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5 10:54
人民南路是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城市中轴线的南半部分,也是全国最长的纵向中轴线道路。被称为天府第一路。两旁汇集了众多大机关、著名企业、事业单位等。
明代蜀王府时代,就诞生了成都第一条城市轴线,并首次确定为正南北的轴线。大概到今天红照壁的位置,今南河,在当时基本上就是城的边缘。
1953年,成都的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出台,其中一项重要的工程,就是打通贯穿城市南北的人民路。从规划上讲南达火车南站,北至火车北站。人民南路对应的火车南站,是一个标准的丁字路,用这样一座建筑来收城市最主要道路的尾,人民南路的定位也由此确定了成都最早的城市结构。
1958年,人民路正式开建,由此拉开了这条中轴线贯穿南北的序幕。参照了巴黎凯旋门前香榭丽舍大街的标准和规模。
在不少老城建人记忆中,人民南路从诞生之初就充满“霸气”,大胆地把华西坝一分为二,人民南路也许只是成都一条7米宽的普通街道,一个加长版的春熙路。
2012年2月,成都正式提出了打造“百里城市中轴”的宏大构想—以天府广场为中心,将原来局限于主城区的城市中轴线沿人民南路、人民北路南北延伸、贯穿全域,准备打通一条北接德阳、南连眉山,全长80公里、路幅宽达80米、两侧各配置50米绿带的城市中轴线。按照规划,中轴线将聚集一批地标性建筑、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既是景观轴,也是经济轴、文化轴和生态轴。
比照一些国际大都会城市,它们大都有自己的城市中轴线,如香榭丽舍大道是巴黎的中轴线,它连接着卢浮宫和拉德芳斯;华盛顿的中轴线串起林肯纪念堂、白宫和国会山,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按照规划,天府大道全线将一跃成为国内特大城市中规模最长的中轴线,其规划长度甚至在世界上也首屈一指。
“百里城市中轴”的建设推进,也让成都的城市结构一夜之间发生转变。以前成都是以围绕天府广场为点画了一个圆,现在是围绕天府广场和创新研发区的成都科技城为中心,两个支点一个线,画了一个椭圆。摊开地图一看,因为这条中轴线,它也使由中心城和天府新区构成的成都,成为一个带状结构的城市。两头连接的分别是两个中心,而每个中心都是城市的一核。以前是外环以内的老城区,辐射带动周边区县的发展;未来就是双核共兴,由双核来带动周边城市发展。
以前说进城,就是天府广场、春熙路;10年后到成都,别人会问,你是去老成都还是新成都。
许多开车跑过天府大道南延线一期的成都市民,对道路的高标准赞不绝口:宽阔笔直的双向8车道、限速80公里/小时,两侧堆坡造景的绿化带,刻意将山坡褐色嶙峋的石头露出来,展示原有地貌特征……显示出天府大道的恢弘大气。
往南抵达兴隆湖生态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施工现场,沿旁边的临时车道继续向前探寻,20多分钟后,绿化带、分道线、限速标志牌等渐渐消失,路面上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增多,天府大道南延线三期工程仍在施工,再往前便是仁寿视高镇。
预计这条全长27公里的天府大道南延线,2015年10月份全线贯通。有人为此算了一笔“时间账”,一旦中轴线全线通车,届时从成都前往简阳仁寿县,车程将缩短三分之一。从交通层面来说,这是中轴线最直观的价值和作用。
按照之前的设计规划,中轴线既然作为一座城市的龙骨和脊梁,体现的是长远发展的布局和大气开阔的视野。这条中轴线不仅仅是一条路,它既是高端产业聚集的发展带,也是城市高端功能的聚集带,是城市最主要、最重要的景观带,是一些重大标志性建筑、重大综合体的密集布局带,还是体现成都现代文明与传统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的主文脉。
中轴线的定义由此更加清晰:它不仅仅是物理、地理上的中轴,同时也是双核城市的经济、产业、交通、景观的中轴,成为聚焦高端要素的重要载体,也便于城市沿中轴规划布局公共配套、基础设施。
在规划中,成都沿中轴线规划建设了一批地标性建筑、集聚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沿着天府大道南延线探寻,最不能忽视的就是它在两侧区域的发展,整合了成都的核心商业区,串连了府南河工程。此外作为成都最重要的文教区,它集合了成都最先进的医院,最好的学校。同时,它还是不可忽视的一个产业区……
