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23 22:17
上海星星港关爱服务中心(简称“星星港”)是全国第一家为丧子家庭或个人提供精神援助和心理危机干预的公益组织。星星港成立于2005年9月,经上海市青浦区民政局注册登记,属民办非企业单位。星星港秉承“跨越苦难、自助助人、重塑人生、奉献社会”的宗旨,不仅为遭遇不幸的家庭在第一时间里送去心理抚慰,还通过在失独群体中展开一系列自助、互助及社会公益活动,激活积极心理能量,回归社会生活。星星港实行理事会决策,干事执行的工作模式,2011年成立一支由失独父母组成的特殊志愿者队伍,下设精神救援、老年关爱、文艺活动、异地疗伤和信息宣传若干支援小组。
上海“星星港”是上海市部分丧子家长自发组成的民间组织。他们虽然痛失爱子、痛失爱女,但在“星星港”这个大家庭里,他们坚强地站立了起来。“跨越苦难,重塑人生;自助助人,奉献社会”是“星星港”的宗旨。自2003年7月“星星港”成立以来,他们致力于开展一系列自助、互助活动及社会公益活动,安抚、帮助更多有着同样命运的父母尽快走出失去子女的悲痛阴影,回归正常生活。
2005年9月30日,“上海星星港关爱服务中心”正式注册成立;2006年1月8日,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旗下的“星星港慈善关爱专项基金” 正式启动。“星星港”从最初自发的松散型民间组织发展成为国内第一家以提供精神支持为主的哀伤辅导机构。
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在热心公益的社工师、心理学家等社会志愿工作者的帮助指导下,他们以谈心倾诉、小组交流;定期聚会、讲座辅导等形式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星星港”使每一个经历苦难的人都领悟到:人生是坎坷的,天灾人祸是难免的,关键是要正确面对,依靠集体力量坚强的生活。
5.12大地震后,灾区一大批“失去孩子的父母”和“失去父母的孩子”,深深牵动着牵动了“星星港”家长的心。他们愿意赶赴灾区,在第一时间为绝望的家长提供精神援助。“星星港”组建精神救援队的消息一传开,立刻得到“星星港”全体成员的热烈响应,六十多名平时就热心参与团队内精神救援工作的“星星港”家长报名参加救援队。虽然大多数家长并没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但他们愿意用自己“跨越苦难”的心路历程、用自己回报社会的赤诚来帮助灾区同样遭遇丧子之痛的家长坚强地继续前行、重建精神家园。
在十天的实地精神救援工作中,救援队兵分三路,走进灾民安置点,走进重灾区的帐篷,为灾区同命运的父母“捧出我的心,抚慰你的痛”,献出了自己的真情。他们的行为践行了星星港人的心愿,温暖了灾区人民的心!
“星星港”成立寻找希望
王子美有的时候自嘲,朋友们把自己当“特殊的人”对待。大家似乎有个“约定”——不在她面前提孩子的事,因为怕她伤心。有一次,王子美在路上看到,一个孩子哭着向妈妈要玩具,但妈妈执意不买。她几乎忍不住,就想走过去给那孩子买下玩具,就在犹豫的时候,母亲拖着孩子离开了。那个陌生孩子的哭声,让她难受了大半天。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听不得孩子的哭声。”王子美说。那时,她8岁的儿子阳阳刚刚去世。
阳阳出生才两周就被检查出患先天性心脏病。一路小心呵护着,孩子慢慢长大。2000年3月,孩子做了一次手术。医生说,如果恢复得好,阳阳至少能健康生活八九年,长成一个年轻小伙子。“这八九年里,医学又会进步,孩子又能有新的机会。”王子美当时这样憧憬着。
手术后,阳阳长高了。以前不能运动的身体,有了力气。夫妻俩非常高兴,带儿子去外地爬山、坐缆车。可是,阳阳的病情突然恶化。2001年8月13日,阳阳被检查出胸部积水,肝脏肿大。那一天,正好是王子美40岁生日。她在地铁站久久徘徊,熬过了一生中最难忘的生日。
一个多月后,孩子在睡梦中去世。老房子里处处是儿子的记忆,夫妻俩忍痛搬家到城市另一头。阳阳曾说,妈妈,搬家后我要一个小屋子。王子美和丈夫在卧室里布置了一个玻璃柜,里面有一幢玩具屋。屋前铺上草坪,竖起秋千,都是订做的。“屋内”一张小床,被子是这位做母亲的一针一线亲手缝的。
王子美留一头长发,眉清目秀。年轻的时候,她说自己多愁善感,一片凋零的黄叶也能让她伤心。孩子去世两个星期后,她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给在国外的朋友。邮件里写:我将寻找生命中的另一个“阳阳”,把孩子对大家的爱,更好地延续下去。
阳阳安葬在福寿园墓地。和许多企业一样,墓园也有自己的网站。王子美无意中发现,在这个网站上,可以专门发表纪念文章。于是,她在网上也为儿子建立了一个“阳阳小屋”。孩子短短一生的点滴琐事,像溪水一样在她心里流过。王子美40多岁了,早就过了上网成瘾的年龄。那段时间,她每天写文章,每天上网看有多少人做客“阳阳小屋”。在电脑面前,她觉得自己最平静。
