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3 13:54
人感染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根据禽流感病毒对鸡和火鸡的致病性的不同,分为高、中、低/非致病性三级。由于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结构等特点,一般感染禽类,当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发生基因重配,致使结构发生改变,获得感染人的能力,才可能造成人感染禽流感疾病的发生。发现能直接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有:H5N1、H7N1、H7N2、H7N3、H7N7、H9N2和H7N9亚型。其中,高致病性H5N1亚型和2013年3月在人体上首次发现的新禽流感H7N9亚型尤为引人关注,不仅造成了人类的伤亡,同时重创了家禽养殖业。
1878年从瘟鸡中分离得到的,1901年称这种“鸡瘟病原”为“过滤性因子”或鸡瘟病毒(Fowl plague virus,FPV)。后来,又发现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在禽中也可引起鸡瘟样疾病,即我国俗称的“鸡瘟”。为区分两者,前者称为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病毒,后者称为伪鸡瘟或亚洲鸡瘟病毒。1955年,根据病毒颗粒核蛋白抗原特性,认定FPV为甲型流感病毒的一员。绝大多数在禽中并不引起鸡瘟,甚至呈静默感染或健康携带状态,如2013年在我国新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基本不导致禽间致病。
H5N1亚型于1997年在香港首次发现能直接感染人类。截止到2013年3月,全球共报告了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622例,其中死亡了371例。病例分布于15个国家,其中,我国发现了45例,死亡30例。大多数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为年轻人和儿童。2013年3月,我国首次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到2013年5月1日,上海、安徽、江苏、浙江、北京、河南、山东、江西、湖南、福建等10省(市)共报告确诊病例127例,其中死亡26例 。病例以老年人居多,男性多于女性。
目前研究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的传染源为携带病毒的禽类。而传播途径仍需明确。研究认为,人感染H5N1亚型禽流感的主要途径是密切接触病死禽,高危行为包括宰杀、拔毛和加工被感染禽类。少数案例中,当儿童在散养家禽频繁出现的区域玩耍时,暴露于家禽的粪便也被认为是一种传染来源。目前研究的多数证据表明存在禽-人传播,可能存在环境(禽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人传播,以及少数非持续的H5N1人间传播。目前认为,H7N9禽流感病人是通过直接接触禽类或其排泄物污染的物品、环境而感染。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仍处于散发状态,虽然出现了个别家庭聚集病例,但目前,未发现该病毒具有持续的人与人之间传播能力。
当地时间2023年5月15日,巴西农业和畜牧业部证实,在该国境内栖息的野生鸟类中,发现两例禽流感病例,这也是巴西首例登记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10月,英国南极考察处检测在南极采集的病死鸟样本,检测结果呈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阳性,表明南极地区首次发现禽流感病毒。
当地时间2024年1月11日,英国动植物卫生局表示,其专家在亚南极地区南乔治亚岛的海豹和其他动物身上检测到了禽流感病毒。1月19日,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的研究人员在南大西洋的马尔维纳斯群岛发现了约35只死亡巴布亚企鹅。他们从其中两只企鹅身上提取的样本,经检测显示H5N1型禽流感病毒呈阳性。当地政府称,截至1月30日已经有200多只巴布亚企鹅幼雏和少数成年企鹅死亡。当地时间5月22日,美国密歇根州已经确认该州第二例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感染者为一名农场工人,有轻微症状、感染后很快恢复。8月,印度东部奥里萨邦一家禽类养殖场出现大规模鸡死亡的情况。检测结果发现,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据报道,该邦已经扑杀了超5000只鸡。10月23日,日本农林水产省通报,基因检测结果确认,东京附近千叶县一个农场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根据现有人感染H7N9和H5N1禽流感病例的调查结果认为,潜伏期一般在7天以内。
患者发病初期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也可以出现流涕、鼻塞、咽痛等。部分患者肺部病变较重或病情发展迅速时,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呼吸系统症状出现较早,一般在发病后1周内即可出现,持续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在经过治疗1个月后仍有较为严重的咳嗽、咳痰。在疾病初期即有胸闷、气短以及呼吸困难,常提示肺内病变进展迅速,将会迅速发展为严重缺氧状态和呼吸衰竭。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5~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部分患者可出现纵隔气肿、胸腔积液等。有相当比例的重症患者同时合并其他多个系统或器官的损伤或衰竭,如心肌损伤导致心力衰竭,个别患者也表现有消化道出血和应激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症状,也有的重症患者发生昏迷和意识障碍。
