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经纶

更新时间:2023-11-27 16:23

岳经纶,男,博士,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系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特长

中国社会政策、社会保障、公共管理

主讲课程

公共政策分析,政策分析基本方法,劳工政策,比较公共政策,社会政策

主要奖项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9)、中山大学高层次人才(2010)、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011);

2008-2009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一等奖(论文)、2010-2011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一等奖(著作)。

出版图书

兼任职务

学术兼职

中山大学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志愿服务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流动人口卫生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特邀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公共管理中心副主任、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广州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教学委员会副主任、社会救助分会副会长(2015年至今);东亚社会政策研究网络(EASP)主席、社会保障三十人论坛特约成员、中国社会学会社会政策专业委员会理事(2009至今);《中国公共政策评论》主编(2007至今)、《公共行政评论》编委(2008至今)、JournalofSocialPolicy国际顾问、JournalofPovertyandSocialJustice编委;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荣誉教授(2009-2011)、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客席研究员(2009-2011)、华南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广西民族大学客座教授。

社会兼职

1、广东省社会政策研究会会长

2、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3、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卫生资源配置规划与绩效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4、广东社会保险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5、广东省社会创新咨询委员会委员

6、广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决策咨询专家

7、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组专家

8、广东省中山市社会创新专家咨询委员会 顾问

9、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力资源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10、广东省揭阳市社会创新咨询委员会名誉主席

11、广东省东莞市社会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

12、广东省珠海市社会创新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席

2023年5月,被聘任为广州市民政局高质量发展智库专家。

学术成果

学术活动

2016年2月,赴香港参加“青年转型的管理:比较与跨学科的视野”研究工作坊会议。

2015年9月,应邀访学,包括挪威卑尔根大学丹麦南丹麦大学瑞典隆德大学

2015年7月,受邀赴新加坡出席东亚社会政策网络2015年会

2015年6月,受邀赴台湾去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讲学

2014年7月,受邀赴美国出席第11届东亚社会政策国际年会。

2014年6月,赴俄罗斯参加由艾伯特基金会俄罗斯办公室主办的国际会议

2014年4月,受邀赴美出席美国国际研讨会之“重新平衡中国新兴资本主义:全球生产、产业升级和社会经济调节”

2013年12月,赴香港城市大学参加“中国劳动与福利体制的新趋势——理论与实践”国际会议,并作大会发言。

2013年10月,赴香港教育学院参加“社会组织与社会管理创新:香港经验与内地关怀”研讨会,并作大会发言。

2013年10月,赴上海复旦大学北欧中心参加“分析中国和北欧国家的福利制度、政策与政治”博士课程训练班,并做主题发言。

2013年5月,赴台湾参加台湾社会福利学会之2013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和平红利、特色发展、地方充权),并发表演讲。

2013年3月,赴美参加美国公共管理协会年度会展。

2013年2月,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参加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年会(2013):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并发表演讲。

2012年12月,赴香港教育学院参加“中国城市化管理的政治、政策和政府治理”研讨会。

2012年12月,赴台湾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农村社会保险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与“台湾T4社区研究与实践跨界交流研讨会” 。

2012年12月,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参加“巴西、中国、印度和南非‘社会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目标、问题和轨迹”研讨会并发表演讲。

2012年10月,赴新加坡参加“中国十八大后的新领袖、新发展方向”研讨会并发表演讲。

2012年9月,赴德国科隆大学参加“中德2022年未来对话”学术研讨会并发表演讲。

2012年6月,赴韩国首尔大学参加公共管理协会2012年国际会议并发表演讲。

2012年6月,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参加“the Second Sino-Nordic Seminar on Welfare”学术研讨会并发表演讲。

2012年5月,赴香港城市大学参加“粤港澳合作:如何达致多赢”研讨会。

2012年3月,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英国牛津大学参加“巴西、中国、印度和南非‘社会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目标、问题和轨迹”研讨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2011年11月,赴台湾中正大学参加教育与发展研究地区研讨会。

