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陂镇

更新时间:2024-05-16 10:30

新陂镇,隶属广东梅州兴宁市,位于兴宁市区西部,距市区2.5公里,素有兴宁西大门之称。中心位置约在东经115°70′,北纬24°16′。东连兴田街道宁中镇,北接叶塘镇,南邻福兴街道,西与五华县毗邻。全镇总面积43.08平方千米(2017年)。新陂镇辖13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社区,镇政府驻新陂镇社区,新陂镇总人口28856人(2017年),皆为汉族民系客家人。

历史沿革

明代,以兴宁县城为中心,分东、南、西、北4厢共171个村。新陂属西厢辖区之一。

清代,仍分东、西、南、北4厢,改村为堡,全县计154堡。西厢42堡,老新陂仍属西厢辖区之一。

民国初期,与清同分厢堡。民国十一至民国二十一年(1922年—1932年),全县划为16区,新陂属兴宁第四区辖下,划为福兴、新民、新元3个乡。(民国二十二年即1932年,福塘并入新陂后,全县为15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原15个区并为6个区,新陂(包括福兴)为第四区辖下。

民国三十年(1941年),实行新县制,原6个区共设50个乡,559堡,5846甲。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春,县调整行政区划,将原50个乡,559堡调整为29个乡镇,520堡。第五区辖4个乡,新陂乡为第五区辖下。

1949年5月18日,本县解放后,废除保甲制,全县设16个区,新陂称第二区。

1957年1月,撤区并乡。全县建立26个大乡,1个城镇,183个小乡,乡称人民委员会,新陂称新陂乡。

1958年9月—1958年10月,隶属兴宁县人民委员会。

1958年9月20日,奉上级指示取消原建置,成立新陂人民公社(包括福兴),实行政社合一,原四十四个农业合作社合并而成新陂人民公社。

1958年10月—1961年秋,隶属兴宁县人民委员会。

1958年夏,新陂、福兴合并为新陂乡人民委员会。

1958年9月20日,成立新陂人民公社。

1961年,新陂公社分为新陂、福兴两个公社。

1961年—1978年,隶属兴宁县革命委员会。

1968年6月15日,新陂公社改称新陂革命委员会。

1978年3月—1983年10月,隶属兴宁县革命委员会。

1978年3月,新陂分为新陂、长岭两个公社。

1981年1月,撤消公社革命委员会,恢复新陂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3年11月—1987年3月,隶属兴宁县人民政府。撤社建区,原新陂、长岭公社合并为一个区。成立新陂区公所,原大队改为乡。

1987年3月撤区建镇,改为新陂镇。

行政区划

1989年冬至1999年3月,村民委员会改称管理区办事处。新陂镇设17个办事处:先声、茅塘、福庆、福民、福丰、茶塘、洋岗、管岭、一联、乐仙、三新、新元、家庄、米寨、华新、新金、上长岭。

1999年3月起,管理区办事处改为村民委员会,新陂镇辖17个村民委员会:先声、茅塘、福民、福庆、福丰、茶塘、洋岗、管岭、一联、乐仙、三新、新元、家庄、米寨、华新、新金、上长岭。

2004年11月兴宁市政府对镇、村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新陂镇划出管岭、一联、洋岗、米寨4个村民委员会归兴田街道办事处管辖。

截至2016年,新陂镇辖13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社区,镇政府驻新陂镇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新陂镇位于兴宁市兴城西部,素有兴宁西大门之称。中心位置约在东经115°70′,北纬24°16′。东连兴田街道宁中镇,北接叶塘镇,南邻福兴街道,西与五华县毗邻。辖区东西约10公里,南北约5公里,全镇总面积43.08平方千米(2017年)。

地形地貌

新陂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略有升降或平坦之势,西部山峰多在海拔200米,最高山峰观音寨海拔326.7米。属丘陵地区。西面、西南面是山地,其余地方为丘陵、平原。山区、半山区村有先声、茅塘、福庆、福民、乐仙等5个村;平原村有茶塘、新元2个村;丘陵村有福丰、新庄、家庄、华新、新金、上长岭等6个村。山脉、河流走向都是自西北向东南。平原、丘陵地势平坦或微有升降,整个地势西高东低。

土壤,山地土壤:花岗岩赤红壤,主要分布在先声、茅塘、乐仙村,由花岗岩风化物发育而来,植被由马尾松、岗松、芒箕等组成的稀树群落;岭地土壤:紫色土,在50米以下丘陵群中,主要分布在福庆、福丰、华新、新金、上长岭、新元、家庄等村,土壤多属有机质层薄层紫色土,丘陵下部坡度平缓,大部被开垦种植各种经济作物,坡脚开垦为水稻田;耕地土壤:总体来说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熟化程度较好,水田中,油泥田占22%,狗卵土田占36%,黄泥土田10%,沙壤土田23%,半沙泥田9%。

