔(O.Jaekel)教授任系主任,1929年聘请了瑞士的哈安姆(A.Heim)教授来系任教,1936年聘请了米士(P.Missh)教授担任构造地质课程主讲。两广地质调查所的研究人员还兼任系的教学工作。科研与教学的结合使学生受到了真正的锻炼。当时,在教的教师包括朱家骅、谢家荣、朱庭祜、冯景兰、乐森璕、李学清、张会若、李殿臣等地质学家。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8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历届系主任和教师的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1924年的首任系主任为黄著勋教授,之后的历届系主任或主持工作的教授有朱家骅、叶格尔 (O. Jaekel)、哈安姆 (A. Heim)、张席褆、何杰、杨遵仪、陈国达、李翼纯、潘钟祥、林挺、曹廷藩、陈志中、方瑞濂、黄玉昆、李兆麟、赵不亿、陈国能、周永章、郑卓等。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教师及专职研究人员百余人,其中有中科院院士2名,教育部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入选者等。
目前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具备“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培养地质学(理科)、地质工程(工科)本科专业人才。拥有地质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设有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球化学、岩土工程、地质工程(专业学位)和固体地球物理学等二级学科硕士点。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地球动力作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在中山大学三大建设的支持下,已建设有:物质成分与结构分析系统、年代学分析与测试系统、观测和探测与数据融合系统、三维成像与动力学模拟系统和地质灾害与工程试验系统,具备相对齐全的实验分析和探测设备。
学院还挂靠有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该中心成立于2003年,是中山大学的校级研究机构,中心践行《里约宣言》《21世界议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精神,以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使命,开展以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为核心的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支撑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球生态系统健康、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有发展。中心主任为沈文杰,首席科学家为周永章。
先后与10个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开展本科生地质野外实习和科研训练项目资助等。已建设有长江三峡、湖北神农架、安徽巢湖、海南昌江、云南澄江和广东河源等野外实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