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

更新时间:2022-12-06 11:23

旅游规划是依托规划区域的旅游资源及内外部条件,对区域的旅游业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对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进行的科学谋划。其实质就是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情况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与区域旅游业发展有关的生产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配置的方案。

发展历史

国外旅游规划发展

1.初始阶段

旅游规划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英国法国爱尔兰等国,最初旅游规划只是为一些旅游项目或设施做一些市场评估和场地设计,如饭店、旅馆等,这还称不上旅游规划。

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旅游规划在欧洲进一步发展,扩展到北美,再到亚洲非洲扩散。

2.过渡阶段

20世纪70年代后,旅游业发展推动旅游规划研究深入,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开始出现比较系统的旅游规划著作。作为成型阶段的标志,美国旅游专家冈恩(Gunn)于1979年出版了他早期旅游规划思想体系的总结著作《旅游规划》。

3.快速发展阶段

80年代是旅游规划研究的大发展时期,学术界基本达成共识:旅游规划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交叉学科,任何其他学科的规划,如城市规划和建筑规划都不能替代它;80年代末随着娱乐休闲度假旅游呈上升势态,对休闲、娱乐和度假规划的研究受到重视。其中Clare.A.Gunn的《度假景观旅游区设计》是比较成熟的度假地设计指导手册。

4.深入发展阶段

90年代以来,生态旅游规划理念渗透到各种旅游规划之中,逐渐发展成为旅游规划的主流和方向。

另外,国外学术界对旅游开发所产生的各种旅游效应也十分关注,从社会学、人类学方面研究旅游发展问题的学者也越来越多。

旅游规划在中国的发展

1.初步萌芽阶段(1978—1985)

中国旅游业萌生于新中国的外交工作。直到1978年以后。这一时期的旅游规划也具有典型的特征:一是无流派,二是无规范,三是无边界。

2.探索研究阶段(1986—1996)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人造旅游吸引物和主题公园在全国大量涌现。90年代中期,我国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如火如荼, 促进了旅游规划在全国大规模地进行。这一时期的旅游规划进入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业化规划阶段。旅游规划的内容开始注重对旅游客源市场的分析, 并开始将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部门加以系统化的规划。

3.重新整合阶段

1997—1999年是我国旅游规划编制的低潮期。由于此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泡沫现象已有显现, 加之亚洲金融风暴的波及, 旅游业除了游客与收入“滞胀”外, 还有人造旅游吸引物、主题公园、度假区建设失误的负效应。

4.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2000年起,这个阶段的旅游规划实践开始了六个方面的演进更替:一是旅游规划最大的变化是从业性质的转型,即从第二阶段兼职性质的“旅游规划发烧友”演变为第三阶段职业化的“旅游规划执业者”;二是旅游规划编制者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演变为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三是旅游规划的编制运作从学者们的个体行为演变为法人单位的集体行为;四是旅游规划项目从业主直接委托编制者演变为通过招投标形式委托;五是旅游规划内容从学者们的自圆其说演变为政策性的规范界定;六是旅游规划成果评审从同行们的会审形式演变为大众参与的程序化操作。总体上讲,这些演变更替是积极的和有益的。

旅游规划功能

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设定合理的行政目标,是行政主体正确合理成功行政的第一步。但是达到既定目标,达到最佳行政效益,只靠目标的设定是绝对不够的,还必须在社会现实的基础上,调动一切积极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多方共赢、社会和谐和进步、经济发展。这个功能还起着监督行政权的作用,旅游规划一旦作出,公之于众,旅行社、景区等市场主体也可以利用行政规划来监督主管部门的行为,民众也可以享受更好的旅游服务。

启发和诱导的功能

旅游规划不属于保密范围的行政规划,具有较强的透明度,旅游经营者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获取利益以满足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旅游规划可能使一片荒无人烟的地方变成宜人的旅游胜地,为全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对于社会中的人们来说,了解旅游规划本身就是获取行政信息、把握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的重要途径,避免创业和投资方向的盲目性。旅游行政规划,一方面能使旅游经营者和潜在的旅游经营者更加理性的选择,另一方面也使旅游行政管理者的管理活动更加方便,旅游市场主体和旅游消费者的行为能够更加的规范,使旅游业的发展更加顺利。

