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尔良级重巡洋舰

更新时间:2024-07-01 09:09

新奥尔良级重巡洋舰美国海军隶下的一型重巡洋舰,是美国建造的最后一级条约型巡洋舰,是所有“条约型”巡洋舰中性能最优异的。

发展沿革

建造沿革

新奥尔良级重巡洋舰是巡洋舰创新技术的测试温床,这正是该级舰艇包括三种截然不同的设计的原因。Design #1: 新奥尔良号、阿斯托里亚号和明尼阿波利斯号,Design #2: 塔斯卡卢萨号和旧金山号,Design #3: 昆西号和文森斯号。

该级巡洋舰是后来所有美国巡洋舰的直系祖先。自“新奥尔良”级巡洋舰以后,美国海军又先后研制了“布鲁克林”级、“威奇托”级、“克利夫兰”级以及“巴尔的摩”级巡洋舰。虽然依然需要遵守“华盛顿海军条约”的规定,但“新奥尔良”巡洋舰采用了新技术,因为美国海军知道,战争爆发时,他们需要利用这类知识,打造超越条约限制的战舰。

最初,“塔斯卡卢萨”号(CA-37)是该级巡洋舰的首舰,但1930年,最初打算建成“波特兰”级的“阿斯托里亚”号(CA-34)、“新奥尔良”(CA-32)号和“明尼阿波利斯”号(CA-36)巡洋舰,也改用“塔斯卡卢萨”号的设计方案,只有在民营而非海军造船厂建造“波特兰”号(CA-33)和“印第安纳波利斯”号(CA-35)巡洋舰,按照最初的设计方案建成。

服役历程

新奥尔良级重巡洋舰三艘阿斯托里亚号、昆西号和文森斯号全部在1942年的萨沃岛海战中损失。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后不久,受新电子与雷达技术的进步和防空武器系统种类增多影响,该级其余巡洋舰都接受了改造,以降低舰舰上部结构重量。这样一来,该级巡洋舰具备了新的外形,特别是其舰桥部分,成为“新奥尔良”级巡洋舰。二战结束后,4艘幸存巡洋舰很快就退役了,并于1959年至1961年被拆解。

技术特点

设计特点

新奥尔良级是修正了北安普敦级巡洋舰所存在的问题,也就是北安普敦级巡洋舰的改进型,主要区别是增加重要部位的装甲厚度,能够抵挡住巡洋舰主炮的轰击。另区别是弹药库的位置。

弹药库被安置在吃水线以上,虽然这样可以保障弹药库免遭水下武器攻击,但会受到大型水面舰艇的攻击。新奥尔良级巡洋舰原计划建造8艘,当建造“波特兰”(CA-33 Portland)号和“印第安纳波利斯”(CA-35 Indianapolis)号时,它们的装甲和武器安装从新设计过,因此该两艘被命名为波特兰级(Portland Class)重型巡洋舰。当建造中的新奥尔良级时,军方又拨款增加一艘新奥尔良级(文森斯 CA-44 Vincennes)。最后新奥尔良级总共建成7艘。

装甲防护

新奥尔良级重巡洋舰7艘舰艇是除“威奇塔”级之外,倒数第二款按照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生产的美国海军巡洋舰。新战舰的设计工作开始于1929年初,以此前三个巡洋舰级别为设计基础:彭萨科拉级、北安普敦级和波特兰级。所有“新奥尔良”级巡洋舰的外观都有相似之处,但这些舰艇之间约有600吨的排水量差距。按照美国海军修造局的规定,当时小型代巡洋舰设计采用8英寸(203毫米)装甲设计,但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就需要有更大的排水量。

“新奥尔良”级巡洋舰以其自我保护能力著称。其舰壳较“北安普敦”级巡洋舰相比短12英尺(3.7米),装甲列板更较短,只能保护机械及其他内部空间,使其厚度得以增厚至5英寸(127毫米)。机械舱壁装甲厚3.5英寸(88.9毫米),甲板装甲加厚至2.5英寸(63.5毫米)。这使美国巡洋舰有史以来首次具备可承受8英寸火炮的炮座与炮塔。炮塔正面为8英寸装甲,侧而为2.75英寸(70毫米)装甲,顶部为1英寸(25毫米)装甲。除“旧金山”号之外其他所有巡洋舰的炮座均由5英寸装甲保护,“旧金山”号巡洋舰的炮座为6.5英寸装甲。

