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牛图

更新时间:2024-07-09 14:33

十牛图的思想基础,源自《六祖坛经》的见性法门。这是印度大乘佛教真常唯心思想的推演。这种思想,强调每一位众生的本性(或佛性、自性、如来藏心)是真常清净,具足无量功德属性的。

思想基础

依照这种思想,用图画将寻觅本性的过程循序渐进地排列的便是十牛图。这种图画,在宋代以后的中日两国禅宗领域里颇为盛行,迄今未衰。此外,西藏佛教文化圈内,也有类似的‘十象图’壁画。两种图的寓意虽然相似,但是十象图却只有一张,十牛图则有十幅。

用牛来比喻众生的佛性,有其经典上的渊源。《法华经》里有羊车鹿车牛车之喻。我国古代祖师将羊、鹿二车喻为小乘的声闻缘觉,而将牛车用来象征境界较高的菩萨。并且,还以露地大白牛比喻修行上的最高境界。可见十牛图中的这条牛,是其来有自的。

用这十幅图画说明由迷起悟的十段历程,是后代禅师的综合整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修行者都必须一一地经过。这十段历程,可用下列四个阶段加以说明。

(1)起步摸索∶这个阶段包含修行者对开悟境界(见性)的向往与寻求(寻牛),修行若干时日后所获得的某些不甚明确的见性体验(见迹),以及终于有悟境产生(见牛),然所未载,这当是在某处从事‘牧牛’功夫的缘故。

(2)证悟、见性∶这一阶段包含得牛、牧牛、骑牛归家三图。‘得牛’是指清晰、全面地见到本性。但是由于长久以来染污习气的牵引,因此,这一境界还是有退堕的可能(小乘佛教有一种退法阿罗汉,即略同于此)。于是,在证悟之后努力地维持、调御(牧牛),久而久之,这条心性之牛,自能驯服,而让你安稳地‘骑牛归家’。禅宗六祖惠能在证悟、得到衣钵之后,有十余年时间销声匿迹,其行踪为《坛经》识也一并不存(人牛俱忘),终于回到法性的本来面目(返本还源)。本地风光,自然朗现,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3)功夫纯熟∶这是悟境更加稳固,功夫愈趋精淳的阶段。本性的证悟境界完全稳定,‘人’与‘牛’合而为一,心目中不再有牛存在(忘牛存人),进而连觅牛的自我意而却仍无法清晰、全面地把握。古今中外的修行人,在这一阶段里停滞不前,终不能‘鲤跃龙门’的为数最多。

(4)渡化众生∶小乘的修行功夫,大抵到返本还源即止,而大乘佛教则必须转而从事渡化众生。证悟者不应只在山林中自我满足,应该到人间垂手渡众(入廛垂手),大乘之所以为大乘,其故即在于此。

主要意喻

十牛图的主要寓意,大抵如上所述。将发心修行到证悟解脱的长远历程简化成这十个阶段,是禅宗对佛教解脱之道的崭新解释。虽然从大乘其他宗派的不同角度看起来,解脱之道或许并非如此简单,但是若取与印度佛教相印证,则前九图实即小乘阿罗汉的成就过程,而第十图正是回小(乘)向大(乘)的象征。

历代禅师用十牛图教化禅宗学徒以及为该图做禅宗式的诗颂者颇有其人。比较著名的有∶(1)宋·廓庵师远的〈十牛图颂〉,(2)明·胡文焕的〈十牛图颂〉,(3)清·梦庵超格的〈牧牛图颂〉。皆收在《卍续藏》第一一三册、《禅宗全书》第三十二册。

此外,四川大足石刻群中,也有与十牛图类似的牧牛图。其中,宝顶山(第三十号)的摩崖造像中之牧牛图,计分十组,分别为未牧、初调、受制、回首、驯服、无碍、任运、相忘、独照、双忘。每一组有图有颂,图为高浮雕或圆雕,颂为〈杨次公证道牧牛颂〉。(蓝吉富

廓庵师远〈十牛图颂〉

(1)寻牛∶忙忙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力尽神疲无处觅,但闻枫树晚蝉吟。

(2)见迹∶水边林下迹偏多,芳草离披见也么,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

(3)见牛∶黄鹂枝上一声声,日暖风和岸柳青,只此更无回避处,森森头角画难成。

(4)得牛∶竭尽神通获得渠,心强力壮卒难除,有时才到高原上,又入 烟云深处居。

(5)牧牛∶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入埃尘,相将牧得纯和也,羁锁无抑自逐人。

(6)骑牛归家∶骑牛迤逦欲还家,羌笛声声送晚霞,一拍一歌无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

(7)忘牛存人∶骑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闲,红日三竿犹作梦,鞭绳空顿草堂间。

(8)人牛俱忘∶鞭索人牛尽属空,碧天寥廓信难通,红炉焰上争容雪,到此方能合祖宗。

(9)返本还源∶返本还源已费功,争如直下若盲聋,庵中不见庵前物,水自茫茫花自红。

(10)入廛垂手∶露胸跣足入廛来,抹土涂灰笑满腮,不用神仙真秘诀,直教枯木放花开。

心理分析

日裔容格学者(Mokusen Miyuki)认为牧童就是自我,牛是自性。十牛图就是容格分析心理学中的个性化。普明第十图“双泯”的图像是一轮明月,与荣格喜爱的曼荼罗(mandala)形象类似。廓庵最后两图可看作自我与自性又再分开,待下次时机成熟再融合。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