调整和整合的功能

没有行政规划,则其他的行政管理活动如组织、人事、协调、控制等都无从实施。旅游业是综合性比较强的行业,旅游行政规划具有科学、合理地实施旅游相关行政的功能是针对每一个部门来说的,但行政管理有时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一致才能达成行政目标,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规划转变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规划需求日盛,未来旅游规划何去何从?旅游规划将有以下七个主要转变:

旅游规划方向:从宏观框架向操作性的实践转变;

旅游规划方法:从感性向科学转变;

旅游规划形态:从单一向多元转变;

旅游规划方式:从封闭向开放转变;

旅游规划内容:从物质性向可持续发展转变;

旅游规划监督:从松散向制度转变;旅游规划过程:从静态向动态转变。

原则介绍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规划的内容和形式层出不穷,而掌握和遵循旅游规划开发的原则,是弥补不足、解决矛盾、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条件。具体原则如下:

1. 市场原则:有源源不断不断的客源,才能使旅游目的地长久不衰。旅游客源市场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如游人的动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地理位置,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在规划时必须适应旅游市场的变动。

2. 形象原则:通过开发必须创造出鲜明的形象,这是旅游规划的基本要求。旅游形象要有自己的特色/鲜明的主题/无穷的魅力,才能吸引众多的旅游者,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忌讳抄袭/模仿,没有特色。

3. 美学原则:对旅游资源进行规划时要尽量体现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任何建筑物或服务的形式都必须与相应的自然环境和旅游气氛融为一体,体现自然与人工美的和谐统一。

4. 保护原则;任何旅游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不可替代的,都具有唯一性,旅游规划应该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

5. 效益原则:现今社会,旅游项目所追求的应该是多方面的效益,包括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内容。

规划任务

旅游规划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确定发展目标,提高吸引力,综合平衡旅游体系、支持体系和保障体系的关系,拓展旅游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优化旅游产品的结构,保护旅游赖以发展的生态环境,保证旅游地获得良好的效益并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规划促进

一、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旅游资源丰富的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对跨行政区域且适宜进行整体利用的旅游资源进行利用时,应当由上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或者由相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编制统一的旅游发展规划。

二、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包括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要求和措施,以及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文化建设、旅游形象推广、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要求和促进措施等内容。

根据旅游发展规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编制重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专项规划,对特定区域内的旅游项目、设施和服务功能配套提出专门要求。

三、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文物等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规划相衔接。

四、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应当充分考虑相关旅游项目、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建设用地要求。规划和建设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环保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应当兼顾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五、对自然资源和文物等人文资源进行旅游利用,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资源、生态保护和文物安全的要求,尊重和维护当地传统文化和习俗,维护资源的区域整体性、文化代表性和地域特殊性,并考虑军事设施保护的需要。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资源保护和旅游利用状况的监督检查。

六、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对本级政府编制的旅游发展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向社会公布。

七、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有利于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推进旅游休闲体系建设,采取措施推动区域旅游合作,鼓励跨区域旅游线路和产品开发,促进旅游与工业、农业、商业、文化、卫生、体育、科教等领域的融合,扶持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

八、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资金,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公共服务和旅游形象推广。

九、国家制定并实施旅游形象推广战略。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统筹组织国家旅游形象的境外推广工作,建立旅游形象推广机构和网络,开展旅游国际合作与交流。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筹组织本地的旅游形象推广工作。

十、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建立旅游公共信息和咨询平台,无偿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景区、线路、交通、气象、住宿、安全、医疗急救等必要信息和咨询服务。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在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和旅游者集中场所设置旅游咨询中心,在景区和通往主要景区的道路设置旅游指示标识

旅游资源丰富的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建立旅游客运专线或者游客中转站,为旅游者在城市及周边旅游提供服务。

