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01 22:41
平衡方法是一般平衡论的方法论和认识论。《一般平衡论》(汪叶斌著)对一般系统所具有的平衡特点和形式进行研究,并归纳——演绎——提炼出“九组平衡方法:1、系统方法:环境—系统—要素;2、要素方法:物质—能量—信息;3、反馈方法:输入—输出—反馈;4、时间方法:过去→现在→未来;5、医生方法:何病→病因→处方;6、工具方法:目标→工具→结果;7、控制方法:系统→控制→目标;8、过程方法:系统→过程→目标;9、感悟方法:体验→感悟→思想。
九组平衡方法及概念不但是描述系统的工具,而且也是一般平衡论用来分析、研究系统的方法——每一组平衡方法和概念都是认识、分析和探究事物的有效方法和工具。在应用每组平衡方法和概念时,应将认识和研究的对象看着一个“一般系统”,把这个系统放在一定的“环境”平台上,综合运用系统方法、反馈方法、结构方法、控制方法和过程方法等来分析研究。
系统以外的部分为系统的环境——存在于系统之外与系统发生作用的事物总称。环境——外部要素是相对系统而言的,系统相对于子系统也是环境。环境为系统提供物质、能量、信息,或接受系统输出的物质、能量、信息。系统和环境的分界为系统边界。边界是事物质的规定性在人们头脑中的
反映,确定系统边界与所分析的问题有关。
环境决定系统结构,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系统的功能又反作用于环境。环境选择系统,系统在一定条件下也选择环境,但环境对系统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系统的生存反映在以环境适应及与环境保持平衡方面。系统对环境的影响仅为反作用,单个系统对环境的作用力是有限的。
——系统
为达到共同的目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关联、制约、作用,具有有机联系的一些组成部分(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即系统是指依一定秩序相互联系着的一组事物。任何事物都是以系统形式存在,都是较高一级系统的要素,同时又是较低一级要素的系统。联系是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链。平衡是系统的存在方式,平衡是系统根本属性,平衡是系统的平衡。
一般平衡论将系统归类为一般系统和特殊系统——外有环境内有结构为一般系统;外无环境或内无结构为特殊系统。一般平衡论的系统包括天地万物、人间万态。一般平衡论研究的对象是一般系统——宇宙万物;一般平衡论就是研究外有环境内有结构的一般系统平衡问题的理论。
——要素
构成系统的组成部分为系统的要素或子系统——要素是系统的部分,系统是要素的整体。要素也可能是一个系统,而原系统则又可能是更大系统的要素。系统和要素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系统对于更大一级的系统是一个要素,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又各自构成一个系统。任何事物都是系统和要素的统一。
系统的结构由要素之间平衡关系决定,系统功能由内在结构决定,系统结构由环境决定。环境是众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平衡的结果——环境不是静止不变的。系统的内部结构随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系统的功能随内部结构变化而变化。环境与系统的循环关系:环境决定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输出反作用于环境→…。系统为了求存求在,会主动调整内在结构,以保持与所在的外部环境的平衡。
系统的结构通过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来实现,结构表现在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平衡,功能表现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平衡。系统的结构是系统运动过程中的结构。过程方法是通过分析系统在不同时点上的结构或功能变化;结构方法则是分析系统在某一个时点上的结构或功能。
——物质
物质是构成系统——宇宙万物、人间万态的质料,不同的系统所构成的质料不同。玄子、正反粒子…质子、中子、原子、分子、恒星、星系…都属于物质。构成不同系统的不同物质本身也是不同层级的系统。一种物质系统吸收或释放能量就会变成另一种物质系统,一种原子吸收或释放一定的能量会形成另一种原子,一种天体吸收或释放一定的能量会变成另一种天体。
一般平衡论将物质分成宇宙、万物、奇点、玄子等四种存在形态,并认为:宇宙是一个外无环境——内有结构——至大无外的特殊系统;宇宙奇点是一个外无环境——内无结构的特殊系统;玄子是一个外有环境(玄子的外部环境就是奇点)——内无结构——至小无内的特殊系统,玄子是最小层次的物质系统;万物是外有环境——内有结构的一般系统。
——能量
能量源自物质平衡循环过程,自然力量源自万物求存在求平衡过程,可以认为能量是一种具体的自然力量。但在人类活动中,能量用于求存求活就是一种自然力量,用于求名求利就成了非自然力量。所以,自然界的各种能量都属于自然力量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用于求名求利的能量却变成非自然力量。
质量反映着系统的结构属性,能量反映系统的功能属性,任何系统都是质量和能量的统一,质量的改变会使能量发生相应的改变,能量的改变也会使质量发生相应的改变。爱因斯坦认为能量与质量的平衡关系是E=mc2(E为能量,m为质量,c为光速)。万物从平衡到不平衡,从不平衡到新平衡(平衡→不平衡→新平衡)过程中,由一物变成另一物时就会释放或吸收能量:系统的层次愈小(物质结构层次),所吸收或释放的能量愈大;系统的质量愈大,所吸收或释放的能量愈大。
