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街道

更新时间:2023-08-12 14:44

定边街道,隶属于陕西榆林定边县,地处定边县境西北,与贺圈镇砖井镇白泥井镇盐场堡镇等镇接壤。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7°32′55.30″~37°38′45.08″,东经107°33′31.27″~107°48′20.72″之间。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9千米,南部最大距离11千米,版图呈鸭蛋形,总面积198.6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明清时,镇属为边塞,设延绥镇西协协镇署。

民国十八年(1929),改制区、乡,定边镇属为第一区。

1956年,设居民委员会。

1958年,区改城滩乡。

1959年,改为三星人民公社。

1960年,改名城滩人民公社。

1964年,城滩公社改为城关镇。

1984年7月,改城关镇为定边镇。

2015年6月28日,撤销定边县定边镇,设立定边街道。

行政区划

截至2000年末,原定边镇辖镇辖西园子、南园子、李园子、东园子、北园子、杨寨子、蔡马场、曹园子、十里沙9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定边街道辖13个社区、6个行政村:西关民族社区、明珠社区、民生社区、北关社区、东关社区、长城街社区、新乐社区、创业社区、新华社区、马莲社区、南关社区、兴源社区、绿洲社区,西园子村、北园子村、南园子村、十里沙村、东园子村、李园子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定边街道地处定边县境西北,与贺圈镇砖井镇白泥井镇盐场堡镇等镇接壤。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7°32′55.30″~37°38′45.08″,东经107°33′31.27″~107°48′20.72″之间。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9千米,南部最大距离11千米,版图呈鸭蛋形,总面积198.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定边街道境内地势平坦,是毛乌素沙漠黄土高原接壤过渡地带,整个地形南高北低,平均海拔高1307米。

气候

定边街道气候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炎热。

自然灾害

定边街道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风沙、霜冻、冰雹等。

人口

2000年,原定边镇有15002户,5423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6017人、回族3264人、蒙古族1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60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原定边镇有30275户,99732人。

根据定边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定边街道常住人口为182893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53.94%;常住人口中,男性占51.45%,女性占48.55%,性别比为105.97;常住人口中,0-14岁占25.04%,15-59岁占65.05%,60岁及以上占9.91%(其中65岁及以上占6.41%);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00年。

经济

综述

2012年,原定边镇国民生产总值实现2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089元。

第一产业

截至2000年,原定边镇有耕地1066.67公顷,其中水地37.8公顷,配套机井500眼。粮食总产量90万千克。镇属林地1133.33公顷,其中果园1.69公顷,果类以苹果、梨、桃、杏为多。全镇有大牧畜580头,羊2109只。

2012年,原定边镇粮食总播种面积5689亩,其中玉米播种2659亩、马铃薯播种3030亩,基本农田保护895亩,粮食产量达1582吨;农民人均纯收入9089元,较上年净增569元。全镇蔬菜种植面积3550亩,蔬菜产量达5200吨;奶牛养殖2156头,奶产量达6258吨;全年造林1510余亩;2012年推广农机具320台。

第二产业

定边街道镇办企业始于1958年,兴办的小型工商企业有火药厂、砖瓦厂、石灰厂、木业社、铁业社、五金社、缝纫社、皮革社、制鞋社、皮业社、豆腐厂、米面加工厂、口袋社、旅店、食堂、工程队、运输社、石印刻字组、钉秤组等计21个。至1981年,有综合厂、拖拉机站、镀镜厂、文具厂、旅店、网套厂、缝纫厂、带蜡厂、工程一、二队、民运一、二队、草市场、编制厂、压面组、照相组、充电组、小五金组、钉秤组、诊疗所、橡胶厂、食堂等23个。截至2000年,原定边镇辖区内有个体工商户1025家,注册资金7600万元,从业人员4668人。

截至1998年,原定边镇乡镇企业22家,年产值可达8505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00年,原定边镇镇内设中学4所(定中、二中、三中、职中),有中学生6180名;有小学11所,其中县属1所、镇属10所,在校学生7800名。

