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一平

更新时间:2024-05-28 16:48

应一平,中国水墨画画家,毕业于西安美院。现任西安美术学院学报《西北美术》杂志主编、图书馆副馆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安徽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西安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个人简介

应一平:出生上海,现居西安。任西安美院学报《西北美术》杂志主编、图书馆副馆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安徽大学教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散文学会会员。兼任:陕西美术博物馆学术委员,西安市文联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陕西汉阳书画院副院长,西安通元开宝拍卖有限公司艺术顾问,西安雍轩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艺术顾问,洛阳美术馆艺术顾问。1979年从兰州军区考入西安美院国画系本科并选修花鸟画专业,主攻没骨彩墨花卉。1985年再次考入该校著名人物画家刘文西院长的人物画专业研究生。期间到武汉大学参加中国儒家文化与现代化系列讲座。1988年毕业,获美术学硕士学位。1989年加入香港联合出版社任创作总监。1990年先后起兼任《西北航空》《新疆航空》杂志美术总监。1993年经香港爱达公司推荐以设计专才移居香港,任高级美术师、创作总监。1995年起到欧洲、美洲、澳洲等国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游学,汲取东西方文化精华。1996年在美国缅因州波特兰美术学院(Art Institute of Portland)开设中国水墨画讲座,同年7月以特殊人才身份移民美国,加入纽约yings studio艺术工作室。1997年任西安美院深圳校友会副会长。2004年在西安美院国画系设立“应一平奖学金”。2005年受邀回母校整理馆藏文献并编撰历代藏画出版系列,同时从事古代书画研究及中国人物画教学。2007年自愿放弃美国绿卡身份,正式调入西安美院,从2008年至今,研究论文居陕西省图书馆学会学术成果发布平台个人排名第一名。

参加美术展览

1980年大一白描作品《编框男子》参加全国美院学生习作巡回展。

1985年《冷月》参加陕西省美术作品展。

1986年《绿色精灵》参加世界和平年美展。

1986年在深圳图书馆举办《崛起的框架---应一平、应为平第一回水墨画展》。

1987年《向天山》参加陕西省美展。

1988年在深圳图书馆举办《漫漶的边界---应一平、应为平第二回水墨画展》。

1988年在西安美院举办研究生毕业汇报展。

1996年香港联合出版社出版《从巴黎到柏林》应一平艺术之旅画集

1997年先后在纽约Yellow River Art Gallery,Oriental Gallery举办欧洲写生水墨写生展。

2006年参加洛阳《西安美院八教授作品联展》。

2007年洛阳美术馆举办《应一平水墨作品展》。

2007年《风雨秋荷》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西安美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美术.长安论坛暨《全国写意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出版著作

合著:

《西安美院馆藏历代绘画精品集》主编杨晓阳、应一平执行主编,2007年世界图书出版社。

《西安美院藏画宋元明清卷》 主编杨晓阳、应一平执行主编,2008年世界图书出版社。

《西安美院馆藏绘画近现代卷》主编杨晓阳、应一平执行主编,2008年世界图书出版社。

《中国历代绘画·西安美院珍藏》主编杨晓阳、副主编王胜利、应一平执行主编,200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历代绘画·西安美院珍藏》2010年获第19届优秀美术图书“金牛杯”铜奖。

专著:

《洗尽铅华》 三秦出版社 。

《心灵对话——中国古代绘画精品探赜》三秦出版社 。

《循径入道话丹青——应一平美术学论文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

《应一平美术学论文集》主编应一平,2014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发表论文

从《安期寿枣图》感悟我国古代之仙风禅流

《文博》2009年第1期。封面重点文章。

简述《西园雅集图》《文博》2009年第1期。

静穆 清虚 浑沦——品读龚贤《峰峦台阁图》中的意象“造境”

《美术研究》2009年第02期。

从人生价值格趣品读钱选《白梅寒雀图》

《文博》2009年第2期。

无涯妙道皆古意——品读《蓝瑛法古山水册》上

《文博》2009年第3期。封面重点文章。

循径入道品画图——再读《蓝瑛法古山水册》下

《文博》2009年第4期。封面重点文章。

长天远水读不尽——吴道苏《古溪采石图》赏析

《文博》2009年第5期。

一叶轻舟寄此身——读吴镇《真逸岩居图》

《四川文物》2009年第5期。

《循径入道品画图》

《美术之友》2009年第6期。

院体的变调——方琮《亭庐留览图》的艺术分析

《文博》2010年第1期。

读《送陶徵君还峨眉图》

《文博》2010年第2期。

山水画图像中的文化符号——读明佚名《宋人云山深处听琴图》

《四川文物》2010年第5期。

感木之近望天远——读蓝瑛《东皋静思图》

《文博》2011年第4期。

遁入空门吟长风——南宋佚名《寒山拾得行吟图》研探

《文博》2012年第1期。

山水画图像中的文化符号——读明佚名《云山深处听琴图》

《四川文物》2010第5期

缘物起兴 隽永如斯——李鱓〈农桑闲秋图〉审美情境探析

《陕西教育》2013年第12期

道法缘心 以势驭形——从闵贞及其《醉仙图》〉说起

《美术研究》2014年1期。

山水画境与古琴意象——兼论明画《云山深处听琴图》的审美特性

《美苑》2014年4期

再现到表现的审美跨越——从传统绘画的“形”谈起

《美术与设计》2014年5期

《八大山人绘画图式探赜》

《美术观察》2014年第7期

传统山水画中的设计思想——以荆浩的《匡庐图为例》

《装饰》2014年第7期

中国画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艺术教育》2014年10期

山水画境 古琴意象——《云山深入听琴图》欣赏

《光明日报》2014年8月20日

方济众绘画与“长安画派”三议

《陕西高教》2014年10期

境相独异的心象——以袁江《汉宫春晓》举隅

《美术研究》2014年第4期

山水画境与古琴意象——兼论明画《云山深处听琴图》的审美特性

《美苑》2014年4期

书赋 《图书情报知识》2016年第02期

发表其他文章

崛起的框架——初探深圳的随想

《深圳青年报》1986年9月30日

滞重的自由与超越——85新潮美术的美学批判(卓非)