大部分人感染禽流感患者的白细胞水平均低于正常值,其中,淋巴细胞水平不高甚或降低。如果血小板水平降低,需考虑有无因重症感染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情况,应结合凝血分析、纤维蛋白原水平等结果综合鉴别。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影像学检查发现,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毛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最为可靠的仍是病原学检测。在抗病毒治疗之前,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尽可能采集呼吸道标本送检(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实时荧光PCR检测)和病毒分离。
人感染禽流感患者除了禽流感病毒感染之外,往往在早期即合并或继发细菌感染,在较长时间或较大剂量使用抗菌药物和不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之后,也可合并真菌感染,因此,临床上应多次进行痰培养、呼吸道吸取物培养,检查细菌和/或真菌的类型,及其敏感或耐药类型,以便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指导临床治疗。
按照2008年5月发布的《人感染禽流感诊疗方案(2008版)》和2013年4月发布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2版)》中的标准,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做出人感染H5N1或H7N9禽流感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禽流感病毒,或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动态检测双份血清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阳转或呈4倍或以上升高,可作出人感染禽流感的诊断。
应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测与其他的不明原因肺炎进行鉴别,如季节性流感(含甲型H1N1流感)、细菌性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等疾病。
在适当隔离的条件下,给予对症维持、抗感染、保证组织供氧、维持脏器功能等方面的治疗。
对症维持主要包括卧床休息、动态监测生命体征、物理或药物降温。抗感染治疗包括抗病毒(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治疗,但强调临床的治疗时机要“早、快、准”。尤其是,抗病毒药物在使用之前应留取呼吸道标本,并应尽量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对于临床认为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的病例,发病超过48小时也可使用。
保证组织氧合是维持重症和危重症病人重要器官正常功能的核心,可通过选择鼻管、口/鼻面罩、无创通气和有创通气等序贯方式进行。
具体治疗方法应当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滥用药物和不当操作,造成耐药和贻误病情。
诊疗方案
2024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印发《人感染禽流感诊疗方案(2024年版)》。《人感染禽流感诊疗方案(2024年版)》指出,人感染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中某些亚型(如H5、H6、H7、H9及H10等亚型病毒中的一些毒株)感染人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因感染病毒的亚型不同而异。人感染禽流感预防方法包括避免接触生病或死亡动物、保持良好饮食习惯等。若有发热等不适症状,应尽快就诊,并告知接诊医生发病前有无禽类接触史或是否去过活禽市场。
结合禽流感病毒的特点和现有研究发现,目前认为,携带病毒的禽类是人感染禽流感的主要传染源。减少和控制禽类,尤其是家禽间的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尤为重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急需加快推动传统家禽养殖和流通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型升级,从散养方式向集中规模化养殖、宰杀处理和科学运输的转变,提高家禽和家畜的养殖、流通生物安全水平,从而减少人群的活禽或病死禽暴露机会。同时,要持续开展健康教育,倡导和培养个人呼吸道卫生和预防习惯,做到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合理加工烹饪食物等。需特别加强人感染禽流感高危人群和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和卫生防护。
同时,要做好动物和人的流感的监测。及时发现动物感染或发病疫情,以及环境中病毒循环的状态,尽早的采取动物免疫、扑杀、休市等消灭传染源、阻断病毒禽间传播的措施。早发现、早诊断禽流感病人,及时、有效、合理地实施病例隔离和诊治。做好疾病的流行病调查和病毒学监测,不断增进对禽流感的科学认识,及时发现聚集性病例和病毒变异,进而采取相应的干预和应对措施。
在做好科学防控的同时,还要认真开展流感大流行的应对准备。
2021年6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江苏省发现一例人感染H10N3禽流感病例。患者,男,41岁,现居江苏镇江。4月23日出现发热等症状,4月28日因病情加重收入当地医疗机构救治。目前,患者病情稳定,基本达到出院标准。5月28日,中国疾控中心对江苏省送来的患者标本开展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结果为H10N3病毒阳性。
2022年4月29日,科罗拉多州的一名男子对H5N1禽流感病毒检测呈阳性,成为这一波目前主要影响商业饲养和庭院鸟类的疫情中,美国第一个确诊的人类禽流感病例。
当地时间11月4日,据西班牙媒体报道,该国瓜达拉哈拉省一家家禽养殖场发现了该国第二例人类感染禽流感病例。