科学技术

2012年,原定边镇全年共邀请县科协、畜牧局等技术人员集中培训农民3次,培训人数达4200人次,并组织农民到杨陵等地参观学习,使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掌握1至2门种养技术或职业技能。

文化事业

2012年,原定边镇农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及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基本达到全覆盖。

医疗卫生

截至2000年,原定边镇有县属医院3所以及数十个个体诊所,病床50张,中西医护人员92人,其中主治医师以上者8人。

基础设施

2012年,原定边镇完成杨寨子村移民搬迁点征地工作;完成北园子村五组占地47亩的新农村建设;启动了西园子占地100亩,首期新建168套住房的新农村建设工程;完成北园子新农村道路建设的初步设计工作,全长974米,宽4米,排水974米;完成了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共计改造9户。

交通运输

定边街道有青银高速公路307国道、定海路、北周路、靖王高速公路太中银铁路等穿境而过,

历史文化

旧县八景

定边旧志所载全县8景,定边街道有3景:

其一“北塞层沙”。塞外沙漠,风卷层涌,遂成坡堤。诗曰:“大漠飙时起,长堤尽拥沙。回环山有迹,飘逐浪生花。雨过明如锦,晴余灿若霞。霜天长望处,月下乱飞鸦。”

其二“奎星楼耸”。城垣巽方设奎星楼,配合角楼。楼三层,巍然耸峙。诗曰:危耸东城上,奎光扶斗分。几层连紫气,百尺上青云。金碧以朝旭,高寒倚夕曛。地灵人自杰,领袖寄斯文。”

其三“元帝高台”。县城北街有元帝庙,额“紫极元宫”,为南山乾沟水直冲县城,遂倚北添建三天门,“复筑崇台镇之”,形势完固。诗曰:“紫极当城北,巍峨殿宇开。门还分上界,阁亦在高台。瞻养规模整,登临气脉培。至今山水奠,人唱壤歌来。”

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相传北宋时已有,原为阳歌,“言时较阳,春歌以乐。”《延安府志》记有“春闹社,俗名秧歌。”由此可知,秧歌源于社日祭祀土地爷的活动。是一种民间广场集体歌舞艺术,盛行于陕西省延安、榆林一带,通常于正月十五进行表演。

陕北秧歌主要有“大秧歌”和“踢场子”两大类。大秧歌,是一种在广场上进行的集体性歌舞活动,并伴有狮子、龙灯、竹马、旱船、跑驴等社火节目。“踢场子”秧歌,参加人数为偶数,成双成队,男待彩扇,女舞彩绸。

秧歌舞主要有三种角色,即伞头、文、武身子和丑角。经过改革后秧歌舞角色有所不同,服饰可为现代装,腰系红绸带。

物产美食

荞面圪坨

荞面圪坨是陕西定边的汉族风味小吃。将荞面加水和好,用拳头踩坚擀成三公分厚的面片,切成小指头大小的方丁丁,逐个用大拇指向立脚点推动成圪坨状,入锅煮熟后浇上羊肉臊子汤,再加上调料即成。

荣誉称号

2012年,原定边镇荣获“省级文明村镇”光荣称号;被定边县委、县政府评为农村住户调查工作先进单位、全县档案工作先进集体、五四红旗团委。

2020年,定边街道被榆林市禁毒委员会评为“2019年度全市禁毒工作优秀基层单位”。

2020年,定边街道被定边县委评为“2019年度先进基层党(工)委”;被县委、县政府评为“2019年度全县民族宗教工作先进集体”、“2019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乡镇”、“2019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2019年度政法工作暨平安建设目标责任考核第一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乡镇”;被县政府征兵办公室评为“2019年度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2021年7月,定边县定边街道党工委被授予“榆林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21年11月5日,定边街道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2021-2023年度“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