2011年10月,赴复旦大学参加第一届中国-北欧福利论坛。

2011年8月,参加第七届社会政策论坛暨系列讲座并发表演讲。

2011年7月,赴台湾大学参加“公共课责”学术研讨会并发表演讲。

2011年6月,参加“中澳公共管理论坛”并作报告。

2011年6月,参加“工作生活平衡”国际研讨会。

2011年3月,参加“经济不景气下的社会政策”国际会议发表演讲。

2010年9-10月,参加中山大学政务学院考察团考察欧洲五国的高等教育机构

2010年8月,作为筹委会成员出席韩国西江大学东亚社会政策研究网络年会。

2010年6-7月,参加加拿大城市联合会举办的加拿大公共服务考察团,作为政策专家考察加拿大地方公共服务。

2010年5月,于台湾中正大学出席台湾社会福利学会年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2010年3月,于香港教育学院主办的“亚洲大国的治理——探索中国与印度的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并作特邀报告。

2009年7月,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主办的“全球经济危机与东西方的福利重组”国际学术会议做主题演讲。

2009年2月,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进行学术访问。

2008年2月-3月,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进行学术访问。

2007年10月,于日本东京大学出席东亚社会政策研究网络年会。

2006年2-3月,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进行学术访问。

2006年10月,于台湾考察公共管理教育。

2002年4-5月,于英国英国利兹大学进行学术访问。

科研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框架设计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的效果评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建构“社会中国”:中国政策模式研究”

教育部文科重点基地重大招标课题“中国社会政策的挑战与对策”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外公共行政学前沿理论及其借鉴”子课题

广东省人民政府委托项目“志愿组织在应急救援中的作用研究”

广东省教育厅重大攻关项目“基于社会管理创新的广东和谐社区研究”

广东省民政厅委托项目“社会服务的理论与实践”

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委托项目“香港公务员薪酬调整机制研究”

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委托项目“广东省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广东省发改委委托项目“广东省‘十二五’社会发展规划研究”

共青团广东省委委托项目“应急志愿服务体系研究”

共青团广东省委委托项目“广东省志愿服务发展规划纲要研究”

共青团广东省委委托项目“广东省民间志愿组织与志愿服务研究”

香港城市大学委托项目“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

香港大学委托项目“中国城市社会排斥影响研究”

英文著述

English book:

China's Social Policy: Transformation and Challenges?(with Chak Kwan Chan), London: Routledge, 2016.

Industrial Democracy in China: With Additional Studies on Germany, South Korea and Vietnam(With Rudolf Traub-Merz),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2012.

Welfare Reform in East Asia: Towards workfare?(with Chak Kwan Chan), London: Routledge, 2011.

Social Policy in China(With Chak Kwan Chan), Bristol: Policy Press, 2008.

SSCI (A&HCI)Journal articles

“Lifestyle and Addictive Behaviors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in Hong Kong, Macau, Taipei, Wuhan, and Zhuhai-a First Cross-subculture Assessment”(with Chen X, Lau M, Kan MY, Chiang IC, Hu YJ, Gong J, Li 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2016 Mar 15.

“Workfare in the undemocratic states: The case of China” (With Chan, C.K.),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No.1, 2015

“Labour inspec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Like the Anglo-Saxon model, but different” (Wenjia Zhuang),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w, No.4, 2014.

“The Recent Social Policy Expans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Inter-governmental Financial Relations in China”,Australia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No. 3, 2013.

“Serving Migrant Workers: A Challenging Public Service Issue in China”,Australia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no. 2, 2012

“Accumulating human capital while increasing educational inequality: a study on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in China” (with Chan, W. K.),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Vol. 31, No. 3(2011), pp.293-310.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global civil society and Chinese labour: Workers’ solidarity in China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with Joseph Cheng),Economic and Industrial Democracy,published online 25 July 2011.

“A New Working Class in the Making? The Rise of the Peasant Workers and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Policy in China” (with Kaho Mok),Work, vol.38, No.3 (2011), pp.241-256.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Space for China’s Labor NGOs Informal Politics and Its Uncertainty” (with Joseph Cheng) ,Asian Survey, Vol. 50, Number 6 (2010), pp. 1082–1106.

“Of Sustainability and Excellence: The Chinese Academia at a Crossroad” (with Arie Halachmi)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ume 69, Supplement 1, December 2009 , pp. S13-S20(1).

“The Changes of Chinese Labour Policy and Labour Legislation in the Context of Market Transition” ,International Labour and Working Class History, No, 73, Spring 2008, pp. 45-64.[Cambridge]

“One Country, Diverse Systems: Politics of Educational Decentralization and Challenges for Regulatory State in Post-Mao China”(with Kaho Mok),China Review, Vol. 8, No. 2, 2008, pp.169-199.