十一、 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规划实用化

我们知道:《旅游规划通则》是规划专家评审团检验规划方编制的规划成果是否符合规范的重要依据,但规范的套路对于开发商而言根本是没有用处。

如果按照《旅游规划通则》要求,一个景区的规划编制要经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三个阶段,完成这三个规划正常需要一年半到两年时间。从开发商角度考虑,他不可能等三个规划都评审完后才开始动工建设,他的要求是以最少的钱、在最短的时间里做一套实用的、可以马上操作的方案。根据这种市场趋势,以更好地服务开发商为根本出发点,符合景区开发建设需要,从十二个方面进行探讨如何让旅游规划实用化。

1、资源禀赋分析

这里讲的资源禀赋分析不是仅仅对景区资源的详细罗列,而是要求在大区域范围内对景区资源进行相关性比对分析,挖掘、整合、延伸出具有唯一性、第一性和专一性的特色产品。

2、市场需求和竞争分析

对于市场需求和竞争分析,旅游规划不能仅就宏观市场、客源定位和客源数量预测三方面进行初步研究,这种研究距离实际操作甚远,应该就三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1)市场层面:分析市场在兴什么,市场有什么,市场还缺什么,市场在哪个层面上竞争四个内容;(2)竞争对手层面:分析竞争对手概况(项目的区位及周边环境、规划布局、建筑风格、项目卖点、项目的配套设施与服务、运营管理),市场反应(分析竞争对手项目的营销策略、实际销售及经营状况和项目的优劣势);(3)消费者层面:主要界定客源区域、预测其数量,分析其消费特征,找出消费敏感性之所在。建议:可以研究房地产策划中的类似章节,形成适合景区需要的相关内容,最好研究他们的策划提案,因为他们的提案当中所涉及的这些内容,均是落于实处,刀刀见血,虽然领域不同,但方法论是相通的,值得借鉴。

3、开发商分析

开发商分析主要是从四个角度进行分析:开发商投资意图、初步的开发构想、经济实力和操作能力分析。规划普遍都没有这一个章节。开发商在投资一个景区时基本上都会有投资意图和初步的开发构想,规划方的任务是为开发商的初步开发构想从专业角度进行把关、深化、延伸和落地。这里提出要增加开发商的经济实力和操作能力分析的目的是对旅游区开发主题和旅游产品设计在操作层面进行校正。我们知道:任何的旅游规划和旅游策划最终都要落实到开发商去操作,项目规划和策划得再好,如果超出开发商的实际操作能力,一切都是空的,也是规划无法操作,置之高阁的内在原因。规划方和开发商必须沟通深沟通透,这个沟通不只是上层领导间的沟通,课题组全体成员都必须参与其中,深刻体悟。

4、开发主题和形象设计

开发主题和形象设计是旅游规划中最薄弱的地方,普遍做法就是一个形象定位加上一句宣传口号,只有极少数规划中还增加一个景区logo设计。形象定位和宣传口号最常见的就是比附定位法,相互模仿,没有抓住景区的灵魂和找到景区的独一无二的指纹,缺少策划所讲的唯一性、第一性和专一性,是最被专业策划人看轻的部分。对开发主题设计上建议要针对项目个性进行大区域范围内的概念采购和本地化的项目体现,讲白一点就是把类似项目的成功开发经验应用到本项目开发之中。旅游规划或旅游策划比拼的是规划者或策划者的信息、资源和视野。规划或策划时必须出现一套详细而清晰的项目开发思路流程图。形象设计部分可以多向品牌策划机构学习,啃啃《实战广告案例》和《创意就是权力》等书,应该是很有启发的。建议增加一套景区VI应用体系。

5、功能分区和项目设置

功能分区和项目设置是开发主题和旅游产品设计的落脚点,是旅游规划的重头戏,有的规划方案中洋洋洒洒几十页的文字。考虑开发商的审阅习惯,是否可以单独抽出,独立形成图文并茂的景区设计任务书,甚至可以根据开发商要求和设计深度进行出图。由于设计图册都是静态的东西,还要再设计一套动态的活动表演方案。做到静态设计很丰富,动态表演很精彩。

