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08 23:08
土拉杆菌病(Tularemia),又称野兔热,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土拉杆菌病是由土拉弗朗西斯菌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感染野生啮齿动物并可传染给其他动物和人类。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肝、脾、肾肿大,充血和多发性粟粒坏死,淋巴结肿大,并有针尖大干酪样坏死灶。
土拉弗氏菌病(Tularaemia,或称兔热病、野兔热、鹿蝇热)是一种急性、感染性人畜共患疾病,发生在北半球的多数国家,流行于北纬30°~71°地区。其致病菌是土拉弗朗西斯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简称土拉弗氏菌)。
1912年McCoy从美国土拉县的黄鼠中分离出一株新菌种,根据该地地名命名为土拉菌。
l9l9年,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一名公共卫生官员E.Francis被派到犹他州调查鹿蝇热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鉴于E.Francis的贡献,该菌重命名为土拉弗朗西斯菌。
菌型可分为:
1.美洲变种(A型),能分解甘油,对家兔毒力强;
2.欧洲变种(B型),不分解甘油,对家兔毒力弱。
本菌具有三种抗原:
①多糖抗原,可使恢复期患者发生速发型变态反应;
②细胞壁及胞膜抗原,有免疫性和内毒素作用;
③蛋白抗原可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应。土拉杆菌在自然界生存力较强,但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加热55~60℃、10分钟即死亡,普通消毒剂可灭活,但对低温、干燥的抵抗力较强。在尸体中能生存133天。
(一)传染源 自然界百余种野生动物、家畜、鸟、鱼及两栖动物均曾分离出土拉菌,但主要传染源是野兔、田鼠。羊羔和1-2岁幼羊感染后也可作为传染源。人传染人未见报道。
(二)传播途径 主要为直接接触,昆虫叮咬以及消化道摄入传染。亦可由气溶胶经呼吸道或眼结合膜进入人体。本菌传染力强,能透过没有损伤的粘膜或皮肤,所以人类在狩猎、农业劳动、野外活动及处理病畜时要特别注意。
(三)易感人群不同年龄、性别和职业的人群均易感。猎民、屠宰、肉类皮毛加工、鹿鼠饲养、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农牧民因接触机会较多,感染及发病率较高。本病隐性感染较多,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再感染者偶见。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较多病例发生在夏季。
土拉杆菌所导致的人体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在感染后2~4周形成。近来认为中性粒细胞尤其重要,该细胞对土拉杆菌成为“细胞内生长菌”有阻碍作用。
病原菌自皮肤破损处侵入人体后,于2至5日内(1~10日)局部形成红斑或丘疹、皮损扩大并形成溃疡,细菌即循淋巴管侵入附近淋巴结,并引起炎症。土拉杆菌属细胞内生长菌,细菌被吞噬细胞吞噬后,不一定被杀灭,且可从淋巴结中逸出,进入血液循环而引起菌血症,并侵入全身脏器,其中肝、脾、深部淋巴结、骨髓等网状内皮系统摄菌尤多。
肝、脾与淋巴结(继发性)中有结核性肉芽肿,具一定特征性。肉芽肿无出血,是与鼠疫区别的重要标志。
病原菌由呼吸道吸入后,可被肺泡内的巨噬细胞所吞噬,若在肺泡内不被消灭,则病原菌繁殖,周围可出现炎症反应,伴肺泡壁坏死,纵隔淋巴结常肿大。肉眼可见散在的斑片状支气管肺炎,某些可相互融合。肺内结核样肉芽肿的形成较其他部位为少。
潜伏期1~10日,平均3~5日。
大多急剧起病,突然出现寒战,继以高热,体温达39~40℃,伴剧烈心痛,乏力,肌肉疼痛和盗汗。热程可持续1~2周,甚至迁延数月。肝脾肿大、有压痛。由于本菌的侵入途径较多,临床表现多样化,可分为下列类型:
(一)溃疡腺型 最多见,约占75~80%,主要特点是皮肤溃疡和痛性淋巴结肿大。与兔有关的患者皮损多在手指和手掌。蜱媒传播的患者皮损多在下肢与会阴。病原菌入侵1~2日后,在侵入部位发生肿胀与疼痛,继而出现丘疹、水疱和脓疱。脓疱破溃后形成溃疡,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隆起有硬结感;周围红肿不显著,伴有疼痛,有时有黑色痂皮。依溃疡部位不同,发生相应处的淋巴结肿大。常有肱骨内上踝、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二)腺型 仅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大而未见皮肤病损,约占5~10%。腺肿以腋下或腹股沟多见,可大如鸡卵,开始疼痛明显,以后逐渐减轻。多在1~2月内消肿,也有于3~4周时化脓而破溃,排出乳白色脓液,无臭,脓汁外溢可达数日不愈。
