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

更新时间:2024-11-04 00:55

剩余价值,根据马克思的理论,是指在剥削制度下,被统治阶级剥削的,由劳动者所生产的新价值中,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劳动报酬之间的差额,即“由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

名词释义

基本概念

19世纪,世界资本主义尚处于早期成长阶段企业规模一般都不大,生产技术手段非常简陋。

虽然也曾出现过局部的暂时的过剩现象,但总的来看整个社会生产是短缺的。

在这样一种历史条件下,资本家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所采用的主要的基本手段就是强迫工人长时间高强度地劳动。这种高压手段很自然地引起了工人的抵制,以至反抗。

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其基本观点是:

(1)资本家向工人支付工资,购买工人的劳动力以后,即强迫工人为其长时间地劳动,货币由此转化为资本;

(2)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购买工人的劳动力,称为“可变资本”,其价值量在生产过程中是可变的,能通过工人的劳动来增加;另一部分用于购买机器设备、原材料、燃料等,称为“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量是不变的,只是将原来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3)工人的全部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必要劳动时间”,用来再生产工人的劳动力价值,另一部分叫“剩余劳动时间”,用来创造新的价值;

(4)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新价值,就叫剩余价值;

(5)剩余价值本来是工人劳动的产物,应归工人所有,但是却被资本家凭借对企业的所有权无偿独占,这就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发财致富的秘密;

(6)资本家为了加强对工人的剥削,赚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所采取的基本途径有两条:

一是强迫工人延长劳动时间,或强迫工人提高劳动强度,绝对地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这种方法叫“绝对剩余价值”;

二是通过技术进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即缩短工人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这种方法叫榨取“相对剩余价值”;

(7)利润、利息、地租以及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服务业等非产业部门职工的收入都是由产业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转化而来。

以上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有两条:

(1)资本家主要通过强迫工人延长劳动时间的方法来赚取利润;

(2)只有产业工人的活劳动才能创造新价值,其他生产要素以及商业服务业等非生产性行业的职工都不能创造新价值。这在19世纪基本上符合事实,也正因为如此,剩余价值理论才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普遍的认同。

观点争鸣

剩余价值理论(Theory of Surplus Value)的准确含义,经过仔细考察“剩余价值”出现的各种场合,发现其含义并不统一,至少有两种:

第一种是从价值的创造者而言,“剩余价值”是与“自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

第二种是指如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没有一点剩余,那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如工人创造的价值若还不抵其工资,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只有创造的价值比工资多,他才创造了剩余价值。

马克思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这里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因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决定的,其中包括劳动者本人的培养、教育费用和维持其家庭成员生活的费用,而这恰恰就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部分——自用价值。

故对剩余价值的新旧两种解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区别仅在于:

其一,马克思是站在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的立场基础上来分析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生产的实质的,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揭示;

其二,新解释是从更加宽泛的概念来解释剩余价值,具有普遍适用性,可解释一切与自用价值相对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还有第二种含义,是从价值的载体而言,是与“已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这种含义不如第一种含义常见,但在电视、报刊、书籍及日常生活中也时有出现。

例如,2000年12月12日早上8时之前,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节目曾报道,有人回收“电子垃圾”再利用而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印度一男子,竟用此而组装成一辆摩托车,言此为利用垃圾的“剩余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显然并非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而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

我们有时会听到有人把废水的再利用称为利用水的剩余价值,把废料、废物的回收利用称为利用物品的剩余价值,此“剩余价值”也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

“剩余价值”的这两种含义,一个是言人所创造的价值状况,另一个则是言物品本身的价值状况,名同而实异,但根据其出现的场合,联系上下文,很容易判别其所指何义。

因第一种含义很常见,第二种含义较少见,故主要以第一种含义为依据对剩余价值展开论述。

由此而观其适用范围,便可看出:剩余的生产并非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在原始社会末期以后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都一直存在。

另外一种认识:从现代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的角度看,世界由物质、能量和信息三要素组成,商品的价值也由这三要素组成。生产一种商品,需要消耗一定的物质和能量,更重要的是都需要生产此商品的知识。假如单位商品消耗物质价值3元、消耗能量价值3元、需要生产此商品的知识价值3元,则此单位商品的价值为9元。当重复生产此商品时,价值量增值了。第二件单位商品的价值仍然是9元,然而实际消耗的物质3元+实际消耗的能量3元共6元,因为生产第一件商品已经具备了生产此商品的知识,知识可分享,没有实际消耗,结果,增值了3元,投入价值6元结果价值9元。这3元,由知识而产生的价值增值,才是真正的剩余价值。