6、旅游产品设计

规划中都涉及到旅游产品设计章节,而且篇幅都很大,旅游产品罗列了很多,有几个大类,数十个小类,似乎不罗列出这么多产品,就无法显示规划方的水平,不能显示资源之丰富和厚重。但要考虑一个问题,规划方设计了这么多旅游产品是否都有市场?是否都具备竞争力?是否是投资方会操作的?选择产品设计上必须结合资源禀赋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分析、投资方的实力和能力分析,以及投入产出分析进行综合考量,哪些是核心产品,哪些是辅助产品,哪些产品先推,哪些产品后推,哪些产品必须充实提升,哪些产品必须割爱抛弃,这就是策划学讲的要有“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规划解决的是:景区最合适开发哪些产品,而不是景区能开发哪些产品。对于旅游产品设计上,各方都在讲创意,这是没有错,但核心问题是:如果没有系统的思考、动态的把控,任何的创意就会落成点子,点子是局限的,是不稳妥的,是不能用来拯救景区的。

7、商业模式设计

商业模式设计核心内容是景区赢利模式设计和投入产出分析,解决景区需要投哪些钱,投往何处,哪些项目可以开发商自己建设、自己运作,哪些项目只要建好出租,哪些项目需要引入新的合作伙伴,从哪里赚到钱,何时是盈亏平衡点的问题,对于旅游地产项目:还要明确哪些地块必须购买,哪些地块只要租赁,其费用多少。景区赢利模式设计和投入产出分析是开发商最关注点,规划方案中至少要出现投资估算表、流动资金估算表、资金筹措及计划使用表、全投资现金流量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资产负债表、借款偿还表、损益表、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计算表、成本与费用估算表、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摊销表、敏感性分析计算表等13张表格。

8、开发节奏把控

景区开发正呈现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建设周期越来越长的趋势。对这种情况下,规划中必须对建设项目进行分期,清晰准确把控开发节奏。规划不仅是提出短期、中期、长期建设项目,还必须更加明确地指出启动项目是哪一个,这个启动项目必须是:一能马上有好的赢利,二能快速形成市场的示范效应,三对后续项目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要有“连环炮”的效果。寻找启动项目就是策划上经常提到的寻找项目引爆点。寻找启动项目是最难的,因为它决定项目的成败。也许景区前景很好,赢利很大,但开发商如何走过最艰苦的开发初期呢,这就必须找好照准启动项目。规划中,阶段性项目的接点与阶段性项目的接点之间如何连接必须提前设计好,否则项目开发延续性容易发生断层。可惜:该章节很多旅游规划都没有。

9、市场营销规划

市场营销规划是景区推广的主要内容,在规划期做了市场营销规划几乎都比较笼统,缺少针对性和实际性,也是很多规划文本相互模仿,相互抄袭的原因,显着指导性不是很强,意义不是很大。比较合适的做法是:只做景区网站、宣传画册(含电子画册),最多再做个第一年度营销计划书。由于变数太多,到临近开业再做一个景区开业执行策划。

10、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没有园林及相关专业背景的规划师根本是就做不来的,是规划中相互模仿,相互抄袭最多的章节之一,有些数据根本就没有经过详细计算就得出来。文字和图纸可以融到设计任务书中,但技术数据由来要介绍清楚,图纸要详细准确。如给排水布局图,必须有位置、流向、流量、管道大小、管道长度等内容。

11、景区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设计

该章节是景区极为重要的部分,也是最能体现规划师是否有实际的景区管理经验。现有的规划中有的直接就省略,有也不过是学术意义上的管理机制研究而已,缺少可操作性,是大家需要补课的地方。本文所讲的景区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设计必须明确部门组成、人员数量、人才的专业和从业经验要求、部门与部门间如何沟通、协调和配合,形成清晰的、可操作的组织架构图岗位说明书和管理制度手册。

12、景区评A建议书

景区评A是不变的趋势。该章节几乎所有旅游规划都没有,该需求将来一定很多,建议大家要好好补课。

旅游规划的编制体例必须改革,否则前景堪忧。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能对业界有所裨益,更希望旅游规划的道路能越走越宽,旅游规划机构能真正获得旅游开发商的敬重,能与开发商共分奖金,共享成功喜悦,体现旅游规划师的人生价值。