弹舱保护装甲被增厚至4英寸(102毫米)。弹舱位于吃水线以下,进一步提高了其安全程度。除此之外,“新奥尔良”级巡洋舰的弹舱保护只有弹舱内置防弹列板以及其上方的装甲甲板。不过,即便如此,该级巡洋舰弹舱,即巡洋舰之命脉所在,所受保护已经被提高到一个异常高的程度。“新奥尔良”级巡洋舰几乎没有为保护舰体留下空间,位于吃水线以下的弹舱更容易受到水下威胁(在塔萨法隆格海战中,“新奥尔良”级巡洋舰很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常规排水量条件下,其受保护程度大概为15%,而“彭萨科斯”级仅为5.6%,“北安普敦”级和“波特兰”级仅为6%。但这并没有有效提高“新奥尔良”级巡洋舰的防护能力,萨沃岛海战就证明了这一点。“阿斯托里亚”号、“文森斯”号和“昆西”号巡洋舰被日本舰艇发射的炮弹及鱼雷击中,它们装甲很容易被穿透。

武器装备

新奥尔良级重巡洋舰的主要武器装备包括9门 203mm口径/55倍径Mark 14舰炮(Mark 9舰炮在二战期间被更换),加装在三联装炮塔之上。“新奥尔良”号巡洋舰加装了Mark 14 Mod 0 舰炮 ,“明尼阿波利斯”号巡洋舰加装了Mark 15 Mod 1 舰炮 ,其余巡洋舰则加装了Mark 12 Mod 0 舰炮。炮塔正面规格也不同于Mark 14舰炮,后者炮塔为圆形,而Mark 12和15舰炮的炮塔则为平面外面。8英寸舰炮射程为31700码(29000米),出膛速度为每秒2800英尺(850米)。

穿甲弹重260磅(120公斤),能够穿透10000码外(9000米)厚度为5英寸的装甲板。“新奥尔良”级巡洋舰的二级武器装备包括8门6英寸/25倍径双用途舰炮(能够被用于打击地及空中目标)和.50口径液冷机枪,辅助5英寸舰炮。1941年12月,美国被卷入二战时,“新奥尔良”巡洋舰以及其他按照“华盛顿海军条约”建造的巡洋舰都匆忙进入战场,未经多少改良,缺乏防空能力。日本在珍珠港证明了这场战争的输赢取决于空中力量。很快,“新奥尔良”级巡洋舰就加装了四联装1.1英寸(合28mm)口径机炮瑞士设计的20毫米厄利空机炮(取代.50口径防空高射机枪),以及早期雷达预警系统和火炮控制指示器。随着战争的进行,雷达能力的发展,使盟军对敌军优势不断提升。1942年晚些时候,瑞典40mm博福斯高射炮出现,以双联装和三联装的形式加装在“新奥尔良”巡洋舰上,取代了效力不强的1.1英寸机炮。到1945年晚些时候,受新添武器、电子和雷达装备影响,即便是去除了许多没必要的东西(半数侦察飞机和起重机,以及一部弹射器,雷达系统进一步发展,使这些装备变得可有可无),但“新奥尔良”级巡洋舰还是开始超重。然而,由于空中威胁过于严重,所以美国海军必需容忍这个缺点。

舰型结构

新奥尔良级重巡洋舰的外观与众不同,但在经过1942年至1943年的大修后,剩余舰艇外观大幅改变。舰艇前部上层结构的桥翼被削减,所有大尺寸窗户都被覆上装甲,只有留下了少数舷窗。驾驶室上方敞式桥放大一倍,向前延伸。另外,“新奥尔良”级巡洋舰还在主桅杆和舰尾添置了若干40毫米博福斯式高射炮。前甲板向后延伸至第二个烟囱,与以前的巡洋不同,其主上层结构未建笨重的三脚架桅杆。舰首为斜式,与英国巡洋舰相似。两个烟囱距离很近,二者中间有一个大型探照灯塔。飞机登陆设施后移,机棚上方是第二个驾驶室。

8英寸主炮塔虽然表面覆有装甲,但体积却较小。放大艏楼甲板后,二级5英寸舰炮能够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提高了弹药输送的效率。“新奥尔良”级巡洋舰由8个Babcock&Wilcox 高压蒸汽锅炉提供动力,可产生 107,000 hp (79,800 kW),催动由西屋电气公司研制的蒸汽涡轮机运行。涡轮通过传动轴与四个螺旋桨相连,使该级巡洋舰时速达到33节(61公里)。该级巡洋舰时速10节时航程近14000海里(25000公里),时速20节时航程5280海里(9780公里)。通过油轮或欺了舰艇加油后,“新奥尔良”级巡洋舰的航程还可继续增加。在和平时期参加军事演习时,“新奥尔良”级巡洋舰没有暴露出重大缺陷。虽然该级巡洋舰历经多次改良,性能,特别是保护装甲有大幅提升,但其始终没有超出“华盛顿海军条约”对巡洋舰排水量10000吨的限制。虽然按照美国的标准来看,“新奥尔良”级巡洋舰颇为成功,但与体积相对较大的国外同等级别舰艇相比,却稍有不及。