结论

价值是商品经济形态社会的一个基本事实。价值基础上的“剩余价值”,这是工厂制的事实。它的表象是劳动协议或劳资谈判合同的执行过程的结果。

其实,新制度经济学不完全合同理论,地位上相当于“剩余价值理论”,说的是劳动者不能弄清楚自己的“剩余”,实际上就是资方最后的控制权,它不属于劳动者。就是说,劳动者对劳动过程没有最后的控制权。这是个商品社会的事实,马克思把它称作“剩余价值理论”。

即在狭义视阈下, 资本主义企业被直接规定为资本家特别利用市场劳动力合约的一个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控制生产方式和劳动合约。

生产方式

发展历史

原始社会前期,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尚不能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人在很多时候处于忍饥挨饿的境地,故难以创造剩余价值。

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创造的价值除满足自身及家庭需要外,尚有少量剩余,故能生产少量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产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最明显的便是战争得胜者不再将战俘杀掉,而是将其用作奴隶为自己生产剩余价值

封建社会,剩余价值的生产广泛存在,地主收的地租及国家收的各种捐税,皆来源于农民及其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的生产,众所周知,其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及国家的财政收入皆来源于工人及其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社会主义社会,上文已有论述,广泛存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而且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更加离不开剩余价值的生产,因那时会出现更多的职业种类,社会分工将更加细密,更多的人将离开物质生产部门而从事文教、卫生、公共服务等工作,如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不能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那么许多社会必须的非物质生产性的工作将无法开展,整个社会机器将停止运转。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数控机床自动化装置在生产中得到比较普遍的应用,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

生产自动化的主要表现:

一是,工业机器人的开发和利用,用机器操纵机器,代替了工人大量的体力劳动和部分的脑力劳动

二是,自动化生产线的广泛使用,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的工人大大减少,甚至出现了少数的所谓“无人工厂”。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根据这些情况,指出技术和科学“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已不适用于现代资本主义了。然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不论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还是“无人工厂”,它们在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它们的价值是在工人生产它们的过程形成的,在它们参加产品的生产时,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而不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相对减少,而从事科研、设计、技术和管理劳动的人员日益增加,“总体工人”中的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强度日益提高,从而成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劳动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总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自动化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它的普遍采用会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资本家全体获得比过去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关于剩余价值的历史归宿,社会主义国家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剩余价值应该归无产阶级所有。

产生方式

劳动力成为商品和货币转化为资本,这是劳动剩余转化为剩余价值的社会经济条件和过程。马克思论证这个过程的理论是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剩余价值理论

卡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不仅可解释、解决经济问题,而且可解释、解决人生、社会等一系列问题,而使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更加完善,大大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剩余价值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越发展,社会生产的剩余价值也越大,社会越进步。

新经济社会,我们来分析剩余价值生产,应该赋予剩余一个更加宽泛和全新的概念,或者说应该从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剩余价值的生产,这本身也是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的要求。

资本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就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就是说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劳动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剩余价值率越高,剩余价值量就越大。

在资本主义早期,主要是手工劳动,资本家经常用延长工作时间的办法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此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来榨取剩余价值。提高劳动强度,意味着工人在同样工作日时间内支出了更多的劳动量,实际上等于延长了工作日。这是一种延长工作日时间的隐蔽的形式。

工作日的最低界限不能少于或等于必要劳动时间。若没有剩余劳动时间去生产剩余价值,资本生产就不复存在。因此,工人的工作日必须大于必要劳动时间。

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受以下两个因素的制约:

一是,劳动力的生理界限

工人必须每天有一部分时间用于休息、吃饭等,以满足生理需要,恢复劳动力;

二是,道德的界限

工人在一天内需要一定的时间用于家务活动、参加社会活动文化生活,以满足精神和社会的需要。这种需要的范围和数量取决于一国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

在上述两个因素制约下,工作日的现实长度取决于雇佣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力量对比。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

那么,怎样才能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呢?

必要劳动时间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

劳动力价值由维持工人及其家属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构成,其水平高低受两个条件制约:

其一,生产工人及其家属生活必需的生活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要降低生活资料价值就必须提高这些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其二,与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相关的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这些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也会降低生活资料的值。

因此,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实现了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自动化生产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机器运转替代人的繁重体力、脑力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正在得到推进。生产自动化是对这个趋势的最恰当的指称。

生产自动化意味着劳动越来越多地被机器程序化的运行所替代,意味着人的劳动投入越来越少。由于生产力的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财富(使用价值)被生产出来。

高科技的运用使得生产效率大为提高,财富的生产增加的同时,采用高科技的企业利润也在增加,否则资本家不会采用先进科技。

由此引出的政治经济学问题是:

一,生产中劳动投入减少了,为何利润(剩余价值)却可能提高?

