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协定

更新时间:2023-08-31 03:26

地中海协定(Mediterranean Agreements)1887年英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以互换照会的形式订立的两次旨在维持地中海现状的协定。

内容

意大利和法国争夺北非,奥匈和沙俄争夺巴尔干,而法、俄都是英国在地中海的劲敌。德国宰相O.von俾斯麦竭力鼓励英国和意、奥合作,力图把它拉进德、奥、意三国同盟(1882)共同对付法、俄。1887年 2月12日,英、意约定维持地中海以及亚得里亚海、爱琴海黑海的现状。意大利支持英国在埃及的政策,英国支持意大利在北非的政策。英、意要在共同利益问题上实行全面合作,但“这种合作的性质必须由它们在实行合作时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这意味着,一旦意、法进行战争,英国可不予意大利军事援助。奥匈于同年 3月24日,西班牙于5月4日先后加入该项协定。史称第一次地中海协定。在保加利亚危机期间,驻君士坦丁堡的英、奥、意 3国大使协议合力支持土耳其抵抗沙俄的侵略。在俾斯麦的推动下。

1887年12月12日英、奥缔结协定。4天后,意大利也加入,3国商定共同维持近东现状,保护黑海海峡和确认土耳其对保加利亚及小亚细亚的宗主权,共同抵制俄国影响在土耳其的增长。并规定:如果土耳其抵制俄国在上述地区的非法举动,3国将立即就应采取的措施取得协议。如果它们认为土耳其串通或纵容俄国的非法举动,就暂时占领土耳其的一些地点,是为第二次地中海协定。协定中没有明确规定英国承担具体的军事义务,由于它坚持行动自由,没有同法、俄发生武装冲突。而随着英、德矛盾的发展,英国转向法、俄,协定丧失意义。

根本原因

地中海协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历史背景

俾斯麦的外交是极其复杂的。他千方百计地要把法国孤立起来。在巴尔干问题上他一面采取冷静态度,拒绝支持奥国对俄国的强硬政策;另一面则积极促使英奥合作对付俄国以减轻德国对其同盟者的义务。他提醒奥国当局:德奥同盟是一个防守同盟,只有在俄国进攻奥国时,德国才有出兵援奥的义务,德国于巴尔干没有直接利害关系,而英国对它确实很关心,在不能确定英国参战以前,切莫跟俄国开战。拉拢英国不只对付俄国也是对付法国。法俄都是英国的劲敌,而这两国恰巧又是德奥意的敌人。英国想推动三国同盟制服俄国,而自己坐收渔人之利。如果必须参加反俄的阵线,它仅能答应同奥意两国走共同的政治路线,保全它在地中海和近东的利益,但不能签订任何军事同盟条约。这样的同盟显然对于意大利的好处很多。英国犹疑不决,俾斯麦用威胁的语言促使英国入伙。一八八七年二月十二日英意交换照会,接着奥国加入了英意协定。英意奥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地中海问题,因而称为《第一次地中海协定》。而《第二次地中海协定》则是对付俄国的。

《第一次地中海协定》

1871年德国统一后,欧洲进入了俾斯麦主导的均势时期,依靠秘密条约、不断的谋略以及高度的不诚实为手段,俾斯麦成功地使欧洲各大国相互牵制。其中,《第一次地中海协定》便是俾斯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由此最终形成了英奥意三国在地中海和近东联合抵制法俄的局面。它不仅挽救了俾斯麦结盟体系,而且维持了欧洲的和平。本文旨在分析俾斯麦促成第一次地中海协定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外交思路。《第一次地中海协定》的目标主要针对法国。

《第二次地中海协定》

18俾斯麦趁势将《德奥同盟条约》文本送交伦敦,并在1887年11月22日致信索尔兹伯里。信中表示:“如果奥匈帝国之独立受到俄国侵略的威胁,或者英意遭到法国入侵的危险,德国始终有责任采取进入战线的政策。”19在英国确认了德国对奥匈支援的程度后,1887年12月12日,和16日,英、奥、意三国互换照会,达成《第二次地中海协定》,基本上排除了俄国占领保加利亚,或挟持苏丹,控制土耳其海峡的可能。俄国如果向奥匈挑衅,将遭到英奥意围攻。在这一背景之下,俄国开始退却。1888年1月俄国在德国的支持下要求土耳其政府宣布斐迪南当选为非法,遭到英奥意的联合抵制。4月土耳其满足了俄国的要求。俄国挽回了一部分面子,此后保加利亚问题也就不了了之。

