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

更新时间:2024-07-21 15:10

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又名莫洛伊斯兰解放阵线)(Moro Islamic Liberation Front) 菲最大穆斯林反政府民族武装组织。

组织政见

组织一直坚持分离主义武装斗争,主张在棉兰老岛建立一个独立、严格的伊斯兰国家。

组织发展

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1978年从摩洛民族解放阵线分离后建立。初期力量极小,90年代后逐步壮大,1996年9月摩洛民族解放阵线与政府签署和平协议后,部分不愿接受政府军警整编的人员陆续加入,其力量大增。现有成员15400人,各式武器11300余件。

组织活动

政治和谈

拉莫斯总统任内,与政府共进行了六轮低级别谈判,但因双方立场迥异而无实质进展。埃斯特拉达就任后,双方于1998年8月签署《关于推动棉兰老和平进程协议》,9月,又签署将各自前沿阵地部队后撤5公里并实行停火的协议。但上述协议并未得到执行,武装冲突时有发生。1999年,政府军警部队与摩伊游击队之间不断发生冲突与交火,和谈因菲参议院批准《菲美访问部队协议》等因素一再延迟至10月才开始。双方和谈小组于12月就谈判规则与程序达成一致,决定2000年1月开始正式谈判。

2010年摩伊方面的新任首席谈判代表默哈格尔・伊克巴尔日前宣布,摩伊将努力争取在菲南部棉兰老地区建立一个亚国家,并以此与菲政府方面达成一项全面的和平协议。伊克巴尔说,亚国家的概念不意味着独立,它仍将隶属中央或国家政府,是菲律宾的一部分。亚国家建立后,摩伊将变为这个亚国家的一个过渡性机构,最终由摩洛人建立一个自己的政府。菲律宾政府23日对分离组织“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摩伊)宣布不再寻求建立一个独立国家表示欢迎,认为此举有利于结束菲南部棉兰老地区冲突。

区域自治

2012年4月25日,菲律宾 “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简称“摩伊解”)宣布,菲律宾政府同意在棉兰老地区建立一个伊斯兰“次国家”。

菲政府首席谈判代表表示,菲政府已与“摩伊解”达成 10 项原则性共识,包括在棉兰老地区建立新的自治政治实体,以取代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他解释说,该政治实体并非独立国家,而是属于在菲律宾领土和主权范围内的“次国家”。当地将建立一个内阁式的政府,但其国防、外交、外贸和货币政策等权力仍归中央政府。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2012年10月7日宣布,菲最大反政府武装“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已与政府达成协议,结束在南部棉兰老地区的反政府活动。

军事冲突

2005年

菲律宾武装部队2005年1月8日宣布,政府军在27日对南部“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基地进行的空袭中至少打死40名反政府武装人员和恐怖分子。

2008年

2008年8月,反政府武装“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与政府军在棉兰老岛南部再次爆发冲突,造成约30万人流离失所。

2012年

菲律宾军方2012年8月6日说,南部反政府武装“摩洛伊斯兰自由运动”5日夜间偷袭政府军多达10处军事设施,双方发生激烈交火,导致1名政府军士兵、5名反政府武装分子和1名平民被打死,另有5人受伤,数千当地居民被迫逃离家园。6日清晨,反政府武装又对驻守在安帕图安镇的政府军士兵发动袭击,双方均无人员伤亡。菲政府军一名指挥官说,武装分子在偏远的安帕图安村扣留了约500名村民作为人质。一些村民说,武装分子还破坏了电力供应设施,使他们自5日晚起一直断电。

2015年

2015年1月25日上午菲律宾警方在马京达瑙省马马萨帕诺镇追捕犯罪嫌疑人—马来西亚爆炸嫌犯本希尔(Zulkifli bin Hir)时,遭“摩洛伊斯兰自由运动”武装人员攻击,双方随后爆发交火。造成菲律宾警方突击队方面死亡人数43人,1人下落不明,另有11人受伤。

求和迹象

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反政府武装(MILF)在菲律宾交出第一批武器,这是和平进程的一部份。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出席在马京达瑙的活动时,赞扬这是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

MILF将会停用75件武器,以显示他们的和平承诺。

在2012年,政府和MILF签署停火框架协议。

有145名MILF的武装派别成员将被重新纳入主流社会。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