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崖岩画

更新时间:2024-08-26 23:41

将军崖岩画,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镇桃花村锦屏山南麓的后小山西端,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新石器时代岩画。岩画时代跨度为距今约4000—10000年。

历史沿革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锦屏山修建磷矿的时候,当地居民认为将军崖上的石社具有神性,曾被附近的村民运到山下加以保护而免遭开采破坏。

1979年,连云港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锦屏山下做桃花涧遗址的发掘时,发动群众提供桃花涧周围的文物线索。村民胡宝山向时任锦屏镇桃花大队的大队书记的顾良玉反映了将军崖岩画的情况,顾良玉随后将之上报到市博物馆,此为锦屏山将军崖岩画的正式发现。

1980年7月,考古学家俞伟超考察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期间,听闻将军崖岩画的发现前往调研并指出,将军崖岩画是一处重要的历史遗存,是一处反映3000年前中国东夷部落生产和生活的画面。由此,将军崖岩画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1981年4月,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召开了首次将军崖岩画拓片展示和专家鉴定会,并在将军崖岩画周边建立了围栏进行保护。

1982年,基于将军崖岩画保护的需要,锦屏磷矿停止了对将军崖山体下方200万吨优质矿石的开采。

1982年前后,在当地文物部门的协助下,用钢绳索将被当地居民运下山的石社运回将军崖之上,现在仍然可以看到当时在石头上打洞和用钢绳索勒的痕迹。

1987年和1989年,江苏省地矿局测绘大队和中国地质大学水文地质系分别对将军崖进行了实测,两次数据显示,仅三年的时间将军崖上的裂缝就由11条增加至19条,将军崖地表每月的沉降速度达0.6毫米,测得最大的沉降点位为20毫米。而原已形成的采空区坍塌和采矿爆破震动,是引起将军崖岩画地表多条裂隙产生的主要原因。

1993年,为了防止将军崖岩画的断裂和塌陷,由总参谋部南京工程兵学院负责施工对将军崖岩画进行了大预应力锚索加固。

2004年,整个锦屏磷矿停产关闭,现已成为连云港市的工业遗产。

1997年4月,桃花涧景区建成,将军崖岩画作为其中一处景点对外开放。

2005年9月17日,将军崖岩画防风化保护工程正式启动,采用有机硅材料对岩体进行防风化处理,并于同年10月25日保护工程竣工。这有利于控制和避免由于受到锦屏山岩质自身条件、气候环境以及工业活动等因素而导致的将军崖岩画出现剥落等严重的风化现象。

2006年,当地村民马维红在将军崖山体的顶部发现新的岩画并上报,这处便是后来将军岩岩画的第五组岩画。

2006年4月,连云港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将军崖铺设了木栈道以方便游人观看。

2012年9月,连云港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将军崖岩画进行了第二次修缮。

2014年11月,将军崖岩画的日常管理从海州区锦屏山管委会交由连云港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国有控股)接管。同时,将军崖岩画作为国家文保单位由江苏省连云港市重点文物保护研究所监管。

遗址特点

将军崖岩画共有五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位于锦屏山南侧凸起的半圆形岩体之上。岩体岩质为混合花岗岩,其南北长23米、东西宽15米。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4°53′26.995″、东经119°13′11.999″,海拔23米。其中第一组、第二组分别位于将军崖小山包的西侧和南侧;第三组、第四组位于山包的顶部平缓岩面上,其中第四组还包含了“一大三小”四块岩石组成的“石社”。第五组位于将军崖后山的山顶,处于第一至第四组所在的半圆形岩体上方东偏南的一块独立凸起的南北走向岩石的西壁上,地理坐标为:北纬34°53′16.048″、东经119°13′25.456″、海拔47米。第五组与前四组的直线距离为180米,垂直高差24米。

将军崖的岩体为混合片麻岩(主要组成成份为白云石英片岩石英岩大理岩等),硬度在摩尔6—7之间,比当地的石英石的硬度要低。因此,原始先民使用石英类石器工具完全可以在岩画上凿出图像。

