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伊朗危机

更新时间:2023-10-20 20:07

1946年伊朗危机,又称阿塞拜疆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苏联拒绝放弃占领伊朗领土而引发的一场危机。苏联政府最后被迫于1946年5月从伊朗撤军,以美国大获全胜而宣告结束。

事件背景

英苏入侵

纳粹德国在1941年6月入侵苏联,三巨头联盟随之成立以对抗希特勒,而苏联需要的大部分物资都在美国装船后运往波斯湾。苏联不能失去这条生死攸关的补给航线。它起初并不起眼,但自从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参战,大量的武器、弹药、机器、战争物资以及食物被源源不断地运到伊朗南部。这里可以陆路通向苏联,苏联与伊朗有1700公里的边境线。

在20世纪30年代,伊朗已经与德国保持密切的贸易关系,德黑兰有数百名德国商人、政治顾问和间谍。1941年8月,英苏两国联合向伊朗国王施压,要求他驱逐德国人,他们知道他会不愿遵从这一要求。印度事务部官员对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说:“最有利的办法就是把伊朗国王干掉。”1941年8月25日,苏联和英国一南一北对处于中立状态的伊朗发动战争,即英苏入侵伊朗战争。弱小的伊朗显然无法挡住这两大世界顶级强国的联合进攻,很快,战争以苏联占据伊朗北方,英国占据伊朗中部和南部而告终。

英国与苏联坚称这并不是军事侵略,而是一项预防性措施,目的是将伊朗作为援助苏联的陆上走廊。尽管温言在口,但为了万无一失,苏英两国在伊朗内政问题上还是做了大量工作。素来对德亲善的礼萨·汗国王被迫逊位,被英国人流放到了毛里求斯,太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随即即位。

美伊合作

巴列维深知西方世界的内在矛盾,为此,他加强了与美国的接触。在即位后不久的一次与美国大使的会谈中,巴列维表达了与美结盟的愿望。而美国在此之前也一直觊觎伊朗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它的战略地位,反对英、苏瓜分伊朗,表示支持伊朗的“独立”地位。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美伊双方一拍即合。

此时,突然爆发的珍珠港事件使得美国彻底迈入了同盟国的行列,这也给美国介入伊朗问题提供了光明正大的理由。1942年1月29日,在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斡旋下,英、苏、伊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英、苏政府保证尊重伊朗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及政治独立,并在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的6个月内从伊朗撤军。同年9月22日,美国政府以保证盟国军用物资输往苏联交通线的安全为借口,派兵进驻伊朗。从此,美国势力正式进入伊朗,开始插手伊朗事务。1943年初,应巴列维国王的邀请,美国政府先后向伊朗派遣军事代表团、经济代表团、医疗卫生代表团等6个顾问团。借此机会,美国的势力已经深深渗入到伊朗的诸多部门。

伊朗的石油产量超过中东其他地区之和。三十年来,英国通过运管着位于阿巴丹的世界上最大的炼油厂的英伊石油公司大肆开采伊朗的石油。苏联方面根据情报知道1943年9月两家美国公司——新泽西的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和辛克莱石油公司——正在就美国在伊朗南部取得石油特许权与伊朗政府秘密谈判。1944年夏,苏联内务部长贝利亚报告说:“英国人,可能还有美国人,正在秘密地商量阻止让我们获得油田。”

1944年9月,斯大林派遣他最赏识的手下之一、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卡夫塔拉德兹前往德黑兰开展石油问题谈判。苏伊双方会谈进展不佳。据发往苏联的有关谢尔盖·卡夫塔拉德兹与伊朗国王的会谈的记录副本显示,这个苏联高官一开始就抱怨说“我们对苏伊两国关系的现状不太满意”。接着,他要求伊朗给予苏联阿塞拜疆5年的石油开采权许可,“作为我们苏联的权利”,并立即生效。伊朗国王拒绝了他的要求,说战争结束前,伊朗不会做出有关石油特许权的决定。卡夫塔拉德兹指责伊朗“在实行歧视苏联的单边政策”。此后,他告诉伊朗总理,伊方的这一决定将“导致不幸后果……贵方对我国背信弃义,不友好”。

二战期间,伊朗为美英援助苏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至于伊朗被称为“胜利之桥”,而美国为实施此计划也陆续向伊朗派出了3万名非战斗人员。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美英苏三国领导人重申将按时从伊朗撤军。

随着纳粹德国的投降,轴心国的灭亡已经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但此时,苏联的态度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面对丘吉尔提出的应该从伊朗撤军的建议,斯大林总是以各种理由敷衍搪塞。

随着战局的迅速进展,三国在伊朗问题上的分歧日趋凸显。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英国在日本投降三个月后开始部署撤回守卫部队,但苏联按兵不动。总的来说,占领军在战争期间还算干的不错。例如,英国驻德黑兰大使里德·布拉德(Reader Bullard)对苏联在其占领区内为解决当地口粮短缺所作出的努力称赞不已。但随着战争结束,不信任感迅速显露出来。

斯大林预计在二战结束时苏联可以在数年内占据伊朗部分地区,但是正如他在克林姆林宫向其他巨头抱怨的,他们可能不得不在没有得到任何回报的情况下撤军。他声称这是无法接受的。

事件过程

早在1945年夏天,苏联已经开始策划接管这一地区,但这一切都在严格保密下悄然进行,以便掩人耳目和推卸责任。这一真相直到苏联解体时才大白于天下。来自阿塞拜疆首都巴库莫斯科的官员精心策划了政变,并予以了财政支持,斯大林甚至对每一个重要的细节都亲自过问。名义上坐镇指挥的是贝利亚,但具体环节则由巴库当地的共产党领袖巴加洛夫负责。

