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

更新时间:2024-09-17 11:38

白河,古称淯水、白水,是南阳母亲河。发源于河南省白河镇攻离山,流经嵩县、南召县方城县宛城区卧龙区新野县,于翟湾入湖北襄阳县,于两河口唐河交汇后始名唐白河,向南至张家湾注入汉水。全长566公里,流域面积24299平方公里,白河支流众多,主要有黄鸭河、留山河、鸭河、白条河、滦河湍河刁河等,其中以松河、潦河、湍河、刁河最大。次级支流除湍河的支流严陵河、西赵河较大外,其余均为短小河流。白河洪水发生较频繁,鸭河口水库建成后,洪水得到了控制。

水流概况

干流走向

在河南省境,白河干流,源于河南省嵩县白河镇攻离山,自西北流向东南,在南召县皇路店镇转向正南方向,流经嵩县、方城县南召县南阳市新野县,在新野县溧河口出省境。省内河长302公里,流域面积12029平方公里。

在南阳市境内,白河自石桥镇北的麦仁店人境,瓦店镇南李靖庄出界。纵贯石桥、新店、蒲山、茶庵、溧河、潦河、黄台岗、陆营、英庄、瓦店等1个乡(镇),53个村委会辖区,县境段长68.1公里。

在湖北省境,白河干流于翟湾入襄阳县,于两河口唐河交汇后始名唐白河,向南至张家湾注入汉水。襄阳县境河长28公里,流域面积192平方公里。至两河口,白河全长264公里,流域面积12270平方公里。

河道特征

河南省界内全长302公里,流域面积12029平方公里。白河源头至乔端流经深山区,河道狭窄,比降大,河床冲刷严重,两岸山坡较陡,坡面植被覆盖度好。乔端至鸭河口流经浅山区,河谷渐宽,比降小,河床被粗砂、砾石所堆积,岸坡多为柞坡,水土流失严重。鸭河口以下流经垄岗平原区,河宽1000~2000米,河深3~10米,比降1/1500~1/3300。白河滩多,河床极不稳定。据记载,历史上曾发生4次改道性变迁:第一次是元大德七年(1304年)新野县岗头决口夺潦河成为现代的白河;第二次是明隆庆四年(1570年)由岗头迁西;第三、四次是1749年及1954年瓦店决口。

主要支流

白河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29条,主要分布在右岸。左岸有黄鸭河、留山河、鸭河、白条河、滦河,右岸有松河、排路河、麦河、泅水河、永河、温凉河梅溪河十二里河潦河湍河刁河等,其中以松河、潦河、湍河、刁河最大。次级支流除湍河的支流严陵河、西赵河较大外,其余均为短小河流。

湍河,在河南省西南部。古名湍水,因水流湍急而得名。后称湍河。发源于内乡县北部的李青垛南麓,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内乡县、邓县,在新野县的湍口附近注入白河。河长216公里。

刁河,在河南省西南部。古名朝水。唐贞元三十年(797年),吴少诚疏浚,后称刁河,以河水泛滥无定,脾性刁钻得名。源出内乡县西庙岗乡磙子岭,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内乡县、淅川县、邓县,在新野县新甸铺乡张庄附近注入白河。河长133公里。

梅溪河,源于紫山。水有两源:一出前明唐王墓左,一出其右。源皆微弱。二源东南流约2.5公里汇合,流经明承休王墓,至西城永定门流入城河,环城而左,至琉璃桥会温凉河入白河。水自山抵城,斗折蛇行。故又名万湾河。

潦河,位于南阳市西部,源于骑立山麓。水有两源:一出白草垛为西潦河,东南流经镇平杏花山东;一出郭大顶,南流经安皋街为东潦河;至王村乡柳湾村汇合,称潦河。境内流经潦河坡、安皋、王村、潦河、陆营、英庄六乡(镇),于英庄乡东坡村出境。市境段长76公里,河床宽度50—120米。据王村水文站记载,1969年通过最大流量为1800立方米/秒。枯水期则只有涓涓细流。1959年在东潦河上游兴建打磨石岩水库,在西潦河上游兴建彭李坑水库。该河产沙,粒大、棱多、质纯,为优质建筑材料。

泗水河,位于南阳市境北部。又名洱水。源出五朵山北麓。数源凑聚,东南经南召县石门乡流入南阳境。至龙窝同五泉山水、红叶河水、掘地坪水,山(紫山西北)水汇合后,称泗水河。再流经石桥、蒲山两镇,于蒲山镇周湾村注入白河。境内段长13公里,河床宽约120米,流域面积204平方公里。1959年在龙窝北泗水河北支上建冢岗庙水库,同年在龙窝西2公里处建龙王沟水库。此河河床浅平,沙子颗粒大,质纯多梭,为优质建筑材料。

白洮河,又名白焦河。源出方城县石门西,西南流经博望镇东入南阳境。之后,流经隐山西、夏饷铺南、新店街北,亦称官渠,至沙坝庄入白河。

黄渠河,源于紫山东麓。水初甚微,至独山,水流渐大,称涌儿河。折而向东,过钓鱼台注入白河。

西溧河,位于南阳境南部。据明嘉靖《南阳府志》载:“溧河首受淯水于南阳东八里溧河桥北,名马渡堰处。”向南流经溧河、黄台岗两乡,由黄台岗乡方寨村注入自河。河长20.5公里,河床宽10米左右,流域面积41.9平方公里,该河为古代人工河,沿河多设堰破以种植水稻。1956年在玉皇庙街曾发现元至元年间碑刻,碑文中有:“春雨桑麻,千家翠拥,秋风禾稻,万顷飘香”的描述,可知当时沿河两岸灌溉盛况。1957年冬,浚改为跃进三渠,后经过1966年、1967年的整治配套,有效灌溉面积约5万亩。

