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韦族

更新时间:2024-06-27 11:00

东胡室韦族,中国古代东北民族。又作豕韦,失韦,或失围。北魏时始见于记载。源于东夷蒙国豕韦,北迁后译为东胡鲜卑室伪,室韦与契丹同出一源,以兴安岭为界,南部为契丹,北部号室韦。居地在今黑龙江中上游两岸及嫩江流域。以狩猎为业,多捕貂,养牛马猪,食肉衣皮,也种植麦、粟;夏时城居,冬逐水草。各部首领号“莫贺咄”,不相统属。不时遣使至北周北齐朝贡。后分为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包豕韦)、深末怛室韦大室韦五部,各不相属,风俗习惯稍异,均为突厥所役属。

名称起源

南室韦渐分为二十五部,每部酋号称“余莫弗瞒咄”。其俗男子被发,女子盘发,乘牛车北室韦分为九部,部酋称“乞引莫贺咄(奇源蒙古)”,每部又有三“莫何弗(蒙国副)”为副。曾派贡使向隋朝献方物。唐代室韦分布益广,多达二十余部。蒙国豕韦氏善养猪,以皮为室韦故俗称室韦国。

蒙国蒙古语音译蒙古、意译蒙兀鲁斯;室韦为豕韦音译。室韦与唐朝关系密切,不时遣使贡丰貂等,接受唐朝所授官职。为了加强对室韦的管理,唐在室韦设立室韦都督府,委任室韦首领为大都督、都督。唐朝亡于内讧,室韦都督府也随之解体。自北魏时期起,室韦各部开始与中原王朝通贡。突厥汗廷统治蒙古高原之后,室韦人成了突厥臣属,唐朝初年,室韦人还处在典型的原始公社阶段,“其国无君长”,“无赋额”。部落首领称为“莫贺弗”。室韦之名始见与北魏史籍。

简介

室韦族见于汉文文献,始于5世纪(北魏),进入11世纪后(金前期),史书上才无室韦活动记事,凡历6个世纪左右。其间,约从10世纪起,一些部落西迁南徙,采用了新的称号,走上新的发展道路,中世纪后期名震亚欧大陆的蒙古族,即是蒙兀部西迁后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各部发展形成。

室韦,初作豕韦,南北朝译为失韦,隋时译为室韦,后也有写作失韦、失围的。原系蒙古语音译,用作族称,意为“豕韦人”,方壮猷等说室韦为“鲜卑”的同名异译或别称。

概况

室韦族的渊源,史书说其为“契丹之类”,或“丁零之苗裔”。结合史载其地理位置社会生产和风俗习惯等考察,其主体部分出自鲜卑宇文部,是东胡的后裔。《魏书》说其语言与库莫奚、契丹和豆莫娄同,《隋书》记其偏处西北方的大室韦“语言不通”,《新唐书》又谓“其语言,靺鞨也”,这些不同记载,又反映了室韦不是单一的民族共同体,而是一个多源的民族综合体。若以地区作大体划分,中部的属东胡族系,西部的属突厥系统,东部的属肃慎、貊族系。正是由于这种情况,造成学术界对其族源众说纷坛,有起源于鲜卑、或乌桓、或肃慎、或丁零、或自成一族系等不同说法,还有说其是春秋战国前原居中原“豕韦”的北迁居民。

发展历史

南北朝时期,室韦大体上分布在今嫩江以西的大兴安岭地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中原人对它了解的加深,可知隋唐时期其区域约东起嫩江东岸附近及今结雅河上中游地区,西至石勒喀河流域,南在今洮儿河流域与契丹为邻,北达外兴安岭南麓。

室韦族最初的部落情况,最先为其作传的《魏书》未作交代。7世纪前后,下分五大部。唐代“分部凡二十余”,有户至少3万,人口在15万以上。

544年(东魏武定二年)室韦派使臣张焉豆伐等向东魏献方物,开始了与中原王朝的联系。自此近10年间,几乎每年都遣使向东魏后向北齐贡献。

由于北齐营州刺史陆士茂“诈杀失韦八百余人”,朝贡关系一度中断,双方兵戎相见。王峻为刺史后,改用招抚政策,使紧张的关系缓和下来,于是室韦又先后于563年(北齐河清二年)、567年(北齐天统三年)向北齐朝献。