编制要求

编制要以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为依据,以旅游业发展方针、政策及法规为基础,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适应,与其他相关规划相协调;根据国民经济形势,对上述规划提出改进的要求。

编制要坚持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产品为主体,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

编制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区域协同,强调空间一体化发展,避免近距离不合理重复建设,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减少对旅游资源的浪费。

编制鼓励采用先进方法和技术。编制过程中应当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并征求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尤其是当地居民的意见。

编制工作所采用的勘察、测量方法与图件、资料,要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

技术指标,应当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长远需要,具有适度超前性.。技术指标参照本标准的附录A(资料性附录)选择和确立。

收费细则

收费标准

关于旅游规划类项目收费标准(旅游发展规划、旅游策划、旅游概念性规划、旅游总体规划、旅游控制性详细规划、旅游修建性详细规划) 有五个依据,视情况选择:(1)依据一:《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中国城市规划协会,2004年);(2)依据二:《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国家计委、原国家建设部,2002年);(3)依据三:国家物价局、原国家建设部《城市规划收费工日定额》([1993]价费字168号);(4)依据四:《广东省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5)依据五:各个旅游规划设计院内部标准。

计量标准

旅游发展规划旅游总体规划一般按照平方公里来计费;

旅游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旅游修建性详细规划一般按照公顷来计费;

景观设计方案或者建筑设计方案是按照平方米来计费;

旅游概念性规划和旅游策划因为没有标准,则要根据难易程度来具体计量收费。

技术路线

根据不同类型的旅游规划项目编制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旅游规划技术路线。不同类型的旅游规划的编制,都依次经过立项——选定规划编制者——组建规划——编制规划工作计划——现场考察与调研——编制旅游规划大纲成果——编制、提交、讨论、修改旅游规划初稿及图件——提交送审稿、图件及多媒体资料——评审等。

理论基础

一是区位论:区位论是研究地理空间对各种经济活动和区位影响的一种学说。

二是发展理论:发展理论以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为对象,研究区域经济的结构、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过程的科学。包括增长极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应用、竞争力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是旅游人类学:旅游规划者要从关心旅游地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入手,对旅游地的相关者的特性、活动以及社会环境加以关注。

四是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原则与方法适合于旅游规划,随着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加深及规划技术的提高,可以实现规划结合自然、人地协调发展,旅游地将成为美好的休闲田园。

规划困境

旅游规划编制已经普及到县、甚至乡镇。然而,越来越多的人提出,旅游规划不能指导产业的发展,不断的要求修编。修编后发觉,仍不能解决招商引资、营销促销、景区经营等实际问题。其实,这是由于两方面原因共同作用形成的结果。一、旅游规划不能跟上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二、委托方对旅游规划的错误理解。

存在问题

旅游规划单位的资质、能力有限、顾忌成本、基础资料不详细等导致规划深度不足,定位不准等。旅游规划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从事旅游规划单位也随之增多,市场竞争因而变得激烈,导致了旅游规划低价竞争的出现。旅游规划中虽然可能没有方向性的错误,但是也找不到指导性、操作性的内容。

对旅游规划的误解

要求旅游规划完成其所不能完成的任务。比如针对细分市场的营销方式、对不同景区游憩方式的设计、对旅游收入模式的设计、对全套产品的策划或者更有甚者说用旅游规划怎么来指导操作等问题,都是旅游规划所不要求解决的,因为旅游规划的使命并不在于此。

因此,我们应该区分好旅游规划与旅游策划的使命。在旅游规划前务必做旅游策划。

规划分类

旅游规划可分为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区规划和专项旅游规划。

旅游发展规划

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

旅游区规划

是指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旅游区,使其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包括:旅游区总体规划、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专项旅游规划

是指针对旅游地或旅游区特定课题的研究和规划安排。根据实际需要,可编制的专项旅游规划包括:旅游项目开发规划、旅游线路规划、旅游投融资规划、旅游地建设规划、旅游营销规划、旅游区保护规划、旅游服务设施规划等。

