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6 10:07
小雪街道隶属于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曲阜市南部,辖36个行政村,总面积57.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9832人(2013年)。
楚考烈王十四年(公元前249年)至隋开皇三年(583年),属鲁县。
隋开皇四年(584年),属汶阳县。开皇十六年(596年)起,属曲阜县。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属仙源县。
金天会七年(1129年)起,北部属曲阜县,南部属邹县。
清末至民国初期,彭家村、石家村、北兴埠、张家村、林家村、阮家村、西陈家村、三家店、官庄、南兴埠、小雪村、大雪村、店北头、武家村、前苗营、后苗营、鲁贤村、白杨店18个村属曲阜县忠信乡小雪社;大埠南、小埠南、袁家庄、东陈家村、姜家村、翟家村、魏家村、小官庄8个村属忠信乡崇圣社;宣村、凫村、白杨树、前西庄、后西庄5个村在1946年前均隶属邹县。
民国十九年(1930年)9月,苗营以北地域均属曲阜县一区,今街道内各村分属于一区的小雪乡、大雪乡、武家村乡、鲁贤乡、南兴埠乡、彭石乡和埠南乡7个乡。
抗战时期,分属沂南乡和小雪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底,曲阜第一次解放,曲阜、泗水两县合并为曲泗县,小雪为九区,包含今小雪街道大部地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曲泗分县,小雪为曲阜县九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占领曲阜,全县分为15个乡,210保。今小雪街道各村分属小雪、沂南2个乡的23个保。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设第九区(小雪区)。
1956年8月,撤销小雪区,原小雪、大雪、凫村、南兴4个乡的16个村分属陵城区;鲁贤、埠南、安上3个乡的12个村分属南辛区。
1962年5月,陵城公社划出小雪、凫村、北兴3个工作片,息陬公社划出白杨、三合2个工作片,合并成立小雪公社。
1965年8月,恢复区(镇)建制,小雪公社改名为小雪区,工作片改名为小公社。同年10月,撤销小雪区,小雪、凫村、北兴3个小公社所属24个大队划归陵城区;白杨、三合2个小公社所属12个大队划归息陬区。
1968年,区复改为人民公社,小公社改为管理区。
1970年5月,将陵城公社的小雪、凫村、北兴3个管区的24个大队和息陬公社的白杨、三合2个管区的12个大队划出,恢复小雪公社建置。
1984年5月,撤销小雪公社,设立小雪区。
1986年8月,撤销小雪区,成立小雪镇。
2010年6月,撤销小雪镇,设立小雪街道。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底曲阜第一次解放后,宣村、凫村、白杨树、前西庄、后西庄、安上村由邹县划入曲泗县,其中宣村属六区(陵城),其余五个村皆属五区(南辛)。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占领曲阜后,宣村、凫村、白杨树、前西庄、后西庄、安上村复划归邹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6月曲阜县第二次解放后,宣村、凫村、白杨树、前西庄、后西庄、安上村又划入曲阜。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第九区(小雪区)下辖7个乡:小雪乡(辖南小雪、北小雪、武家村)、大雪乡(辖大雪村、西小雪、前苗营、后苗营)、凫村乡(辖东凫村、南凫村、北凫村)、南兴埠乡(辖南兴埠、北兴埠、铁炉、西陈家村、林家村、阮家村)、鲁贤乡(辖鲁贤村、店北头、白杨店、白杨树)、安上乡(辖前西庄、后西庄、安上村)、埠南乡(辖大埠南、小埠南、袁家庄、东陈家村、三合村、姜家村)。宣村、彭家村、石家村属六区。
1956年8月,安上村划属邹县。
1962年5月,小雪公社成立时辖36个大队,218个生产队。