轴心的作用早已呈现出来。如果你开车过天府立交,迎面而来的天府国际金融中心、成都高新孵化园、世纪城新会展中心、天府软件园等,让城市更加现代而立体—这是一条经济轴。
沿途我们还看到了东风渠、锦江、沙河等流淌而过,在天府大道南延线左侧,我们还目睹了距离中心城最近的一个人工湖泊、已初具规模的天府新区“生态之肾”兴隆湖、鹿溪河生态区—这让它又看起来是生态轴。
而且,它也确实是一条文化轴,诸如成都市博物馆、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美术馆、四川科技馆等,聚集在中轴线周围,让中心轴充满了浓浓的文化色彩。四川科技馆、锦江宾馆、华西坝……则赋予它作为景观轴的作用,使它有着最优美的空间品质,包括中西合璧的建筑和园林艺术,浓重的历史积淀,使它成为成都文化的象征。
城市从小到大的生长,必须要有骨架,中轴线承担了这个功能。它可能是道路、轨道交通或者河流,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例如日本东京的地下网络交通,其清晰的脉络就属于一种体验式的、肉眼看不出来的中轴线。城市中轴线跟着城市一起生长、延伸,能够将老城区与新城有机联系起来,形成新的稳定格局。国内中轴线的特点就是“虚实结合,文化意义更重”,同时具有一种可参与性,使大成都市民都可以参与到附近的绿道、公园、景观等中来。
人民南路是成都城市中轴线的南半部分,也是全国最长的纵向中轴线道路。被称为天府第一路。两旁汇集了众多大机关、著名企事业单位等。
北起成都核心——天府广场,向南无尽头延伸。最南端在成都第三绕城高速公路,全长近27公里。始建于1958年。按建成时间可分为三部分:人民南路一至四段,天府大道(人民南路南延线),天府大道南延线南延线。
人民南路一至四段
天府广场——火车南站
人民南路最早的部分,北起市中心的皇城南门(今天府广场),南至现今火车南站区域,全长5.5公里,分一到四段。道路宽度一次修建到位,红线迄今未进行拓宽,只对车道多次进行过优化。主路为双向六车道,两侧有机动车辅路和非机动车道;有主辅路隔离绿化带,无中央隔离带。
一段:北起天府广场,南至红照壁。属锦江区。
二段:北起红照壁,南至锦江大桥。属锦江区。
三段:北起锦江大桥,南至南一环(跳伞塔路口)。属武侯区。
四段:北起南一环,南至火车南站。属武侯区。与南二环交点处设有人南立交(建成于1993年)。
天府大道是成都市中轴线——人民南路南延伸线,故又称“南延线”。天府大道跨越了成都市武侯区、成都高新区和双流区,2015年延伸至成都市域南部的仁寿县路段。
火车南站——麓山大道,1998年开始兴建人民南路南延线(又名天府大道),北起火车南站立交桥,南至华阳麓山大道,全长13.5公里,主道为双向8车道,有中央绿化带和主辅路隔离绿化带。
为规划的城市南北向综合性交通主干道,设计行车速度60KM/H,道路红线宽80米,道路横断面形式为四幅路。
——机场高速公路(含站前立交和上跨火车南站斜拉桥)
——三环路(天府立交,全互通)
——环球中心下穿
——第一绕城高速公路
——牧华路(全互通)
跨河桥梁:南延线全线设跨府河桥梁1座。
天府大道南延线
牧华路立交——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
天府大道南延线是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双中心的城市中轴线,其道路全长近27公里,最高时速80公里,道路红线宽80米,主车道为双向8车道,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Ⅰ级。该道路共有华牧路立交、大石堰框架涵、三座拱桥、六段路基、三座涵洞、两项制梁施工等重点工程。天府大道南延线是成都最为宽阔的干线道路,这条路上的路灯都比一般道路的高,以保证光线照亮宽阔的路面。
天府大道南延线由一、二、三期组成,从华牧立交至正公路立交为一期,长约6公里;正公路立交至二绕立交为二期,长约11.3公里;二绕立交至仁寿县视高镇为三期,长约9.25公里。目前,一期已通车,二期、三期暂未向社会车辆开放。
成都二绕立交——成都第三绕城高速公路
仁寿境内全长20公里,经视高镇、清水镇后,止于成都第三绕城高速公路。路宽126米,双向8车道,其中的二峨山隧道为按双洞8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