气候

新陂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平原丘陵气候区,全年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21℃,年日照时数2078小时,年降雨量1500毫米,无霜期315天。

水文

新陂镇主要河流有乐仙河、麻岭河、曾坑河。其中乐仙河属跨镇内河。发源地在乐仙村顿塘,自西向东流经乐仙水库、双车、戴湖、仙人座石水库、石陂头、林陂肚、豆子坜、福丰村峰山围、月形上屋、家庄村新安桥、坝心陂、米寨村黄竹坜出宁江河,全长10公里;麻岭河发源于原叶南镇富祝黄竹塘入麻岭水库。新陂境内全长4.2公里,由麻岭水库流经叶南河西村、麻岭村,新陂镇三新、上长岭、新元、家庄、华新等5个村与九莱口河汇合于华新经米寨岗出宁江;曾坑河发源于新陂曾坑上游棉輋,自西向东流经茅塘村吴排岭下,经福兴、兴城纳入宁江,老河全程7480米。

新陂镇主要水库有仙人坐石水库、曾坑水库、响水寨水库。其中仙人坐石水库库区位于乐仙戴湖、青年、半坑村门口至乐仙山口处,集雨面积10.3平方公里,库容392万立方米;曾坑水库位于曾坑山溪口七圣仙娘庙两旁山的夹颈处,集雨面积为9.44平方公里,总库容207.2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22.8万立方米;响水寨水库位于先声村响水寨,集雨面积3平方公里,库容为120万立方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新陂镇辖区面积43.08平方千米(2017年),其中耕地17226亩,山地3.4170万亩。

动物资源

新陂镇境内主要动物有狐狸黄猄黄牛水牛松鼠田鼠蝙蝠啄木鸟猫头鹰杜鹃麻雀斑鸠、长尾鹊、喜鹊鹧鸪竹鸡乌鸦、白鹤、翠鸟黄莺、青丝鸟、八哥、百劳等兽禽;还有穿山甲、蛇类,水獭、蛙类、蜥蜴螃蟹蜗牛等爬行、软体动物;鱼类有石斑鱼塘虱黄鳝泥鳅斑鱼鲶鱼鲮鱼鲢鱼鳙鱼鲩鱼青鱼鲤鱼鲫鱼等。

植物资源

新陂镇境内植物主要有松树杉树柏树樟树柿子树栗子树油茶荷 木桉树桐树相思树等各种乔木、灌木类和龙眼树荔枝树柚子树桃树李树杨桃树、香蕉等水果类及苗竹、麻竹、泥竹、黄竹、油筋竹等。

人口

新陂镇总人口28856人(2017年),皆为汉族人。

政治

以上名单是2016年当选的领导班子,引自兴宁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系统。

经济

综述

新陂镇2005年农村社会经济总收入7488万元,年人均收入3859元。1986年完成财政收入40.53万元,2002年财政收入279.31万元,2005年完成财政收入84.71万元。

2016年,新陂镇经济总收入5.19亿元,比2015年增10.7%;农民人均纯收入8129元,比2015年增9%;完成工商税收入221.91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1841.83万元,增幅12.56%。

2017年,新陂镇经济总收入5.62亿元,同比2016年增长8.3%;农民人均纯收入8828元,上升8.6%;完成工商税收入270.7万元,比2016年增10.74%;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2290.25万元,增幅24.35%。

第一产业

新陂镇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各种蔬菜。1979年全镇粮食生产面积21964亩,总产7381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480万元,年人均收入225元;1993年市财办与新陂镇在米寨村兴办“菜篮子”基地工程,年复种面积1664亩;1994年水稻亩产突破千斤大关,实现“吨谷镇”,至2006年连续13年保持“吨谷镇”称号。

第二产业

传统手工业的发展

解放前,新陂范围内的工业、手工业种类多,分布广,除规模较大的西庄布厂外,还有合股经营的及个体工业、手工业。如上、下楼农民办的纺棉纱和织小花带业,先声织“四八”、“九六”、“三丈白”窄封土布业;管岭百上堂的打铁业;洋岗合股经营的鸿发纺纱厂、各户的织土布业;上长岭农民打夹纱业;一联有规模较大的个体染、碾、晒土布的晒碾业(其中包括巫公岭、枫树下、马岗岭、管岭尾赖屋,黄屋、刘屋等三个自然村);家庄坝心陂的竹篓及农家具编织业;茶塘的土木建筑、雕刻、油漆业等。

私营工业的发展

1955年合作化起,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利用和发挥私营工业、手工业的优势与作用,由各乡农业合作社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起来,使之纳入发展集体经济的轨道,进行集体或联组生产,统一由合作社领导,分工把守,按劳计酬。1961年实行体制下放,提出全党支援农业,对所有已组织起来的工业,手工业全部下马停产。