北室韦时遣使贡献,余无至者。

隋朝时期,突厥派三吐屯统治室韦。北室韦遣使与隋建立联系。南室韦、钵室韦、深末怛室韦、大室韦则都没有与隋朝联系。这一时期,室韦与高丽有了频繁的经济交往,常以土特产品从高丽换取铁器。唐兴以后,原臣属突厥的东北各民族不堪突厥敛取无度,纷纷归唐,室韦亦于唐武德年间(618—626)遣使向唐贡献。629年(唐贞观三年),唐以室韦、契丹部落置师州,侨治营州境内,管理室韦、契丹事务。次年,唐大破突厥,营州都督薛万淑又对其施行安抚政策,室韦与唐关系进一步密切。唐武后时,后突厥兴起,室韦又受突厥制驭,与唐来往中断。室韦在707年朝唐时,请求助唐讨突厥

为此,唐置平卢节度,镇抚室韦、契丹。唐玄宗末,安禄山反范阳,室韦被裹胁与唐廷关系再度中断,至大历(766—779)中始得恢复。为了加强对室韦的管理,唐在室韦设立室韦都督府,委任室韦首领为大都督、都督,室韦地区被正式纳入唐的版图。经不完全统计,室韦自武德年间至咸通三年(862),朝唐凡46次。在这数十次的朝贡过程中,一方面,室韦人将马、豹、丰貂等方物输入中原;另方面,唐对室韦来朝的使者在加授将军、郎将等官的同时。又回送帛、锦彩、银器等物,这就不仅加强了政治上的密切关系,而且也起到了相互经济交流的作用。

唐朝亡于内讧之后,五代时期,中原大乱,崛起的契丹乘机多次出兵征伐室韦,致使室韦进入解体过程。

室韦族的解体,始于9世纪末。这是由于在其西边的宗主国突厥被回纥攻破后,9世纪中叶回纥又为黠戛斯所破,或西迁,或南逃,不久大量黠戛斯人返回天山西部地区,这给室韦创造了向西移住的有利条件;在其南方,契丹趁五代内乱之机,在9世纪末连连北进,致使室韦诸部或西迁南徙,或被契丹征服。出现重新组合。此后有的以新的称号活动,有的在一个时期内虽保留了原族称,但在后来不断变化的形势下也改号易名。已知的有:西迁的有蒙兀、大小如者室韦。蒙兀室韦约在10世纪初由额尔古纳河以东向西迁移,最后到达斡难河(今鄂嫩河)发源地不儿罕山(今大肯特山),在辽代以萌古或被称袜劫子为号,经过二三百年的发展,到金末发展为拥有16个部落的蒙古族。大、小如者室韦,约在9世纪初已由大兴安岭以东西迁至石勒喀河流域,唐后期称“俞折”(系“如者”转音),辽又转称羽厥(亦作乌古),这时一些在大兴安岭以西的移塞没等部落也改称乌古,使其地域有今海拉尔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金末加入了蒙古族。南徙和西南徙的有大室韦、乌素古、和解等部。大室韦是在唐中期以后由石勒喀河流域南下至阔连海子(今呼伦湖)、捕鱼儿泊(今贝尔湖)一带的,辽代称敌烈,金称塔塔尔部,蒙古兴起后为蒙古兼并。乌素固部和西室韦等部,在8世纪中叶以后因军事行动已转移到阴山之阳的振武附近,军事上受挫后似未返回原故地,在辽金时代与黑车子室韦同被称为阴山室韦。黑车子室韦称号见于唐后期,他是和解、那礼等部在南徙过程中采用的新称号,新居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至山西省大同市一带,被辽征服后不久。其名渐不复见,乃以阴山室韦之名见于史书,金代是汪古部的成员,13世纪初归入蒙古族。

经过上述变动后,辽代尚以室韦作称号的主要有室韦部突吕不室韦部。室韦部是辽代对原居嫩江上游和黑龙江北一些室韦部落的总称,金初归附女真后遂不见其名,似加入了女真族。突吕不室韦来源于黄头室韦,黄头室韦分为突吕不室韦部、涅刺拏古部,成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时期契丹20部成员,居住在今齐齐哈尔市至泰来县一带;辽圣宗耶律隆绪契丹34部中涅刺挛古部改称涅刺越兀部,并被迁戍黑山(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北,不见突吕不室韦部之名,疑黄头女真是该部改名。

分布

五大部为:南室韦,有25个氏族,在今齐齐哈尔市至呼伦湖一带;北室韦,凡9个氏族,分布大兴安岭东侧的诺敏河流域东达小兴安岭西段;钵室韦,居大兴安岭北麓盘古河流域;深末怛室韦,大体在今根河流域;大室韦,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