能量来自或去自于系统的“平衡→不平衡→新平衡”平衡运动过程:⑴系统有积聚能量过程,就会有释放能量过程;⑵释放或吸收能量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系统之间的平衡关系;⑶系统愈小→引力/反引力愈大→系统愈稳定→释放或吸收的能量愈大,原子核裂聚变所释放的能量是原子以上层面化学反应所释放能量的几千倍;⑷系统内能量积聚到临界点时→内部结构平衡状态改变→释放或吸收能量;⑸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能量积聚临界点时→系统间的平衡态改变→释放或吸收能量;⑹外部条件变化→系统平衡状态改变→释放或吸收能量。
物质在“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平衡运动过程中吸收或释放能量:物质在分子原子层面平衡运动过程中会吸收或释放化学能;带电粒子平衡运动过程中释放电能;光子平衡运动过程中释放光能;原子核层面平衡运动过程中会吸收或释放巨大的核能,中子质子以下层面平衡运动过程中将吸收或释放…。物质的层级越小,平衡运动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能量就越大。
——信息
信息不同于物质又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同时,信息也不同于能量又离不开能量。物质遵循不变定律,能量遵循守恒定律,而信息不具有质量、不占有空间、不守恒,只能传递和转换。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信息源自于系统“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过程。
信息普遍存在于物质和意识之中,它标志物质的存在,表明物质的结构,构成意识的内容,借助于一定物质载体可以传输或贮存,以沟通物质和意识的一种形式。信息具有知识性——它可以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确定性,信息往往是博弈双方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所以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信息资源具有无限性和共享性——信息在交换、传播中,参与的各方不但不会失去原有还会增加新的信息。
人与人之间的不平衡、人类与自然的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是系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致——信息不对称造成名利资源分配不平衡。人对自然、对他人的信息永远是不对称的。人的剩余智慧和第二存在模式加剧了这种不对称:人性的贪婪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利令智昏使自身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下降。信息不但是生存的重要资源,而且已成为各名利主体之间博弈的决定性资源。
信息方法是从整体出发,撇开具体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形态,把系统有目的运动抽象为信息及其变换过程,通过信息的“获取→输入→传输→加工→处理→输出→反馈”等步骤去揭示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方法。掌握信息方法可以帮助提高自身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减少自身与环境的信息不对称。任何人不管是求生存,还是求名利,所有的能力都离不开信息能力。
反馈方法也称黑箱方法,“黑箱”指内部结构和机理不能直接观察的系统。黑箱方法就是通过观测外部输入黑箱的信息和黑箱输出的信息的变化关系,来认识系统的结构和机理的方法。黑箱方法注重系统的整体和功能,具有抽象方法和模型方法的特征。
——控制
控制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采取的一般手段和方法。控制的基础是可能性空间——事物在发展变化中面临的所有可能性(各种可能状态的集合)。控制行为和可能性空间成正比例,有可能性空间才有控制,无可能性空间就无控制,因为没有选择就没有控制。控制就是施控部分根据确定目标对被控对象施加主动影响以改善被控对象状态的有目的行为,或视为保持系统的有序而给系统输入适当信息的过程。系统的目标是平衡有序,输入信息可克服系统的无序。实现控制过程往往不是将结果控制在一个固定的点上,而是把可能性空间收缩到一个适当的范围。
——输入和输出
环境对系统的作用称为输入,系统对环境的作用称为输出。系统与环境的“输入—输出”的内容是“物质—能量—信息”。宇宙万物之间的联系表现为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体现系统的功能。
在控制论中,输入特指可控输入,不可控输入为干扰。干扰会使系统产生偏离目标的运动,使控制结果与控制目标产生误差,而可控输入能使系统克服干扰带来的偏差。干扰来自于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随机变化,控制的目的是要通过控制输入以得到人们愿望的输出。
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具有相对性:同一层次的此系统的输入可能是彼系统的输出;上一层次系统的输出的同时是下一层次系统的输入。