《西北美术》西安美院学报 1988年第4期。

几束心絮——关于我的三张画 《画家》总第7期 1988年

苍凉高原的四季 《画家》总第9期 1989年

传统中国绘画的形色观念 (美术学硕士学位论文 1988年)

《西安美院五十年院庆美术学论文集》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99年。

莫道听雨独自闲——谈杨小宝的水墨画《大视野》2003年第1期。

笔情墨韵心境——龚贤作品赏析

《西安美术学院教师论文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年。

澄鉴博映 哲思惟文——赵步唐教授读书笔记展前言 2007年

图谋而得意——从戴进《秋山访友图》看山水画“分景”与“造境”

《西北美术》2008年第4期。

大美术 大美院 大写意——记建构中国美术教育体系的实践者杨晓阳

《陕西英才》第5期 2008年。

《探索中国美术教育的实践者》记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获得者、西安美院院长杨晓阳

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名师颂》第3卷 2008年。

德艺双馨——记中国美协副主席杨晓阳2008年。

《写意精神的高扬——从“风生水起——大写意小画展”谈起》

《大河报》《东方今报》2008年。

探索 拓展 创新 ——记西安美院朱尽晖博士

《陕西英才》第10期 2009年。

关于《中国历代绘画 西安美院珍藏》的若干问题简释

《西北美术》2009年第3期。

幕天席地品世象——读佚名绘画《三翁论道图》

南堂不忘汤若望——读汤若望《洗犬图》

《上海美术家》 2009年增刊。

凌波万里传福音——读利玛窦《教士进宝图》

《上海美术家》 2009年第3期。

西安美院藏画作品鉴赏系列点评24篇

《延河》半月刊2008年—2009年

循径入道品画图《中国历代绘画 西安美院珍藏》编辑缘起

《中国历代绘画 西安美院珍藏》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年

风华甲第呈瑞祥——读佚名画作《明园大观图》

《上海美术家》 2010年增刊。

几回掩卷不由心——赵步唐山水写生画卷序

《山高水长》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年第1版。

《巴黎散记》《纽约纪行》《走进布里斯班》《今夜西安》刊登在《西部航空》《中国旅游》等杂志。

泠泠缥渺望碧影——读沈士充《云山禅修图》

《西北美术》2010年第1期。

从地缘文化学视角赏析吴道苏山水画卷《古溪采石图》

《社科论坛》2010年第2期

胡天回望长安月——读罗澜《汉宫秋月图》

《陕西省广播电视报》2010年6月。

济世悬壶来东土——利玛窦作品欣赏

《陕西省广播电视报》2010年7月。

《西安美术学院院报》自2011年第1期起开辟“藏画欣赏”专栏,

每期刊登一篇应一平的古画鉴赏系列文章。

秀水灵山映天光——读明人佚名画作《水村集》

《西北美术》2011年第1期。

凝眸览古 ——西安美术学院藏画概观

《收藏》2011年第6期。

读郑板桥《兰石疏竹图》

《扬州晚报》2011年5月28日。

天镜舟隐澹苍烟——读谢时臣《石湖别墅图》

《收藏》2011年第7期。

庙堂之下独行者——读黄慎《东方朔得桃图》

《扬州晚报》2011年7月16日。

清光依旧满人寰——读曾鲸《苏文忠公笠屐图》

《收藏》2011年第9期。

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解读王翚的二幅意笔仿古画

《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第11期。

立象尽意 沉博有容——西安美术学院藏画概览

《上海艺术家》2011年第6期。

素位而行 灵山在望——姚展雄禅意散文集序

《素心无尘》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

图像造型主客体的存在方式——论中国绘画的“形”“色”观念(上篇)

《西北美术》2011年第4期。

图像造型主客体的存在方式——论中国绘画的“形”“色”观念(下篇)

《西北美术》2012年第1期。

复活了的昆明池——西咸礼赞

《陕西日报》2011年12月9日

风动尘香 墨彩华章——郭线庐水墨画作品欣赏

《陕西美术》2012年第1期。

素颜无华天心相照——郭线庐水墨画作品欣赏

《上海艺术家》2012年第1期。

独坐清江水榭中——读李寅《清江凭眺图》

《西北美术》2012年第1期。

天地为隐者留名——读明人佚名《松溪玄谈图》

《西北美术》2012年第2期。

郭线庐的水墨画

《城市经济导报》2012年1月16日

往事追思共惘然――读文徵明《山房忆旧图》

《收藏》2012年第3期。

天镜舟隐澹苍烟――由读古画所想到的

《艺文志》2013年第2期

见得心如法眼宽――读黄慎《逸仙图》

《金秋》2013年第4期下半月

静观自得的心象——初读杜大恺水墨作品的随想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从地缘空间看“海派”文脉承传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素颜无华 天心相照——郭线庐水墨画作品欣赏

《上海艺术家》2012年01期

罗铭的写生与创作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2014 年03期

王子云学术研究四向度《西北美术》 2017年04期

发表绘画作品

《焱》 《西北美术》1983年3期并刊登1984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挂历封面