“Marketization, Globalization and Administrative Reform in China: A Zigzag Road to Promising Future”(with Guobin Zhu),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Vol73(2), 2007, pp.217-233.[Sage]

“Chinese Education Policy in the Context of Decentralization and Marketization: Evolution and Implications,”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 vol 8, no. 1, (April 2007). pp.142-157. [Korea]

“Social Policy between Plan and Market: Xiagang (Off-duty Employment) and the Policy of the Re-employment Service Centres in China” (with Linda Wong),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40(2), 2006,158-173 [UK].

“The 1998 Administrative Reform of the State Counci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Hon Chan),Chinese Law & Government(January February 2003) [M.E. Sharpe, USA]

“Law-making and China's Market Transition: Legislative Activism at the Eigh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Problems of Post-Communism(March-April, 2002), pp. 23-32 [M. E. Sharpe, USA]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bour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 Comparison of Three Versions”,Chinese Law & Government(January-February 2000), pp.3-21 [M. E. Sharpe, USA]

“New Collective Labour Relations Mechanisms in the Workplace: the Collective Contract System in Chinese mainland”,Issues & Studies, 1999, No.6, pp119-143 [Taipei, Taiwan]

“Unemployment and Policy Responses in Chinese mainland” (with Linda Wong),Issues & Studies, 1997, No.1, pp.43-63 [Taipei, Taiwan]

Other English Journal Articles

Social Policy & Society, No.4 ,2013.

“Migrant Labour, Urban Exclusion and Social Harmony in China”,Journal of Poverty and Social Justice, No. 3, 2012.

“Tobacco control in China: process, actors and policy initiatives”,Journal of Asian Public Policy, Volume 3 Issue 1 (2010).

“Social Assistance Policy and Its Impact on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Case of the Minimum Living Standard Scheme (MLSS)”,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10, Vol. 3, No. 1, 35-52.

“State Capacity, Policy Learning and Policy Paradigm Shift: The Case of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Theory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n China”,Korean Journal of Policy Studies24(2) 1-23 (2009).

“Loc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Its Social Consequences in China, 1993-2007, Journal of Asian Public Policy, Vol. 2, No. 1, 2009, pp.57-73.

“The Quest for 'World Class Universities' in China: Critical Reflections” (first author, with Weiqing Guo),Policy Futures in Education, Vol. 6, No. 5, 2008, pp.545-557

“Massification, Bureaucratization and Questing for “World-Class” Status: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since the Mid-1990s” (single author),InternationalJournal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Vol. 22 No. 6, 2008, pp.547-564.

“The Quest for 'World Class Universities' in China: Critical Reflections” (with Weiqing Guo),Th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sian Development,Vol.6, No.1 (Spring 2007), pp.21-44 [Hong Kong]

“China’s Overseas Chinese Policy in the Globalization Era: Challenges and Responses” (with Philip Cheng and Joseph Cheng),Th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sian Development, Vol. 3, No. 1 (Spring 2004), pp. 157-82 [HK]

“The 2001 Spy Plane Incident Revisited: the Chinese Perspective” (with Joseph Cheng),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vol.9, no.1, Spring 2004, pp.63-83 ) [USA ]

“Market Transi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bor Law”,Journal of Societal & Social Policy(August 2003), pp. 59-82 [Casa Verde Publishing, Hong Kong].

“Reinventing the Communist Government in a Transitional Economy- A Review of China's 1998 Central Government Restructuring”(with Guobin Zhu),Asian Profile(February 2003, pp. 1-14) [Asian Research Centre, Canada]

“Towards Centr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with David Chan),Education and Society, Volume 19, No. 3 (2001), pp. 59-78 [James Nicholas Publishers, Australia]

“Hong Kong in the Eyes of Chinese Cadres” (with Joseph Cheng),Asian Affairs: An American Review(Summer 2000), Vol. 27, No. 2, pp.93-109 [Heldref Publications, USA]

“Shanghai Education into the 21stCentury: A Quest for Learning Society” (with David Chan),Chulalongkorn Educational Review(January 2000), Vol. 6, No. 2, pp. 1-14 [Bangkok, Thailand]

Book chapter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The Developments of Chinese Social Policy in China since 2003”, in Mok, K. H. and Lau, M. eds.,Managing Social Change and Social Policy in Greater China,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pp96-110, 2014.