——反馈
反馈是指系统的输出通过一定的通道反送到输入端,从而对系统的输入和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用系统活动的结果来调整系统下一步动作的方法就是反馈方法。系统通过不断反馈到达自己的自然位置。反馈式平衡就是利用负反馈信息对系统进行调节,通过减少目标差,克服干扰的影响,以保持系统持续地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开环控制系统的输入不受输出状况影响——无反馈机制。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入受到输出状况的影响:控制的传输线路形成一个闭合环——有反馈机制。在反馈机制里,信息是控制的基础,没有信息就没有控制。
如果反馈倾向于反抗系统偏离目标的运动,使系统沿减小目标差的方向运动,最终使系统趋于稳定状态,实现动态平衡,这种反馈为负反馈。负反馈是一种通过反复调节来寻求平衡的系统,因为只有负反馈才能使系统沿减小目标差的方向运动。负反馈是系统纠正偏差和错误(相对目标而言)的自我完善机制,也是系统为生存而进行的自我平衡。负反馈符合自然平衡法则。
反之,如果反馈的结果是倾向于加剧系统正在进行的偏离目标运动,使系统沿着增大目标差的方向运动,使系统越来越不稳定,最终导致系统的解体崩溃,这种反馈为正反馈。负反馈机制有利于维持系统的平衡——良性循环,正反馈机制会加剧系统的不平衡——恶性循环。
任何环境中的系统,只要存在目标行为,都是通过“输入—输出—反馈”的模式来调节和维持自身与环境的平衡。如生物、机器、团队、社会等都属于反馈式平衡。“与时俱化”一词属于反馈式平衡:时者,环境也,系统通过负反馈机制与环境保持平衡,既包括进化、退化,也包括停滞不前,以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平衡——在变动的环境中维持自身的生存。
负反馈是系统保持与环境平衡的一种机制,但在负反馈过程中,从输入到输出及反馈普遍存在时滞现象——行动与结果之间的时间差距。时滞现象往往会使负反馈机制矫枉过正而超过预定的目标。时滞的时间越长,影响越明显,不适当的积极行动常产生相反的结果。如调节淋浴水温,越积极、越猛烈地转动水龙头,要达到目标的温度所花的时间越久。
人的心理平衡——个体心理预期与环境(参照系)之间的平衡,也是一种反馈式平衡。心理不平衡表现为期望值与参照系之间的差距,差距越大越不平衡。负反馈是降低期望值或重新选择参照系,实现自我平衡,而正反馈的结果则是期望值与现实值差距愈来愈大,心理愈来愈不平衡,直到崩溃。
一般平衡论认为,人在体验的基础上产生感悟,有感悟才会有思想,有思想才会有语言。语言是人类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并不囿于文字,语言的实质是思想的输出。思想决定人的行为,有怎样的行为就会产生怎样的结果,而思想源自于感悟,而感悟由生存模式决定。这也是一般平衡论的认识论。人的认知过程是:体验→感悟→思想→语言。体验是信息输入,“感悟”是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思想是感悟的结果,也是对感悟的深加工,语言是信息输出。一个人的感悟往往源自亲身体验,只有体验过人间冷暖,才会有世态炎凉的感悟。李绅因有 “锄禾日当午” 的体验,才会产生“粒粒皆辛苦”的感悟。感悟的最高境界是“人法自然”,从大自然中领悟出生存之道。
人人都有体验,但非人人都有感悟,同样的体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以至才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行为。所以,感悟是人认知过程的核心,决定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感悟,产生什么样的感悟。一个人的感悟比他拥有的知识更重要,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同样的体验会有不同的感悟。
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体验(信息输入)→感悟(信息加工)→思想(信息深加工)→语言(信息输出)。体验和语言是有形的,感悟和思想是无形的。体验和语言可以感受到,思想和感悟看不见摸不着。大脑相当一个信息加工处理系统,感悟和思想就是由大脑完成的。
感悟源自体验,体验来自实践。体验就是各种信息的输入,体验的渠道很多,譬如:可从大自然中体验,或从人类社会中体验;可从历史事件中体验,或从现实社会中体验;可直接体验,或通过媒介体验;可从亲身经历中体验,或从别人所为中体验;可从自己犯的错误中体验,或从他人所犯错误中体验;可从有字书中体验,或从无字书中体验…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对同样的体验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悟,是因为每一个人存在模式的不同,不同的存在模式就会产生不同的感悟,不同的感悟就会产生不同的思想。人的“感悟”是在一定的存在模式支持下进行的,选择不同的存在模式就会生产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思想必然会表现输出不同的语言。第一存在模式生产“自然我”的思想;第二存在模式生产“当然我”的思想;第三存在模式产生“超然我”的思想。譬如同样是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小孩见了会想到吃(自然我),商人遇到了就会想到钱(当然我),而牛顿看见了却想到地心引力(超然我)。