②唐代室韦的部落名称和数目,两唐书《室韦传》所列不尽相同,经勘比后得20部。

③部名和所在地为:乌素固部,在今克鲁伦河下游地区;那礼部,居于诺敏河下游南;岭西部,在小兴安岭西侧钠谟尔河附近;移塞没部,居乌尔逊河海拉尔河之间;塞易支部,在哈拉哈河绰尔河上游一带;和解部,散居雅鲁河阿伦河地区;乌罗护部,约在今讷河县至齐齐哈尔市一线的嫩江东西附近;山北部,居绰汗山北、大如者室韦,分布于甘河上中游地区;小如者室韦,在诺敏大山附近;婆莴室韦,居盘古河流域;黄头室韦,约以今乌兰浩特市为中心,散布在北至绰尔河的洮儿河上中游地区;讷北(讷北支、讷比支)部,在今嫩江县治北的嫩江东岸附近;骆丹(落坦、骆驼、落俎)部,分布于黑龙江上游北岸,东至结雅河上中游,但未达海兰泡东南地区蒙兀(蒙瓦)部,在额尔古纳河下游以东、黑龙江。

主要作物

室韦人的社会生产,直至9世纪末西迁南徙时,一直是以游牧、游猎为生,辅以捕渔和农业。在这几种生产中前后发展较明显的是农业。约从7世纪起,他们的农业生产已进入犁耕阶段。不过由于其境内少铁,靠从高丽人那里交换获得有限铁器,故其犁杖还“不加金刃”,皆以木为之,加之尚不懂得使用畜力,皆“人挽以耕”,因此收获有限。主要的农作物品种一直是粟、麦、穄。尽管如此。他们已知蒸麦发酵酿酒。畜牧业以饲养猪、牛为主,少马无羊。猪是其衣食之源,牛、马既是代步的工具,也是男女婚娶的聘礼,马还是送往中原王朝的贡物。狩猎业以捕打獐鹿供衣食之需,但使用工具极原始,还处在角弓、楛矢阶段。由于其地多貂鼠貂皮又是其向中原王朝献纳的主要方物,故已出现有些部落或氏族专以捕貂为业。已知用网捕鱼,在冰封江河的冬天,他们凿冰下网,“网取鱼鳖”。由于室韦区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不一,所以各部从事的生产并不完全一致。据载,在五大部时期,南室韦上述四项生产皆有之;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怛室韦,则主要从事狩猎、捕渔和畜牧业,而且有的或以捕貂为生,或“衣以鱼皮”;大室韦以畜牧、狩猎为主。

风俗习惯

在等方面,室韦人流行的风俗习惯,既反映了其社会发展处在较低阶段,又体现了北方狩猎、游牧民族的一些共同特点。他们婚嫁时,当两家“相许”后,男方辄将女盗走,然后送牛马为聘礼,男女同回女家,待有孕后,女随夫到男方家。还流行妇女在丈夫死后不再嫁。丧葬方面,早期是实行父母死后,将其尸置于树上的树葬。后来演变为部落共搭一大棚,死者尸皆置于其上。居住方式,南北有异:南部部落夏天多迁到贷勃、欠对二山,搭室于树上“巢居”,以避蚊蚋之害。其它季节为适应游牧、游猎经常流动的特点,在牛车上屈木为室,以蘧蒢(苇编席)覆上,人居其中。

北部的室韦人因其地严寒,冬天多入山住土穴,夏天有的部落居桦皮盖的屋。室韦人有他们特有的建筑——斜人柱桦木支撑,上面覆盖桦皮兽皮,以火塘取暖。

代步工具

代步工具陆地除牛车、马外,居于山地的在大雪覆盖的冬天,“骑木而行”。

水上交通

或“束薪为筏”,或以兽皮为舟。

社会组织

各部落尚未结成统一的部落联盟,氏族、部落。各部落有号称“乞引莫贺咄”的酋长,主持部落内的一些公共活动;生产则由各氏族组织,所谓“每戈猎即相啸聚,事毕去,不相臣制”。酋长更替,实行在其死后由其子代立的世选制,嗣绝才由众推“贤豪”继位。社会内尚无赋税,但私有制已确立,南北朝时已有“盗一征三,杀人者责马三百匹”的习惯法贫富分化也已出现,富者脖颈常戴五色杂珠。

都督府

室韦都督府 唐朝在室韦族聚居区域设置的军政合一建制,位于黑水都督府之西。公元630年,东突厥亡,以室韦、契丹部落置师州,侨治营州。又于公元719年(唐开元七年),室韦开始接受唐平卢节度使统辖。791年(唐贞元七年)前后,唐廷决定在室韦之地设置室韦都督府,也受边州都督所节制。府治不详。室韦都督府辖区,包括今石勒喀河鄂嫩河黑龙江上游、嫩江流域,北至外兴安岭一带。辖区境内有20余个部落。五代时期,室韦族诸部逐渐被契丹人所吞并而与之融合,室韦都督府也随之解体,前后存约百余年。