空间层次规划

可以划分为跨区域规划、国家级规划、区域级规划和地方及规划等。

多样化

体现方面

多样化的旅游规划产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综合化的旅游规划产品

旅游规划起初以资源规划为多,之后大体上是产品规划,逐步发展,成为产品规划加市场规划。综合性越来越强,下一步就会普遍产生旅游目的地规划。随着旅游的发展,认识也越来越深,这样综合化的旅游目的地规划就会提升。

二是专门化的旅游规划产品

二是专门化的旅游规划产品,也会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世界旅游组织给海南做的规划实际上既是一个海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同时也是一个度假旅游的专门旅游规划,一个度假目的地的规划。黑龙江正在做的规划,除了黑龙江省旅游总体发展之外,很重要的一个专门要求就是滑雪规划,任务也越来越细。北京市旅游局委托世界旅游组织聘请专家做北京旅游市场营销规划,未来10年包括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的旅游市场形象应该是什么形象?采用什么样的营销方式,需要花多少钱,怎么花这个钱,要做这样的一个旅游规划。按理来说,这个规划自己也可以做,但是委托世界旅游组织专家来做,更能够借鉴国际经验。这就越来越具体,越来越细,很多项目规划都是这样。

三是跨区域的组合旅游规划

或者专项旅游规划,下一步也会逐步发生。随着全国十五旅游发展规划制定之后,我们就研究一个问题:规划怎么落实?提出的任务就是继续进行专项规划,并与相应的投资联系在一起,就可以推动规划的落实。目前正在做两件事情,一是西部旅游投资规划,这是一个专项规划,专门研究投资问题,成果已经产生。二是配合三峡工程的进展,还搞了一个跨区域的组合性规划,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成果也已经产生。从三峡库区来说,是湖北、重庆一省一市,但是区域规划同时还涉及到四川、湖南和贵州,形成五个省区市的组合性规划。以后还要按照这种模式,陆续研究这些方面的问题。比如说东北亚旅游区、环渤海旅游区、江浙沪旅游区、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发展问题等。这个模式产生之后,各地都会跟上来,各省有省内的跨区域问题等,这样的规划也会逐步产生。

四是旅游规划外延的扩大化

就是不仅限于单纯的旅游规划,而是外延逐步扩大。从发展过程来看,几个层面同时存在,首先是一地旅游资源的整合问题,然后发展到一地的旅游资源和社会资源全面整合的问题,进一步发展到旅游和其他产业的交叉问题。

相关疑问

做旅游规划的目的

1、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2、申请旅游专项资金;3、招商引资;4、指导旅游开发

旅游规划的分类

旅游区规划按规划层次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

旅游总体规划、旅游控制性详细规划、旅游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不同点?

旅游区规划按规划层次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总体规划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然后到修建性详细规划,是由宏观到微观、由浅到深、由粗到细、由抽象到具体、由概念到表象的过程。

以景区大门为例:

在总体规划中,只是用文字简要描述大门的风格、大概位置等,没有大门的图纸;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具体说明大门的位置、形状、尺寸、颜色等,并制作大门轮廓的示意图;

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大门的细节如材料、花纹、文字等都涉及到了,并会制作大门的标准图纸,图纸上看到的大门与以后造好的大门几乎完全一致。也就是说,修建性详细规划上的大门图纸再经过施工图设计,建筑施工后就会出现真实的大门!

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旅游业发展年规划的区别?

根据《旅游规划通则》旅游发展总体规划(Tourism Development Plan)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其主要任务是明确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优化旅游业发展的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规划的主体是各级别的规划单位。其具体规划内容和要求可参见《旅游规划通则》。

旅游业发展年规划,应该是指各级政府或者旅游局制定的旅游业的发展规划,类似于政府的工作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关于某地具体的发展计划,是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对某地旅游业的在一定时间内(比如一年)所要达到的具体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相对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而言,旅游业的发展年规划是实现一个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具体执行。

旅游规划和旅游策划的区别?