东溧河,古称棘水,明以后称溧河。源于菱角池、强营一带,属白河水系。干流长18.9公里,流域面积210.9平方公里,流经新店、溧河、金华、黄台岗、瓦店等6个乡(镇)。因河道弯曲狭窄,夏秋水发,往往溢岸为灾。1964年从阎桥村南的西岸,挖一人工河与白河相通,以调节流量,避免水患。

水文特征

白河河流径流补给以降水为主,地下水次之。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0.88亿立方米,主要集中在7~8月,约占全年径流量的50%,秋季径流量明显大于春秋。河流水量丰富,多年平均流量为70.71立方米/秒,属全区各河流之首,最大流量8400立方米/秒(1957年7月15日南阳站)。白河为洪水多发河流之一,主要发生在7~8月。鸭河口水库修建之前,流量大于5000立方米/秒的洪水发生较频繁,一般1~2年发生一次;鸭河口水库建成后,洪水得到了控制,一般6~12年出现一次。白河多年平均含沙量为1.68公斤/立方米,侵蚀模数352.16吨/平方公里,最大含沙量为7.86公斤/立方米,最大侵蚀模数1800吨/平方公里。白河多年平均水温14.8~16.7℃,初冰期11月30日~1月27日,终冰期1月2日~3月3日。河水水质较好,矿化度在120毫克/升以下,硬度在2毫克当量/升以下,河水无色、无味,水质甘甜。

开发治理

干流整治

明代已在白河两岸修堤防患。20世纪30年代,别廷芳在宛属13个县植柳治河,改滩造地,修筑堰渠,但防洪能力很低。1950年后,人民政府对干支流经过多次治理,并修建分洪滞洪区。至1987年,共有堤防1196公里,绿化851公里。

1953年,白河在南阳县(今南阳)段出现7090立方米/秒洪峰,淹耕地47.7万亩,南阳县瓦店街严重塌岸被淹。当年冬,南阳县培修白河堤防75公里,新野县培修堤防25公里,国家投资40万元。1956年对白河堤防进行统一设计和施工,堤防顶宽3米,边坡1:2,超洪高1米,分两期施工。培堤总长度143.5公里,最多上工人数463万人,共计完成土方165.5万立方米,建成涵闸17座,国家投资66万元。工程完成后,南阳市安全下泄流量由4500立方米秒提高到5050立方米秒,新甸铺为6000立方米/秒。1957年7月15日,南阳市曾出现8400立方米/秒,新甸铺6210立方米/秒,均因堤防已全面整修而未出现重大损失。1958年12月~1959年12月在白河上游建成鸭河口大型水库,白河中、下游洪水灾害有了较大缓解。

支流治理

1950年4月,曾培修过支流刁河堤防,完成土方20万立方米。1952年7月,刁河大水,河堤决口28处,沿河灾情严重。是年邓县人民政府呈请兴建姜湾滞洪区。该滞洪区位于刁河右岸,计划滞洪水位119米,淹没面积15平方公里,滞洪量4380万立方米。1973年2月,将滞洪区进水口堵与堤平,不再起分洪作用。至1987年,防洪能力达10年一遇标准,河道过水能力达750立方米/秒。湍河流域山区面积大,水流急,1973年后会站洪峰流量曾达4350立方米秒。每次大水后的堤防工程修复标准都有所提高,使湍河防洪能力达到8年一遇标准,中游河道过水能力达2800立方米/秒,下游达3600立方米/秒。

水库工程

1958年,在南阳市城区以北40公里处的白河上游开始建设鸭河口水库,1959年大坝合龙,1960年拦洪蓄水,并于1988年~1992年进行了除险加固。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030平方公里,总库容13.2亿立方米,兴利库容7.45亿立方米。大坝坝址坐落在南召县皇路店镇鸭河入白河的交汇口处,故称鸭河口水库。鸭河口水库总装机容量1.32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3500千瓦时。

灌区工程

白河流域建有鸭河口灌区。灌区范围内,两汉时期就修有灌溉工程。西汉时,召信臣任南阳太守,主持修建过南阳的马渡堰、上石堰、玉池坡和新野县的沙堰等工程;东汉时,杜诗为南阳太守,曾修复水利工程,陂堰渠相连,发展灌溉。以后时有兴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0年建成鸭河口水库,接着兴建灌区工程。

鸭河口灌区位于唐、白河之间,北起伏牛山,南至省界,控制面积2300平方公里,是河南省最大的自然流灌区,全国十大灌区之一,鸭河口灌区也是河南省重要的商品粮棉生产基地之一。以鸭河口水库为水源,灌溉南阳、新野、唐河、方城、社旗、南阳市6县市,35个乡(镇),605个行政村。设计灌溉面积21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120万亩。下分白桐、鸭东两灌区。白桐灌区渠首位于水库下游20公里处的大占头,枢纽工程由拦河活动坝(100扇闸门)、2孔冲沙闸及3孔进水闸三部分组成,设计流量111立方米秒,灌溉163.7万亩。鸭东灌区直接从水库左岸输水道供水,设计流量23立方米秒,灌溉46.80万亩。

灌区1966年10月开始兴建,1967年建成,1970年开灌。有干渠2条长86.75公里,分干渠8条共205.5公里,支渠148条总长881.9公里,斗农毛渠1774条,各类建筑物5万余座。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