室韦族的去向和蒙古族先世考

室韦族的来源

室韦,在上古文献中,写作“豕韦”、“狶韦”,或简称作“韦”。《新唐书》载:族出三皇五帝之首包羲字伏羲号黄熊谥太昊后裔东夷,近祖彭祖孙元哲,亦称豕韦氏族,又称豕韦国为风姓包羲氏的后裔。夏代,室韦曾为诸侯,故商伐夏时亦受株连,北上豕韦与胡人融合形成室韦。

伐韦

韦,为夏代风姓国。《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韦出自风姓彭祖之后。《郑笺》为韦即豕韦。“豕韦、顾、昆吾。三国当于桀与汤,先伐韦、顾,克之昆吾,夏桀则同时诛也。”《绎史》世系表记载:三皇五帝之首包羲伏羲氏后裔为豕韦。《广韵》引《风俗通》云:“受封豕韦,苗裔以国为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也说:“颛顼孙大彭【彭祖】为夏诸侯,少康之世,封其别孙元哲于韦城,其地滑州韦城是也。豕韦、大彭迭为商伯。”《路史·后纪》曰:“夏之中兴,别封其(彭祖)孙元哲于韦,是为豕韦,迭为夏伯。”由此可知,豕韦始建国于夏朝少康之世,豕韦的地域在今河南省滑县一带。滑县古称白马县,豕韦建都韦城,位于白马城东南,《帝国世纪》载:“白马县南有韦城,故豕韦国也。”《水经·济水注》云:“濮渠又东迳韦城南,即白马县之韦乡也。《后汉书·郡国志》载东郡“白马(县)有韦乡,杜预曰:‘县东南有韦城,古豕韦氏之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杜预注:“豕韦,国名。东郡白马县东南有韦城。”豕韦是夏代的强国之一,且为夏之门户,商汤伐夏之前,鉴于豕韦所处地理位置重要,首先对豕韦用兵,一举灭掉豕韦。《正义》引郑语云:“祝融其后,八姓不历数之,已姓。昆吾、顾温、彭姓、豕韦则商灭之矣。故知韦即豕韦,风姓也。……豕韦为商伯,此亦灭之,又得为商伯者,成汤伐之,不灭其国,顾子孙得更与为伯也,为汤所伐,明与桀同心,故知三国当于桀,恶昆吾夏桀共交在既伐之,下故知先伐韦、顾,克之昆吾。夏桀则同时诛。”《诗·商颂·长发》说:“韦顾既伐,昆吾夏桀。”崔述《商考信录》指出:“《商颂》曰:‘韦顾既伐,昆吾夏桀,韦、顾、昆吾迭起,夏之在天下若一大国然,但一二小弱诸侯畏其威力耳。是以汤之受球、受共、伐韦、伐顾,安然而无所疑,桀亦听之而不复怪。”汤伐韦时,韦因没有得到夏桀及其他诸侯国的支持,处于孤立无援状态,从而被商所灭。

商汤是在灭掉韦壮大了自己势力以后,才去讨伐夏桀的,韦之对商汤来说,犹如岐邑对周武王伐纣灭商一样重要。故而《吕氏春秋·慎势》云:“汤其无郼,武其无岐。”《慎大篇》又说:“汤立为天子……亲郼如夏。”这就是说,商汤如果不是先征服韦,建立了巩固的后方根据地,他要诛灭夏桀也是不容易的。

史籍记载

失韦国,在勿吉北千里,去洛六千里。路出和龙北千余里,入契丹国,又北行十日至啜水,又北行三日有盖水,又北行三日有犊了山,其山高大,周回三百余里,又北行三日有大水名屈利,又北行三日至刃水,又北行五日到其国。有大水从北而来,广四里余,名穄水。国土下湿,语与库莫奚、契丹、豆莫娄国同。颇有粟麦及穄,唯食猪鱼,养牛马,俗又无羊。夏则城居,冬逐水草。亦多貂皮。丈夫索发。用角弓,其箭尤长。女妇束发,作叉手髻。其国少窃盗,盗一征三,杀人者责马三百匹。男女悉衣白鹿皮襦袴。有曲酿酒。俗爱赤珠,为妇人饰,穿挂于颈,以多为贵,女不得此,乃至不嫁。父母死,男女聚哭三年,尸则置于林树之上。武定二年四月,始遣使张焉豆伐等献其方物,迄武定末,贡使相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