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寺

更新时间:2023-12-10 04:02

丹霞寺,原名仙霞寺,古称西霞寺,是豫西南地区现存三大千年古刹之一,与淅川香严寺镇平菩提寺

寺庙简介

香严寺镇平菩提寺齐名。整个寺庙坐北向南,后靠蟒垛山,左邻青龙山,右依白虎山,附近有红蜘蛛山,远处有档子山作屏障、玲珑山相照应,气势雄伟而幽静。九龙河自寺前蜿蜒流过,环境优美青秀。

从旅游角度来讲,本景区以丹霞寺为重心,包括寺庙区、塔林青龙山白虎山、古树名、门区等几部分。

地图导航

兴盛时期

(1)寺庙区:位于马湾村。唐长庆四年(824),天然禅师于此建寺。自天然禅师在此开创僧寺,至北宋崇宁四年(104),禅僧德淳又将寺院翻新增高,且购置田产,据山占水,日渐兴盛。

元朝末年,因遭兵乱,被焚殆尽。明朝

接着静庵、冕珠二和尚继其志,焚香修道,竭力劝助,经过重修,庙宇更加辉煌。寺院内外古木参天,翠柏成荫,郁郁葱葱,景色宜人,被列为南阳

建筑风格

丹霞寺现存殿宇为清代建筑。全寺占地面积达50余亩,有殿堂房舍140多间。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山门、伽兰殿、大雄宝殿、毗芦殿、藏经楼、方丈室、后祖堂。两侧有石狮、廊房、膳女院等。其布局严谨合理,错落有致。

古柏林,整齐划一,纵横成行。丛林深处,为历代禅僧之墓葬地。现存元代砖塔八座,清代石塔四座。这座历史悠久(已传至57代)的古寺,有严格的佛规、戒律和完整的组织系统,及周祥的佛事礼仪,因之影响深远。民国初年,全国高僧曾云集于此,举行过一次历时达一月之久的盛大受戒仪式。

寺内现存有

规模之大

松竹

(2)青龙山:青龙山险峻挺拔,犹似巨龙昂道长啸,山腰间的佛洞,为天然禅师初到丹霞修行之所居。

(3)卧佛山:又称档子山。登上青龙山

(4)白虎山:白虎山雄浑高大,气势磅礴,蜘蛛山圆小玲珑,恰似一颗红宝石镶嵌在寺院旁。

(5)塔林:解放初,丹霞寺周围古塔林立,其规模超过少林寺。如今零散分布仅存十余座,皆为元、明、清时期所建,为丹霞寺和尚墓地。现存完整的有元代砖塔五座,明塔五座,清塔四座。

(6)柏林:丹霞寺柏林是全国佛教活动场所中规模最大的,古木参天,翠柏成荫,栽植按阴阳八卦布局。

(7)古树名目众多:丹霞寺,远有腹廓,近有临村,靠山有脉,临水有源,上有镇山之塔,下有通市之桥。寺内的两株古柏,寺前的雌雄七星银杏,据史记载,栽植于唐宋,迄今已有千年;寺内的香樟树、白瓜树、塔松及空心檀树,以及柏栗葡萄架,把寺院妆点的古朴典雅。方丈室门前台阶两边的两株柏树分翼并长,为宋柏,距今已近千年。

寺庙世系

丹霞天然(公元739-824年),今南阳邓州人,系六祖慧能弟子青原行思下第二世(六祖下第三世),唐代著名禅师,法号天然,丹霞寺开创者,故又称丹霞天然。丹霞禅师为中国禅宗的弘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光辉业绩将永载中国佛教的史册,成为激励后世佛子精进道业的精神财富。

湘南寺下一里。唐贞元(公元785~805年)间,天然和尚创建,天然又名丹霞,故名。或称天然禅寺。清末,寺僧玉清塑五岳圣帝神像于前殿,又称五岳殿。1935年住持醒悟和尚重建,有山门、正殿、后殿,石墙铁瓦。八十年代对寺宇进行了维修,新塑了五岳圣帝像和佛像,寺内有僧人长居,丹霞寺是一座唐代贞元年间(公元七三五~八0四年)建造的古刹。它是唐代著名的丹霞禅师天然和尚所建,故又名天然禅寺。清朝末年,僧人把五岳圣帝神像放置佛寺内,便改名为五岳殿,沿袭至今。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