《掘起的框架》应一平、应为平水墨画展。《深圳青年报》水墨画作品专版1986年9月30日

《心之祈》 《美术》杂志1988年第10期

《经轮幻影中的母子》《绿色精灵》《心路》 《画家》杂志第7期 1988年

《朝露》《清气》《秋霜》《冷月》没骨花卉组画 1983年 《画廊》杂志1990年第3期

《草原四季》《陕北老人》(素描) 《画廊》杂志1991年第6期

《泉边》 《香港美术家》杂志1991年第4期

《绿色的太阳》《夏荷》 《香港美术家》杂志1992年第2期

《心之祈》 《西安美院五十周年美术作品集》1999年

《白云满衣袖》 《洛阳画院成立二十周年作品集》2006年

《杜甫望岳》《不染》《朝夕闻道》《出浴》《等活》《余从何处游》等作品

刊登在《西北航空》杂志《文化艺术报》《三秦书画报》等。

《韦编三绝》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增刊 《纪念陶行知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专辑》

专家评论

文辞精蕴 所议载道——应一平《洗尽铅华》论文集序 

赵步唐 西安美院教授、著名书法家

读应一平《洗尽铅华》评画论文,尤感其所议已不止于画中之象,由是而议画中之理趣、意蕴,借其象而旁征博引,得见意象之精蕴,使人读来随文之波澜起伏而渐入画境,申发其理蕴。即使是一枝梅花,也能使人于“暗香浮动”、“清气溢流”之中;想象史传“梅妻鹤子”、“踏雪寻梅”故事,体味“品读被历史沉淀的人文内涵”,这是中国绘画与诗、与文、与理、与书相契合的一个重要特点。一平之评画论文,正是以文章展其思绪,发其议论,引导人从画中之象而申发为画外之意,以使玩味无穷。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在其《通书·文辞第二十八章》中说:“文所以载道,犹车所以载物,故为车者必饰其轮辕,为文者必善其词说,皆欲人之爱而用之。然我饰之,而人不用,则犹为虚饰,而无益于实;况不载物之车,不载道之文,虽美其饰,亦何所为乎”?

“文辞,艺也;道德,实也。笃其实而艺者书之,美则爱,爱则传焉。贤者得以学而至之,是为教,故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如他在读《东皋静思图》后著文“感木之近望天远”中写到“东皋南吕,北山西望;岚雾缭绕,云烟微茫。冈阜之上林木秀苍,坡陀隐落数间草堂。红树青岩,散射紫光,溪水洄旋而潺湲,气脉游移则远顾,与山中悬瀑遥相呼,似林泉之水天上来。”以骈俪手法写成的文字,恰好地装饰了一般人所感受到而又无以言传的那种美感,使读者似乎感到观文如见其画的一种意境。

一些出自僧侣、道家人之手的藏画,由于作者心境之空寂,与常人差异甚多,其作品自然也不同于一般画家创作的境界,是较难于体味的。如普荷《松径行色图》便是一幅意境玄旷的作品。应一平则是先说作者身世,再从详细考据入手,揭开普荷和尚真意怀如之心,以见其天真幽淡画格的一些特点,再细微描述了作品近中远景中各个物象呈现的嵯峨跌宕之势、玄旷绝尘之境、禅风高逸之气,清音流水之韵、简率恣重之象、拙稚洒脱之笔等等,以使一般读者也能读其文而悟彻此画之妙趣真意。

艺术作品有些只是作者心灵的一时感悟,或山或水,或松或石,加之自然之阴晴雨露等时空变幻,引发出作者的艺术灵感,形成了某种人文意境而集成之,未必都曾是有所依据。而看画人则依其经验,依其体悟,形成了某种主题意象《松溪玄谈图》正是这类作品的一种现象,应一平的《天地为隐者留名》一文,便是借“松溪玄谈”画题,申发了这类作品可能引起的玄谈内涵;从两晋的历史背景,引出了谢灵运、陶渊明一类文人负笈散怀、乐道林泉的超脱心境,也揭开了“世轻久不赏,玄谈物无求”魏晋玄谈之风的形成流变,从而使看画的读者,有了深感此画意味的艺术体悟。

中国书画讲究文品、人格,不但书画文要好,而且人品也要好,这种品格论是要把作品与作者的为人品格相互映照而理论的,这就必须对作画之人和其题识、诗文等给予整体深入剖析,这对于一般读者是很难做到的。应一平在(《读沈士充“云山修禅图”》)一文中便笔锋犀利地直刺题识者陈继儒,引用蒋士铨作《临川梦·隐奸》讽之,诟病陈继儒此人假宁息影,仿隐士而心系“魏阙”之心。这不仅看到一平评画析文的精微缜密处,也可以看到他所论必载其道的文思笔风。

看画欣得其趣易,而得其意则较难。中国画更要求在看到笔墨趣味之后,又渐渐能惠得画中真意,以致与自己的体悟相联系,始能回味无穷,即所谓体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妙理。在《心本自然致虚静》一文中,从《佛说阿弥陀佛经赞》说起,进一步阐述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命运原本就在自己手心里”的哲理和中国文化的紧密关系,说明禅宗自问世以来就能成为中国佛教主流和代表的基本道理。使得人们在看《屏恭问禅》一画,清晰地理解此画的主题思想,使读者能有更好品味其意境之美。

艺术作品反映生活,也会唤起人们的记忆,使后来者仰止其功德。《读“教士进宝图”》直截了当使读者一目了然明白这幅画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利玛窦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成为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位使者,也是最早提出“中国画”概念的一位学者。然而随着历史的变幻,利玛窦这个名字渐渐被人们淡忘,如果没有这篇释文,这位在明代万历年间从葡国来华的传教士,对东西文化交流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能被更多的人了解。