社队企业的发展

解放后,新陂镇的社队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1959年公社设一名书记兼管工业,进行分工领导,成立工交财贸办公室,设主任、干事,分管企业工作。第三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从1961年起,社办工业首先在新陂圩和下长岭办起了两个粮食加工厂,后又连续办起了煤矿、建筑工程队,农械厂、炼铁铸造厂、运输车队、石场、农机具厂、竹器工艺厂、农械二厂、红砖厂、酒厂、服装厂、水泥制品厂、砖瓦厂,五金塑料厂、织布厂和供电所等22个厂、场、矿。队(乡)办工业共有42个厂、场,计有铁厂3个、农机服务站10个、加工厂17个,砖瓦厂6个,石场4个,工艺厂2个。1983年区公所成立后,设有农工商联合公司,组织、管理区、乡企业。随着体制的改革改革,市场经济的建立,至2005年3月镇属企业只有乐仙石场。先声石场,装卸公司。

个体工业与手工业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富民政策,农村的个体工业和手工业又逐渐地恢复发展起来。据1984年的不完全统计有粮食加工厂47个、砖瓦厂10个,打铁87户、农家具木器13户、裁缝59户、竹器工艺23户、蜡烛加工9户、尼龙包装袋加工5户,织缯网100户,水泥制品14户,织带2户,锯木厂4户、做豆腐、腐竹225户,粉面加工15户等约共有716户从事工业、手工业生产,为四化建设和人民的生产,生活需求起了重要作用。

1979年社队企业47个,从业人员1935人,总产值244.27万元,利润19.64万元。2005年镇办、村办、个体、私营企业528个,从业人员3296人,企业总收入7496万元,利税932万元。2005年,引进的兴盛玩具厂投产并继续扩建扩产,成为镇内规模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

第三产业

新陂镇依托上长岭村客家古民居集中、绿色生态良好等优势,全力打造大天然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区,进一步完善“李洁之将军府——欢乐崖家”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打造客家古民居保护开发利用的典范,成为客家文化旅游名镇。

2016年,新陂镇引进企业投资,计划在上长岭村投资20亿元,首期投资5亿元,截至2016年已投入2亿元,建设占地453多亩,集现代都市农业、生态旅游、休闲观光、游玩度假、田园农耕体验于一体的大天然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区,已协助企业完成土地流转123亩。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新陂镇1994年冬办起了有线电视,2005年用户1600多户。截至2007年,新陂镇有三层4厅4室建筑面积54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一个。

2017年,新陂镇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道德模范”和“文明家庭”评选活动,21户家庭受到表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40场次,成功创建“兴宁市文明镇街”;在上长岭村将军府建设“兴宁市客家山歌传习所”、“兴宁市传统美术传习所”、“《罗家通书》推算法传习所”、“杯花舞传习所”等4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非遗”传承工作有序开展。

教育事业

新陂镇原有新陂、长岭两间初级中学,小学20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1997年开始改造“薄弱学校”,先后建成一联、管岭、洋岗、先声、茅塘、福丰、米寨、上长岭、三新、华新、新元、茶塘、福庆、乐仙、河南小学等15座教学楼,扩建改造了两间中学和中心小学运动场。2005年经市教育局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撤并长岭中学将之改造为中技学校。

2016年,新陂镇投入45万元建设新陂中心小学标准化七人制塑胶足球场、新陂中心幼儿园塑胶跑道;投入80万元改造福民教学点,增加功能场室6个,增加学位80个;投入23万元改造河南、华新教学点;投入37万多元改造新陂中学运动场等;2016年5月,顺利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验收。举办了郑丙英奖教奖学金颁奖活动,共为230多位优秀师生发放奖教奖学金5万元。协助深圳市宁江慈善基金会开展扶贫济困活动,为15名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每人2000元;2016年,新陂中学有47名学生考上兴宁一中。

医疗卫生

截至2007年,新陂镇有卫生院1间,设11个卫生院下属站。

2016年,新陂镇加强对新陂卫生院升级改造,投入31万多元建设X光室和护士部,投入7万多元按要求完成卫生院大楼外观的统一装饰;建成13个村公共卫生站,促进镇卫生院与村卫生站一体化管理。

社会保障

截至2007年,新陂镇有敬老院1间。

2017年,新陂镇全面完成2018年度城乡居民医保缴费工作,入保人数达3.553万人;全年城乡养老保险入保人数约5195人;全年共为724户低保户发放低保补助资金437.376万元;为940位残疾人发放残疾护理补助37.68万元;为133人发放大病医疗救助资金58.96万元;为1111名高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25.5万元;为341位重度残疾人办理医疗保险;为5位残疾人发放残疾人自主创业就业扶持资金6500元;为343名重度残疾、精神残疾和智力残疾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新陂镇12位孤贫儿童分别得到了市妇联和社会各界的资助;实施扶贫助学工程,有92名优秀贫困学生得到了“深圳市宁江公益基金会”“郑丙英奖教奖学基金会”等慈善组织的资助。

