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29 17:57
秦朝名将王翦之孙王离死于钜鹿之战,王离长子王元,为避秦乱,迁于琅琊郡(今山东临沂),为琅琊王氏始祖。王元之弟王威则是太原王氏的祖先。
西晋太保王祥给异母弟王览一把佩刀,并说王览的后代一定很风光,足以承受这把刀。琅琊王氏在衣冠南渡时为东晋政权的稳固居功至伟,被称为“第一望族”,时人皆谓“王与马,共天下”。整个家族在东晋和南朝共出现过九位皇后,七位驸马,一位北朝妃嫔。
侯景之乱时,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一起因拒绝与侯景联姻,而受侯景报复性地大屠杀,自此几乎在政局失去影响力;唐朝仅有四人官至宰相(王方庆、王璿、王玙、王抟);五代时期则无一人被史书立传。
陈郡谢氏在东晋初年还只是一个普通士族,东晋初年,谢裒为儿子谢石向琅琊诸葛氏求婚,被诸葛恢拒绝。直至谢万出仕,掌握了豫州之后,方才开始崛起,可谢万也被阮裕鄙视,称其为暴发户,直到淝水之战,谢氏所领北府兵以少胜多后,东晋政府追论功绩,追封谢安为庐陵郡公,封谢石为南康郡公,谢玄为康乐县公,谢琰为望蔡县公,陈郡谢氏一门四公,奠定了一流士族的地位。
陈郡谢氏的主要功绩,为领导北府兵,淝水之战之中以少胜多,打败了前秦苻坚,保全了东晋江山。淝水之战之后,谢氏子弟开始隐退,较少参与实际政治。但仍旧保持了最高门第的地位不坠。自东晋至萧梁(317年-557年),谢氏共有13代、100余人见于史传,其门第之高,连皇帝有时也不得不借助于他们的影响力。谢氏拥有大量资产,子弟也大多才华出众,被视为士族领袖,前后一百余年。
出于东汉官员袁良之后。与其他袁姓类似,袁良碑文自叙出于胡公满之后。袁良孙袁滂官至司徒,曾孙袁涣后效忠曹魏,有传记传世。历魏晋南北朝,至唐朝,袁姓者多自称为陈郡袁氏。袁涣为扶乐县人,曾孙袁瓌为阳夏县人,盖因西晋时废扶乐县之故。故后世陈郡袁氏者,称陈郡阳夏县人;东晋史学家、文学家袁宏为其后。
由于与汝南袁氏的先祖袁良同名,历代多有混淆。北宋时编撰的《新唐书》将两位袁良混为一人,至今仍有错误流传。
兰陵萧氏,是中国中古时期一个以兰陵郡为郡望的萧姓士族。萧氏在南朝以军功起家,其后家族子弟建立了南齐和南梁两个朝代,发展为侨姓士族主要代表,与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齐名。在唐朝,兰陵萧氏仍属一流高门,共有十人出任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