相类似的还有一幅《洗犬图》,图中画一红衣贵族,右手叉腰,扭身侧首,呼而观望,指挥仆童为两只名贵的阿拉伯猎犬洗澡。主仆四人处在浅流之中,气漫浮悬,祥云飘飘,人物、双犬置于溪边。传说作者为汤若望。其流传经历如何,是注释此画的关键。应一平钩稽典籍,查找依据,在《清鉴纲目》中找到了顺治皇帝对汤若望的在华生涯作的中肯评价。1666年7月21日,75岁的汤若望受尽“历案”连年累月审讯的屈辱,同年8月溘然归逝。应一平在深情的叙述之后,饱含感情地写到,“假如汤若望死于清廷刀下,他一个人肉体被人为消灭,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死予夺,它甚至会影响中国和世界的脚步,万幸没有假如。时光的河依然静静流淌,时隔三百年后的今天,每当想起他以生命为代价苦心修正的历法,一直到现在还在用它记录着自己走过的脚印,从中时时又看到类似当年的情形”

多么深情的追思与感怀,并在追思与感怀中揭示了一个事实,通过不为人知晓的史实,即修正历法是这位殉道者在中华大地上留下的无可抹去的记忆。这是一个文明的伏笔,是中华文明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历程,从而她开始追寻世界。文以言志,应一平便是深情揭示着每幅画的精蕴。

应一平用散文笔法,来写这些评画析文,思绪、抒情为一体,叙事、评论融于抒怀感叹中,形式自由,结构灵活,语言清新巧妙,手法丰富多彩。其所言亦可称作美文,美就美在它情景交融,绘声绘色,笔法凝炼,文辞精蕴,如歌如咏,如泣如诉。歌咏中揭开多少为人而不知不解的史实、故事,使更多的人知道了古代绘画竟也内涵有如此绚丽多彩的世态人文,如此情景交融的意蕴才情。

应一平之所以能够有这样好的散文功力和如此深切的评画见解,除了他上学勤奋和社会练达的经历,还不能不提一个人,那就是其父应中逸。中逸早年生活、工作在上海,与赵朴初友好,互通文墨且精于古字画鉴赏。经赵朴初推介,中逸放弃上海大都市生活而迁居西北重镇兰州,以他的学识和威望广泛团结了一批兰州当地的文化界名士学人,家中常是高朋满座,谈古说今。应一平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耳濡目染,养成了好读书、善思考、勤文笔的习惯,即使下乡、做工、参军、学艺,以至南下经商、游走列国、回归母校,他从没有放弃读书、思考、写文章的习惯。

近年来,他毅然接受学校给予编目整理、编辑馆藏中国历代藏画的任务。殚精竭虑、情之而至,面对数千画作,知难而上,对每一幅画,每一款文,每一方印都作了仔细考据、认证,以致画中的情节由来都细审查考,以求无万一之误。《中国历代绘画》经已面世,他的评画析文,也将随着画集的出版发行而成为一个重要的看点,人们在品读古代绘画作品的同时,也能品读到应一平美文般的评画论文,两相比照,可谓相得益彰。

锦瑟无端五十弦——应一平《心灵对话》论文集序

赵农 西安美院教授、美术史论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风荡沧海,云回苍山。

几年前,应一平接受西安美院的邀请,从海外回到母校图书馆工作时,内心的喜悦与惆怅是交织在一起的。昔日的同窗在学院的教学科研取得了不凡的成就,而自己商战多年,漂泊在外,虽有积蓄,但是其中荣辱甘辛经历,也颇有身心疲惫之感。于是,回归学院,应一平以报效祖国的热忱,投入到新的岗位之中。

记得应一平回来不久,学院就开始备战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应一平负责图书馆的建设,可谓是百废待兴,一片忙乱。应一平以多年出版编辑的经验,挑选充实馆藏图书,并更新阅览环境,添置藏书设备,以至身先士卒,不辞辛苦.治于事而劳于心,负其任而承其责。随后的学院教学评估中,因为应一平的勤勉劳作,焕然一新的图书馆获得了教育部专家的好评。

西安美院图书馆自1950年代以来,收藏了大量的宋元以来的书画作品,其数量与质量均为全国同类院校的翘楚。然而保管工作虽然严密,研究利用却不够深入,常常令人有奇珍家藏,遗珠蒙尘而不觉不识之遗憾。

应一平由于工作需要,自己多年来对书画热爱之忱仍铭怀于心,习字作画也坚持不懈。自小对文史知识的喜好积累的修养,开始对馆藏历代绘画进行细致地梳理。

掠过红尘闹市的喧嚣杂芜,看惯了世态人事的惊涛骇浪,回归于平静的书桌,应一平甘苦自识,寒楼独居,青灯黄卷。板凳冷坐,文章未空。长安月色抚平着游子归来的激动心绪,也使应一平身心沉浸于历代名画之中。早年对水墨实践的心得和多年的人生经验,此时化作个人的心志。勤学好问,衣食俱废,常常是手抚精妙的佳构,思接千古,望云听雨,看花临泉,陶冶着个人的情操,也启迪着个人的心扉。

中国书画自古及今,由于历史悠久,加上手工操作的性质,每遇乱世多被舍弃,而逢盛景多有仿作,于是乱治之间,便有许多的托伪冒名之作。加之斗转星移,文化语境的流失,也构成了后人鉴定的困难。于是馆藏的作品中也存在许多含混的现象,诸如署名、材质、技术、断代等问题也使一般人或望而生畏,或莫衷一是。

应一平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细心地考订、甄别、论证,研读了大量的古代文献资料。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对馆藏精品进行了充分深入的研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藏品中有少许高仿作品,多为常人误认,指为原作。应一平不以拔高作品的年代和身份而沾沾自喜,也不因无名画家的精妙佚作而遗漏忽视,耐心细致,孜孜不倦地劳作耕耘,从而使这些作品的身份认定,取得了突破性的合理推论。