二,在高科技普遍采用的形式现代经济中,劳动还是价值或利润的源泉吗?

把生产自动化情况推向极致——无人工厂——这个问题传达的意思就更为清楚。那就是,无人工厂难道没有利润(剩余价值)吗?

仅凭直觉,就能给出否定的答案。

那么,无人工厂的利润(或剩余价值)是哪里来的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任何先进的机器设备生产工艺,无论其对生产过程覆盖的程度有多大,自动化程度有多高,它们都是作为“所有者的生产资料”参与到价值、使用价值的生产中来的。机器设备的运转也只是按人们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运行的。无人工厂中机器设备的运行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到新的产品中,而不能创造任何新的价值。只有活劳动仍然是剩余价值(利润)的源泉。

当前,我们来回答无人工厂利润(剩余价值)的来源。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讲得很清楚,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而不是由个别企业的劳动时间确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全社会个别企业劳动时间的“加权平均值”。

所以:

(1)从价值的本质看,价值是一个总体概念,它揭示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物质利益关系

(2)从价值量(尺度)看,价值量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关系。这样看来,“无人工厂”没有活劳动却仍然能够获得剩余价值(利润)就容易理解了。

这是因为:

第一,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而不是由某一家“无人工厂”是否使用工人(劳动力)而确定。这就是说,如果社会普遍使用活劳动生产某种商品,该商品的价值就高,这与某个工厂使用劳动力的多寡没有太大联系。

相反,由于无人工厂所生产的产品个别劳动就远低于社会劳动,该商品按社会价值量出售的结果是:无人工厂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利润)。

从理论上讲,只要全社会的商品生产没有全部采用无人工厂的生产方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形成商品的价值。通过价值这个“加权中枢”,使用活劳动的其他部门就会将自己创造的价值转移到无人工厂的产品中。

第二,社会大量辅助劳动支持着“无人工厂”机器系统的运行。即便抛开技术垄断带来利润这种特殊情形,“无人工厂”的运行离不开全社会各行各业的智力支持和物质支持。这表现在:

(1)随着社会的进步,基础教育基础研究科技成果已越来越多地成为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公共物品”,被“无人工厂”大量免费使用。这些被免费使用的劳动成果,无疑将成为“无人工厂”的价值创造的源泉。

(2)企业独力(或联合)的专职研发机构为“无人工厂”提供了智力来源。所有高科技企业都有自己的研发机构,专门负责攻克与生产流程密切相关的技术问题或生产工艺,并将研究成果无偿地运用到生产实践中。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世界市场形成商品价值形成也出现“世界化”的趋势,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创造已拓展到世界范围。

这样看来,所谓先进与落后、有人与无人只是表明了一种相对关系,“无人工厂”其实只是人类劳动专业化发展的一个环节,其价值源泉应该追溯到工厂以外的人类劳动。

剩余价值生产

基本概念

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特殊范畴,和这一特定的分析对象有关。它指示的是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和扩大再生产的社会经济制度。这属于本质分析。

因此,应该牢牢把握这个特点归纳剩余价值生产关系,研究它的种种表象,剖析资本主义生理过程。

一些研究者在这上面出了问题:

第一,离开限定的对象,讨论剩余价值的范畴性质,把不该属于剩余价值生产的现象归于它。这是“张冠李戴”和“越俎代庖”了。毕竟,我们不能要剩余价值分析对一切经济形态和经济过程负责,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第二,用会计学的术语来和“剩余价值”对抗和对话。并且,以此指责剩余价值范畴“过时”了,这也是武断和无端的。直面现象的计量经济和制度分析的剩余价值不是一个层面的规定。

第三,没有注意剩余价值的民族历史内涵,而一味地进行“数学推理”。这是把剩余价值逻辑化了,所引发的各种“理解障碍”都基于不适当的“假设”导致。

一句话,离开了资本家工厂,这个概念就是空洞无物的。

资本分配

三种资本产生

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资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资本家也分成三个集团: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

除此以外,资本主义社会还有存在着大土地所有者,这几个剥削集团都是以剩余价值作为生存的基础的。剩余价值分配为产业资本家取得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取得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家取得利息,大土地所有者取得地租,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所在。

马克思指出:“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的权利)就要被剥夺了。”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研究生产劳动,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发展规律,确立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及其历史使命,确定了共产党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成为共产党的方法论,共产党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一个东西,所不同的只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利润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利润率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利润率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推动力,资本家从事生产经营的唯一目标,就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哪里的利润率高,资本就投向那里。

