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香园

更新时间:2024-04-16 16:38

凝香园亦称“正春园”,位于山东菏泽城东岳程办事处岳楼行政村。始建于初,原为袁姓所有,称“袁家堂”花园,后为何氏购得,故称“何园”。

发展历史

凝香园位于菏泽开发区岳程办事处境内,东临广州路,西靠花城西路,南接新丰路,北依淮河路。据考证,唐时代就有此园,正式建于宋代,宋代此园名叫“东皋园”,是曹州府第一游览名胜。

元朝时蒙古族袁姓占据此园,取名“正春园”;后来袁家败落,被明代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工部尚书,菏泽城东何楼村人何应瑞购得,又称“何园”,著名的“何园白”、“何园红”牡丹,为此园所出。兴盛时达二百多亩,亭台轩榭,奇树异石,苗绿水秀,鸟语花香,曾在齐鲁闻名一时。

五百多年沧桑变换,风雨侵蚀,尤其历经战火、“文革”浩劫,古园屡受摧残蹂躏,十损有八。如今仅存四十余亩,所幸正是原来花园的最佳景区。近年重新整建,增景布点,却也约略可见旧时名园的绰约丰姿。

主要景点

初入凝香园,给人的突出感觉是玲珑小巧,古朴典雅,与曹州牡丹园的雍容华贵、博大浑厚形成鲜明对照,相映成趣。有观赏者曾用“小家碧玉”和“大家闺秀”作比喻,却也能道出个中韵昧。园内狭窄的青砖小径,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蛇,蜿蜒伸向花木深处。园内南边,是牡丹种植区,园中牡丹四十余种,最多时曾有一百八十多个品种,“何园红”、“何园白”即为此园所培育。其花盛开时,硕大色艳,孤傲群芳。“廿年梦想故园花,今到开时始在家。摇风百态妖无定,坠露丛芳影乱斜”。这是花园的第二代主人、明代工部尚书何应瑞当年归乡游园时,陶醉于牡丹盛景而诗兴大发,对牡丹的吟咏。

古老的凌霄树,几株粗壮的枝干攀缘而上,苍劲神奇,枝繁叶茂。六百多年的树龄,正是花园悠久历史的见证。环绕凌霄,多是前人栽植的海棠、紫荆、丁香、女榛、石榴、腊梅、绣球、紫薇等,虽苍老古拙,但依然呈现出强的生命力。园内北边的一株腊梅桩,据说已有一千多年,老干新枝,依然旺盛。花园北部,有两株400多年树龄的桧柏,粗壮挺拔,状如双人骑对马,栩栩如生。花园南部,耸立着一块太湖石,是何尔健当初从无锡带来的,其状似下山猛虎,气势凌人,故称“虎形石”。花园的西北角,在绿树青藤掩映下,便是何氏宗祠的大门。“万世流芳”的匾牌下,门两旁是一副浓墨行草书就的联语:上联为“御史爷清正为民德传千古”,说的是闻名于时,遗绩于后的明代铁面御史何尔健;下联是“思源公重教爱国名扬九州”,说的是何氏十六代孙,纵横山东,声闻京华的民国间北平市市长何思源

凝香园一直繁延四百年,据祖孙三代在这座花园当花工的刘老人讲,一九三三年冯玉祥先生隐居泰山,为美化泰山,一次就从该园买去五百株腊梅。当时就连赵楼、李集“下广”的大胡红,也从此园所购。可见那时“凝香园”花事之盛。何应瑞辞官回乡后写的七律《牡丹》,描绘了何园牡丹:“廿年梦想故园花,今到开时始到家。几许新名添旧谱,因多旧种变新芽。摇风百态娇无定,坠露丛芳影乱斜。为语东皇留醉客,好教晴日护丹霞。”直到一九三七年底,日寇侵占菏泽后才败落下来。目前只剩下10多亩,专植牡丹不足3亩, 牡丹品种70多个,其他杂花40余种,如刺梅、刺桐、玉果、白果、凌霄、黄芽球、紫薇、月季、看石榴、木瓜、柿子、龙头枣、铁梗海棠等。

传闻典故

地方传说

曹州晚报社记者桑立东先生写过一篇《神奇的凝香园》文章,曾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说的是园内一对古老的夫妻银杏树,当年夫妻恩爱,枝叶繁茂,丈夫被害(刨掉了),妻树悲哀不止,显出枯态,后来从妻树的底部又生出一株小银杏,人们称之为母子树。母子相依为命,至今仍生存在凝香园内。

凝香园的凌霄已存活了几百年,当地人称之为望金难,凌霄开喇叭状红芯黄花。据原菏泽市园林处吴长青主任介绍:他所见的凌霄花包括进口的美国凌霄花都不及凝香园内的凌霄花大。

神话传说

1、铁拐李变驴毁花缸:明朝御使何尔健从京城带回两个花缸,放在了花庭两侧。仙人吕洞宾出游至此,被园中美景所吸引,竟忘记与众仙聚会,铁拐李唤其不回。突然,一头毛驴跑进花庭,又蹦又跳,把花缸踢碎。传说,碎片上的古人像稀奇少有,其硬度惊人,用金刚钻也无法钻动。

