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30 10:00
俄罗斯美术指俄罗斯造型艺术的现实及其历史源流。俄罗斯美术是世界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欧洲艺术史中的国别史,又在文化、历史和政治现实上有其特点。俄罗斯美术发展的历史可分为10—17世纪、18世纪、19世纪、20世纪四个阶段。
俄罗斯美术指俄罗斯造型艺术的现实及其历史源流。俄罗斯美术是世界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欧洲艺术史中的国别史,又在文化、历史和政治现实上有其特点。俄罗斯美术发展的历史可分为10—17世纪、18世纪、19世纪、20世纪四个阶段。
10—17世纪,是从基辅公国形成,至彼得大帝改革以前,也就是从俄国封建社会形成、发展,直到衰落阶段的美术,统称古俄罗斯美术或罗斯美术。古俄罗斯美术的发展,随着封建社会政治中心的变化而具有地区性的特点。10—12世纪基辅公国(亦称基辅罗斯)时期,艺术中心在基辅及其附近的几个城市。13—14世纪封建割据时代,文化中心又向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诺夫哥罗德和普斯科夫等地转移。15世纪以后则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古俄罗斯美术,与教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988年,基辅公国接受了拜占庭的基督教为俄罗斯国教,促进了俄罗斯国家与欧洲各国在宗教和文化上的接近。
13世纪时蒙古人入侵俄罗斯,位于西北部的诺夫哥罗德和普斯科夫未遭战争的灾祸,教堂壁画和圣像画在此得到了很大发展。这里的绘画色彩对比鲜明,形象选择自由,构图极为大胆,可以明显地看到民间艺术的影响。14世纪时,拜占庭画师费奥凡·格列科(Феофан Грек)受俄国贵族的邀请,到诺夫哥罗德作画。14世纪末15世纪初,莫斯科公国兴起。赶走蒙古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俄国,成为莫斯科公国担负的重任。鲁布寥夫(Андрей Рублев)的《圣三位一体像》,在技法上十分纯熟,显示了莫斯科圣像画取得的进展,15世纪因此而被人们誉为圣像画的黄金时代。鲁布寥夫之后较有成就的画家季奥尼西(Дионисий),画风精细,色彩华美。16世纪,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形成,民族情绪高涨。莫斯科大兴土木,外地的建筑师、艺术家云集莫斯科,促使全俄统一流派的形成,各公国的地方特色融合于整体之中。16世纪中期以后,绘画的主要成就在袖珍画和手稿的插图方面。对世俗生活的描写日益增多。17世纪时,在莫斯科成立了艺术创作中心。创作室设在克里姆林卫城内的兵器馆,艺术家们按各人所长,从事建筑绘图、壁画、圣像画或实用美术的研究。匠师们之间有时为完成某项工程而进行集体创作。此外,还负有培养青年学员的任务。在艺术创作中心有较高威望、也是17世纪后期较为有名的宫廷艺术家乌沙科夫(Симон Ушаков),在圣像画的技法上作了革新。他重视质感的表达,讲究透视关系,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17世纪向18世纪过渡时期绘画的特征。与莫斯科绘画发展的同时,17世纪后期在一些新兴的商业城市中,壁画又开始兴盛起来,罗斯托夫和雅罗斯拉夫尔的教堂壁画以丰富的图案装饰和对世俗生活的描写著称,画面色彩绚丽,内容富有叙事情趣,所有这些特点,是18世纪艺术发展的先声。
彼得大帝的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在俄国欧化的过程中,俄罗斯艺术在内容上脱离了宗教的束缚,开始与国家建设任务联系起来。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也为绘画艺术带来了繁荣。
肖像油画在18世纪初也得到较大的发展,这与当时歌颂帝国的功勋人物有密切关系。受彼得大帝宠爱的画家尼基京(Иван Никитин)曾被派往国外学习,他是俄罗斯早期有名的肖像画家。《哥萨克统领像》《彼得大帝肖像》《灵床上的彼得》是尼基京的代表作。与尼基京同时代的马特维耶夫(Андрей Матвеев)有名作《跟妻子在一起的自画像》留世。另一位维什尼亚科夫(Иван Вишняков)也以肖像画家闻名,代表作有《萨拉·费尔玛尔肖像》。继尼基京之后在肖像画领域较有成就的画家还有安特罗波夫(Алексей Антропов)和阿尔古诺夫(Иван Аргунов)。安特罗波夫的代表作有《彼得三世的肖像》等,阿尔古诺夫的代表作有《托尔斯泰娅肖像》《雕刻家舒宾肖像》《穿着俄罗斯民间服装的农妇》。