文物遗存

将军崖岩画第一组位于山体的西侧岩面之上,斜面成45°画面南北长4.2米、高2.8米,线条的深浅、宽度不一。画面中共有人面像16个、禾苗图像14个、太阳图像1个、米字符2个以及凹穴。

第一组中共有禾苗14个,造型皆为倒三角形,除了H1上端有横向的线条使图案形成封闭图形外,其余的禾苗图形顶部均为开放式。在14个禾苗图形中,各个图形的主要差别在于下部的线条组成方式的差异和上部的线条数量之差异。总体而言,上部线条基本长度一致,偶有中间长、两边稍短,视觉上顶端呈弧状的造型。

在将军崖岩画第一组中,其中有五个人面像也是本组的主图,都有一条线与禾苗直接相连。第一组除了人面像、禾苗还有一个太阳图形(T1):其周围分布着11条芒线;两个米字符(F1、F2)在第一组岩画中还散落着几十个凹穴,有的凹穴三个一组,成正三角或倒三角形,从视觉上类似于眼睛和嘴,在造型上具有人面像的一些元素特征。

各图像具体信息如下:

第二组岩画位于岩体的南侧,长9米、宽9米。有太阳图形、凹穴、“子午线”、人面像等。其中第二组共有人面像16个。由于目前这副岩画已经斑驳不清,有些图像或符号无从辨识,就几个尚可辨识的典型图像进行论述。太阳图像是第二组岩画中的主要类型之一。

根据原连云港市博物馆副馆长、分管业务工作的刘凤桂介绍,在发现将军崖之初忽略了凹穴岩画,对凹穴岩画的重视是从21世纪初开始的。所以在将军崖岩画第一组发现之后,第二组岩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其中的凹穴。对其研究和保护并未提高到人面像的层面,加之人为踩踏和自然侵蚀等因素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将军崖岩画第三组位于山包的顶部偏东侧,整幅岩画长2.2米、宽2米,距离第四组的S1大约5米,第三组以人面像为主,共16个,其中R1、R2、R4、R6、R7、R9、R11、R14有面部轮廓,R3、R5、R8、R10、R12、R13、R15、R16没有面部轮廓。此外,画面中还散落着一些凹穴和符号。由于观光木栈道仅高于第三组岩画20厘米且没有护栏,第三组岩画处于完全水平的岩面之上,这造成第三组岩画人为破坏、踩踏最为严重,现已斑驳不清,不易一一辨识。线描图是根据早年拓片绘成,本组在对清晰图像辨别的基础上以线描图为辅助的底本,对画面进行分析。

R11:是第三组岩画中目前最为清晰、也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人面像;宽度(南北)为23.5厘米、高度(东西)为29厘米,整个图像中最深处刻痕为1.5厘米。整个造型类似于苹果状,眼睛为两个圆凹穴,有类似鼻嘴的刻画,头顶上有三根射线和两个圆凹。

将军崖岩画第四组由“一大三小”四块石头和位于这些石头下方的方格纹、凹穴组成。四块石头自东向西的编号为S1、S2、S3、S4;最大的一块石头S1南北长4.3米,东西长2.2米,最高点距离岩面高度为1.9米,整个石头与岩面成60°角,向西倾斜。S1与S2之间距离3米,S2:2.2X1.4米,最高点距离地面高度为1.05米,成龟背状。S3:1.5X1.6米,最高点距离地面高度为1.1米,位于S2的西侧,并搭于S2的边缘之上。S4:1.2米X2.4米,成长形,最高点距离地面高度为1.1米,S4位于S2的西南侧,依靠于S2之上。在S4上共有18个可清晰辨识的凹穴,大小不等。

在第四组附近的地表上和S1、S2的岩面上,有黑色覆盖于岩体之上,黑色的形成并非是民间所言的火烧所致,而是由于在水分(雨水等)、微生物(微生物会利用锰来维持他们的新陈代谢)共同的作用下所形成的锰元素的堆积。