人静心妙,诗穷句工。应一平数年间的刻苦努力,披星戴月,在笔下流淌出数十万字的研究心得,可谓是春种秋收,成果累累。并连续主持编辑了《西安美院历代绘画精品集》(2007年)、《中国历代绘画·西安美院珍藏》(2009年)两部巨制,尤其是后者,豪华精制,泱泱大观,为国家级的人民美术出版社多年来出版的最为经典的单本画册,入选2009年法兰克福图书博览会,为中国图书出版事业赢得荣誉。

应一平研究古画,重视文献立论,按图索骥,不舍细末。读画推想,多做穷究之理。细末资料如屡屡丝线,被应一平从大量古籍文献中牵扯出,化做实证的论据。精诚所至,持论公允,语态平和,多为不刊之论。

然而,常人论述古画多有艰涩孤渴之感,使读者云雾生疑,望而却步。应一平喜文学,修养精深,文辞华美。于是论文中语句精妙,加上由画及人,由物及心,多做切身之思。尤其是数百年间的古画作者,多是奇人隐者,高僧老道,淑女贤士。于是奇景幽境,人事闲谈,在应一平文中一一指说出来,只见大量的作品画面中的人物往来,山水变幻,花鸟翻飞,演绎着古柯幽木,沉潭清泉,风雅云集,品藻月旦,读后有“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为秋冬之际,犹难为怀”的感慨。

临近岁末,一日与应一平闲谈,知其编辑文集。见其眉毛渐白,顿觉劳心之甚,用功之勤。巨藏编成,耗费时日,也耗费了诸多心智。然而应一平矢志不移,无倦无悔,是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为应一平《洗尽铅华》论文集而作

傅晓鸣《东方商旅》杂志社社长、总编、西安诗书画研究会会长

一直以来,应一平是一位值得我欣赏和推崇的文化学人。这是由于他多年来的博学多识,对中国画研习,对美术理论的丰厚积累,尤其对中国古代画品的研究解析,以及美术评论的独有视角之缘由。我与他交往,总见他忙碌不息的身影,这种忙碌,不是为金钱奔波的横取直截,而是为做学问“惟日孜孜,无敢逸豫”,于身具备的那种勤力而又劳心的惜时精神。

他的确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不闲却不做无聊事,他的全部精力都在做着与文化有关的事情。韩愈诗“百年讵几时,君子不可闲。”这里的闲,是闲懒散漫的无所事事,不同文人雅士追求的那种清玩之闲。人生本如“白驹过隙”,那得闲来去做虚枉耗散。

应一平可谓不闲君子,他是一年不得一日之闲,这闲并不是他不会索取、不去享受。清代画家石溪在《溪山无尽图》上作跋:“大凡天地生人,宜清勤自持,不可懒惰。若当得个懒字,便是懒汉,终无用处,残衲住牛房朝夕焚诵,稍余一刻,必登山选胜,一有所得,随笔作山水数幅或字一段,总之不放闲过。所谓静生动,动必作出一番事业。端教一个人立于天地间无愧。若忽忽不知,懒而不觉,何异草木!”

应一平正如这位隐逸山林的老衲,稍余一刻,便觉不安,不闲君子的刻意不取,不得者便不为已有,为匆匆生命的来世珍贵,只留下一个“忙”字替代,“端教一个人立于天地间无愧”而“不放闲过”,亦然是一种君子品格。他的做事专一,不知疲倦,生命的基因里始终充满着旺盛的激情。早在美院读书时,他为学生班长,他的做事风格、求学劲道,早就获得了“拚命三郎”的绰号。这样的称呼,于同窗共读时光,并无亵蔑之意,而是认定他凡做事专注而唯一的事实。多年来,凡是他做的任何事情,总是风风火火,多少次我碰见他在美院大步流星,为诸多之事,全然一派“只争朝夕”的精神。这形成他做人做事的风格,以及人格、人品的特立独行,是值得称赞的。

可以说,他是一个学问家。学问便是学而有问,是追求、追究,最终答疑解惑。古训有“不学不成,不问不知”,他对学问的严谨态度,表现在他为西安美院编纂学院历年来收藏甚丰的古代及近代画作为例。其时他正旅居海外,受聘回母校编辑大型馆藏画册,这是一个浩繁工程。怀着对艺术的敬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仰、对历史的责任感、对学术的尊重,以及对美院古今藏品的热爱,在这期间,他以勇往一搏的精神,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全身心地投入到编辑工作中去的。一般出版的古代画集,因避其难度,往往是绕开作品跋文题款及印文作释,因许多画作年久斑驳、破损,字迹模糊不清,作者笔误等,涉猎太深,以及断字断句,或有不求甚解处,反而留下笑柄,是不划算的。应一平的治学精神却毅然于此,与古人对话可谓自找麻烦,惟有此,才能入其堂奥之中。这样的难度,有时是举步维艰的,往往为断一朱、白文印中的一个字,为跋文中一段难辨之句,几日揣摩,翻阅典籍、查找历史资料,向老前辈请教,同专家探讨,事情总是得以圆满解决,学术的疑点往往被执著的精神一一化解。做学问便是如此,在追究与探索中,渐积自身,而达高度,才能传承推广。而他对古画的鉴赏功夫、品评能力、答疑解惑水平,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学术层面,成就了他对古画研究、鉴赏、论证、品评的学术专家地位。

如我这一辈人,在增长学业,积累知识的年龄,却遭遇世道的精神颠狂,是患过“营养缺乏症”的一代人。他与这相比,成长的岁月就已比其它同伴多得一些知识营养。后来他的下乡,服役,入学,孜孜不倦地修行,似乎生命中真的只有一根筋,少年志向,追求学问,白发亦然,终而无悔,使我对他的了解日渐加深,我们成为志趣相投的同路人。