1757年伊丽莎白女皇下令在圣彼得堡建立美术学院,但它附属于罗蒙诺索夫提议创办的莫斯科大学。176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批准了皇家美术学院的章程,并将它从大学中独立出来,为学院修建了新的校舍。学院直接受宫廷领导,并聘请外国艺术家担任教学б18世纪后期,学院大力提倡具有爱国主义主题的历史画,从事历史画创作的画家得到特别重视。学院中虽然设有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静物画等工作室,但都属于次要门类。学院历史画的奠基人是洛先科(Антон Лосенко),他早年在巴黎和罗马学习,曾受西欧巴洛克和古典主义艺术的影响。他的代表作《弗拉基米尔和罗格涅达》,取材于俄国历史,是当时历史画中有影响的作品。肖像画在俄国的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罗科托夫(Федор Рокотов)、列维茨基(Дмитрий Левицкий)、博罗维科夫斯基(Владимир Боровиковкий)这3位画家的创作,使俄国肖像艺术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8世纪风俗画以希巴诺夫(Михаил Шибанов)的《农民午餐》等为代表。风景画也只在18世纪末期才告形成,从事风景画创作的谢德林(Семен Щедрин)、阿列克谢耶夫(Федор Алексеев)等人在皇家美术学院长期担任教学工作,培养了一批出色的风景画家。
在古俄罗斯很少得到重视的雕塑,至18世纪初随着建筑装饰的需要的增加,得到一定发展。如缅希柯夫钟楼的高浮雕装饰,彼得保罗大教堂内的木雕装饰等。目前仍留存的《彼得大帝胸像》《彼得大帝骑马像》《缅什科夫肖像》《带着小黑人的安娜女皇》等,是彼得大帝从法国请来的意大利雕刻家拉斯特雷里(Bartolomeo Rastrеlli)作品。18世纪中期以后,皇家美术学院培养的雕塑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出身贫寒的舒宾(Федот Шубин)代表作有《罗蒙诺索夫像》。1782年在彼得堡涅瓦河边参政院广场落成的《彼得大帝纪念碑》(又名《青铜骑士》)是18世纪末的杰作。作者是由狄德罗推荐给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法国艺术家法尔科内(Étienne Maurice Falconet)。
19世纪的俄国美术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1812年的卫国战争和1825年的十二月党人起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俄国艺术发展的道路。在19世纪最初的20年中俄罗斯雕刻以古典主义风格为主,代表人物马尔托斯(Иван Мартос),其作品有《米宁和波热尔斯基》。以1812年卫国战争为题材的装饰雕刻家,还有托尔斯泰(Федор Толстой),他创作的由21个奖章组成的卫国战争历史组雕,很有表现力。19世纪早期的绘画,与1812年卫国战争相联系,出现描绘现实的倾向。皇家美术学院教授开始从俄国历史中选择爱国主义的题材,在表现手法和内容上都有所创新。在肖像画家中,基普连斯基(Орест Кипренский)和特罗皮宁(Василий Тропинин)的作品,刻画了同时代人物的形象,给人气质善良和闲逸洒脱的印象。在这一时期,风俗画也有所突破。第一位专门从事风俗画创作的韦涅齐阿诺夫(Алексей Венецианов),作品题材几乎都是农民及其生活。风景画在技法上摆脱了18世纪的陈规,为后来风景画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时较有名的风景画家有谢德林(Сильвестр Щедрин)和沃罗比约夫(Максим Волобьев)。19世纪早期俄国学院派代表是布留洛夫(Карл Брюллов)和伊万诺夫(Александр Иванов)。布留洛夫的名作《庞培城的末日》,是画家1826—1833年间在意大利所作。他的后期创作以肖像画为主,对19世纪后期肖像画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伊万诺夫长期在意大利,试图寻找能触及社会根本问题的题材,他耗费毕生精力创作《基督向人民显现》这幅巨作。