斯大林选中了共产主义者贾法·皮萨瓦里(Ja'far Pishevari)作为与苏联接壤的阿塞拜疆人民共和国的代理人,他被推到台前以维护苏联中亚战略的新秩序。

7月6日,莫斯科的苏联高官峰会上确立了政变的策略,即授权巴加洛夫“组织分裂活动……这将鼓动成立阿塞拜疆自治省”。皮萨瓦里被任命为新组织的领导人,克里姆林宫的官员们坚持这一新组织的名称为阿塞拜疆民主党。苏联对阿塞拜疆民主党的过于慷慨的资金援助使得本已窘迫的苏联战后经济雪上加霜。阿塞拜疆民主党推出一份报纸,回避社会主义宣传,但目的在于推动族群紧张关系。

阿塞拜疆民主党由大约3000名忠诚于党的武装人员组成,这些人后来形成人民军队的核心。但克里姆林宫坚持认为,外国装备必须被掩饰得不露痕迹。皮萨瓦里得到了一大笔资助,在当时相当于20万美元,换算成今天的数字则是100万美元。到11月底,阿塞拜疆民主党向莫斯科报告说,他们已经编制了30支百人战队,发放了11000支步枪,1000支手枪,400挺机枪,2000枚手榴弹和超过100万发子弹,并随时准备武力扫清通往阿塞拜疆自治道路上的任何敌人或障碍。

皮萨瓦里的人民军已于接管了大不里士及周边地区的警察局、邮局和无线电台、各类典型的革命目标,他们还封锁了所有进入大不里士的主要道路。但没有外来援助,政变不可能取得成功。

1945年11月15日,伊朗北部苏占区的阿塞拜疆民主党和伊朗人民党(即伊朗共产党)发动了一场反对中央政府的起义,有大约3—5万苏联士兵驻扎在大不里士及其周边地区。一支俄军先遣队没费一枪一弹就使环绕城市中心及郊区的伊朗军队纷纷缴械。德黑兰的中央政府闻讯后,曾派出一支小型救援部队。但当他们抵达“反叛”的边境省份时,面对着更为强大的苏联武装,在两个城市之间的主干道上徘徊不前。最终,指挥官命令士兵撤退。同年12月12日,阿塞拜疆自治政府宣告成立。1945年12月15日,在首都大不里士,阿塞拜疆人民政府的新任总理向困惑的民众发布了上任以来的首个公告。他宣称,这个新生的国家将不再是在德黑兰的遥远而陌生的国王统治下的伊朗的一个省。它将成为一个自治共和国。大多数阿塞拜疆人所使用的突厥语将取代波斯语成为新的官方语言。长期以来,伊朗的专制统治者压制自由,而新宪法将保证自由。银行将会国有化。每个人都能获得一份理想的职业。通过影响深远的社会主义革命,缺席投票的大地主被没收的土地将会分配给农民。

皮萨瓦里宣布“自治”宣言后的第二天,伊朗向英美求援。一场主要是有关石油的地方争端从而演变成促成一场有潜在危险的国际性事件,奠定了几年后将道路的冷战危机的模式。美国人要求苏联停止支持叛乱运动,允许伊朗政府重申对大不里士的统治。苏联人说他们的行动对恢复当地的秩序、保护当地的红军防区是必要的。

各方在伊朗问题的争吵几乎导致1945年圣诞节前一周的莫斯科英美苏三国外长会议破裂。此次外长会议的目的是解决朝鲜意大利的和约问题以及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新政府组成问题,另外还要在中国建立一个和平委员会。但是伊朗问题给会议蒙上一层阴影,尤其是当斯大林宣称苏联再也不打算履行7月波茨坦会议上达成的苏军在1946年3月从伊朗撤退的协定时,情况更是如此。斯大林表示,他担心“巴库的颠覆和破坏活动”。最后,各方同意在新年时再次开会讨论伊朗问题,但实际各方僵持不下。

12月15日,伊朗库尔德民主党在苏联的支持下,宣布在库尔德斯坦成立马哈巴德共和国(即库尔德共和国)。除此以外,在苏占区,其他少数民族也出现了要求民族自治的运动,伊朗面临分裂的危机。

美国总统杜鲁门入主白宫后,他花了8个月时间试图与苏联人达成交易。正如他在圣诞节后不久对他的主要助手们承认的,他一直态度不一致,甚至在“我们会在任何时候因为伊朗问题与苏联开战”这个问题上态度互相矛盾。而1946年初,他致信国务卿詹姆斯·伯恩斯,说:”俄国人在波茨坦会议后一直让我们头疼……苏军在伊朗的驻扎以及苏联挑起那里的叛乱的事实……是少见的暴行。毫无疑问……苏联试图入侵土耳其,占领通往地中海黑海海峡……除非苏联面对铁拳和强烈的谴责之词,否则一场战争即将发生。他们唯一能理解的语言是‘你们有多大决心?’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再做任何妥协……我厌倦了让苏联人为所欲为。”

最后,在美国支持下,由伊朗政府向联合国控告苏联政府违背从伊朗撤军的决议。伊朗此举使苏联在国际社会陷入了极为尴尬难堪的境地,在各方压力下,饱受诘责的苏联政府最后被迫于1946年5月从伊朗撤军。同年12月10日,伊朗军队进入大不里士,消灭了阿塞拜疆民族自治政府。12月末,伊朗军队进攻库尔德斯坦,库尔德武装人员退入苏联境内,马哈巴德共和国也被消灭。

主要影响

伊朗危机以美国大获全胜而宣告结束,但是这一事件却为冷战拉开了导火索,从此苏联和美国在中东地区开始了更为激烈的角逐和对峙,甚至一直延续到后冷战时代的今天。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