有一个“楚人失弓”的故事被道、佛、儒诸家用来阐述其思想。《吕氏春秋》是这样记载的: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对于楚人失弓事件,老子和孔子有不同的感悟。孔子的感悟是“去其荆而可矣”,表现了儒家人与人平衡的思想。老子的感悟是“去其人而可矣”,表现了道家天人平衡的思想。
一个人对事物的胸襟、境界不一样,就会产生不同的感悟。楚人的“荆人失之,荆人得之”仅仅胸怀楚国,有此感悟是因为楚人有超然于个人利益的境界。孔子的“人失之,人得之”已胸怀天下,孔子有如此感悟是因为孔子已超然于国家利益,达到“大同”的境界。而老子的“失之,得之”则胸怀宇宙。老子有如此感悟是因为老子已超然于人类名利,达到天人和谐的境界。
人类认知事物有一个误区,总以为“只有复杂的才是好的”、“东西愈复杂愈好”。针对此误区,作者认为认知事物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复杂只是事物的表象,简单才是事物的本质,简单的东西更加合理,简单更有利于存在。人们只有从系统复杂表象的体验中,感悟出系统简单的本质,才会有正确的思想和语言。大道至简,真理、真言本来就不复杂。
人类社会有一个毛病,就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我们在认识人类系统时,如一味往复杂方向想,就会愈想愈复杂,愈想愈糊涂,非累死自己不可。所以,认识名利系统的重要原则是把人为弄复杂的东西还原为简单:简单→复杂→简单。当你把众人颠倒的事情重新颠倒回来看时,或许就会恍然大悟:世界原来如此简单。
系统的存在离不开空间和时间,平衡的系统是时空的同一——宇宙万物 “平衡→不平衡→新平衡” 的循环过程都镶嵌于“过去→现在→未来”之中。系统之间都有着在同一时间内的横向联系,及在同一空间内的纵向联系。空间是一切具体场所方位——特点是广延性和三维性;时间是一切具体时刻——特点是持续性、一维性和不可逆性。
“过去”是“现在”以前的过程,“现在”是一个时点,“过去”形成“现在”的系统,系统的“现在”决定系统的“未来”。我们可通过分析系统的“过去”来判断系统的“现在”,通过系统的“现在”去预测和把握系统的“未来”。人类习惯把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年度作为时间周期,以年为时点,以上年为“过去”,以下年为“未来”,进行总结、分配、计划等活动。
——分析过去
系统的现在是由过去形成的,有什么样的过去就有什么样的现在。系统过去存在的时间越长,往往越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并形成合理的内部结构。宇宙万物各有不同的生命周期,系统处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结构和平衡。
对系统过去的分析包括:在环境中自然位置的变化趋势;系统内部结构及自我平衡机制的形成;系统与相关对称方的关系。通过分析系统的过去不但要得出系统能存在的原因,还应找到系统不平衡——不利存在因素形成的原因。分析过去找原因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系统的现在,而认识现在是为了系统未来更好地生存。
分析过去属于系统反馈机制——用系统过去的结果来调整系统未来的动作就是反馈。对个人来说,负反馈就是自我完善机制,通过反省错误,分析原因,未来不犯同类错误就是一种“负反馈机制”。一个人犯错误是正常的,而不犯错误是反常的;一个人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犯同样的错误,最可怕的是重复地犯同样的错误并固定为习性,决定个人命运的应当是习性而不是性格——习性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在犯不犯错误,而在于少犯同类错误。
——认识现在
现在存在的系统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存在就是合理——合理就是平衡。特别是对自然存在的系统,不可只从自身利益角度就轻易否认其合理性。系统的这种合理性表现在各层面上的平衡:系统在环境中有自己的自然位置——系统都是在一定环境下存在;系统的内部结构能自我平衡;系统与自己的对称方保持平衡。我们不但要归结系统存在的合理性,更要发现可能导致系统与环境、系统内部结构不平衡的因素。认识现在是为了预测和把握未来。
佛教三世因果经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如将其中的“世”改为“时”就可解释为:系统“因”过去而形成现在的“果”,又会“因”现在形成未来的“果”,所以,现在是过去通往未来的连接点。现在既是过去的结果,同时又是未来的原因,且每一个现在都立即成为过去。任何人都没有办法预见明天,只能做好今天应做好的事,以应对明天。过去无法改变,未来取决于现在,可见对个人而言 “现在”——活在当下是最重要的。
——把握未来
系统的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随机因素,系统未来目标的实现取决于自身适应环境能力和自我平衡能力。预测和规划系统的未来包括: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在环境中自然位置的轨迹;与外部环境平衡的能力;内部结构及自我平衡机制;系统对称方的变化趋势。预测未来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未来,与未来环境保持平衡。
作者运用一般平衡论的“平衡层次”和“事物对称”理论,演绎了一个“长短利害分析模型”。在规划未来时,系统至少应对以下三个层面的六点问题进行分析:
●分析自身内部结构①自身有哪些长项?②哪块是自身的短板?
●分析对称方③对手有哪些长项?④对手的短板是哪块?
●分析外部环境中存在的⑤有害因素——风险有哪些?⑥有利因素——机会又在哪里?