基础设施

新陂镇1997年综合整治圩镇,初步改变了以往脏、乱、差的环境,1998年起新开辟农民街、环圩路、上新路等街道。2000年镇党政高度重视,在市有关部门支持下,进行圩镇旧城改造,新建门店6000平方米,市场亭280平方米,现有店铺200多间。截至2007年,新陂镇13个行政村、1个社区建起了办公楼。

2017年,新陂镇完成洋陂河扩宽改造建设,做好冬修水利工作,投入约321.9万元对三新、乐仙、新金、福丰等13个村共13公里的水渠进行三面光改造和疏通修理。加强交通路网建设,投入131.5万元对三新、华新、先声、新元等5个村共2.7公里的道路进行水泥硬底化。加大办公条件的改善力度,投入176万元新建茅塘村、华新村综合办公楼;投入27万元完善三新、上长岭等6个村的办公设备。关心关爱残疾人和老年人,投入12万元建成乐仙社区残疾人康园中心,投入2万元完善新元村老人协会办公桌凳。加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投入118万元新建茅塘村文体广场和三新村社会广义核心价值观广场,投入10万元新建先声村五人制塑胶足球场,投入8.9万元完善家庄、福民等5个村文体广场配套设施;投入23万元对茅塘、三新等村实施广场绿化美化工程;投入11.9万元在圩镇街道和三新、新金村道安装路灯;投入11.52万元在福丰、家庄、三新村村道安装30个视频监控。

交通

新陂镇境内有广梅汕铁路从西南穿过,国道205线、省道225、226线纵横全境。1998年基本实现管理区道路水泥硬底化后又继续向各自然村、屋延伸,到2007年,全镇经市交通局确认的3米宽以上的水泥乡道达35.9公里。

历史文化

人文历史

新陂圩于明朝初期即有人聚居,逐渐繁衍成和平围,上圩祗、护龙围、龙兴、大夫第、积亭第、赞伦第7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面临通道的人家陆续开设油盐、干货、纸摺、药材、缸瓦、理发等店铺,日久形成一条东西向直街和南北向横街。据传,古时麻岭、乐仙河道流经新陂,下游船只溯宁江而上可达。明朝万历年间,境内围岭西北河道上,村民用石块垒筑一座新的拦水陂以方便船只运行,往来该地的船均以“新陂”称之,是明朝崇祯《兴宁县志》记载的十二圩之一,清朝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奉旨设立圩场,依习惯取名“新陂圩”。逢农历三、六、九日为圩期。

新陂镇明代起就呈现了“处处乡学蒙馆书声琅”“满街都是读书郎”的独特景象,孕育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杯花舞”,涌现了大批名人,文人代表有清代秀才陈若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著名画家李凌云、书法家李梦九、曲艺家李祈才、版画家刘可为等;爱国将领有李振球、李洁之、刘柏贤、李明、李新俊、李则芬、李安定、罗炽杨、李康秀等9名将军,可谓将军故里。

客家民居

客家民居又称为围龙屋、围屋、转龙屋、客家围龙屋等,是汉族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筑。围屋始建于唐宋,兴盛于明清。狭义的围屋指的是围龙式的围屋,而广义的围屋可以指各式的客家围楼或围屋。广义上的围屋的外形基本分同心圆形、半圆形和方形三种,此外也有前方后半圆形、八卦形、椭圆形等形状的。围屋结合了汉族古朴遗风以及南部山区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国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新陂镇现存客家民居有馨梓围、慈恩庐(李洁之将军府)、诒谷堂、恒升围、亮功第、德馨围、四角楼等。

新陂镇被兴宁市人民政府授予兴宁市特色古民居保护单位的古民居有:三新上楼诒谷堂、上长岭李洁芝屋、上长岭五栋楼、新元村亮功第、华新村恒升围、茶塘村德馨围、茅塘村兰亭第(解放围)。

风景名胜

综述

新陂镇境内特色古民居众多,代表有馨梓围、慈恩庐(李洁之将军府)、诒谷堂、恒升围、亮功第、德馨围、四角楼等。

上长岭村落

上长岭村侧桥古村落中有古民居20多座,最早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保留完好,2013年,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馨梓围

新陂镇最具代表性民居为馨梓围,又名康记,俗称“解放围”,位于广东省兴宁市新陂镇家庄村,始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为三堂二横四角碉楼围龙屋,外加右侧四横屋,分布面积85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阔89.9米,进深58.5米,建筑占地面积4459平方米。是“兴宁市十大古民居”之一。

荣誉称号

新陂镇被评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残疾人工作先进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