“The transition of social protection in China”, in Midgley, J. and Piachaud, D. eds.,Social protection,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change—Goals, issues and trajectories in China, India, Brazil and South Africa,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2013.

“Redefining Development in China: Towards a New Policy Paradigm for the New Century?”, in Mok, K. H. and Forrest, R. eds.,Changing Governance and Public Policy in East Asia.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Globaliz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 in Pang, N. S. K. ed.,Globaliz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 Change and Reform.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 73-99.

“The Potential for Civil Unrest in China” (second author, with Joseph Cheng), in Annelies Heijmans, Nicola Simmonds, and Hans van de Veen, eds.,Searching for Peace in Asia Pacific, Boulder and London: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Inc, 2004, pp. 166-180.

“Chinese Nationalism and Sino-US Relations: the NATO bombing of the Chinese Embassy in Belgrade”(second author, with Joseph Cheng), in L. H. Liew and Shangguan Wang eds.Nationalism, Democracy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China,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Cruzon, 2004, pp. 85-104.

“Migr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second author, with Ray Yep), in Linda Wong and Lynn White eds.,A Tale of Two Cities: Social Policy Reform in Hong Kong and Shanghai, New York: M. E. Sharpe, 2004, pp. 217-238.

“The Tension of Chinese Labor and the State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Reflections from Guangdong”, in Joseph Cheng, ed.,Guangdong: Preparing for the WTO Challenge,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 195-223.

“Decentralization and Changing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in China” (second author, with Joshua Ka-ho), in The Society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of Taiwan ed.,The Education Prospect in the New Era, Taipei: Pro-Ed Publishing Company, 2002, pp. 189-231.

“Reforme Administrative Dans Une Economie En Transition: Une Analysis De La Reforme De 1998 Du Gouvernement Central Chinois” (first author, with Zhu G.B), InAnnuaire Europeen D’Administration Publicque 2001,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Aix-Marseille, 2002, pp.699-721

“Government Policy in the Reform Era: Interactions Between China’s Organs Responsible for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andQiaoxiangCommunities” (second author, with Joseph Cheng), in L. M. Douw, Cen Huang and Michael R. Godley eds.,Qiaoxiang Ties: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to ‘Cultural Capitalism’ in South China, London and New York: Kegan Paul International, 1999, pp. 113-142.

Book Reviews

CAO Jingqing,Huanghe Bian de zhongguo: yige xuezhe dui xiancun shehui de guancha yu sikao(China along the Yellow River: a scholar’s observation and thinking on rural society). Shanghai: Shanghai wenyi chubanshe, 2000,China Information,Vol. XVIII, No. 2, pp.112-114.

Working paper:

What Kind of Welfare State is Emerging in China?,United N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ocial Development, 2013

Editorship

Chinese Law & Government(guest editor in 2000 and 2003).

韩文论文

“중국의 시장 변화와 공공부조 정책의 전개”,아세아연구(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제54권 1호 (2011년)

中文著述

专著

《社会政策与社会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社会变迁中的社会政策:理论、实证与比较反思》(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转型期的中国劳动问题与劳动政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

中国劳动政策:市场化与全球化的视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主编

《工作生活平衡:理论借鉴与中国现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14)

《中国行政改革:粤港的探索与启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

《中国产业民主:兼论德国、韩国与越南》(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农民工公共服务;国际经验 本土实践 政策建议》(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当代社会政策研究VII:第七届社会政策国际论坛文集》(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年)

社会服务:从经济保障到服务保障》(北京:社会出版社,2010年)

中国社会政策》(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

中国的社会保障建设:回顾与前瞻》(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第9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15年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第8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15年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第7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14年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第6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12年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第5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11年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第4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10年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第3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9年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8年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第1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论文

“公立医院如何不逐利”,《党政视野》,2016年04期

“农村贫困脆弱性及其社会支持网络研究”,《行政论坛》2016年03期

“堵还是疏:公立医院逐利机制之破除——基于广东省县级公立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效果分析”,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新医改背景下广州地区综合医院运营效率研究”,《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5年06期