★★长短利害分析模型
层次内部结构对称方外部环境分析①长项;②短板
③长项;④短板⑤风险;⑥机会方法计划→行动→反思→改进识别→评估→反应→措施识别→评估→反应→措施对策扬长避短 杨长补短 取长补短 避长攻短抓住机会 控制风险
清楚自身的长项和短板,就可以采取扬长避短,做适合自己做的事,同时还要修补自身的短板——因为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对称方包括合作方和竞争方,清楚竞争对手的长项和短板,你就可以避其所长,攻其所短;如果是合作方则用其所长,避其所短。通过机会识别,风险评估,就可更好地趋利避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人生如何把握未来?笔者归结为以下八点:
①是以生存为目标,凡事不贪不懒,永远不忘生存目标。
②有一个不断完善自我过程,不犯同样的错过,少犯同类的错误。
③识别有害生存的事件,既能应对风险,又要发现机会。
④合理利用生存资源,不可浪费资源。
⑤尽量多学一点有利于生存的技能,技多不压身,凡事有备而为之。
⑥主动适应环境,做到与时俱化,包括顺应自然和社会规则;
⑦建立信息渠道,及时获取生存信息。
⑧做事不怕吃苦,做人不怕吃亏。
比方医生看病的方法:第一步是提出问题——何病——是什么?第二步是分析问题——病因——为什么?第三步是解决问题——处方——怎么办?
——提出问题
分析一个系统的第一步是先要提出问题,所谓“问题”就是事件现状与标准之间的差异,以及因这个差异可能对主体目标造成的风险。所以,提出问题需要四个要件:事件+标准+现状+风险。事件现状偏离标准且存在风险就是问题。发现一个问题可分四个步骤:检测事件现状→将现状与标准比照→得出差异程度→差异可能造成的风险。任何“问题”都是相对主体目标而言的,只有当事件的现状与标准的差异对主体目标存在风险和危害时才算问题,虽有差异但没有风险就不算问题。
系统不同、环境不同都会有不同的标准。标准应当服务和服从于系统目标。对人类而言,标准可分为生存标准和名利标准,譬如人体的血压、温度、心跳等属于生存标准,而象法律、道德、风俗、文化等都属于人的名利标准。不同的存在模式有不同的标准,也会提出不同的问题。
“自然我”用的自然是生存标准,不符合生存标准就是病。生存标准是生命系统自然进化和适应的结果,生存标准合理、简单、持续。医生就是借助适当的仪器和工具,检测出血压、温度等生理现状的数据,对照标准数据找出差异,差异超出正常范围就是病。一个人的生理现状偏离标准就有问题,医生就是通过生理上的“差异”,并运用专业判断来发现患者的毛病。
“当然我”用的当然是名利标准,提出的当然是名利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之一就是各人的标准不同。名利标准是名利主体争斗博弈的结果,具有不合理、复杂、不可持续性。各利益主体都是站在自身利益上来制定名利标准,名利标准没有是非,只有成败,应当选择一个适当的版本。所谓“适当版本”应是有利于平衡的名利标准,包括人与自然、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平衡。
——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就是分析现有事件状况,分析问题的前因后果,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所谓“前因”就是现有事件存在问题的根源,“后果”则是因为现有问题而导致未来的不确定性事件。“前因”生成现在的“果”,现在的“果”又是“后果”的“因”。现有事件存在的“问题”既是“前因”的“果”,同时也是“后果”的“因”。事物的运化过程总是因果对称、因果循环、因果平衡、因果玄同。事物的“前因→现状→后果”环环相扣,任何“问题”都是事物“因果链”上的一个环节,所有问题的合力就是所谓的“业力”。
然而,要找到问题的病根取决于分析方法。一般平衡论中提出的“三个存在模式”及“三我一体”、“五个平衡规律”、“三个平衡层次”、“三个平衡工具”等思想和理论可以诠释宇宙万物、人间万态。一般平衡论的思想和方法用于分析事物存在的问题,对寻找系统毛病的原因应当是非常实用的,因为系统有毛病的实质就是不平衡,而导致不平衡的原因恰恰是有悖平衡法则。
本编的“环境—系统—要素”、“物质—能量—信息”、“输入—输出—反馈”、 “过去→现在→未来”、“目标→工具→结果”、“目标→过程→结果”、“体验→感悟→思想”等组方法和概念,对分析问题很管用。譬如, “病因”一定与“过去”有关——就用到了时间方法;“病因”往往是病从口入——与输入有关——就用到了反馈方法;“病因”一定与环境相关——就用到了系统方法;“病因”一定由过程而来——就用到了过程方法;如此等等。
人们往往看到问题的表象却看不到问题的本质,不知产生问题的原因,而这些组方法及概念正是认识、分析和探究事物的有效方法和工具。将认识和研究的对象看着一个“系统”,把这个系统放在一定的“环境”平台上,综合运用系统方法、结构方法、过程方法等来分析研究,就可找到系统的病因。
——解决问题
针对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本质,高明的医生应当是根据病因对症下药,既简单、节约,又治表治本。解决问题的实质是帮助系统恢复原有平衡或形成新的平衡。自然系统的目标是求存求活,总会自然而然地趋于平衡;人类系统的目标是求名求利,总是当然而然地趋于不平衡。人类需解决的问题不外乎是人与环境的不平衡、人与人之间的不平衡、以及人本身的不平衡。一般平衡论提出的存在模式和平衡法则等思想,不但告诉人们认识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提供了方法,而且还为人类实现自身平衡指明了方向。
解决个人不平衡的方案,请参照本书第二编中有关“三我一体”部分,作者列出的个人存在模式对医治个人不平衡问题肯定实用。解决问题的方案只求适当,适当的解决方案就是好方案。但一般平衡论仅仅可为人的生存问题提供支持,对求名求利却无能为力,事实上,人类所有的求名求利方案都是饮鸩止渴——如同吸毒去瘾一样。