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使各生产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各个部门的资本家,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与其资本量相适应的那部分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3.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也转化为生产价格。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商品就不再是按价值出售,而是按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的生产价格出售。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

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市场价格就不再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而是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4.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规律的作用

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商品就按照生产价格出售,因此,剩余价值规律转化为平均利润规律,价值规律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商品的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而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在新条件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生产价格规律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第一,自发地调节资本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第二,调节着剩余价值在各资本家之间的分配。

第三,刺激资本主义企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加强经营管理。

超额利润的驱动,各企业必然要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自发地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商业资本的本质和职能

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的商品资本职能中分离出来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形式,是商品资本职能的独立化形态。

商业资本的职能,就是商品资本的职能,也就是从事商品销售,实现预付资本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2.商业利润的形成

从现象上看,商业利润是来自商品的出售价格高于购买价格的差额。

这就造成一种假象,似乎商业利润是来源于商品价值以上的加价,它是从流通领域产生的。

事实上,商业利润只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商业资本独立化后,同产业资本一样,也必须获得平均利润。

3.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生产性流通费用在必要的限度内,会全部加入商品的价值中去,增大商品的价值,然后通过商品价值的实现而得到补偿,并获得平均利润。

纯粹流通费用不能加入商品的价值,它的补偿和利润的获得,在形式上是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的方法来实现的。

借贷资本和利息

1.借贷资本和利息

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这是通过货币的借贷关系来参与剩余价值瓜分的资本形态。

利息率的最高限不能超过平均利润率。在平均利润率一定的条件下,利息率受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的调节。

2.银行资本银行利润

资本主义社会中,货币资本的借贷,主要是通过银行来进行的。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充当借贷关系中介人的资本主义企业。银行资本家经营货币资本业务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得利润。

银行利润是由放款利息存款利息之间的差额形成的。银行利润同银行家投资银行自有资本的比率,就是银行资本的利润率。银行资本的利润率也必须相当于一般工商企业的平均利润率。银行利润和利息一样,它来源于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3.股份资本和股息

股份公司使资本的所有权与资本的使用权相分离,股票所有者已变成单纯的货币资本所有者,只凭资本所有权定期取得股息。股息的实质仍然是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1.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资本主义地租的实质是,农业资本家为取得土地使用权而付给土地所有者的、由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它体现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

资本主义地租的基本形式有两种,即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2.级差地租

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农业资本家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地租的数量,在面积相等但质量不同的土地上是不同的,就是级差地租。土地的等级差别是形成级差地租的条件。

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在于由土地有限性引起的土地经营权的垄断,因为在农业中,土地是有限的,特别是好的土地更为有限。

级差地租第一形态(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Ⅰ,是指同时投入不同等级土地的等量资本具有不同的生产率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而转化成的地租,它是由于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和土地位置不同而产生的。

级差地租Ⅱ,是指在同一土地上连续投入同量资本而具有不同生产率所形成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租。

3.绝对地租

在资本主义土地私有权垄断的条件下,农业资本家不管租用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地租。这种由土地私有权的垄断而产生的地租,称为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的形成,是以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平均有机构成为条件的。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绝对地租的源泉,仍然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4.垄断地租土地价格

资本主义地租,除了级差地租与绝对地租两种基本形式外,还存在着垄断地租。

所谓垄断地租,就是由真正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地租。土地价格与地租量成正比,与银行利息率成反比。

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利润率和利息率存在着下降趋势,所以,地价呈现出上涨的趋势。

地位作用

剩余价值在社会生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人生价值大小,以及国家财力强弱的重要标尺

衡量生产力水平的标尺

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

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成正比。社会生产力水平越低,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便越少;而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则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便越多。故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

农业生产为例,一个劳动力一年的产出,原始社会,养活自己及家人尚感吃力;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产出虽有所提高,也不过除养活自己及家人外还能多养活几个而已;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因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其产出养活几十、几百人也不成问题,现代发达国家,百分之几的农业人口便能满足全国人口的粮食供应,便是明证。

在这里,农业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不断增长便标志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由其数量的多少便可判明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什么水平。

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尺

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尺。

什么是人生价值?

