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03 15:49
《学科重建以来的中国人类学》是2008年12月1日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建民
《学科重建以来的中国人类学》是部分中国人类学家就学科重建以来的中国人类学发展状况发表的专题论文集。论文作者来自当代中国大陆最主要的人类学学术机构,他们在《学科重建以来的中国人类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和研究角度反映了中国人类学最新的研究动向。在《学科重建以来的中国人类学》中,作者们通过区域性研究的追溯和学科发展史的回顾,对如何在中国建立和发展人类学的学科进行了讨论;借助学科史的梳理,来反思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基于各自在人类学不同分支的研究实践,说明了这些分支学科的最新进展。
学科重建以来的中国人类学(代序)
一、文集编撰由来
二、中国人类学学科定位
三、学科史梳理与争辩
四、人类学各分支的进展
回向“整体人类学”——以中国情景而论的简纲
一、问题与讨论
二、背景与反思
三、面向与整合
四、意义与展望
民族志“书写”:徘徊于科学与诗学问的叙事
一、“书写之椽”:一种民族志表述的反思
二、“事实之后”:一种民族志解释的思辨
三、“装饰之美”:一种民族志范式的困惑
国外民族志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
一、时代的呼唤
二、民族志的若干要点
三、可借鉴的学科机制
四、我们的机会与选择
论中国场景下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关系
一、人类学与民族学的相似性或相近性
二、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差异性
三、国家学科分类与学科归属
四、结论:差异和联合
近年来社会学硕士论文写作中的叙事转向
一、社会学研究生论文写作中所呈现的叙事转向
二、社会学研究生论文写作中叙事转向的原因分析
三、论文写作过程中凸现的教育问题
在文化对立与文化自觉之间
一、话题的提出
二、文化相对主义与文化对立
三、超越文化相对主义与文化自觉
四、如何处在文化对立与文化自觉之间?
中国人类学的自我反思
一、中断的反思——1949年以前的中国人类学的自我反思
二、接续的反思——1949年以后中国人类学的反思
轨迹:学科创建以来中国人类学的四件事
一、起航:中国人类学会的成立
二、跨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
三、家园:《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人类学专栏
四、平台:人类学高级论坛
五、结语
东南人类学的发展
一、前言
二、东南人类学发展的各个时期
三、东南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议题
四、应用领域与近年来的发展及学术成果
五、结语
“汉语人类学”视野中的大理研究与再研究
一、“汉语人类学”及其学科意义
二、有关大理的两则人类学研究
三、以己身看他者的再研究
2006年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发展报告
一、学科发展概况
二、2006年主要成果和焦点问题
三、主要问题及趋势
论经济人类学的重要研究主题
一、学科发展轨迹:几个重要的历史分期
二、现阶段经济人类学的重要研究主题
三、经济人类学在中国
经济人类学与关于经济的人类学
一、什么是“经济”?——人类学的理解
二、什么样的研究属于经济人类学的范畴
三、经济人类学的研究对象
四、整体文化比较:经济人类学的方法论视角
五、经济人类学的学科定位
六、互为主体性:启发与贡献
我所了解的历史人类学
一、无历史的人类学
二、有历史的人类学
三、对“新鲜事物拜物教”的省思
四、历史意识问题
五、三种社会形态
六、几种“历史感
方位转换中的艺术学研究
一、概述
二、人类学对原始艺术的考察与认识
三、艺术人类学对原始艺术的认识
四、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艺术
五、艺术人类学的研究任务
六、艺术人类学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七、结束语
王建民,博士,1957年6月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人类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中国人类学史、艺术人类学等。著有《中国民族学史》(上下两卷,其中下卷合著)、《艺术人类学新论》等,担任《艺术人类学译丛》、《西方人类学新教材译丛》主编、《20世纪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经典著作丛书》副主编。
汤芸博士,1978年7月生于湖南。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讲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特聘助理研究员。著有《以山为盟——黔中文化接触中的地景、传闻与历史感》等。
年的发展历程,从恢复学科设置、确定学科地位、建立学术团体、引进学术理论、进行田野调查、发表学术论著、培养学科人才,到与国际学术界交流和对话,呈现出纵向发展和横向扩张局面,然而其中亦有诸多需要我们不断反思和检讨之处。在2008年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大会于中国召开之前,系统地梳理学科发展的得失更有必要。
2006年12月1日至3日,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当代民族问题战略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召开了“学科重建以来的中国人类学”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一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首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和学术机构的三十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北京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近两百名相关专业研究生及爱好者到会聆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