2023年3月,根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息,广东省中山市报告1例H3N8病例,病例为女性,56岁,既往有多发性骨髓瘤等基础病史,发病前有活禽暴露史,家周边有野禽活动史。中国疾控中心对病例标本复核检测,结果为H3N8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
2023年3月29日,智利报告的国内首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智利卫生部发布公报称,智利北部一名53岁男性确诊感染了H5N1禽流感病毒,有严重的流感症状。
2023年11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通报,柬埔寨一村庄出现2例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型禽流感确诊病例,其中第一例已经死亡,第二例正在治疗中。
2024年1月30日,国家疾控局通报,浙江省发现一例甲型流感病毒H3N2与禽流感病毒H10N5混合感染病例。
当地时间2024年4月1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报告一例人感染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病例,这是美国发现的第二例人感染该病毒的病例。感染者接触过疑似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奶牛。感染者报告的唯一症状是眼睛发红,与结膜炎类似。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2024年4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举行新闻发布会。世卫组织流感专家在会上通报了近期在美国发生的甲型H5N1禽流感疫情的基本情况。专家表示,美国已在多个州的牛群中发现甲型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情况。而得克萨斯州4月1日通报一名奶牛场工人确诊感染甲型H5N1禽流感病毒,这是美国第一起人类被哺乳动物传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病例。
当地时间2024年5月22日,澳大利亚报告首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感染者是一名未成年人,从海外返回维多利亚州后,经检测感染了H5N1型禽流感病毒。
当地时间2024年5月22日,根据当地卫生官员报告,美国密歇根州已经确认该州第二例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感染者为一名农场工人,有轻微症状、感染后很快恢复,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称,该感染者在密歇根州一个有奶牛感染了H5N1病毒的农场工作。
2024年5月30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报告一例新的人感染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病例,成为该国第一例出现急性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感染禽流感病例。
2024年6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一名感染H5N2型禽流感病毒的墨西哥男子4月下旬死亡,感染源尚未确定。这是全球已知首例人类感染H5N2型禽流感病毒确诊病例。病例是一名居住在墨西哥州的59岁男子,4月17日出现发热、呼吸不畅和腹泻等症状,同月24日住进首都墨西哥城的医院后死亡。
2024年7月12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说,科罗拉多州经检测推定3人感染H5型禽流感病毒,相关样本已送往美疾控中心检测确认。
当地时间2024年7月14日,美国卫生当局表示,科罗拉多州经检测确定了4例人类感染禽流感的病例,另外还有1例疑似病例正在检测中。
当地时间2024年7月19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确认,科罗拉多州家禽养殖场工人中新增2例人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病例。
当地时间2024年9月6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称,美国报告首例无接触病患动物的人感染H5型禽流感病毒病例。该患者位于密苏里州,是2024年美国报告的第14例H5型禽流感病毒人类感染病例,也是首例无已知职业性接触病患或感染动物的病例。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4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表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两名农场工人的H5型禽流感检测呈阳性后,加州卫生官员正在监测这两家奶牛场其他接触工人的症状。据悉,美国今年已累计报告16例人感染禽流感确诊病例。
2024年10月9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共卫生局报告说,该州一名奶牛场工人确认感染H5型禽流感病毒,这名工人曾与感染禽流感的奶牛有过接触。这是该州2024年以来报告的第三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10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共卫生局证实,该州报告了2024年以来第四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患者曾与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奶牛有过接触。据报道,全美已有18人感染禽流感病毒。除一人外,其他人都已知接触过受感染的牛或家禽。
2024年10月19日,北马其顿食品与兽医局发布消息说,首都斯科普里的动物园当天因确认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而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