1970年5月,恢复小雪公社,辖5个管区(小雪、凫村、北兴、白杨、三合),36个大队,220个生产队。
1984年5月小雪区成立,小雪、凫村2个管区合并为小雪镇;白杨、三合2个管区划为白杨店乡;北兴管区改为北兴埠乡。36个大队均改为行政村,220个生产队划为230个村民小组。
1986年小雪镇成立,下设5个管理区:小雪管理区(辖大雪村、小雪北村、小雪西村、小雪南村、前苗营、后苗营、武家村、店北头等8个村)、凫村管理区(辖凫村北村、凫村东村、凫村南村、宣村前西、宣村后西、宣村前东、宣村后东等7个村)、白杨管理区(辖鲁贤西村、鲁贤东村、白杨店、白杨树、前西庄、后西庄等6个村)、三合管理区(辖三合村、姜家村、东陈家村、袁家庄、大埠南、小埠南等6个村)、北兴管理区(辖彭家村前、彭家村后、石家村、北兴埠、林家村、阮家村、铁炉村、西陈家村、南兴埠等9个村)。
截至2013年,小雪街道下辖36个行政村。
小雪街道位于曲阜市南部,东与息陬镇毗邻,西与陵城镇接壤,南与邹城市中心店镇交界,北与鲁城街道隔沂河相望。地理坐标东经116°55′52″—117°02′10″,北纬35°28′09″—35°34′46″。辖境南北长12.2公里,东西宽8.9公里,总面积57.43平方公里。
小雪街道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境内最低海拔50米(凫村西南洼),最高海拔215米(九龙山主峰),呈现六岗、三洼、三小洼的特点。其中山地面积3.4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06%;平原43.7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6.42%;洼地10.0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7.52%。山岭绵亘于东南部的邹曲边境,共有大小山头11个,总占压面积5202亩,均系青石山,为钙质岩类、石灰性母岩。
小雪街道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回暖较快,多西南风,雨水稀少;夏季炎热多雨,高温高湿,雨量充沛而集中;秋季气温急剧下降,雨量减少,秋高气爽;冬季常为高压控制,受西北寒流影响,气候干冷。年平均气温13.6℃,极端最高气温44.3℃(1966年),极端最低气温-17.7℃(1969年)。年平均降水量约710毫米,年日照总时数2478.3小时,无霜期年平均为290天,结冰期年平均153天。年平均湿度为68%,平均风速为2.6米∕秒。
小雪街道土壤分为褐土和砂姜黑土两大类,褐土性土、褐土、潮褐土和砂姜黑土4个亚类。褐土性土俗称石渣土,分布于九龙山、亭山和鱼山的中上部,面积2145亩,土层浅薄,含大量砾石,水土流失严重;褐土分布于山体中下部及山前高阶地,面积3525亩,呈鲜棕色,土中有夹石,利用条件差;潮褐土分布于缓岗、微斜平地及浅平洼地上,面积59993亩,占可利用地面积的83.8%,肥力较高,耕性较好;砂姜黑土分布于宣村、凫村、大雪洼地中,面积5970亩,土黏重,地湿凉,养分低,通透性差。
小雪街道境内有沂河、蓼河、烟袋河、小白马河四条河流,河面总占地810亩,属泗河水系,均为季节性河流。沂河发源于邹城市凤凰山北麓,为泗河的一级支流,流经小雪街道北部边界4.3公里,河床宽80—120米;蓼河(蓼沟、辽河)境内长5.3公里,河床宽30—40米;烟袋河发源于邹城云山营,流经前西庄、白杨树村南、大雪村北,往西南穿过陵城镇注入白马河,境内长6.8公里,河床宽5—10米;小白马河发源于邹曲边境溪湖,流经凫村向西注入白马河,境内长6.1公里。
境内地下潜水埋深一般在5—9米,多有一至两个沙层,间夹亚沙土及亚粘土构成含水组。地下水多为碳酸盐及碳酸盐化合物,矿化度绝大多数在0.3-0.4克/升,pH值在6.9-8之间,大部分为中性反应。
据20世纪80年代调查统计,小雪境内年均地表水总量为8420万立方米;地下水年均总储量1.198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潜水补给量为1.4876亿立方米,可利用量为1398万立方米。
小雪街道部分区域位于兖州煤田范围内,煤质为气煤、亮煤型。辖区西南部宣村至大雪之间约15平方公里范围内,在地下2100—2200米深度有7—8米厚的煤层;西北部彭家村以西至陵城镇红庙村之间约3平方公里内,在地下1500米有7—8米厚的煤层。