以上的“提出问题(何病)→分析问题(病因)→解决问题(处方)”医生方法是分析处理问题的基本套路,加上“过去→现在→未来”时间方法组合使用,这就好比是做人、做事、做文章的入门钥匙。你有了此钥匙,不论从医、从学、从商、从政…还是搞调研、写论文、写总结、编计划…都可入门,三十六行,行行如此。
一般平衡论认为,系统在环境中为实现目标所借助的外部事物都是工具。工具是支持主体实现目标的外部事物,包括;物器、理论、方法、手段、人力…系统利用这些作为自身功能的延伸。人类在剩余智慧平台上的概念、逻辑、语言、文字、方法、技术等都属于工具。一般平衡论中的“存在模式”、“平衡法则”、“平衡层次”、“平衡方法”等簇概念和理论,也是人们破译宇宙万物、诠释人间万态、改进人类自我的工具。
工具本身也是一般系统,具有自己的特定结构和功能,有适宜运用的环境,有与其它工具的配合。工具都有特定的用途——功能的输出。系统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环境决定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作用于环境。在第一存在模式下,系统通过工具(结构或功能)来实现求存求活目标。在第二存在模式下,人类系统通过工具来实现的主要目标是求名求利。
目标是主体的目标,主体是一个系统,主体可以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生命、一个种群。目标可以是为生存,还是为名利。目标是系统本能和需求的具体化,万物都有存在智慧,在此基础上,万物的本能是求存在,生物的本能是求活命。人类不但有生存智慧,还具特有的剩余智慧,所以人类具双重目标:求存求活目标和求名求利目标。工具由主体控制,主体的目标决定着工具的性质,同样的工具,用于不同的目标,就有截然不同的结果。
选择适当的工具——适当是指工具功能与目标对称,即恰到好处地完成目标。工具是为完成目标服务的,工具没有高级或低级,也不在于简单或复杂,只有适当不适当,适当的工具就是好工具。汉代东方朔说:“干将、莫邪,天下之利剑也,将以补履,曾不如一钱之锥。” 筷子由两根小木棍简单的组合,人类不知用了多少万年,至今仍是最有用的工具。
正确使用工具——包括技能正确和方向正确。首先是工具使用折方向正确,工具用在什么地方,同样的工具用错了方向,结果完全截然相反。工具应当有利于人类可持续生存。其次是使用技能层面,你的技能和熟练程度与工具功能相对称,不论什么样的工具,都离不开技能。同样的目标、同样的工具,但不同技能的人使用会有不同的结果。个人、组织的生存竞争能力,就在于拥有什么工具,会使用什么工具。
实现目标离不开工具,主体实现目标的过程,往往需多种功能的工具组合使用(九组平衡方法就属一套组合工具)。你不仅从小工具箱中选择所需要的工具,还要从现成的大工具库中,“拿来”为己所用。为完成目标,你需事先准备好工具,磨刀不误砍柴工;为完成专门的目标,还需制造、准备专门的工具。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专业之间的分工、群体之间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工具上——拥有、掌握和运用的工具不同。
工具使用是一个过程:你主导着目标→根据目标选择适当的工具→正确使用工具→达到预期的结果→完成你的目标。运用工具既是过程,也是要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作为一个要素,应有助于达到预期结果,有利于提高效率、节省成本。作为完成目标过程中的重要资源,对工具要合理使用,而不是滥用。人类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为了自身的贪婪而滥用工具。
目标决定工具,工具反作用于目标,两者相互推进:原目标→工具进化→新目标。人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工具,你有什么样的工具就会设定什么样的目标。工具是时代的产物,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工具,人类从几百万年的木棒、石头工具,到几千年来金属工具,再到近二百年来的机器工具,形成了以原工具制造新工具的工具链——不断制造出新工具——多种材料组合成不同的工具。
一般平衡论认为,任何系统都有求存在的目标,都有实现存在目标的工具。人类与其它生命的本质区别并不是有无工具,而是人类有生存智慧的同时还拥有剩余智慧,所以,人类持有复杂的工具,并用于求名求利。其它生命系统只有生存智慧,所以,其它生命系统只有简单的工具,而且仅仅是用于生存。
工具方法对人的生存有四点启示:
①生存目标:工具是为你生存服务的,你既不必成为他人的工具,更不要成为工具的工具。
②适当选择:根据目标选择适当的工具,适当的工具就是最好的工具。
③正确使用:多掌握一些工具的使用技能,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运用工具的技能代表着你的工作能力和生存能力。
④建立工具库:不但要建立一个自己的小工具箱,还要能从人类大工具库中筛选适当的工具,现成“拿来”完成自己的目标。
系统在实现未来目标过程中遇到很多不确定性事件,有些事件对目标有利,有些事件对目标有害。有利于目标实现的事件就是机会;有害于目标实现的事件就是风险。风险的本质是系统的不平衡,机会与风险是对称的。这里的“控制”就是一个既要抓住机遇,又要应对风险的过程——主体通过控制过程来实现自身的目标。控制是对实现目标过程中不确定性事件的控制,控制方法包含“识别→评估→反应→措施→反馈”等环节。
——识别