性能数据

排 水 量 10047吨(标准)/11515吨(满载)

主 炮 三联装203mm×3

副 炮 127mm单装×8

防空武器 40mm×4×6,20mm×26

鱼 雷 无

雷 达 SG

尺 寸 179.22/18.82/6.93

功 率 107000马力

续 航 力 10000海里/15节

航 速 32.7节

载 机 4架,2部弹射器

舰 员 708-868人

推进系统:4 × Parsons/Westinghouse 齿轮降速涡轮机 8 × Babcock & Wilcox 锅炉 4 × 螺旋桨,功率79800kW

服役动态

“阿斯托里亚”号(CA-34 Astoria)、“昆西”号(CA-39 Quincy)、“文森斯”号(CA-44 Vincennes)则在1942年8月9日的萨沃岛海战中被日本三川中将率领的巡洋舰编队击沉。

“明尼阿波利斯”号(CA-36 Minneapolis)参加了1942年11月塔萨法隆格海战,29日与日本负责运输任务的田中驱逐舰编队遭遇,双方进行激战。战斗中“明尼阿波利斯” 号被2条鱼雷击中,舰艏被炸飞。经过一年修复后,参加了1944年10月的莱特湾海战,加入奥登多夫少将的战列舰队。主要任务为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掩护。 25日,舰队发现了北上的日本西村舰队,奥登多夫将军决定歼灭这只日本舰队。6艘战列舰在距日本西村舰队约15,000码时,奥登多夫少将下令开火。“明尼阿波利斯”号也开火射击。这次战斗,全歼日本西村舰队(驱逐舰“时雨”号混乱中逃走)。1945年1月6日受到日军神风特攻队的自杀性攻击,被1架自杀机命中。于战后1959年退出现役

“新奥尔良”号(CA-32 New Orleans)于1943年11月30号在塔萨法隆格海战中,被日军军舰发射的鱼雷击中舰艏(舰艏被炸飞),靠自身动力返回修理,经过一年修复后,参加了1944年10月的莱特湾海战,战后于1947退出现役。

“旧金山”号(CA-38 San Francisco)于1942年编入第64特混编队,参加了10月11日的埃斯帕恩斯角海战,炮击五藤存知少将率领的巡洋舰舰队,击沉了日本重型巡洋舰 “古鹰”号和驱逐舰“吹雪”号,重创重型巡洋舰“青叶” ,于战后1959年退出现役。

“塔斯卡卢萨”号(CA-37 Tuscaloosa)服役于大西洋舰队,主要执行巡逻、护航、运输等任务,从来没参加过太平洋战争,于战后1959年退出现役。

本级舰

总体评价

在近四年的时间里,“新奥尔良”级巡洋舰奉命执行最紧迫的任务,因此面临着众多致命危险。1942年8月至9日,“阿斯托里亚”号、“昆西”号和“文森斯”号巡洋舰在萨沃岛海战中先后被击沉。虽然这三艘舰艇被击沉,但该级巡洋舰仍被证明是一款强大的巡洋舰设计。悲剧性的损失并不会对“新奥尔良”级巡洋舰的战斗价值构成影响。在太平洋战场参战初期,“新奥尔良”号、“明尼阿波利斯”号和“旧金山”号巡洋舰也严重受创。“旧金山”号巡洋舰在瓜达康纳尔岛海战中被敌舰击中,在塔萨法隆格海战中,“新奥尔良”号巡洋舰被93式“长矛”鱼雷击中,严重受创,损失惨重。不过,成功的损害控制工作与熟练的航海技术,使这些舰艇能够在战斗结束前保持战斗状态。

二战期间,在太平洋大小海上冲突中,都能够见到“新奥尔良”级巡洋舰的身影,尽管在第一年战斗结束后,该级七艘舰艇仅余四艘仍在战斗。二战期间,它们是美国海军战力最强的战舰。其中三艘战舰又被誉为二战期间战绩最高的美国海军舰艇。“旧金山”号巡洋舰获得了17枚青铜战斗勋章和1个总统集体嘉奖;“新奥尔良”号巡洋舰获得了17枚青铜战斗勋章,“明尼阿波利斯”号巡洋舰同样获得了17枚青铜战斗勋章。该级巡洋舰共荣获了64枚青铜战斗勋章和1个总统集体嘉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