在这块岩石上(S4)其中A3、A4、A5三个凹穴相连,东西长31厘米,南北长32厘米。岩石的部分岩面覆盖有黑色,尤其是A9、A10、A12黑色较多。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四组的凹穴与第二组的凹穴不同,第二组的为“浅凹穴”,第四组的凹穴为“杯状穴”。不同类型的凹穴其年代、在仪式中的作用、所表征的文化意涵通常也有所差异。在四块大石的下方有9个不尽相同的方格纹:又常被称作“米格”或“棋盘”。

在第四组岩画中方格纹共有9个,其中、F3、F5、F6造型相同,也即本组共出现了6个不同造型的方格纹。除F8为一个方格框外,其余的8个方格其内部的线条,在对图形的分割上均左右,上下对称。

第五组岩画由2006年当地村民马维红发现并上报,它位于将军崖山体的顶部,岩画刻制于南北长7.7米,高0.5~1.8米的一个岩石侧壁上,画面面向西北方向。将军崖第五组与前四组不在同一块岩石上,它位于将军崖后山山顶的大石之上,由于尚无上山之路加之沿途岩壁陡峭和植被覆盖,少有人到达,且2006年才发现此组岩画,所以外界对此的了解、关注、研究都较少。本组岩画保存也较好,相对前四组而言,几乎没有遭到人为的破坏,敲砸过程中产生的打击点的痕迹尚在。

在本组的图像划分上,如R3、R13、R14、R15等图像,中间一个长形的圆环两边两个类似眼睛的圆环,也有学者认为这种图像与“男根”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基于这类图像的造型是本组人面像图形主体部分的简化和抽象,在本组中这类图像归于人面像的范畴之中。此外,本组还有相当数量的凹穴散落画面其中,根据凹穴的排列方式,三个凹穴组合形成正三角形或倒三角形的划归为一个图像,如F1、F2、F3等,另外其它的凹穴组合和线条组成的不规则图像都统称为符号,以F开头。如此,本组中共有人面像20个,符号14个,以及一些散落其中的单体凹穴、同心圆。

历史文化

名称由来

根据当地民间的口头传说,曾经在凸起的半圆形岩体东南侧有一石棚,在石棚的垂直岩面上刻有一幅“将军骑马”的岩刻,刻画了一身穿战袍的男性骑在马上回首张望,这就是“将军崖”名称的由来。“将军骑马”图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山采石时被炸毁。其具体的图形和刻画年代已无从考证,但这一名称沿用至今。

研究成果

制作方法

在将军崖岩画中存在着不同的制作方法:

敲凿法:即用尖锐的石器在岩面上呈点状凿刻,通常点呈现出圆形或者是不规则的多面形,通过点形成面来体现出岩画的图像,敲凿的断面通常呈现U形。军崖岩画第五组采用敲凿法制作。

磨刻法:用石器或金属工具制,磨制痕迹的断面通常呈现V形等。不同的制作方法对应于不同的画面和时代,通常认为敲凿法较为古老。将军崖岩画第一组的主体人面像有明显的磨蚀痕迹,用的就是磨刻法。在将军崖岩画中,除了有石器制作工具,还有金属工具参与了制作,如将军崖岩画第四组的方格纹,尤其是F2、F3、F4、F5、F6、F7从图像的刻痕上可以判断是由金属工具制作而成。

文物价值

将军崖岩画在整个中国岩画研究之中,将军崖岩画是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岩画点之一,北上与内蒙古的阴山系统、宁夏的贺兰山系统相关联,南下与福建漳州的仙字潭岩画、台湾万山岩画相关联;此外其凹穴岩画与中原的岩画系统关系紧密。虽然将军崖岩画面积不大,但画面信息丰富,岩画刻制时间跨度长,无论是从将军崖岩画本体而言,还是基于对岩画方法论的讨论,将军崖岩画在中国岩画系统中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1982年3月,将军崖岩画被公布为江苏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月13日,将军崖岩画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将军崖岩画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镇桃花村锦屏山南麓的后小山西端。

交通信息

从连云港火车站出发,步行260米,在连云港火车站3站上车,搭乘4路公交,在桃花涧站下车,步行670米即抵达目的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