“新医改背景下广州市民营医院运营状况分析”,《医学与社会》,2015年07期

“超越地方法团主义——以N区“政经分离”改革为例”《学术研究》,2015年07期

“工作场所无障碍环境、融合就业与残障者就业政策——三类用人单位的比较研究”,《公共行政评论》, 2015年04期

“立法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基于《物权法》和《就业促进法》立法参与的研究”《政治学研究》,2014年04期

“国家调解能力建设:中国劳动争议大调解体系的有效性与创新性”, 《管理世界》,2014年第8期。

“社会管理创新条件下外来工子女课余生活研究——基于广东省佛山市的实践”,《社会福利(理论版)》,2014年06期

“走向新社会政策:社会变迁、新社会风险与社会政策转型”,《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第2期。

“立法过程中的公用参与:基于《物权法》和《就业促进法》立法参与的研究”《政治学研究》,2014年第4期。

“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研究——基于多中心治理视角”,《社会工作》,2014年02期

“从法庭走向街头——‘大调解何以将工人维权挤出制度化渠道’”,《中山大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政治嵌入还是嵌入社会——2006-2009年地方人大经费支出的影响因素分析”,《学术研究》,2014年第1期。

“中央与地方关系视角下地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基于广州的个案研究”,《社会保障研究》,2014年01期

“政策参与者、政策制定与流动人口医疗卫生状况的改善:政策网络的路径”,《公共行政评论》,2014年第4期。

“双重合法性和社会组织发展——以北京19个小区的业主委员会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社会治理条件下广东省农村社区建设研究——基于三方主体框架”,《农业经济问题》 , 2014年05期

“社区视角下的流动人口健康意识与健康和服务利用”,《公共管理学报》,2014年第4期。

“新医改以来乡镇卫生院效率动态变化——基于广东省广州市2009—2013年的Malmquist指数分析”,《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年04期,

“珠三角中小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监管体系研究——基于ILO-OSH框架的分析”,《公共行政评论》,2014年01期

“走向新社会政策:社会变迁、新社会风险与社会政策转型”,《社会科学研究》(成都),2014年第2期

“依附、分立、嵌入:中国发展社会组织的三种逻辑”,《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10期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会服务研究”, 《广东社会科学》, 2013年06期

“工作--生活平衡:欧洲探索与中国观照”,《公共行政评论》,2013年第3期

“工作—生活平衡:社会政策的新课题”,《公共行政评论》 , 2013年03期

“中国公共养老基金的债务风险与运作治理”,《中山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论理解社会管理的五种途径”,《武汉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城市化、社会政策创新与地域社会公民身份建构——基于东莞市的案例研究”,《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13年第4期

“在维权与维稳之间:中国劳动关系的困境与出路”,《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9期47-52

“社会服务购买中政府与NGO关系研究”,《东岳论丛》2013年第7期5-14,共10页

“团结与承认:中国式慈善困局的社会政策分析”,《学术研究》,2013年第1期。

“社会公民权与社会稳定——“新塘事件”的个案研究”,《二十一世纪》,2013年2月。

“渐进与突变: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逻辑”,《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第6卷)》,2013年5月。

“社会管理创新与“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打造——以广东省总工会为例”,《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会服务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东莞医改与神木医改:地方社会政策创新的经验与挑战”(与彭浩然),《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一期。

“新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香港的案例”,《公共行政评论》2012年第3期。

“完善幸福广东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10月第5期。

“幸福广东:一种社会政策学的解读”,《广州大学学报》,2012年4月第4期。

“工作—生活平衡的理论与实践”, 《国际学术动态》, 2012年04期

“社会管理研究的三种理论视角”,《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5月第3期。

“劳动关系与社会政策的非典型分离”,《二十一世纪》,2011年第2期。

“弱势大学毕业生:在职贫穷与社会资本视野下的“蚁族”(与温卓毅),《公共行政评论》,2011年第3期,第125-145页。

“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与行动框架:以社会政策学为视角”,《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10期,48-5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地域化的发展及其制约”(与赵慧),《公共管理研究》(第9卷),格致出版社, 2011年9月。

“个人社会服务与福利国家: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学海》,2010第4期,第60-65页。

“全球化时代下的劳资关系网络化与中国劳工团结”(与庄文嘉),《中山大学学报》,2010第1期,第161-169页。

“建构‘社会中国’: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与挑战”,《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5期。

“合作式应急治理机制的构建:香港模式的启示”(与李甜妹),《公共行政评论》,2009第6期,第81-104页。

“转型中的当代中国劳动监察体制:基于治理视角的一项整体性研究”(与庄文嘉),《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第5期,第92-120页。