识别是对系统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事件进行定性分析,哪些是有利事件,哪些是有害事件。譬如,个人在实现生存目标过程中,哪些有害健康的事件,哪些影响快乐的因素,哪些事件会破坏自由。哪些事件是可以接受的,哪些事件是无法接受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有害事件识别的愈充分,对碰到各种困难估计的愈准确就愈主动。人最大的风险是不能识别风险。由此类推,还有:人最大的失误是不知道失误会发生在哪里;人最大的毛病是看不到自己有病;人最大的失败是不知道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最大的危险是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危险;最大的错误是犯重复的错误;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存在什么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识别”问题。
——评估
评估是对识别的事件进行定量分析,有利事件——能利到什么程度,有害事件——能害到什么程度,对目标的影响有多大,出现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何时何地出现。事前对困难和风险应有充分的估计,特别是对哪些重要风险事件需进行认真地评估。任何风险的背后都存在着不平衡。
譬如,对个人生存而言,对所有危及自身生存的重要风险事件,均应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事关生存无小事,一失足成千古恨。低估风险会导致目标失败,高估风险则有可能会放弃目标。如孙子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反应
反应主要是对评估的有害事件采取怎样的策略,如风险不能控制或不能承受就应调整目标,切不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对危及自身生存的风险事件一定要想办法回避,如风险可以控制和承受就要想办法减轻其危害。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合理利用资源也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方面。
——措施
措施相当于“招”,是对可以承受的有害事件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当有害事件出现时有“招”对付它,以减弱不利因素对系统实现目标的负面影响,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特别是对那些危及生存根本的风险事件要有有效的应对措施。个人应对措施与风险之间要保持平衡,措施不及则不足以抵挡风险,措施过度则浪费资源。
——反馈
控制方法属于一种负反馈——系统输出起到与输入相反的作用,使系统输出总是朝着接近系统目标方向运动。负反馈是一种通过信息反复调节来寻求平衡的过程。控制方法依赖于全面、准确和及时的信息。正确的输出依赖于正确的信息,错误的信息输入只能有错误的输出。但未来事件的信息,对人类永远是不对称的——无人可以知道未来。
上述“识别”环节重在全面,知道风险在哪里?而“评估”环节重在准确,知道风险多大?“措施”环节重在适当,针对风险采取怎样的防范措施?这里的“识别→评估→措施”与前面医生方法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事实上,控制方法从“风险”角度,以过程方法为主线,综合运用了上述的系统方法、结构方法、反馈方法、医生方法等多种平衡方法。在“识别→评估→反应→措施”各环节都离不信息反馈。系统实现目标的过程也是系统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系统在不同时点上的结构。
系统都有自己的目标,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目标,同一个系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环境有不同的目标。系统的目标是由其存在模式决定的:自然系统属第一存在模式,目标就是求存求在;生命系统同样是第一存在模式,目标是求存求活;而人类奉行第二存在模式,所以人类的目标就是求名求利。
过程是系统的纵向联系,是系统趋于平衡或不平衡的轨迹。目标的实现需要过程——目标是过程的结果。过程和过程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关联和作用,一个过程的输出可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认识这些过程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称之为“过程方法”。过程方法是相对要素方法而言的,包含了上述系统方法、要素方法、反馈方法、时间方法、医生方法、控制方法的综合运用。
系统是一定环境中的系统,系统实现目标的过程总在环境中进行。系统实现目标的过程就是与环境相适应——在环境中求得自然位置——与时俱化——求平衡的过程。平衡就是存在,生命在于平衡。过程是系统从平衡到不平衡,又从不平衡到新平衡循环——是一个结构到另一个结构——一个功能到另一个功能的过程。