2009年6月,他为前国家主席江泽民讲解古今画作。其学识学养、美学见地及严谨变通的态度,得到江泽民同志的满意和赞扬,并与之探讨王国维《人间词话》,问答之余,遂对陪同领导赞曰:“这个人学问渊博。”

如今他又出版论文集《洗尽铅华》,我是打开他的样书,只字逐句拜读过的,通篇美文,朗朗上口,所谓“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他对中国美术的理解与造诣,对古画的评点与赏析,对历史人物及个中画家“夸而有节,饰而不诬。”的中肯评价,挖掘甚深,给读者提供了一个立体的交叉的赏析空间,为中国古代绘画之欣赏,打开另一扇解读的窗户。

从他的论文集来看,逐字逐句,文从字顺,音韵流畅,不生涩、不做秀、不无端生造虚妄,可见到他的学识学养及文字锤炼功夫。古人说“不求好句,只求好意”,他对文章的写作态度,便是追求“意好句亦好”。古代文人为文精神,“为求一字稳,捻断几根须。”他亦有这种精神,炼字炼句,将文章行世的事,做得极端负责任,就连标点符号,慎之又慎、力求规范。由他著来的书,倒要省去编辑与校对的力气,在行云流水的文字中,在精研细琢的炼句中,在文化信息含量颇丰的文辞达意中,遂成精品。

我为一平治学精神所感动,与时下文风来比,他应是维护中华文字应用正统与庄严的表率,在世风日下之民风民气正在复归平正,中华文化庄严、神圣、不可戏的理念正在建树之时,他是做了捍卫者与弘扬者的。

快餐文化的应时出现,太多的冲击了中华正统的谨严有序,用大众媒体的电视来做播,是语与言的散放传播,用来文字,“语”和“文”原来是有区别的,我们说文言文难懂,便只拣出“之乎者也”来嘲笑古人。我们提倡白话文,便将书面的文字皆写成大白话,倒是要出现“新八股”了。“新八股”要浪费时间、浪费纸张,文字凝炼功夫稀释在白水煮豆腐般的少盐没味中,是不值得提倡的。古人的语言交往,或许正如我们日常般,但行之与文,却简练简捷、可读可藏、不占篇幅、不占时间,耐人品味,是真正以文字创建起的文学意义。文化中原来是有高品存在的,便是先人已为我们创建了。我们曾经考虑到大多人的文盲情形,便埋怨汉字繁体的艰涩不好普及,便要文字简化了,孰不知文脉如果切断,几千年来文化所传递的信息便要被扰乱,使我们至今捧起古书,非靠翻译而无法与古人直接对话。

读应一平论文《洗尽铅华》,使我们回到历史的邈远,回到农业文明的和谐静谧中去。当与古人相识在一幅幅古老的画卷中,惟识其妙,难解其意时,应一平的古画评说为我们进行了全方位的诠释。一幅幅深藏在图书馆阁中的画面,顿然活跃起来,画面中所含的信息,皆由他来诠释与人,将画中人物、景物及历史背景诠释的那样富有生气、富有立体感,将画家心思理解的那样透彻,把不同时期的历史场景拉近,让我们与其见面。

我佩服他,将一幅看似平淡的画面挖掘的那样具有深意,在缺少相关信息,甚至于年代稽考、断代不晰的遗憾中,他是下了大功夫的。与古人对话,是以心灵的对话。他将古人拉来用现代方式对话,或寻去远古,进入古画中与作者对话,有些引经据典处,有些精妙一瞬的思想,由他发掘出来,于今仍有社会意义,如《寒山拾得行吟图》有一段:“寒山与拾得二人友善,相交甚为莫逆,常题诗于山岩与树叶上,一日,寒山问拾得:‘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应一平如是评论,“这个绝妙的问答,蕴含着面对人我是非的处世之道,千年易过,智慧永存,至今读之仍如醍醐灌顶。”

《双圣图》他将儒、释、道文化就画面进行立体解读,沿着文化与宗教的渊源阐述,脉理清晰,内涵深刻。《松溪玄谈图》挖掘出两晋隐士超然于怀,不合同流俗的名士风采。《洗犬图》则是挖掘出一段耶稣教传教士汤若望曾经来中国传教布道,受顺治皇帝青睐,先后二十几次亲临教堂,垂问教理的故事。是“将西方圣经文化和东方文化融和在一起”的一次历史的接触与见证;凡此种种,不一一去说。可以说,他的此本论文集,在文化学术方面,既可做资料参考,又可提供一种文本的解读样式。

一幅画折射一段历史,带来一段生活的忧思喜乐与悲苦辛酸,将画家一生阐述给读者,将那段历史解剖开来细说,将富有内涵的画面信息传递而出,值得一读、足可获益。应一平对文化推崇之功,足可以称道。

《尚书·周官》有“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之句,如今以“惟志”“惟勤”拿来说应一平,正是其人其事恰如其说。愿他以学者的姿态、以传播者的使命,建树更大的文化功崇,去不断进行他的文化自觉。

雪落无声亦清香——读《心灵对话》之感言

张惠 陕西理工学院艺术学院美术系

寒假将至,特地去图书馆向应教授辞行。此时的图书馆已经显得有些空空落落,没了往日的繁忙和拥挤。在应教授的办公室里,我见到了他新近出版的第二本书:《心灵对话》,看着他在金色的扉页上写下我的名字时,心里忽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犹记得第一次见到应一平教授的时候,是在去年金秋的十月,他在办公室里正忙着撰写文稿,眉宇之间透露着一丝疲惫。我们的到访让他有点猝不及防,马上收拾着案上堆积如山的书籍和文稿,这一幕,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每一次的见面,他都忙得不可开交,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伏案疾书,似乎永远都有写不完的文稿和处理不完的信件。