费多托夫(Павел Федотов)也是19世纪中期较有影响的画家之一,代表作有《初获勋章的人》《贵族的早餐》《少校求婚》等,对19世纪60年代批判现实主义绘画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 2月19日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19世纪50、60年代俄罗斯文化领域中开始了思想觉醒,美术家们在创作中反映了各种社会问题,形成了19世纪后期强大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运动。佩罗夫(Василий Перов)是批判现实主义艺术的奠基者之一,他的代表作品有,《复活节的宗教行列》《送葬》《三套车》《最后一家酒店》《女教师来到商人家》《投河的女人》等。1863年,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的部分学生要求自由选择创作命题参加传统由学院指定题目的大金质奖章竞赛。学生的要求被学院拒绝后,14个学生离开了学院,这次事件被称为“十四人起义”。随后退学的学生组成了以克拉姆斯科伊(Иван Крамской)为首的彼得堡自由美术家协会。这个协会于1870年和莫斯科的画家米亚索耶多夫(Григорий Мясоедов)、格(Николай Ге)、佩罗夫等人共同发起的巡回艺术展览协会(简称巡回画派),每年举行定期的画展,第一次展览于1871年举办。 克拉姆斯科伊是巡回展览画派的领袖,在青年艺术家中有很高的威望。他的创作范围很广,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都有涉猎,代表作有《旷野中的基督》《无法慰藉的悲痛》等。列宾(Илья Репин)也是巡回展览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广泛描绘了俄国人民的生活,刻画人物心理特征,代表作有《伏尔加河纤夫》《索菲亚公主》《伊凡雷帝杀子》《查波罗什人写信给苏丹王》,以及大量的名人肖像画。70—80年代,巡回画派中风俗画创作达到高潮,涌现出一批较好的作品,如马克西莫夫(Василий Максимов)的《魔法师闯入农民的婚礼》《分家》《没落》,米亚索耶多夫的《地方自治局的午餐》《收割》《成熟的田野》,萨维茨基(Константин Савицкий)的《修铁路》《迎接圣像》《出征时的告别》,马科夫斯基(Владимир Маковский)的《会见》《街心花园》等。巡回展览画派后期的核心人物雅罗申科(Николай Ярошенко)也在这一阶段创作了《司炉》《囚禁者》《到处是生活》等作品。巡回展览画派中的历史画,在俄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代表人物苏里科夫(Василий Суриков),以《射击军临刑的早晨》《缅什科夫在贝留佐沃》《女贵族莫罗佐娃》等作品闻名于世。与苏里科夫同时代的历史画家,还有自称为“带有幻想色彩的历史画家”的瓦斯涅佐夫(Виктор Васнецов)、专事军事题材的历史画家韦列夏金(Василий Верещагин)以及波列诺夫(Василий Поленов)等。风景画在19世纪后期得到了很大发展,在艺术技巧上也有新的进展,色彩也由单调而逐渐丰富。萨夫拉索夫(Алексей Саврасов)被称为俄国现实主义风景画派奠基者,艾瓦佐夫斯基(Иван Айвазовский)以描绘海景著称。希什金(Иван Шишкин)被人称为森林的歌手。瓦西里耶夫(Федор Васильев)的风景画别具抒情意味;而库因吉(Архип Куинджи)的作品则充满浪漫主义情调。列维坦(Исаак Левитан)善于对自然界的形象作高度的概括,画风抒情,富有诗意。19世纪末走向成熟的谢罗夫(Валентин Серов),在肖像、风景、历史题材、插图、舞台美术等方面都有出色的创造。19世纪下半叶雕刻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安托科尔斯基(Марк Антокольский),他的创作与巡回画派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作品《伊凡雷帝》以形象的生动和心理特征揭示的深度见长。
1898年,在彼得堡还出现过一个名为艺术世界(Мир Искусства)的团体。这个团体的核心人物有伯努瓦(Александр Бенуа)、巴克斯特(Леон Бакст)、加吉列夫(Сергей Дягилев)等人,他们反对60-70年代民粹运动和巡回画派的文化倾向,主张重视艺术中审美因素,反对文化孤立主义,希望恢复彼得大帝以来的欧化道路。这个团体中的大部分人员在1904年之后都加入了俄罗斯艺术家同盟(Союз русских художников),但团体本身直到1924年才宣告结束。该团体从1893开始筹划,并在1898年-1904年之间出版名为《艺术世界》的杂志,向俄罗斯介绍欧洲艺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此外他们还策划多次俄欧艺术家联展,从1896年开始将俄国芭蕾舞和俄罗斯艺术家推介到欧洲展出,获得极大成功。