2、神蟾烧井:凝香园内有口古井,井水清凉甘甜,消暑解渴,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几经地震,而井壁依然笔直,砌井之砖皆琉璃。相传,井内有一神蟾,三条腿,能喷火,琉璃砖乃神蟾喷火烧制而成,故为“神蟾烧井”。

3、吕洞宾送友人留仙足石:凝香园的美丽景色把仙人吕洞宾迷住,并与园主(何御使之父何朝臣)交上了朋友。两人常在园内吟诗作画。待园主谢世之后,门外一身背宝剑、手拿佛尘的道长前来化缘,家员让他到别处去,道长长叹一声便不见了,站过的石板路上留下一脚印,人们称为“仙足印”。

4、卧虎石:传说,当年何家花园中央一日忽长出一石,并见其渐渐长高,忽有一狗骑石便尿,自此不再长,观其形如虎坐卧。后来人们把它镶在一块石头座上,供人观赏。民国初年曾有人一万元买走,未成。

5、仙药坑:何家花园所在地岳楼村,解放后是菏泽县一区所在地,当时有个卫生室,正门朝南。1957年秋,卫生室药品经常不翼而飞,卫生室的人曾听到晚上药瓶叮当作响,而何家花园旁一水坑内药气扑鼻。消息不胫而走,西至西安,南至阜阳,东至济南,北至德州,每天人山人海,来此烧香求药的络绎不绝,至今这一仙药坑仍在。

何氏家族

明代御使何尔健,即何家花园的园主,为官清正,刚阿,被誉为铁面御使,韩国境内至今还留碑纪念。对于他的传说很多,在他赴汉中任知府途中,忽雷鸣电闪,鸡蛋大的冰雹铺天而降,但距他十步以内却无一粒。到汉中后,附近州地遭遇蝗灾,蝗虫过后一边空白,何知府命百姓煮米饭涂于城墙,不日,遮天蔽日的蝗虫飞至汉中,直扑汉中城墙,个个饱餐之后远飞而去,汉中的蝗灾就这样幸免了。由于他功绩卓著,连连升级,直至被提升为御使。

何尔健之子何应瑞,任明代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公部尚书。何应瑞辞官司回乡后,在此园写下七律《牡丹》:“廿年梦想故园花,今到开时始到家。几许新名添旧谱,因多旧种变新芽。摇风百态娇无定,堕露丛芳影乱斜。为语东皇留醉客,好教晴日护丹霞。”何应瑞因遭诬陷,命坠金而死,后平反昭雪,赐金头银胳膊。

何思源先生生长在菏泽,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爱国民主人士,在海内外享有声誉。何思源的一生是不断进步,卓而不凡的一生。自北大求学、留学欧美及任职山东期间倾心教育,抗日救国,在生死关头,临大节而不苟;在大是大非面前,总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他还是著名教育家,在山东省教育厅支持工作14年,创立了“社会教育、求生教育、爱国教育”三大教育思想;他是抗日名将,面对日寇的诱降,他将劝降信撕的粉碎,义正词严地说:“我何思源决不是出卖祖宗的人!”表现了一名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在解放北平期间,面对国民党特务的多次暗杀和幼女遇害的残酷现实,他毅然投身到和平解放的工作中,他在促成北平解放、保全历史文化古都和人民生命安全等方面,付出了血的代价,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此,解放后他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接见,毛主席在谈及和平解放北平事宜时,赞扬他“真正代表了民意”。

何思源先生长子何方华,成都大学教授,生于何庄,因自幼在此长大,对花园感情浓厚,在世时曾多次到花园作画。

何家花园的人文资源还体现在许多文人墨客来此作画写诗,不少达官贵人来此游览观赏。清朝乾隆年间,流传着一段故事:乾隆下江南,专程来曹州看望他的干女儿戴女,赐玉桃一对,玉佩一只,夜明珠一颗,并作牡丹画一幅留存(据说此画后流入菏泽武术大师贾龙生之手)。戴女过世后,乾隆赐品全部下葬。刘庸前来吊唁,写“灵堂馆”三字挂于灵堂,后人裱糊保留下来(五十年代被菏泽市文化馆收存)。

旅游信息

何家花园历经岁月的沧桑嬗变,由于历史的、自然的、人为的等多方面的因素,使这座千年古园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但仍然保存着诸多有价值的东西:何家花园现存留40亩,其景观大致分三大部分:何家祠堂、何家碑林、各类奇花异草。何家祠堂内陈列摆放着何氏自明朝以来在朝为官者的灵位及画像,何家碑林为何氏墓地。何家花园内现存留腊梅、桧柏等名贵花草树木40余种,园内曲径通幽的石板小道仍依稀可见。仙足石、神蟾烧井、破碎的花缸、仙药坑、卧虎石等神话传说的证据仍然保留着。

千年古迹今犹在,神奇迷离凝香园。希望社会各界有志之士,大力支持何家花园的开发建设工作,让这座千年古园重新大放异彩,成为菏泽旅游业的一颗灿烂明珠。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