(三)胃肠型主要表现为腹部阵发性钝痛,伴恶心、呕吐、颈、咽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偶致腹膜炎。
(四)肺型 出现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咳嗽、气促、咳痰及胸骨后钝痛,重者伴有严重毒血症状。肺部阳性体征少,胸部X线示支气管肺炎。偶见肺脓肿、肺坏疽和肺空洞。肺门淋巴结常有肿大。
(五)伤寒型 约占5~15%,起病急,剧烈头痛,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热程1~2周,大汗,肌肉及关节疼痛,肝脾肿大,常有触痛。偶有瘀点、斑丘疹和脓疱疹。
(六)眼腺型少见,表现为眼结合膜充血、发痒、流泪、畏光、疼痛、眼睑严重水肿、角膜溃疡及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七)咽腺型病原菌经口侵入,可致扁桃体及周围组织水肿发炎,并有小溃疡形成,偶见灰白色坏死膜,患者咽痛不明显,但可致颈、颌下淋巴结肿大和压痛。
(一)流行病学资料注意职业特征,特别是有野兔接触史及相关职业等均有重要参考意义,昆虫叮咬史也很重要。
(二)临床表现如皮肤溃疡、单侧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溃疡等有一定诊断价值。确诊有待细菌分离和阳性免疫反应,凝集效价逐次增高较一次高效价更有意义。
(三)实验室检查
本病确诊需依靠微生物学检查。由于本菌可感染人,因此,采样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临床病猫的口腔分泌物和渗出液。
1.血象 白细胞多数在正常范围,少数病例可升达12~15×109/L,血沉增速。
2.细菌培养以痰、脓液、血、支气管洗出液等标本接种于含有半胱氨酸、卵黄等特殊培养基上,可分离出致病菌。但血培养的阳性率一般较低。
3.动物接种 将上述标本接种于小白鼠或豚鼠皮下或腹腔,动物一般于1周内死亡,解剖可发现肝、脾中有肉芽肿病变,从脾中可分离出病原菌。
4.血清学试验凝集试验应用普遍,凝集抗体一般于病后10~14日内出现,可持续多年,效价≥1:160提示近期感染,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抗体滴度升高4倍有诊断意义;反向间接血球凝集试验,具有早期快速诊断特点;免疫光抗体法,特异性及灵敏度较好,亦可用于早期快诊。
5.皮肤试验 用稀释的死菌悬液或经提纯抗原制备的土拉菌素,接种0.1ml于前壁皮内,观察12~24小时,呈现红肿即为阳性反应。主要用于流行病学调查,亦可做临床诊断的参考。
本病应与鼠疫、炭疽、鼠咬热等皮肤病灶和淋巴腺肿大鉴别。
1.鼠疫淋巴结肿大为流行时最先出现的病变,腹股沟淋巴结最先累及,依次为腋下,颈部淋巴结,常有较重的全身症状。淋巴结肿痛显著,可软化,化脓,易破溃,脓液中找到鼠疫杆菌可确诊。鼠疫溃疡的疼痛远较兔热病为剧。
2.炭疽的淋巴腺肿大较轻,无痛。炭疽溃疡则有突出的黑色焦痂,周围组织水肿显著,而疼痛则极轻微。
3.鼠咬热由鼠类咬伤所至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为小螺菌,感染后出现高热,局部硬结性溃疡,局部淋巴结肿大,有压痛、皮疹等。
此外,兔热病还应与恙虫、伤寒、类鼻疽、皮肤型孢子丝菌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相区别。
(一)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饮食应有足够热量和适当蛋白质,肺炎病例宜给氧,肿大淋巴结不可挤压,无脓肿形成,应避免切开引流,可用饱和硫酸镁溶液局部湿敷。
(二)抗菌治疗 首选链霉素,成人1g/日,分2次肌注,疗程7~10日。链霉素过敏者可采用四环素类药物,亦可用于复发再治疗,成人2g/日,分4次口服,疗程10~14日。合并脑膜炎者可选用氯霉素,成人1.5~2.0g/日,静脉给药,疗程10~14日,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必要时亦可采用。多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似无必要。
如不经治疗可致4~8周的长期发热,恢复期缓慢延长,病死率各型不同,可达5%~30%。经特效治疗后已很少死亡,病死率不足1%,愈后一般良好。
强调个人防护,预防接种尤为重要。一般采用减毒活菌苗皮上划痕法,疫区居民应普遍接种,每5年复种1次,每次均为0.1ml可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也有采用口服减毒活疫苗及气溶胶吸入法者。
疫区居民应避免被蜱、蚊或蚋叮咬,在蜱多地区工作时宜穿紧身衣,两袖束紧,裤脚塞入长靴内。剥野兔皮时应带手套,兔肉必须充分煮熟。妥善保藏饮食,防止被鼠排泄物所污染,饮水须煮沸。实验室工作者须防止染菌器皿、培养物等污染皮肤或粘膜。
应结合疫区具体情况开垦荒地、改进农业管理,以改变环境,从而减少啮齿类动物和媒介节肢动物的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