了解应一平教授,正是从他的文字开始。

每一次翻开《心灵对话》,都是一次心灵的涤荡和洗礼。这让我想起第一次看《洗净铅华》时那种迷茫的感觉,满篇生涩的词句让人几乎难以继续再阅读下去,读的过程中,几次都想放弃,却最终硬着头皮扛了下来。读着读着,忽然之间,便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犹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来,在这些艰涩难懂的词句背后,隐藏着如此细腻与丰富的感情。

读应教授的文章,多少得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才行。我常常对应老师说,本人天性愚钝,属于不可“顿悟”,只能“渐修”之列。需要扎实了文学的基本功之后,才能尽领文中的精妙。时常喜欢在深夜时品读,静谧的夜里总能找到一丝宁静和适然。而每次读到感人之时,总有令人怦然心动的感觉,有时又恍若穿越时空,与古人相对而言。优美的词句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很难想象,如此婉转优美的文笔所创造出的绝美意境,已经远远脱离了传统的绘画评论模式。

读得久了,便逐渐沉溺于其中,画中人、景、物,仿佛尽在眼前,伸手可及。读到精彩处,不免心情激动,抚手称绝;读到伤心处,也不免心为所动,黯然泪下。一如品茶之味,愈品味愈醇香,又如闻古琴之音,愈听情愈深厚,颇有些“曲水流觞,高古清泉”之意。

释卷,心怅然。在应教授给我的回信中,有一句话曾让我感动,他说:“文章是情绪的凝聚,也是和古人交流、心灵客居的一个个驿站,每天留下如梦之芳华,生命流动中寄怀不忘的感念。……有时写到夜半,忍不住会心而笑或泪眼涟涟,越来越在独自一人时感悟到“静”的美妙之感,它陪伴着青丝变白发,少壮至穷年。”

于是,我明白了这本书为何名为《心灵对话》,这既是一次与古人的对话,更是一次与自己心灵的对话。能够抛开世俗的名利和尘世的喧嚣,求的心灵的片刻宁静和灵魂的暂时解脱,对于现实中的人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奢侈和梦想。只是,明白和理解这种深刻含义的人却寥寥无几。

在我的眼中,应教授永远是个勤谨、严格的人,对于写作,态度更几乎是苛刻的。从他的文中,我感悟到了诗的意蕴,词的曼妙,意的深度。从他的身上,更体会到了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而每一次的交谈,也总有不一样的收获和体会。

也许,正如应老师在自序中所写到的一样:“洗净铅华不著妆,一般真色自生香。”

这香气,始终弥留于心,如雪般纯净、自然。

应一平教授访谈中央电视台网站记者:王睆(2010.9.28)

我们听说西安美院60年校庆前出了本厚达10公分,重近20斤的大书——便决定前去看个究竟,听听其中的故事。

下午3点我们准时到达图书馆,初次到他的办公室见《中国历代绘画 西安美院珍藏》就放在桌子上,非常震撼。我们有幸结识它的执行主编应一平教授。入座闻书香。成堆书籍中有一大块是他发表的论文,文章和专著,数量近百种之多,他身上那种学者气派令人折服。我们从传统文化引起话题,围绕他这几年编撰西安美院藏画集的工作聊起来,他说:“现阶段侧重古籍研究与中国传统美学、画学理论的研究。像中国历代绘画藏画集文案,包括深入研究后的学术性点评,涉及中国传统审美核心价值等多方面领域。使人在解读过程中细心体会画中本身具有的雅致隽永的意味,力求行文字字推敲。藏画分上下两卷,即宋元明清卷和近现代卷,收入作品近千幅,达1300多页,近百万字。你们看到的是上卷,下卷已编辑完成,等待付印。”

“这套画集的特点,是将画面上的所有信息,用文字全部记录加以展示,包括前题、后跋、印章,成画年代等等信息。以上工作历时三年,花费大量精力去释文、断句、考证作品的真伪,有的画面残破,为分辩一个字、一枚印文,用投影仪、图像文献反复比对,同时根据史籍及其它旁证资料一一考证它的出处。

古画里面包含着非常广博而深邃的社会、历史、人文、民俗、地缘等方面的信息,它们不仅体现多姿多彩的自然风貌,同时展示作者深刻的审美意识。如《洗犬图》具珍贵的史料价值,是出色的中西合璧的作品。为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所作,反映他在中国传教岁月与中国文化融合过程中的某些信息,是西方造型样式和东方平面图像的结合体。也要从历史背景、题材内容、造型风格等向度解读它的内涵,”

我们感兴趣地问道:“古画和今天的国画主要差别在那里?应侧重从哪个角度怎样去品鉴古画?”应教授说:“古画从气局、意境、构图等方面体现画家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了民族精神气质;今天的国画还在发展过程中。欣赏古画,首先要有相应的文化艺术知识,了解题材发生的历史背景,还要从作者的人生经历去体验,从绘画的意境去品读。就绘画原创性来看,中国传统古画的内涵要比当代深厚得多,且技艺娴熟精湛,确实今不如昔。工作责任加上感情因素,我是恪守“厚古薄今”的保守派。

现在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古画?这些质疑也在他侃侃而谈中渐渐明了。应教授说:“古代文人修为很高,注重人格气节,讲究生活品味。这部书里的画都是艺术创作,它不是一般的生活场景的再现,而是经过艺术加工浓缩后的情境展示,是一种主观意识的表现。古画中有很多引发人们审美快感的视觉因素,可又巧妙自然地融入点线面交织的形色网罗之中,制作中将写意思维糅于笔墨书写里面,含蓄微妙。评判永远见仁见智,但关键是你解读它之时会给人展示怎样新颖的观点、独特的思路。”