社会影响

再保险条约》和《地中海协定》造成了英奥意与法俄在近东地中海地的相互牵制之势,同时又阻遏了法俄结合,保证了德国在欧洲大陆的主导地位。然而俾斯麦的体系却包含着极大复杂性和矛盾性,其促成的对德国有利的均衡局面本质上是脆弱的。因而他的外交归根结底仍只是一种拖延问题的权宜之计。

作为现实政治的大师,俾斯麦将外交艺术发挥到了极至。现实政治促成了德国的统一和巩固,俾斯麦对现实政治的迷恋,却最终使统一后的德国自食其果。尽管随着德国的统一,俾斯麦由现状的破坏者转变成了现状的维护者,但形势已今非昔比。在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下,他鼓吹的君主团结原则已失去了维系力。对强权赤裸裸的追求已成为各国维护自身安全与利益的基本手段,国际关系增添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卡托科夫的攻击就是对俾斯麦富有讽刺意味的回敬。

在俾斯麦的时代,欧洲大国关系日趋僵化紧张。德国的统一,使中欧失去了历史上的缓冲作用,它不再能为大国间争夺霸权的斗争,提供警戒和补偿的空间,以至于彻底改变了欧洲强权结构。均势外交所赖以运作的大国关系的松散性正在消失,标志便是1879年德奥同盟的缔结。事实上,德国已很难做出其他选择。俾斯麦的同盟,正是对这一变化的本能反映,它反过来也巩固强化了这一趋势。大国关系紧张,是俾斯麦同盟成立的缘由,也是它得以维持的必要条件。俾斯麦的外交风格,集中体现了自负与焦虑结合的心态。为了阻止敌对力量的联合,确立德国在欧洲大陆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保持大国关系适度的紧张是必要的。盟国间如果关系紧张,他就鼓励合作,一旦它们和睦相处,他就撤回支持,并制造摩擦。然而,俾斯麦的策略也许会为德国争得盟国,却也往往使德国失去了朋友。当时的德国,从本质上说是属于现状的国家,对于正在崛起中的德国,不诚信的恶名,可能比好战更危险。欧洲国家对德国政策的信心、信任是保持德国外交地位的前提。而俾斯麦的谋略往往产生相反的效果。随着欧洲局势逐步紧张,一个充满敌意、猜疑和不安全感的国际环境已初现端倪。与大国关系开始僵化紧张同步的是德国政策逐渐丧失平衡和弹性。1886年10月,俾斯麦在给儿子的信中就已暗示:俄奥一旦开战,不论谁是进攻方,德国都别无选择,只能站在奥匈一边投入战斗。俾斯麦在台上时,尚可凭借自己高招的外交技巧和崇高威望,抵消其政策的消极后果,在他之后,便后继无人了。

1890年俾斯麦去职,德国新当局放弃《再保险条约》,四年后法俄结盟,俾斯麦的欧洲秩序也随之崩解。

结果

一方面是尔巴斯使命失败,沙皇挫折感加深的结果,也是对卡尔诺基国会演说的回应。要想按俄国的意愿解决保加利亚问题,就得排除奥国的阻挠。奥匈的实力并不构成威胁,关键是德奥同盟。如果俄国要发动对奥匈的战争,或使俄国的战争威胁产生效果,必须预先阻止德国的介入。唯一的希望在法国。有迹象表明,俄国军方和泛斯拉夫派,通过著名报人、保守的民族主义者卡托科夫从10月末起已对沙皇的决策倾向施加了重大影响。为了牵制德国,沙皇有可能急剧改变其欧洲政策,法俄结盟的前景已隐约可现。俾斯麦同盟体系面临崩溃的危险。布郎热运动为俾斯麦摆脱困境提供了良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