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19世纪俄罗斯艺术的繁荣与众多商人阶层艺术赞助人密不可分。例如:俄罗民族画廊的创立人巴·米·特列季亚科夫(Павел Третьяков)从50年代开始长期订制和收藏俄罗斯画家的作品,推动了巡回画派的发展,他还在晚年将私人收藏捐献给社会;萨瓦·马蒙托夫(Савва Мамонтов)积极支持造型艺术、文学、音乐、戏剧等各种类型的创作,他在阿布拉姆采沃的私人庄园在19世纪70-90年代之间成为俄罗斯艺术生活的中心。被称为“俄罗斯的塞尚”的弗鲁别利(Михаил Врубель)和许多艺术家长期生活工作在马蒙托夫家族周围,推动了世纪之交新艺术风格的产生。
20世纪的俄罗斯艺术包括三个主要部分:一、从本世纪初到30年代之间的俄罗斯先锋派美术;二、盛行于30到80年代之间的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三、产生于50到80年代之间的苏联非官方艺术。
世纪之交繁荣而混乱的艺术局面是先锋派艺术出现的土壤,“艺术世界”、“蓝玫瑰”(Голубая Роза)、“红方块王子”(Бубновый Валет)等艺术团体、展览会和刊物之间对艺术话题进行不休的争论,反映出来自西欧现代主义运动和俄罗斯民间文化传统资源的两方面影响,但从整体上来看,总趋势是从学习西欧转向发掘民族传统,强调俄罗斯艺术的民族特征。
1909年,受意大利未来主义运动的影响,俄罗斯艺术家在“立体—未来主义”旗帜下开始自己的探索。1911年前后拉里奥诺夫(Михаил Ларионов)和贡恰罗娃(Наталья Гончарова)以“射光主义”为名进行了一系列抽象创作的探索。1912年“驴尾巴”展览标志着俄罗斯先锋派彻底的民族化转向。1913年立体—未来主义风格的歌剧《战胜了太阳》在莫斯科上演。1915年马列维奇(Казимир Малевич)的作品《黑方块》标志着至上主义风格的诞生,这种风格对此后近20年的俄罗斯和苏联造型艺术、实用艺术、工业设计和建筑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塔特林(Владимир Татлин)从1916年开始后来被归纳为构成主义的风格探索,1918年的《第三国际纪念碑》代表他个人风格的成熟。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剧烈的社会变革为新艺术的探索和实践提供了机会和土壤,苏维埃政权改组了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莫斯科绘画雕塑建筑学校和斯特罗加诺夫学校,1920年在莫斯科建立了自由美术家工作室(ВХУТЕМАС),随后又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成立国立高等美术技术研究所(ВХУТЕИН),有计划地收购画家的作品,并给予他们必要的物质帮助,而且还于1923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现代艺术博物馆国立美术文化研究所(ГИНХУК),几乎所有艺术家都被吸纳为这些机构和组织的成员,并获得工作生活的基本条件。由于世界大战和社会革命造成的严酷环境以及20年代中期之后文化政策逐渐转变,先锋派艺术运动逐渐衰落。有些艺术家放弃了先锋派风格转向现实主义,康定斯基(Василий Кандинский)、夏加尔(Марк Шагал)等艺术家流亡国外。30年代之后,除了构成主义在苏联建筑领域中由于得到官方认可而继续存在之外,各种先锋派风格都由于受到“形式主义”的指责而消失。俄罗斯先锋派运动是世界现代主义运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在抽象艺术、设计和建筑领域中有杰出的成就,马列维奇、康定斯基、利西茨基、罗德琴科等人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曾通过德国包豪斯运动与欧美国各国的现代主义运动发生深刻而广泛的交流,直接影响了后者的发展。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是苏联美术最重要的部分。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投身于新文化的建设事业。根据“艺术属于人民”的方针,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将博物馆、贵族行宫、别墅及其中收藏的美术珍品收归国有。1918年4月,列宁签署了《纪念碑宣传法令》。