对其具体解释虽纷纭不一,但人的贡献大、影响显,则人生价值便大,却是人人都同意的观点。

人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多,则贡献便越大,影响便越显著,故人生价值便也越大;相反,如人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少,则贡献便越小,影响便越轻微,故人生价值也越小,如不能为社会创造任何剩余价值,则人生便毫无价值。这样,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便成了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尺。

各类人中,正常人都能创造价值,但痴呆人、植物人却不能,故其不但不能创造剩余价值,反而需要靠他人供养而生活,因而其人生不仅可以说毫无价值,甚至可以说是“负价值”。

正常人虽都能创造价值,但某些人,如历史上的一些贵族、奴隶主、地主及现代社会的一些纯粹“食利者”却不去创造,自己却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因其不但没为社会创造剩余价值,反而消耗社会的剩余价值,故其人生也不仅毫无价值,而且为“负价值”,与痴呆人、植物人一样,纯粹为社会的附赘悬疣。

创造价值的正常人,其创造的总价值包括自用价值和剩余价值两部分,人创造的总价值多,剩余价值自然也多,在价值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自用价值多则剩余价值少,自用价值少则剩余价值多,二者成反比关系,人生价值的大小便也随剩余价值的多少一同变化。

比如,魏征、包公、海瑞等历史上的仁人志士及焦裕禄、孔繁森、周总理等大批共产党员,公而忘私,先人后己,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自己及家人生活却非常俭约,其自用价值非常少而剩余价值非常多,故其人生便很有价值,倍受人称颂、敬仰;而和珅、胡长清、成克杰等贪官污吏,损公肥私,虽说自己也创造价值,但因其通过贪污受贿把其创造的价值变为自用价值,剩余价值的量便很小,甚至成为负数,故其人生便毫无价值,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被人唾骂。

有的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摆脱不了传统教条的束缚,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才创造剩余价值,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并不创造剩余价值。故强烈反对这一观点,认为他们自己没有创造剩余价值,按此观点,他们的人生便没有价值,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其实,他们没有理解价值不过是表示有用性,即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的范畴,任何人创造了社会需要的东西就都创造了价值,创造的价值不光能满足自己及家庭的需要,还能满足其他人的需要,就都创造了价值,绝非因你不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就没有创造价值、剩余价值。

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工作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其效益远大于自己所需,远多于社会为自己支付的各类工资总额,怎么能说自己没有创造剩余价值?

衡量国家财力的标尺

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量是衡量国家财力强弱的重要标尺。

如何衡量国家财力(注意:这里指国家财力,而非指综合国力)的强弱?往往是用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人来衡量,这远不如用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量衡量准确。

这是因为:国民生产总值虽确实与国家财力强弱密切相关,但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国家的大小,国家很大(如旧中国),即使经济落后,国民生产总值也会相当多,但因国民消费量也大,国家财力实际十分弱小,根本办不成什么大事。人均国民收入虽可准确反映国民的富裕程度,但如国家太小,即使人均国民收入很高,国家财力也不可能太强,办不成什么大事,仍会受制于人。

如1990年海湾战争时,科威特虽人均国民收入很高,十分富有,但因是个弹丸小国,故国家财力并不强,无力抵挡人均国民收入比自己低得多的伊拉克的侵略而一度亡国。

而剩余价值总量实为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国民消费总量所得之差,可准确反映国家掌握及可以调度的财富数量,可准确衡量国家财力的强弱。

综上所述,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概念的准确解释,便可使这一概念的理论价值大大提高,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而且适用于其他社会,可解释、解决经济问题,而且可解释、解决人生、社会等一系列问题。

理论补充

恩格斯的观点

恩格斯指出:“资本家所雇佣的每一工人都在做两种劳动。他的工作时间一部分用来偿还资本家所预付给他的工资,这一部分劳动,马克思称为必要劳动。但在此之后,他必须继续工作,而在这段时间内,他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1.剩余价值的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工人的劳动日是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总和。必要劳动时间不变,通过延长工作日,从而剩余劳动时间增加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扩大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马克思指出:“像其它一切发展劳动生产力的方式一样,机器是要使商品便宜,是要缩短工人为自己所费的工作日部分,以便延长他无偿地给予资本家的工作日部分。机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

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工场手工业中以劳动资料为起点。

所有发达的机器都是由三个本质上不同的部分组成:发动机、传动机构工具机工作机。发动机是整个机构的动力;传动机构由飞轮、转轴,齿轮等各种各样的附件组成,它的调节劳动,在必要时改变运动的形式,把运动分配并送到工具机上。结构的这两个部分的作用,反而把运动传送给工具机,由此工具机才抓住劳动的对象,并按照一定的目的来改变它。机器的这一部分——工具机,是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起点。