境内青石山出产石料,包括石灰石、大理石、鱼仔石、花岗石、硅石等,其中石灰石储量1.5亿吨。
1949年,辖区总人口23143人,其中农业人口23084人,非农业人口59人,均为汉族。1964年总人口31368人,其中农业人口30869人,非农业人口499人;从济宁迁入北凫村1户回族家庭,共6人,其余全为汉族。1985年小雪镇共有9778户家庭,其中257户为非农业户;总人口41219人,其中农业人口39746人,非农业人口1473人。1994年,小雪镇总户数12207户,总人口4469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31人;有回族6人,壮族1人,其余均为汉族。2000年,小雪镇总人口43554人,其中男性21907人,女性21647人。
截至2013年,小雪街道常住人口49832人,其中城镇建成区人口10129人;从业人员24033人,其中二三产业从业人员12831人。
2013年,小雪街道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47亿元,比2012年增长7.3%;财政收入1.141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746万元,比2012年增长80%,国地税收入6096万元,比2012年增长105%;民营企业总产值17.6亿元,利税6096万元;居(农)民人均纯收入10388元,比2012年增加1198元。
小雪街道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大豆、地瓜次之;经济作物以蔬菜为主,花生、棉花次之。2013年,小雪街道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169公顷,总产4.75万吨;瓜菜380公顷,总产1.19万吨;棉花总产46吨。造林11公顷,森林覆盖率23%;林业产值490万元。2013年末大牲畜存栏191头,猪存栏2.3万头,羊存栏0.56万只,家禽存栏85.2万只,畜牧业总产值2.42亿元。水产品总量226吨,渔业总产值40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6.21万千瓦。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7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2.61亿元。
2013年,小雪街道有工业企业67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5.9亿元,比2012年增长29.3%;实现利税2.61亿元,比2012年增长10.3%;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76亿元。
小雪街道工业主体功能区位于街道中部,总规划控制面积约15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初,园区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入驻各类企业68户,其中主导产业23家,拥有以东宏集团为主导的管道系统制造、管道安全装备制造产业和以“东宏千亩百亿科技工业园”为主体的经济聚集园区。
截至2008年,境内有小雪、凫村、宣村、白杨店、姜家村、三合、南兴埠7处集市,商品成交额3000余万元。2008年末全镇金融机构各项居民储蓄存款19173万元,人均4102元。
2013年,小雪街道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960万元。
104国道原为济微干线公路(济南—微山),1986年划为104国道,小雪街道境内西大沂河桥至西陈家村段长3.5公里。日东高速自东向西横穿全境,境内南兴村至东陈家村段4.7公里,与104国道交汇处(南兴村南)设有立交出入口。崇文大道西起济宁东外环,东至104国道,境内长2公里。此外还有迎宾大道、杏坛路、大成路、会展南路、曲尼公路、陵兖路等道路过境。截至2008年,小雪境内市级以上公路总里程28.7公里。