根据这一法令,沙皇俄国在各大城市遗留下来的人物塑像均被拆除,随后在莫斯科、彼得格勒建起38座宣传新思想、新人物的纪念碑。《纪念碑宣传法令》对推动苏维埃美术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宣传画在苏维埃政权初创阶段起到重要作用。莫尔(Дмитрий Моор)的宣传画《你参加志愿军了吗?》(1920)在国内战争时期曾产生广泛影响。罗斯塔讽刺之窗是1919-1920年由多位在俄罗斯通讯社罗斯塔工作的苏联诗人、艺术家合作创办的宣传画系列,以尖锐的、易于为人接受的画风,配合简单的诗句,抨击新兴苏维埃共和国的敌人。国内战争结束后,漫画逐渐发展起来。1922年《鳄鱼》杂志创刊。它成了漫画家们向帝国主义和新经济政策时期国内的落后现象进行斗争的阵地。漫画家小组库克雷尼克塞(Куклыниксы)在画坛上初露头角,经常在《共青团》《接班人》和《探照灯》等杂志上发表作品。
苏联早期期,还存在过各式各样的艺术社团,各种风格同时并存。于是1932年4月23日,苏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改组文学艺术团体》的决议,明令解散各种文艺社团,组成统一的创作协会。决议号召所有“拥护苏维埃政权的纲领、并乐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艺术家们联合起来。”
这一时期油画得到迅速发展,涌现出一批着重表现革命斗争历史和同时代人的生活,塑造列宁等许多革命领袖形象的作品。其中布罗茨基(Исаак Бродский)的《列宁在斯莫尔尼宫》(1930),约甘松(Борис Иогансон)的《审讯共产党员》(1933)等,已经成为苏联美术的经典作品。格列科夫(Митрофан Греков)反映国内战争的军事题材作品《到布琼尼部队去》(1923)、《第一骑兵队的号手》(1934)等也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深刻的思想内容,歌颂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肖像画的成就,表现在具有了新的内容,画家们将他们的创作对象,转向了主要描写劳动人民及其代表人物。马柳京(Сергей Малютин)的《作家富尔曼诺夫肖像》(1922)、格拉西莫夫(Александр Герасимов)的《列宁在讲台上》(1930)等都是这方面的重要作品。风俗画家们在描写农村劳动生活和工业题材方面,也作出了成绩。其中尤以普拉斯托夫(Аркадий Пластов)的《集体农庄的节日》(1937)、皮缅诺夫(Юлий Пименов)的《新莫斯科》(1937)等最为显著。
雕塑在《纪念碑宣传法令》颁布之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大型雕塑占据了重要地位。1923年雕塑家们为全苏农业展览馆作的装饰雕塑就是例证。除此之外,Н.А.安德烈耶夫花费12年时间塑造了列宁组雕,从多方面反映出列宁坚韧的毅力、高度的工作热情和与群众的亲密关系。沙德尔(Иван Шадр)的《圆石块──无产者的武器》(1927)、穆希娜(Вера Мухина)的《工人和集体农庄女庄员》(1937)等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工人和集体农庄女庄员》用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体现出苏维埃时代工人、农民成为社会主人的时代特征。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对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一场全民的卫国战争开始了。由于形势的需要,政治宣传画首先以“艺术尖兵”的姿态出现在前线和后方。卫国战争爆发的第2天,库克雷尼克塞就画出《无情地打击和消灭敌人!》。托伊泽(Ираклий Тоидзе)的《祖国母亲在召唤!》(1941),激励着千百万人的心,在整个卫国战争年代影响极大。油画创作在卫国战争年代,虽遇到物质方面的困难,但艺术家们并未因此而停止创作。普拉斯托夫的《德国飞机刚刚过去!》(1942)、格拉西莫夫的《游击队员的母亲》(1943)等历史题材绘画,都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爱国热情。