正是由于创造了工具机,才使蒸汽机的革命成为必然,引起了工业革命。

劳动资料取得机器这种物质存在方式,要求以自然力来代替人力,以自觉应用自然科学来代替从经验中取得出的成规,在机器体系中,大工业具有完全客观的生产机体,这个机体作为现成的物质生产条件出现在工人面前。

机器只有通过直接社会化或共同的劳动才发生作用。因此,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当前成了由劳动资料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技术上的必要性。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2.剩余价值实现

剩余价值要在生产中创造出来,还要在流通过程中才能实现。经过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实现剩余价值。剩余的一部分转为投资,成为资本积累,实现扩大再生产。

一旦把抽象劳动认定是历史实体关系,阶级实践就必不可少地涵括进来,并从中发展而出。所谓“生产方式本身有它自身的逻辑”,则不过指历史生产运动。整体概念的生产方式是从历史方面来看待的生产运动,由此,它产生出具体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实体。可这就需要将生产方式理论和生产关系理论辩证隔开。劳动异化理论未能实现这一目的,乃是哲学主导的历史科学架构。

1847年以后,马克思着手开始对劳动异化理论予以修订和扬弃的工作:

(1)将劳动的历史理论归结为一定的生产方式理论;

(2)从中产生出来剩余价值理论,作为以资本为中心内容的生产关系理论。

上述两个理论体系的工作合一整体突显了历史的规定性,最终驱走了哲学的意识形态的在场。

关于这一点,恩格斯事实上说得更为清楚,也更为明确:

在马克思使自己的名字永垂于科学史册的许多重要发现中,这里我们只能谈两点。

第一点就是他在整个世界史观上实现了变革……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置于它的真正基础上;一个很明显的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这一很明显的事实在历史上的应有之义此时终于获得了承认……

第二个重要发现,就是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不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是社会主义者都力图对这个问题做出有科学根据的答复,但都徒劳无功,直到最后才由马克思做出了解答。

他的解答如下……一个商品的价值是由体现在该商品的生产中、从而也体现在它的再生产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如果工人每天给这个资本家做6小时的工,那他就完全抵偿了资本家的支出,即以6 小时的劳动抵偿了6小时的劳动……

这样,给这个资本家做事的工人,不仅再生产着他那由资本家付酬的劳动力的价值,而且除此之外还生产剩余价值,这个剩余价值起先被这个资本家所占有,然后按一定的经济规律在整个资本家阶级中进行分配,构成地租、利润、资本积累的基础,总之,即非劳动阶级所消费或积累的一切财富的基础。

这样也就证明了,现代资本家,也像奴隶主或剥削徭役劳动的封建主一样,是靠占有他人无酬劳动发财致富的,而所有这些剥削形式彼此不同的地方只在于占有这种无酬劳动的方式有所不同罢了。

这样一来,有产阶级胡说现代社会制度盛行公道、正义、权利平等、义务平等和利益普遍和谐这一类虚伪的空话,就失去了最后的立足之地,而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就像以前的各种社会一样真相大白:它也是微不足道的并且不断缩减的少数人剥削绝大多数人的庞大机构。

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四卷——《剩余价值理论》中指出,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他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

亚当·斯密第一次把价值归结为一般社会劳动,并从这一观点出发,把利润和地租看成是对工人所创造出来的价值的扣除,被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无偿地占有。这说明他已认识到了剩余价值的真正起源。

不过,在亚当·斯密的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中,既有正确见解,又有错误的、庸俗的见解。

由于亚当·斯密不能区分劳动和劳动力,因而无法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说明利润如何从劳动与资本的交换中产生出来,他又提出了价值由收入决定,即工资、利润、地租三种收入是价值的源泉,把利润和地租解释为对资本和土地的自然报酬。他还提出了社会年总产品的价值是由工资、利润、地租构成的错误教条。

此外,马克思还研究了亚当·斯密的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的理论。亚当·斯密正确地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同资本相交换的劳动是生产劳动,同收入相交换的劳动是非生产劳动。

可是,亚当·斯密又用是否生产物质产品来区分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赋税原理

在本书中,马克思详细地分析了D.李嘉图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对李嘉图的地租理论、费用价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利润理论,以及积累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李嘉图抛弃了斯密价值理论中自相矛盾的解释,对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这一规定作了透彻的表述和发挥,并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工资和利润的关系以及利润和地租的对立,“揭示并说明了阶级之间的经济对立,……这样一来,在政治经济学中,历史斗争和历史发展过程的根源被抓住了,并且被揭示出来了”。

李嘉图十分重视对地租问题的研究,并正确地把地租理论同劳动价值理论联系起来。但他错误地把级差地租的产生同所谓“土地收益递减规律”联系在一起,而且还认为不存在绝对地租。李嘉图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其根本原因是把生产价格与价值混同起来。他没有对利润向平均利润的转化、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做出正确的说明,也没有在价值规律基础上说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这个事实。