兖石铁路(兖州—石臼所)从前宣东村入境,至东北部的姜家村出境,呈西南—东北走向,1983年完成铺轨,1985年底营运,境内全长9.3公里,设凫村站、阮家村站两个车站,均为货运站。
凫村站位于凫村西南1.5公里,中心里程9.950公里,为三等站,有到发线6条;阮家村站位于阮家村东南500米,中心里程17.100公里,为四等站,有到发线2条。
截至2013年,共有曲阜公交1路(圣祥商城—凫村)、K01路(汽车站—高铁站)和济宁城际公交C609路(邹城汽车站—曲阜汽车站)、B1路(济宁汽车北站—曲阜高铁汽车站)4条公交线路途经小雪街道。
2012至2013年,小雪街道实施“一轴三区”合村并点工程,开展吉祥社区、铁炉社区、大雪社区、东鲁社区、阮家村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程;基本完成奥体中心、财税大厦、电力大厦、政德教育基地、新实验小学等城建工程建设;新建绿城城市综合体、圣城嘉苑、圣水苑小区、星光天地、如意小区等住宅小区;实施蓼河综合治理项目(包含蓼河文化商业街、蓼河二十里儒家文化观光带、蓼河儒家文化主题公园、蓼河生态湿地、蓼河上延工程等)以及大沂河西延工程,蓼河、沂河等水系实现贯通;完成示范街仿古改造4400米,并改造升级西雪农贸市场。
民国初年,凫村亚圣林庙举事官孟广云自办剧团,1937年解体。1954年凫村剧团复建,在邹县、曲阜影响较大。1973年小雪公社文化站成立,70年代中后期各村相继建立图书室。
2000年,“中华文化标志城”概念正式提出,选址于山东曲阜与邹城之间。小雪街道正处标志城中轴线上,并规划建设九龙山生态文化功能区。
2007年,曲阜孔子文化会展中心在境内建设。2008年,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成立,其核心区位于小雪街道境内。2014年,小雪街道在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园核心区内新建曲阜市孔子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孔子博物馆)、百年巨匠艺术公馆、蓼河仿古文化商业街等文化项目。
1949年,境内有小学13处,30个班,学生91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33%。1958年,境内成立曲阜县第四中学(后更名为曲阜县第八中学、曲阜县第三中学)。1968年小学教育基本普及。截至2013年,小雪街道有中学2处,小学9处,在校学生340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民国年间,境内有中药铺3处,中医28人。新中国成立初期,境内有12处私人诊所。1962年建卫生所。1970年建立小雪地段卫生院,1974年改为曲阜县人民医院小雪分院。1994年,境内有医院1处,病床35张,医护人员49人;有农村卫生室43处,乡村医生67人。截至2013年,小雪街道有医院1处。
孟母林位于凫村之东、马鞍山麓。孟父激公宜(一作“激公宣”)与孟母仉氏始葬于此,后成为孟氏族茔。宋景祐四年(1037年)始修墓建祠,元明清多次扩建重修。林内建有享殿、文昌阁、望峄亭等。享殿后有“启圣邾国公端范宣献夫人神位”碑,碑西50米为孟母墓(孟子父母合葬)。墓呈圆丘形,封土高4米,围65米,墓前有“孟母墓”碑、石供案、石鼎等。孟母墓周边有孟仲子墓、孟宁墓及其他孟氏后裔墓葬。
孟子故宅
位于孟子诞生地凫村村中。院落四周古柏环绕,前部为大门楼、影壁墙、焚香楼,有正殿3间,殿内正中有孟子父母像,东西两间分别有孟子像、四十五代孙孟宁像。故宅门前有孟母池,宅西有孟母井。村内东西大街东首建有“孟子故里”木构彩绘牌楼木坊。
崖墓群位于九龙山南坡山崖上,为汉代鲁王墓葬。墓依山阳凿洞,东西并列共7座,为西汉中晚期鲁王墓葬,形式独特、规模宏大。墓葬沿南北中轴线开凿有墓道、墓门、甬道、前室、中室和后室,中轴线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耳室,并建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各墓一般长五六十米,宽二十余米,高约18米,容积2000多立方米。出土有铜器、陶土器、铁器、玉石器、木器、玛瑙等。
