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8 15:49
刘浦江(1961年8月—2015年1月6日),男,1961年生于上海,籍贯重庆垫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历史学会常务理事。曾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主任。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961年8月,刘浦江生于上海。
197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1983年7月,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
1983年7月至1988年3月,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助教、讲师。
1988年4月至2015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6年至2010年,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主任。
2015年1月6日23点57分,在重庆垫江逝世。
辽金史、宋史、中国民族史。
主持修订点校本二十四史《辽史》,中华书局,2016年。
本科生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史学史、宋辽金史专题
研究生课程:《四库全书总目》研读、《三朝北盟会编》研读、《辽史》研读、契丹小字石刻研读、辽金史研究
获1996—1997学年度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失去他,是北大中古史中心30年来最大的损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罗新评)
“他为稳固和发展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领先地位,呕心沥血,功不可没。”(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荣新江评)
“浦江在学术上极为认真,真正可称得上潜心治学。”(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原院长陈峰评)
“浦江之为人、治学、育才、理事,体现了北大历史学系的百年流风,凛然正气。人们如此怀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他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有执着的学术追求并能坚持学术标准的人,一个纯真的学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牛大勇评)
刘浦江道德文章堪为“当世中国辽金史研究第一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玉圣评)
刘浦江是“纯粹的学者”。“他心里有全局,博闻强记,学术治学非常自觉。”“敢作敢当,是非分明,从里到外,都干干净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邓小南评)
刘浦江是“一位学术、品行都令我十分钦敬的朋友”。“在当今中国的学术界,像浦江兄那样做学问一丝不苟,做人、做事也真挚端谨的人,实在不是很多……”(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辛德勇评)
“浦江是如今世上不多的理想主义者,更是孜孜以求的实践者。学问中,他长于思辨,才华警敏;课业中,他诲人育材,为师有道;工作中,他坦诚执著,干练高效。他的信念,他的追求,醇厚清介,高远而切实。他以自己54岁的一生,以自己的学业成就、学术精神、学人气质,诠释着‘学者’二字的真切意涵。”(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评)
“可以说,国内辽金史学界的前沿,恐怕就得看刘浦江的研究成果。至于民族史,他专门学习契丹文字,利用契丹文墓志进行研究,已经站到了国际学界的前沿。这样的学者在国际契丹辽史学界恐怕也是少有的。”(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王小甫评)
壮志难酬却早殇,潸然洒泪哭穹苍。相知始信流风远,共事常钦意气昂。松漠无垠驰范典,燕园有尔筑荣光。我心已付垫江水,一路伴君渡海桑。(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牛大勇作《闻垫江噩耗,悼浦江远飏》)
夜半应眠亦难眠,哀思无尽忆当年。坷坷坎坎登山路,点点滴滴印心田。挥笔勤耕真才俊,仗剑敢为好儿男。汝今一梦乘风去,天外流霞可壮观?(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牛大勇作)
2015年1月8日上午8:00,在重庆市垫江县黄沙殡仪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2015年1月9日上午9:00,在北京市殡仪服务中心东北义园告别厅举行告别仪式。
《大节落落 高文炳炳:刘浦江教授纪念文集》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发起,收集七十余篇学者、师友追怀刘浦江教授生平、治学的纪念性文字,辅以刘浦江先生学术自述(摘自其日记、书信等)、论著目录及挽联等相关文字,以缅怀、纪念刘浦江先生的学术业绩,弘扬其学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