马克思在详细地分析了李嘉图地租理论上的错误观点的同时,还批判了德国庸俗经济学家J.K.洛贝尔图斯·亚格措夫(1805~1875)的“新地租理论”,并且批判了李嘉图用土地收益递减规律来说明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的错误,以及否认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必然发生普遍生产过剩危机的错误。

马克思考察了19世纪30~50年代庸俗经济学的出现、古典经济学瓦解的历史过程,揭露了庸俗经济学的阶级本质及其在理论上的谬误。

马克思首先批判了英国庸俗政治经济学创始人T.R.马尔萨斯的经济学理论

马尔萨斯抓住李嘉图由于无法正确说明劳动与资本的交换与价值规律的“矛盾”、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与价值规律的“矛盾”所造成的混乱,攻击并企图推翻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他认为商品的价值由商品所能支配或交换到的劳动量决定,而利润则来自于商品交换。为了实现利润,必须有不是卖者的买者,也就是必须有土地所有者、年金领取者、牧师以及他们的家仆、侍从等一切非生产的消费者。

马克思指出,马尔萨斯的价值理论是公开为土地所有者及贵族的阶级利益辩护。

马克思还批判分析了R.托伦斯(1780~1864)、J.密尔、J.R.麦克库洛赫、S.贝利(1791~1870)、J.S.密尔等人的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古典经济学派瓦解和庸俗经济学派形成、发展的过程。

马克思指出,李嘉图学派的解体“是在这样两点上:

(1)资本和劳动之间按照价值规律交换;

(2)一般利润率的形成。把剩余价值和利润等同起来。

由此来看,不理解价值和费用价格的关系”。

古典政治经济学瓦解和庸俗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时期内,还出现了一些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以李嘉图学说作为依据,批判资本主义生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如英国经济学家P.雷文斯通(?~1830)、T.霍吉斯金(1787~1869)等人。他们利用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论证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论证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合理性。马克思肯定了他们理论中的正确论点,同时也指出,他们并没有克服李嘉图学说中的混乱。

这个时期,虽然古典政治经济学已处在瓦解过程中,但仍有几位经济学家在某些论点上发展了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分析了英国经济学家G.拉姆赛(1800~1871)和R.琼斯(1790~1855)、瑞士经济学家 A.E.舍尔比利埃(1797~1869)的著作,认为他们在区分不变资本可变资本问题上、在分析资本有机构成作用问题上做出了一定贡献。

局限性

理论困境

剩余价值理论毕竟是在19世纪资本主义早期成长阶段形成的,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100多年来,随着世界历史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第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剩余价值理论的历史局限性已经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

我国作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入,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历史局限性的感受还要更为强烈一些。

可以说,剩余价值理论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困境。

具体分析剩余价值理论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1)与工时普遍缩短的现状不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国际垄断全球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跨国公司迅猛发展,企业的自动化、社会化水平大为提高,强迫工人延长工作时间已经不再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主要方法,工人的工作时间已经普遍大大缩短了,有的国家甚至已经开始实行每周35小时工作制,19世纪工人劳动所身受的那种赤裸裸的强迫感也相应地大大减弱了。

在这种情况下,剩余价值理论与实际事实之间就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当然按相对剩余价值的理论,也能勉强说通,但问题是一种理论一旦加上“相对”二字,其说服力就大大折扣了,就很难为一般公众接受。

(2)难以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生产中日益增长的巨大作用。

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发展异常迅猛,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也日益巨大,并且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之一。

在我国,经过邓小平大力倡导,“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但是,按剩余价值理论,只有工人的活劳动才能创造新价值,无论怎样先进的机器设备都不能创造新价值,这就无从体现科学技术的作用。仍然只能通过相对剩余价值理论来间接地反映科学技术的作用,无形中使科学技术的作用被大大贬低。

(3)难以全面反映各生产要素的作用。

随着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单纯的活劳动的作用则大大下降。

但是,按剩余价值理论,除活劳动以外,其他生产要素都不能创造新价值,利润、地租、利息等都是剥削,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除活劳动以外其他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贡献。这既不符合当前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实际,也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

(4)难以正确反映第三产业人员所创造的巨大价值。

按剩余价值理论,只有第二产业工人的活劳动才能创造新价值,其他商业、金融业等从事第三产业的职工都不能创造新价值。

这在19世纪第三产业刚刚从第二产业中分化出来,尚处于萌芽状态,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第二产业的情况下,无疑是相当正确的。但第三产业早已成长壮大,许多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第二产业,继续坚持剩余价值理论就很难让人接受了。

