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更新时间:2023-12-01 10:08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也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的成员高校,2004年批准设立研究生院。 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5个,有10类专业学位授权,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在21个工程领域招收培养研究生。各学科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具有较强的实力,现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 3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交叉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359人,硕士生导师880人,其中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

研究生院概况

北京交通大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开始于1954年,已有60多年的历史。1978年,学校恢复研究生招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将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建发展的龙头,使学校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达到了较高水平。学校已有8个博士流动站、2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7个自设二级学科)、102个硕士点、MBA及工程硕士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学科面覆盖了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文学、法学等8个学科门类和33个一级学科。

研究生院现状

2000年6月26日,教育部批准学校试办研究生院,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总数从试办前的1318人增加到4915人,增长了272.9%;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29项,三大检索论文从2000年的184篇增加至2003年的423篇,增长了129.9%;年度到帐科研经费从2000年的5045万元增加到2003年的1.17亿元;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日趋规范化、系统化;教学和科研设备能够充分满足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的要求,“211工程”一期建设高质量通过验收,“211工程”二期建设项目通过初审,现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其它部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学校师资水平不断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由2000年的3名增加到2004年的7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4人,部级青年拔尖人才35人,国家级和部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6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者2人,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5人。专任教师增加到1087人,教授由127人增加到201人,其中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比例提高到80%,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由15.4%提高到31%。博士生导师由60人增加至134人,硕士生导师由203人增加至480人,博士生导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由20%增加至60%。

2004年5月24日,教育部正式批准学校成立研究生院,为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学校将以优势学科为基础,构建学科发展新格局完善学科建设立项制,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建设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体系,促进学科深度融合和优化发展,使一批重点学科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校将以培育学术大师为核心,提高导师队伍素质。学校将组建由若干学科相近或课题有密切联系的博士生导师、正副教授组成研究生导师组,采取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方式联合指导研究生,强调导师群体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关键环节的把关作用。加快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学校将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提出了“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计划”,建立了“研究生创新活动中心”。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名师讲坛,组织“与大师面对面”等学术活动,营造创新氛围;建立博士生创新激励机制,通过设立优秀博士生教育创新基金、实行优秀博士论文候选人会诊制度、专项和客座研究员制度、优秀博士论文奖励制度,激励博士研究生做出创造性成果,使学校的研究生教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尽快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提高学校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实力,力争使学校纳入教育部在全国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建设。

2010年4月19日,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院与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签署合作共建中德研究生院的校际合作协议,并通过共建“中德研究生院”进一步扩大双方的合作范围、提升双方的合作层次。参加签字仪式和相关活动的有国际合作交流处、研究生院、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学院、电信学院等。

学校是全国较早开展MBA专业学位教育的26所高校之一,几年来,采取灵活的学制、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模块、注重英语教学、精选教材、严格培养环节等措施,努力打造MBA专业学位的品牌。 2000年底通过全国教学评估。学校生源稳步增长。报考学校在职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人数以及录取分数都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机构设置

研究生院院长:宁滨(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国岫

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郭祎华

研究生院副院长:刘世峰、刘吉强、绳丽惠

招生办公室:冯继欣、肖 艳

培养办公室:林 葵、张培军姜晓华

学位与学科办公室: 劳群芳、喻秋梅

研究生工作部:胡 滢、秦 莹、江 涛

专业学位办公室(院综合办公室):孙 强、赵 婧

科研实力

北京交通大学科研力量雄厚,产学研合作日益增强。学校的科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在科研及产业化方面均取得了可喜成绩。学校现有38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及41个实验室;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固定资产5.23亿元。学校图书馆藏书138.6万册,有缩微、声像、光盘等各种影像、电子图书资料33万册,有中文数据库18种22个,西文数据库22种33个,网络资源等累计195万余册,学位论文全文118万余篇。建成铁路交通运输特色数据库,有设备完善和技术先进的电子阅览室和音像室。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机构)(10个)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

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风力发电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分中心

电磁兼容国家认证实验室(3C认证)

结构强度检测国家认证实验室(3C认证)

网络管理国家认证实验室(3C认证)

国家大学科技园

国家软件示范学院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4个)

全光网络与现代通信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发光与光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城市交通复杂系统理论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载运工具先进制造与测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军工)

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隧道与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电力牵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高速铁路网络管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轨道车辆结构可靠性与运用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城市轨道交通CBTC系统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

铁路基础数据整合及信息服务平台(教育部科技基础资源数据平台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现代信息科学与网络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物流管理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通信与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运输自动化与通信铁道部重点实验室

铁路信息科学与工程铁道部重点实验室

信息存储、显示与材料铁道部重点实验室

光纤技术及铁路应用铁道部重点实验室

交通运输智能技术与系统铁道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基地(北京市教委、市哲社办)

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

城市交通北京技术转移中心(北京市教委、市工促局)

国家权威研究(院)中心(4个)

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

中国兼并重组研究中心

中国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

中国交通运输价格研究中心

中国现代轨道交通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下设五个研究中心:

中国高速铁路研究中心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心

中国磁悬浮研究中心

中国管轨交通研究中心

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

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

未来互联网络体系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

列车运行组织及控制的基础理论与方法教育部创新团队

面向高速铁路控制的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

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高新技术“863”计划、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课题4000余项。2006年以来3项主持项目获国家“973”立项。2008年1项主持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2009年“双主持”项目“复杂与高速条件下车载信号安全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学校建立了GSM-R技术实验室,主要进行中国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的调度指挥和无线传输等,研究成果应用于大秦线、胶济线与青藏铁路,填补了中国铁路无线通信技术的空白。“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取得关键技术研究的突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将用于亦庄城轨线。2006年,该校“大城市交通拥堵瓶颈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一体化可信网络与普式服务体系下的基础理论研究”两项主持项目获国家“973”项目立项。以我校土建学院张顶立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组织申报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城市地下工程安全性的基础理论研究》经过函评、复评、综合评审等三轮专家评审后获得批准立项,于2010年1月正式启动。

学校注重发挥铁路科研的优势和特色,坚持围绕铁路现代化建设及跨越式发展需要开展科技工作。学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在铁路系统所占的份额一直保持着全国高校的领先位置。在国家“十五”重大工程----青藏铁路建设、高速铁路建设、全国铁路六次大提速等相关科研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包括“青藏铁路通讯信号方案”、“青藏铁路特殊运输组织模式研究”、青藏铁路信息化规划、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和“机车随车牵引实验系统装置”等科研项目;研制的微机联锁系统、机车主体化信号设备等在中国铁路推广,为确保铁路行车安全和提高效率提供强有力技术保障。全面参与高速铁路建设工作,组织校内相关学院20多名教授全程参与高速铁路六大系统招标文件编写与引进谈判工作,成立了市部级交通产业研究基地,牵头完成了“客运专线营运管理体制”等的研究,为铁路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技术支持、人才支持。

科研经费逐年大幅增加,“十五”期间科研合同经费较“九五”期间增长了150%,纵向项目经费比例超过50%;三大检索数同期增长197%,2006年在全国高校SCI排名第39位,EI第35位,ISTP第11位。2005年,国家自然基金委和铁道部设立了“铁道联合基金”,北京市在该校设立了“北京市城市交通技术转移中心”和“北京交通发展研究基地”人文社科基地。该校“世界第一高隧——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带风火山隧道施工技术”、“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研究等3项项目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无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和由该校主持完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JTU IPV6无线/移动路由器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IPV6无线/移动路由器还被列入2006年国家产业化项目;“基于通信城轨列车控制系统(CBTC)”取得关键技术研究的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形成了国内首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已经在北京亦庄城轨线采用该系统。主持或参与北京奥运相关项目40余项。“北京交通发展研究报告”为北京市政府综合交通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学校加强了与地方、铁路企业间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设立的“高等工科教育与产业合作教席”设在该校。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依托该校建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专门机构--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一年一度的“北京·中国交通论坛”已形成独特的“品牌”。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园2001年成为北京市市级大学科技园以来,在轨道交通产学研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果。

优势学科

关于“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学校作了科学规划,指出紧密围绕“轨道交通安全”总的研究方向,突出该校优势学科特色,并兼顾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依托该校现有与轨道交通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进行建设。

该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主要由公共创新平台和专用创新平台构成。

公共创新平台包括:大系统仿真平台、综合实物平台和公共测试平台。

专用创新平台包括:轨道交通运行控制与调度指挥平台、轨道交通安全检测平台、轨道交通专用通信及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平台、铁路特种货物危险品运输平台、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安全平台、轨道交通牵引传动供电安全与质量控制平台、轨道车辆结构安全可靠性平台和轨道交通基础信息与决策支持平台。

该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主要思路是,以建成轨道交通安全科学与技术国家平台为最终目标,以现有省部级科研平台为依托,以子平台为具体建设内容。子平台由各相关学院统筹规划,统一推荐,学校根据现有科研平台的建设任务、目标,择优确定最终建设的子平台。

对于专用平台,相关学院提出了各子平台的建设内容必要性、功能、构成、水平、规模、建设时间、建设队伍、建设地点、建设经费(或设备)、配套计划等,以及在高水平人才、理论研究、科技奖励和成果应用等方面的前景分析和目标,经研究、论证,最终确定了具体建设内容。

先期启动项目

1、依托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1)列车运行控制系统;(2)轨道交通专用通信及宽带无线移动通信;(3)高速列车群运营安全综合监控与预警试验;(4)轨道交通安全状态检测与远程监控平台;(5)轨道车辆人因工程及检测控制等五个子平台。

2、依托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运行控制系统研发及中试环境子平台。

3、依托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面向轨道交通下一代互联网子平台。

4、依托电磁兼容国家认可实验室,建设轨道交通系统及电磁兼容测试自平台。

5、依托电力牵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轨道交通牵引传动供电安全与质量控制子平台。

6、依托隧道及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1) 轨道交通隧道工程建设综合试验平台;(2)桥梁与隧道工程结构损伤与耐久性;(3)新型轨道结构综合试验平台;(4)轨道交通综合实物试验平台-地下轨道试验线;(5)公共创新平台-现代风工程实验室;(6)公共创新平台-多台连振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系统;(7)岩土工程试验等七个子平台。

7、依托高速铁路网络管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高速铁路网络管理子平台。

8、依托轨道车辆结构可靠性与运用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1)轨道车辆结构安全可靠性;(2)轨道交通新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等子平台。

9、依托物流管理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设轨道交通物流技术研发子平台。

10、依托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认证中心,建设铁路运营计划编制子平台。

11、依托高速铁路基础资料库教育部基础数据库平台,建设轨道交通基础信息与决策支持子平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