战后最突出的是军事题材画内容更加广泛了,涅普林采夫(Юрий Непринцев)的《战斗后的休息》,1951;拉克吉奥诺夫(Александр Лактионов)的《前线来信》,1947;而库克雷尼克塞的《末日》(1947—1948),则形象地描绘出希特勒临终前慌乱、恐惧的狼狈相,深刻揭示了法西斯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大多是卫国战争的直接参加者,他们从近距离观察战争,艺术手法也已经以纪实和叙事为主。风俗画在这一时期继续得到画家们的重视,亚布隆斯卡娅( Татьяна Яблонская)的《粮食》(1949)、普拉斯托夫的《拖拉机手的晚餐》(1951)和列舍特尼科夫(Федор Решетников)的《又是一个两分》(1952)等都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战争结束后雕塑创作进入了新阶段。战争中死难的2000万同胞受到全民的怀念。纪念碑综合体的雏形,最早出现在曾为战争付出巨大物力、人力牺牲的白俄罗斯、拉脱维亚等地。最有名的是雕塑家武切季奇(Евгений Вучетич)为柏林苏军烈士公墓设计的综合体主雕《苏军战士》(1949),开创了纪念碑综合体艺术的先河。
1960年以后涌现的青年美术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亲身经历过战火的考验,战后又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б被称作“60年代人”的画家。他们分别是强调以日常生活为其主旋律,主张表现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习俗以及道德面貌,同时摒除任何形式的甜腻感和美化的严格的现实主义,代表人物有科尔热夫(Гелий Коржев)、特卡乔夫兄弟(Сергей Ткачев和Алексей Ткачев)。此外还有以波普科夫(Виктор Попков)为代表的严肃风格,他们反对追求艺术的表面效果,反对矫饰风,注重创作的多样化。进入70年代,严肃风格开始演化,为富有表现力的现实主义风格所代替,作品更加凝练、概括。如莫伊谢延科(Евсей Мойсеенко)的组画《战争岁月》(1967—1972)、梅利尼科夫(Андрей Мельников)的三联画《马德里的一场斗牛》等。
雕塑数量在这一时期大幅度增加,室外大型雕塑成绩最著。同时,小型的园林雕塑和装饰雕塑也得到发展。雕塑从城市走向农村,甚至河畔、桥头、海滨、烈士殉难地都树起了雕塑。大型雕塑规模可观,有的高达100米,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英雄纪念碑综合体、莫斯科的《苏联人征服宇宙纪念碑》《布列斯特要塞纪念碑》。这类作品多为歌颂卫国战争年代人民建树的功勋和纪念人类征服宇宙的胜利。纪念碑综合体中引进了音响(播放录音)、火杯(又称“永不熄灭的火焰”,象征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等新因素。
苏联非官方艺术(地下艺术)则显示出苏联艺术的多样性。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苏联艺术中产生了与大众艺术、主流艺术、官方艺术相对立的非官方艺术流派,这些流派采用非正式的、独立的、甚至不被检察制度允许的形式进行创作。苏联非官方艺术典型特征是对意识形态的背离,摆脱体裁和语言限制,拒绝普遍接受的价值、规范,反对社会和艺术传统,以震惊公众,表达叛逆的情绪。由于苏联官方检察制度的存在,几乎所有的非官方艺术都处在地下状态,不被当权者所承认,故又称地下艺术。苏联的大多数地下艺术都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苏联非官方艺术发展的阶段性事件包括:1962年被赫鲁晓夫中止的艺术家协会莫斯科分会展、1974年推土机展览以及同年在莫斯科的伊兹马伊洛夫公园展览等,许多非官方艺术的代表人物遭受苏联政府和克格勃的迫害,纷纷移民出国。有时候苏联地下艺术又被称为“第二次俄罗斯先锋运动”或“俄罗斯先锋运动第二浪潮”。 苏联地下艺术从解冻时期开始,随着苏联解体而获得合法化地位。主要代表人物和团体有:活跃于50-80年代的米赫诺夫-沃伊坚科(Евгений Михнов-Войтенко)、60年代末兴起的敖德萨非主流派(Одесский нонконформизм)、70年代初以卡巴科夫(Илья Кабаков)和皮沃瓦罗夫(Виктор Пивоваров)为代表的莫斯科观念派(Московский концептуализм)、带有政治波普特点的“苏刺艺术”(Соц-арт意为“社会-艺术” )以及“20人莫斯科艺术家”(Двадцать московских художников )。
法尔科内,《彼得大帝纪念碑》,1782年
武切季奇,斯大林格勒战役英雄纪念碑综合体《祖国母亲》,2013年拍摄。
赫鲁晓夫参观1962年艺术家协会莫斯科分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