(5)难以指导国有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但是怎么提高?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核心指标是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最主要的就是增加企业利润

按剩余价值理论,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而剩余价值则是强迫工人延长劳动时间的结果。这样从根本上来说,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就只能强迫工人延长劳动时间了。

这种论调,如果用于指责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尚可勉强奏功,如果用于指导我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马上就行不通了,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工人是企业的主人翁,对工人劳动实行强迫,不仅于理不通,而且于法无据,是非法行为

(6)不能为企业公有制提供微观经济理论依椐。

按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新价值,但是没有进一步明确是工人集体劳动创造的,还是工人个人劳动创造的?这就无从论证公有制存在的合理性。

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将生产资料公有制视为立国根本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实在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重大理论缺陷。

失误根源

如上所述,从现在的眼光看来,剩余价值理论是很不完善的,存在不少重大的缺陷和失误。分析导致这些缺陷和失误的根源,主要有以下两条:

1.机械论的影响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于19世纪中叶提出来的。当时科学理论界占统治地位的是机械论思想方法,即认为事物是由一个个零件拼凑起来的,其中每个零件都是孤立的。马克思在哲学上反对这种观点,主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但是,机械论思想毕竟根深蒂固,难以立刻根绝。在分析和研究具体问题的时候,马克思仍不免受到机械论的影响,剩余价值理论就是很典型的一例。一方面,马克思看到了活劳动必须和过去劳动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另一方面,却又硬说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新的价值,过去劳动只是将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上。

2.阶级性的影响19世纪中叶,马克思创立剩余价值理论,正当欧洲工人运动风起云涌之时。

激烈的阶级斗争,不允许丝毫的朦胧和灰色,每个人都必须明确表明自己的立场,或者站在工人一边,或者站在资本家一边。马克思旗帜鲜明地站在了工人阶级的立场上,力图阐明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为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优点,是10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得以普遍传播的根本原因;但同时又不能不使马克思主义打上深刻的阶级烙印,以至表现出某些阶级偏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认为只有产业工人的活劳动才能创造新价值,其他生产要素都不能创造新价值,甚至商业、银行职工的劳动也不能创造新价值,不能不说是由于阶级性的影响走了极端。

评“剩余价值过时论”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得在一些生产过程中,对体力劳动者的需要减少,对脑力劳动者的需要增多,例如在一些高精尖的电子、化工等部门。在这些地方,似乎资产阶级是靠科学、技术、知识获得利润, 或只剥削很少一部分工人的剩余价值。

由此, 一些人认为,马克思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理论没有充分估计(考虑) 到科学、技术、知识对生产的巨大作用。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在价值理论中,马克思用“ 复杂劳动” 这一概念表现了科学、技术、知识的作用。

简单劳动是“ 每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的机体平均具有的简单劳动力的耗费”, “ 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 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很显然, 同“ 没有任何专长” 的劳动相对立的正是具有科学、技术、知识因素的劳动。

科学、技术、知识是越来越重要的生产要素。但是, 科学、技术、知识不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之外的独立的生产要素。离开了劳动者( 脑力劳动者也是劳动者),科学、技术、知识这些要素不能自动生产、创造价值,自然也不能创造利润。

而且, 把科学、技术、知识同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相分离,机器只是一堆钢铁,劳动对象既不能被人们认识也不能被人们利用;劳动者只能被看作是一群动物,既没有社会性也没有组织性,根本不可能劳动。

因此, 把科学、技术、知识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是不正确的, 科学、技术、知识只能体现或物化在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上,才能参与生产。

在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阶段和初期阶段,由于科学、技术、知识的不发达, 资产阶级主要使用延长劳动时间的绝对剩余价值方式剥削无产阶级。在那个时期, 资本家强迫工人每天工作12 个小时以上,有的甚至达到20 个小时。经过长期的斗争,无产阶级才争取到了10 小时工作日的权利。

随着科学、技术、知识的迅速发展,无产阶级组织的壮大, 资产阶级逐步地主要通过占有相对剩余价值方式剥削无产阶级。

因此, 科学、技术、知识的进步, 并没有改变资本家剥削劳动者这个事实,改变的只是发展了的剥削形式,用相对剩余价值方式的生产代替绝对剩余价值方式的生产,用管理、监控、维修等辅助性的劳动代替原来意义上的生产劳动,把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变得更精巧、更隐蔽。

由此来看,“ 剩余价值过时论”是根本错误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