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瓦希里

更新时间:2022-06-26 10:25

斯瓦希里是非洲东部地区跨界民族

简介

非洲东部地区跨界民族

主要分布在坦桑尼亚肯尼亚东部、莫桑比克北部沿海地区、科摩罗以及附近岛屿;另有一些支系或群体散居索马里南部沿海一些城市、乌干达布隆迪卢旺达马拉维赞比亚扎伊尔

其构成十分复杂,属黑白混血种人,即尼格罗人与欧罗巴人的混合类型。主要由沿海地带及桑给巴尔岛奔巴岛马菲亚岛班图人和纪元后陆续迁来的印度尼西亚人、印巴人、阿拉伯人、波斯人等长期混血而成,并含有大湖地区内陆班图人的成分。

使用斯瓦希里语,属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尼日尔-刚果语族贝努埃-刚果语支东班图语言群 ,约有20种方言,主要有姆维塔方言(流行于肯尼亚蒙巴萨地区)、阿穆方言(流行于肯尼亚拉穆岛地区)、恩格瓦纳方言(流行于扎伊尔东部基伍省)、恩加齐加方言(流行于科摩罗群岛)和翁古贾方言(流行于桑给巴尔诸岛)。翁古贾方言为现代斯瓦希里标准语,通用于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

目前使用斯瓦希里语的人数达5000万,其中不少人往往自称斯瓦希里人。

10世纪始用阿拉伯字体文字,19世纪后逐渐改用拉丁文字。

多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

民族特色

斯瓦希里族体为非、亚经济文化交流的产儿,它除受阿拉伯文化影响外,还汲取印度尼西亚和亚洲其他国家文化的成分,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并曾于中世纪与其他民族共同创造了阿扎尼亚文明。

斯瓦希里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业,不少人居住城市和港口,经商或从事各种手工业(制瓦陶、编筐帘、织网、木刻等)。

11世纪起曾介入阿拉伯人奴隶贸易 。

斯瓦希里人曾于中世纪与其他民族共同创造了阿扎尼亚文明,阿拉伯文献中称作“僧祗国” (Zenj),中国宋代著述中称 “层拔国”、“层檀国”。随后他们又是东非沿海诸城邦国家(基尔瓦、帕塔、蒙巴萨马林迪等)的主要居民。他们所在的这些国家为当时非、亚贸易中心之一,与中国早有来往。

16世纪起先后受葡萄牙、德国、英国殖民者侵略、分割和统治。在奴隶贸易和欧洲人势力深入东非内陆期间,斯瓦希里语作为商业语言扩散于大湖地区。

“斯瓦希里”(Swahili)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是“海岸”的意思。最初,来自亚洲南部的商人和移民对他们落脚的东非沿海地区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只是概称为“海岸”。

斯瓦希里文化在肯尼亚影响深远。斯瓦希里语是当今非洲最常用的语言之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