过程可看作是一串连利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这一串连活动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方法的核心应当是如何合理利用资源问题。资源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譬如,企业的资源是人、财、物。一般平衡论按不同的存在模式将资源分为“生存资源”和“名利资源”:生存资源用于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而名利资源则用于满足人特有的名利需要。
对生命系统而言,如何合理、有效利用所在环境中的各种生存资源,应当是实现其生存目标的重要内容。对个人而言,为了求存求活而获取的资源属于生存资源,为了求名求利而获取的资源属于名利资源。在第二存在模式下,人类总会为了占有更多的名利资源而滥用生存资源
过程的结果就呈现目标。结果有成有败,目标实现了属成功,没有实现则属失败。作者将成功分为结果取向和过程取向:以结果实现了目标为成功是结果取向;以过程实现了目标为成功是过程取向。万物的目标就是求存在——只要结果是存在目标就实现了;其它生命的目标是求生存——只要结果是活着就无它求了;而人类的目标则是求名求利——似乎永远实现不了。人往往因求得名利失去生命,求名利不得反而得到生存。
过程决定结果——有什么样的过程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同样,目标决定过程——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什么样的过程。过程是绝对的,结果是相对的,结果仅仅是下一个目标的过程。结果实现目标就是成功,结果未达到目标则是失败。结果是过程的必然,通过观察事物发展的过程,大致可判断会有什么结果;反之,知道了事物的结果,也可大致分析和还原它的过程。
过程方法应当是“计划→行动→反思→改进”的持续循环。首先是在对实现目标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制定行动“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开始“行动”,执行计划;第三,在行动中还应对计划和行动本身进行不断地“反思”,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第四,及时进行“改进”,不断完善自我。系统需要在“计划→行动→反思→改进”不断循环中得到持续改进和自我完善,以确保系统目标的实现。系统的自我完善机制比完美的系统更重要。自我完善机制实质上属于负反馈系统。
系统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充满着不确定性:机遇与挑战同在;机会与风险并存。上述控制方法中的“识别→评估→反应→措施”运用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事件的控制,目的是为了发现机会,控制风险。首先要“识别”风险,还要发现机会;接着是“评估”风险大小;第三,根据风险大小做出适当的“反应”;第四,有针对性地设计并执行适当的“措施”去对冲风险。“识别→评估→反应→措施”是系统实现目标过程中的一种控制风险的方法和思路。
由过程方法示意图可知,主体成功实现目标有六个要点:
①有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系统的自我完善机制比完善的系统更重要;
②建有一个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既能发现机会,又能控制风险;
③组织和整合资源,尤其是合理利用资源;
④选择适当的工具,并能正确使用,工具只有合不合适,不分好坏,合适的工具就是最好的工具;
⑤主动适应环境,做到与时俱化;
⑥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建立负反馈机制,并嵌入整个控制过程。
上述过程方法模型可用于组织的各种行动计划的编制:按照“系统→过程→目标”的过程方法来思考、组织和编写。首先明确本次行动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应将总体目标分解成具体目标。第二步是分析评估环境有不确定因素。第三步是制定为实现目标所作出的行动计划,具体行动计划至少应包括在何时?由何人?在何地?完成何具体目标?第四步,完成目标过程中的资源、工具做如何安排?信息反馈的渠道?各具体目标全部完成,就应达到行动的预期结果。行动计划应当是一个可以执行的工作程序和指南。
在过程方法的运用中,应坚持“抓重点”原则,所谓“重点”就是事件与目标有较高的关联度,少数重点事件往往是决定着目标的实现。重点原则要求我们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将那些与目标关联度大的事件,当做“关键点”或“关键单元”或“关键要素”来抓。风险和机会源自不平衡,“抓重点”就是从系统三个平衡层次切入,“重点”也是一个平衡体系中的平衡点。重点是过程中的重点,过程是由一个个重点构成的过程。重点原则的意义在于,可使我们更合理和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对个人而言,无论是做什么工作,上述“计划→行动→反思→改进”四个环节,都应遵循的基本套路。计划也是一种预先筹划和准备,不论是为了生存而竞争,还是为了名利而博弈,必要的计划和准备都是必要的。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而灾祸总是光顾无准备的人。漫漫人生路,处处有风险。人的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上述的“识别→评估→对应→措施”,可用来分析和控制人在生存中所面临的种种不确定性事件——准备应对风险的一种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