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质资料馆

更新时间:2023-08-30 23:33

全国地质资料馆库房始建于二十世纪60年代,建筑面积4714平方米,库房使用面积2174平方米。馆内设有读者阅览室、读者休息室、检索室和电子阅览室。

简介

全国地质资料馆是国家地质行业中馆藏最多、最全的专业技术档案馆。按馆藏分类统计,其中包括区域地质调查资料5709种;矿产勘查资料52921种;海洋地质报告资料106种;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调查资料11089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勘查资料8015种;地质科学研究成果报告13259种;技术方法研究资料214种。

全国地质资料馆收藏了自二十世纪初以来我国及周边国家的地质资料,其中包括外国学者在我国从事地质调查形成的各种外文资料4180余种。

主要职责

全国地质资料馆主要职责:

1.受国土资源部委托,依法接收、验收汇交的地质资料,承担全国地质资料馆的馆藏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馆藏地质资料保管利用制度;

2.依法为社会提供地质资料服务,逐步建立和维护现代化的地质资料(数据)服务系统;

3.参与拟定与地质资料相关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

4.负责国内外地质资料现代化管理研究,开展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

5.承担全国馆藏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

6.承办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主要馆藏

全国地质资料馆目前收藏了我国二十世纪初以来形成的各种地质资料近10万种。其中主要有区域地质调查海洋地质调查矿产勘查、水工环勘查、物化遥勘查、地质科学研究七类地质资料。

国内地质资料

从馆藏地质资料形成的时间来看,最早的馆藏资料可追溯到1907年,以1949年10 月新中国成立的时间为界,馆藏资料可分为解放前与解放后两个时期:解放前形成的地质资料数量约7400余种,占目前馆藏近10%,主要有外国一些地质工作者,如李希霍芬等人在我国从事地质考察或调查形成的地质资料;我国地质工作草创或初创时期(1912—1949年),原我国“三大地质机构”,即 原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及其下属或地方机构形成地质资料以及日本侵华掠夺我国矿产资源时形成的日文资料。

解放后形成的地质资料,主要是指在我国主权范围内从事地质、矿产勘察工作,以及在远洋、极地等领域以外的地区形成的地质资料,共收藏地质资料10万余种,占馆藏资料的90%以上。

国外地质资料

我馆还珍藏了大量国内外著名的地质专家编著的地质资料:

国外地质专家编著的地质资料

主要有十九世纪后期国外一些地质工作者如:李希霍芬(Richthofen)、俄国人奥布鲁切(契)夫(Obrutcheff)等人在我国从事地质工作形成的地质资料;原我国地质机构聘请的国外地质专家编著的地质资料,如瑞典人新常富(E .T.Nystrom)、丁格兰等编著的中外文地质资料;有日本侵华时期形成的日文资料。

国内著名的地质专家编著的地质资料

有我国地质工作草创或初创时期(1912—1949年),老一辈地质学家诸如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王烈、叶良辅谢家荣、李四光、冯景兰黄汲清高振西侯德封计荣森、乐森寻、李春昱王竹泉孙健初张文佑陈国达谭锡畴等老一辈地质学家编著的中外文专著或报告、译著;有两院院士及省部级领导编著的地质资料。

日本侵华时期形成的日文资料

日本人在华期间,特别是对我国进行全面侵略、掠夺我国矿产资源时,形成了大量的日文资料,3842种。

资料使用的文种多样

中文资料95000余种、外文资料近4500余种,包括俄文法文日文英文等语种。

资料形成源

馆藏资料形成源非常复杂的。有解放前原我国“三大地质机构”,即原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及其下属或地方机构形成地质资料;有日本侵华时期,日本人在我国设立的地质机构形成地质资料;特别是解放后地矿、核工业、化工、建材、冶金、石油、煤炭、有色、武警部队、水利电力、铁道、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他们所形成的地质资料,本馆均有收藏。

从馆藏地质资料形成区域来看,空间分布范围非常广泛,覆盖了我国32个省、市、自治区,海域,涉及了我国周边的地区(国家)、极地、远洋等地区。这些地质资料是十分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