我们认为,鉴定古画也是艺术考古的一个方面,这从应老师那里得到了印证。他说:“艺术考古要求极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在鉴定古画这方面,也必须按照考古学“孤证不取”的原则,假如没有旁证及历史著录来支撑它,我们就绝不能仅凭画上的题款孤证就轻率确定。从文化支点理论讲,面对前贤佳作,画面上充盈着浓浓古意,然时过境迁,欣赏这些古画的精神支点已经荡然不在,初看让人感到隔膜。因为它们毕竟是远去时代的精神图像,与当下流行的审美相差很远,甚至南辕北辙。可它又恰恰是远去时代风土人情的形象缩影,是历史“时尚”的见证。其实古画绘的也是当时时髦的那些东西,而且格调高雅,笔精墨妙,意趣丰富,风格多样。内涵的信息密码很有诱惑力,引导着你走进去,不知不觉间抚慰着你浮躁和疲惫的身心。我们今天望着这些绚丽多彩的夕阳晚照,依然能获得心灵上的感动。”

这次去是在拜读了他的《心灵对话》,翻开他印刷精美,色彩还原真实的著作,里面很详细的阐释了古画的来历及背景故事,让人眷读不绝。问起书名,他给了这样解释:“‘心’代表自我内心;‘灵’代表先贤智慧,两者是动态感应的,才能达致相互作用,先绝条件是需大量的知识储备,深厚的人文修养,怀抱虚静宽广的胸怀,以敬畏传统虔诚心态和大师对话,与古人交流。读这些作品定会快意非常,先贤的气场会慢慢渗透进你的内心,美的图式更会使人魂牵梦萦,其成书缘起是学校那本由于受到文字数量的限制,不能从容展开。所以就有了后来把自己的心灵感悟扩展开来,一口气写了五六十篇文章,增加了不少内容,作为个人专著。面向喜爱古画的专业人士,对他们而言就是所谓的‘支撑材料’以散点式艺术思维展开互动;对非专业人士而言,意在提供一些解读的视角,深入浅出地引导出画中的情境内涵,又增加阅读的兴奋点,让他们欣赏到古画中原本就有这么多意味深远的文化因素。通过那些文字让人的心境穿越时空,去遥远古代了解那些感人的历史故事,看看那时人们生活的模样。”我还初步读了应老师的专著《洗尽铅华》,正在读《心灵对话——中国古代绘画精品探赜》,那些美文和图像以及图像之外展示的不就是一个大的中华文化的精神图像么。

离开时已将近下午6点,我一路还在回味消化,他宽博的美学修为、深厚的文学造诣,令我受益匪浅。近3小时思域无疆精彩解说,、天马行空般的侃侃而谈让人不由想去铺开那些古画长卷,当视觉随着水墨之痕淡淡溢出,又会有怎样的激动之情。应教授说大多古代画家是在平和清寂的环境中作画的,这是美感的孤独,绝非是生活的寂寞,这样的诗意人生,这样的艺术境界一般人又哪会理解得来?!

《心灵对话——中国古代绘画精品探赜》应一平著

三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SBN:978-7-80736

艺术作品,是作者心灵的感悟和流露。而看画的人则依其经验,依其体悟,形成了某种主题意象。中国书画讲究文品、人格,不但书、画、文要好,而且人品也要好,这种品格是要把作品与作者的为人品格相互映照的。这就必须对作画之人和其题识、诗文等给予整体深入的剖析。看画欣得其趣易,而得其意则较难。中国古代绘画更要求在看到笔墨趣味之后,又渐渐能品得画中真意,并与自己的体悟相联系,始能回味无穷,即所谓体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妙理,从而使读者品味其意境之美。

艺术作品反映的生活既便已成为历史,但艺术作品也会唤起人们的记忆。《心灵对话》作者用散文笔法来写评画析文,其思绪、抒情为一体,叙事、评论融于抒怀感叹之中,形式自由,结构灵活,语言清新巧妙,手法丰富多彩。其所言亦可称做美文,美就美在它情景交融,绘声绘色,笔法凝练,文辞精蕴,如歌如咏,如泣如诉。歌咏中揭开了多少为人不知不解的史实、故事;在叙事抒怀中,揭示了作品的情思境界。使不懂画的人,读文后懂得画以言志、言情的境界美;使更多的读者,知道了古代绘画竟也内涵有如此绚丽多彩的世态人文和如此情景交融的意蕴才情。书赋 《美术教育研究》2015年23期

作者简介 作者是西安美院图书馆副馆长,教授。传统文化功底深厚。早年毕业于西安美院。长期游学海外。2005年受邀回归母校,研究考证古代藏画及整理典籍。合著有《西安美院历代绘画精品选》《西安美院馆藏·五代宋元明清卷》《西安美院馆藏·近现代卷》《中国历代绘画·西安美院珍藏》等,其中《中国历代绘画·西安美院珍藏》被誉为“国家人民美术出版社六十年来出版的最好藏画单册”。《心灵对话》是其系列出版计划的八本之首。五年来,发表论文、出版合著、专著达一百五十余万字。

内容特点 本书是作者三十多年来与古代绘画大师“心灵对话”结晶的第一集。全书选取自元至清末书画名家的52幅绘画作品,一画一文,对画作中隐藏的人文密码、时代背景、画家流派和传承、画作中蕴涵的意境和人文知识、原作者的表现手法和绘画技巧,均做了解读和剖析。语言清新、活泼,文字力求简洁、精准,追求字字推敲、句句精妙、篇篇美文。书后附有全部图录和释文,学术价值很高。

读者对象 艺术院校的大学生、普通美术爱好者、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和绘画的广大读者、各类学校书馆和公共图书馆。 责任编辑 高 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