旅游规划,是一个地域综合体内旅游系统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方式的整体部署过程。规划经相关政府审批后,是该区各类部门进行旅游开发、建设的法律依据。规划要求从系统的全局和整体出发,着眼于规划对象的综合的整体优化,正确处理旅游系统的复杂结构,从发展和立体的视角来考虑和处理问题。

旅游策划,最核心的就是解决旅游项目的核心吸引核和盈利模式,是依托创造性思维,整合旅游资源,实现资源、环境、交通与市场的优化拟合,实现旅游业发展目标的创造过程。策划强调的是通过创造性思维,找出资源与市场间的核心关系,建构可采取的最优途径,形成可实施的明确方案。

发展重点

2012年12月1日由国务院发布的《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明确乡村旅游发展、旅游精品建设、红色旅游发展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十二五”期间旅游规划发展的4大重点。

《规划》明确了旅游业发展目标,大力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科学利用资源,坚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观光旅游质量,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和生态、文化、红色、乡村、森林、湿地、草原、海洋等专项旅游,提升旅游业发展的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旅游目的地和精品旅游线路,推进全国特色名镇(村)建设,规范发展主题公园。加快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旅游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支持民营和中小旅游企业发展。加快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实施人才兴旅工程,推进实施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加快旅游立法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十二五”时期,旅游业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主要类型

旅游发展规划按规划的范围和政府管理层次分为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地方旅游业发展规划。地方旅游业发展规划又可分为省级旅游业发展规划、地市级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县级旅游业发展规划等。

旅游规划按规划层次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

方法/步骤

概念性规划是介于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之间的一种新的规划,它强调思路的创新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是属于一种对旅游宏观发展思路的探讨和研究。作为一种规划设计的思维方法,它淡化了设计的表象,使规划成为纲领性、战略性的文件,指导和协调旅游区的发展与建设。概念性规划的内容,一般来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对规划区域的资源和客源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确定规划区的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明确旅游产品的开发方向、特色和主要内容;提出规划区旅游发展的重点项目,强调策划的创新、个性和特色;提出相关要素发展的原则和方法等。从而在宏观层面上对规划区的旅游发展勾勒理想蓝图。

规划文本是提纲式的高度精炼概括,是规定性语言的条款,不做解释性说明。

规划说明书,则主要是对规划文本各项条款的阐释、说明和补充。

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一般包括如下图件:

旅游区位分析图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图

旅游市场分析图

旅游功能分区图

旅游生产力总体布局图

旅游交通规划图

风景区规划你要解决的问题在张国强、贾建中主编的《风景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实施手册的这本书里有。这是配合《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的实施而编写的一本实用性工具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包括风景区导论、风景区规划指南和风景区专论三章,主要解决风景区规划是什么,风景区规划该做什么。第二部分介绍了国内16个风景区规划的实例。

根据旅游活动的空间层次分析,其行为结构可包括旅游路线模式、起讫点模式、结构模式、演化模式等;根据旅游活动中的消费行为分析,包括消费结构、消费时间、消费地点等。因此,我们理解旅游活动行为结构包括了不同空间上、不同层面的行为结构。其改变和完善需要根据根据客观规律办事,可以参考旅游心理学、行为地理学、环境识觉等相关理论和知识。

旅游半径一般是指以某一个客源地为圆心,到人们能够出游的地区之间的距离为半径,所能够形成的一个类似圆周的范围。也称为出游半径。一般而言,出游半径的单位是以公里为单位的,如美国,家庭汽车旅游的半径是800-1500公里左右,我国绝大多数家庭汽车旅游仍在80-150公里半径左右。而随着交通环境的改善,出游半径的度量单位也开始向时间单位转换,比如以上海为圆心,出游半径在3个小时以内的空间范围是大不相同的。

旅游景区的规划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其中详细规划又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详规完成以后,还必须作施工设计,只有施工图出来后才能正式开始施工。如果只是委托做总体规划,是根本不可能用来施工的。每一个层次的规划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某一层次的问题,不可能期望一个规划解决所有问题。如果因此说这个规划的“可操作性”不高,那就是误解了总体规划。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