“社会政策视野下的中国民生问题”,《社会工作》,2009年第8期,第42-49页。

“地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广东的案例”(与翁慧怡),《社会保障研究》,2009年第2期,第147-162页。

“社会政策学视野下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从社会身份本位到人类需要本位”,《公共行政评论》,第4期,2008。

“专项资金与农村义务教育:政策工具的视角” ,《深圳大学学报》,Vol.25, No.4, 2008年,第86-90页。《中小学教育》(报刊复印资料)转载,2008年第11期,第42-46页

“劳务派遣:劳工权益保障的危机”,《二十一世纪》,2008年4月号总106期,第21-29页。

“社会科学、知识分子与和谐社会--美国进步时代的启示”,《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第2期,第70-91页。

“国公共政策转型下的社会政策支出研究”,《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专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8,第42-68页。

“不情愿的控烟运动:中国控烟政策的发展及其局限”,《公共管理研究》总第6卷,2008年,第137-150页。

“和谐社会与政府职能:社会政策的视角”,《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416-422页。

“非政府组织与农民工权益保护:以番禺打工族字处理服务部为个案”,《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80-85页。

“科学发展观:新世纪中国发展政策的新范式”,《学术研究》,2007年第3期,第33-39页。

“延续与变迁:21世纪初的香港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和李晓康),《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28卷第1期(2007年2月),第8-16页。

“农民工的社会保护:劳动政策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六期,第8-11页。

“农民工的社会保护:劳动政策的视角”,《新华文摘》,总第375期(2007年2月5日),第29-31页。

“中国发展概念的再定义:走向新的政策范式”, 岳经纶、郭巍青主编《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第一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7,第46-61页。

“中国劳动政策的反思”,《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7年2月号,总第99期,第30-37页。

“市场转型与治理变革:中央劳动行政部门的个案研究”,马俊、侯一麟主编:《公共管理研究》(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63-83页。

“农民工:中国劳动政策的新议题”,白钢、史卫民主编:《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07年卷》, 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第204-220页。

“食品安全问题及其政策工具选择”,白钢、史卫民主编:《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06年卷》, 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122-144页。

“从限制到开放:香港特区输入内地专才政策的转变”,杨河清、郑宇硕、张琪主编:《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29-40页。

“中国的基层民主化:从村民自治到乡镇领导人选举改革”(与郑宇硕),汉城:《中国与中国学》,第一卷,第二期(2003),第1-21页。

“面向知识型经济的香港人口政策”,载香港城市大学亚洲管治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编:《中国公共政策分析年报2004年卷》,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103-124页。

“香港移民政策研究”(与叶健民),载桂世勋、黄黎若莲主编:《上海与香港社会政策比较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06-420 页。

“香港的失业问题与反失业政策”(与陶黎宝华),载香港城市大学亚洲管治研究中心等编:《中国公共政策分析年报2003年卷》,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291-309页。

“后充分就业时代的香港失业问题:兼论香港的劳工立法”,载 郑功成、曾湘泉等主编:《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社会保障》,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第299-317页。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劳工与国家的张力”(与蒋晓阳),载 郑功成、郑宇硕主编:《全球化下的劳工与社会保障》,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12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发展:《劳动法》三个版本的比较分析” ,载香港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编:《海峡两岸三地的劳资关系与劳工政策》,香港:香港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2000年版,第117-140页。

“教育市场化趋势下之大陆高等教育与政府的关系”,载莫家豪等主编:《高等教育市场化:台、港、大陆趋势之比较》,台北:高等教育出版,2002年版,第267-295页。

“两岸僵持局面下的港台关系”(与郑宇硕), 《海峡》(2001年12月),总第15期,第62-65页。

“‘一国两制’下的‘中’港关系”(与郑宇硕),《远景季刊》,第一卷第二期(2000年4月),第143-172页。

“市场化潮流下的中国教育”(与陈建强),载莫家豪主编:《龙之跃:中港台社会发展比较》,香港:香港人文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5-202页。

“终身教育与学习型城市:面向21 世纪的上海教育改革与发展”(与陈建强),《教育政策论坛》,第三卷(2000),第2期,第80-98 页。

翻译

社会政策学十讲》 (by Heatley Dean),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9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