位于武家村东500米九龙山南坡山崖上,有大小石佛洞龛6处。最大龛高1.95米,菩萨像高1.7米;最小者高24厘米;其余龛高60至80厘米不等。龛外曾有木结构建筑,现仅可见龛上部方孔;4龛附有题记,多已不可辨认。
据西汉刘向《列女传》记载及明清《三迁志》考述,孟子的家最初在今小雪街道马鞍山麓凫村,村外有一片墓地,年幼的孟子在墓间嬉戏,模仿大人筑坟哭丧,孟母认为此处不利于孩子成长,便迁居至今邹城市凫山街道庙户营村。新家旁边是集市,孟子便学着“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把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到学宫外面玩耍,学习揖让进退之礼,孟母十分高兴,最终定居于此。
林放问礼
林放,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论语·八佾》载:“林放问礼之本。子日:‘大战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境内林家村西北有林放墓,墓东南有“问礼处”碑,村北曾立有“问礼故址”碑。
邓攸弃子
邓攸,字伯道,西晋襄陵人。石勒南侵,渡过泗水。邓攸携家人南逃,用箩筐挑着儿子和侄子。他担心追兵将至,对妻子说:“我弟弟很早就去世了,就留下这一个儿子,不能让他绝后,只能丢掉咱们的孩子了。你我若能幸存,将来还会有儿子的。”妻子哭着答应了他。邓攸将儿子系于桑墩之上,携侄而去。后传为“桑墩系子”之美谈。境内鲁贤村曾立有“邓攸弃子处”石碣。
编笆接枣,锯树留邻
相传鲁贤村过去有两户相邻的人家关系十分亲密。东邻的枣树枝伸过墙头,西家的孩子便打枣吃,家中大人发现后,用荆条编笆,枣落于笆中,再将枣送还东邻。小孩不思悔改,又踩凳子取笆中之枣。为避免伤害邻里关系,西户人家决定搬走。东邻得知后毅然锯倒枣树,留住芳邻。
村名由来
相传,战国末期薛氏后裔为避战乱,从滕县西南迁至今小雪村定居,名“薛村”。宋时薛氏分居,聚居成村,逐步分化为今大雪、西雪、南雪、北雪四个行政村。又传,明初鲁王从尚寨行宫回兖州时途经此村,适逢天降小雪,后人将“薛”字演变为“雪”字。
相传,孟母洗衣于白马河畔,见凫鸟落于水中,视为吉祥之兆,故取村名为凫村。
仉氏(?—前317),即孟母,战国初期邹人,以“三迁择邻”、“断机教子”而闻名,孟母去世后与孟父激公宜合葬于凫村东侧马鞍山麓。葬于后人将其与岳母(岳飞之母)、欧母(欧阳修之母)并成为“贤良三母”,元仁宗追封孟母为“邾国端范宣献夫人”。2007年起,邹城市每年春季举办中华母亲文化节以纪念孟母。
孟轲(前372—前289),字子舆、子车,战国时期邹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后人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倡导“性善说”并创立了心性学说,主张施行仁政、王道。后人将其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邹城南关建有孟庙祀之,出生地凫村建有孟子故宅和“孟子故里”坊。每年四月初二在孟庙和凫村举行纪念孟母、孟子大典。
林放(生卒年不详),字子立(一作子丘),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以“问礼”著名。唐玄宗诏将其画像从祀孔庙,并追封为“清河伯”;宋真宗加封林放为“长山侯”;清代雍正年间称“先贤林子”。小雪街道林家村西北侧有林放墓。
张鹏翮(1649—1725),四川遂宁人,清康熙进士,历任礼部郎中、兖州知府、苏州知府、江南学政、浙江巡抚、河道总督、两江总督、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兼文华殿大学士等职,长于治河。谥文端。葬于小雪街道鲁贤村西北蓼河南岸。
桂馥(1736—1805),清代篆刻家、文字训诂学家、文学家。字冬卉,号未谷,又号老菭,别署渎井复民,山东曲阜人。乾隆进士,官云南永平县知县。好考订文学源流,为清代治《说文》四家之一。篆刻宗秦汉玺印,刀法挺拔。善隶书。著有《缪篆分韵》《续三十五举》《说文义证》《晚学集》《未谷诗集》等。葬于小雪街道姜家村西北。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