“上网之后,我才发现,我不是唯一在痛苦的。”王子美说。
“阳阳小屋”在网上很有名,彤彤爸爸、小霞妈妈……他们在祭奠阳阳的时候,也留言诉说对自己孩子的思念。王子美发现,失去孩子后,不少父母出现了心理上的问题。有的甚至心理失衡,嫉妒别人有孩子。“更普遍的情况,是影响人际关系、夫妻感情。这就会产生很多社会隐患。”
王子美做了十几年的社会工作,她开始担心。国外有一种“小组工作”的心理学治疗方法——命运相似的人们聚在一起,互相倾诉,以团体的力量安慰彼此。她想试一试,为其他痛苦的父母做些事。
2003年7月,王子美请墓园的工作人员帮忙,邀请了10对夫妻,举行一次“网友聚会”。
聚会是下午1时30分举行的。讲起去世的孩子,所有的人都流泪了。边哭边讲,舍不得散去,一直聚到晚上11时。
“没想到效果很好,大家约定以后还要再见面。”王子美很高兴,每次策划以不同的方式聚会。相聚了几次之后,这群朋友约定,为这个“团体”起一个名字。最终定下的名称是“星星港”——星星是孩子,天上每一颗星都是孩子明亮的眼睛;港是港湾,告别痛苦、寻找平静的地方。
成员们加入汲取力量
项先生原先觉得,这一群人,有几分“不正常”。2003年11月,成员“彤彤爸爸”邀请项先生加入,一起去看望患有白血病的儿童。项先生一口回绝。他的女儿,大学二年级被查出得了骨癌,大学毕业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我不能理解,这些人都失去了孩子,怎么还会去这种地方?”项先生说,他不愿意触景生情。
再下一次活动,项先生参加了,因为拗不过大家的好意。他在大家面前,说起女儿,说女儿病重时纯真地盼望——好了之后,要回报社去。他泪流不止。这是女儿过世半年后,第一次在外人面前流泪。“我想这样下去不行,越弄越伤心,我受不了。”项先生曾打算站起来就走。可是,大家谈到了今后的生活。这个话题把他留了下来。
“‘星星港’好比麻辣烫,来了要流泪,来了就不走了。”项先生评价。他性格幽默,有时故意说些怪话,让其他人哈哈大笑。
在“团队”里,项先生被叫做“岚爸”。其他的称呼,“俊妈”、“小君爸”,都从孩子的名字而来。王子美的称呼是“阳阳妈妈”。她说许多家长都喜欢这么叫,好像孩子还在身边一样。
前几天,“小君爸”请客,把几个成员请到家里吃饭。小君去英国留学前一个月被查出患肝癌,匆匆离开了人世。“小君妈”说女儿病重时怕父母担心,从没在他们面前哭泣,只对表姐说:我实在很难受;鲍先生说女儿俊俊多次瞒着爸妈无偿献血;项先生说给岚岚治病,走过弯路……
说的时候,一声声叹息。只是,大家的表情已很平静。因为这些事情,他们已经互相倾诉很多次。
曾经有朋友劝项先生:“星星港”那种团队,你去干什么?心情只会越来越坏。
他笑了笑说:“失去孩子的痛苦,只有有过相同经历的人才能理解。我们不可能对着其他人,一遍又一遍反复地说这些痛苦。而在这里,我们才能真正彼此倾诉,也只有在这里,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女儿的生日、忌日,或是其他一些特别的日子,“星星港”的成员都会打电话、发短信给他。项先生觉得很温暖,舍不得离开。
打算以“小组工作”治疗大家心理创伤的王子美,之前的设想是,成员们彼此扶持着走出阴影后,小组可以解散。但是,家长们心中的阴影淡了,彼此的情谊却浓了。
“小君爸”的家里,来了一位新客人。吴老师得知这个“团体”的存在,请朋友帮助,辗转才与大家联系上。儿子去世后,她每天吃抗焦虑的药才能睡着。参加了几次活动,她不再吃药了。“我结识这些朋友,想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她说。
公益性活动把爱放大
“星星港”的发展已是欲罢不能,发起人王子美开始考虑得更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提供倾诉的平台,帮助大家走出阴影。第二步,应该是把爱放大,激励家长多做些社会公益的事情,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这个“发展”的想法,一部分来自对儿子阳阳的回忆。
阳阳从小病弱,邻居朋友都很照顾他。小小孩子的心中只有爱。六七岁的时候,他在路上看见乞丐,向妈妈借了10元,帮助乞丐。“我一直在想,孩子走了以后,我们做家长的,更应该认识生命的价值,要替孩子,把他的那份精彩活出来。”王子美说。
“星星港”成员去少教所、孤儿院……年初,大家又组织去儿科医院。项先生也去了。这一次,他很平静。女儿生病的时候,很多人帮助过自己。心情平静了之后,项先生决定更多地帮助他人。
“凭良心讲,如果女儿还活着,我对别人的关心,一定会少一点。”项先生说,“可是女儿不在了,我对她的爱,只能升华。关心更多的人,也是岚岚生前打算的。”
“理解我们这种心态的人不多。有人说,这是在作秀。”他以一贯打趣的态度说,“即使是秀,也要有人作。”他说,其实别人是否理解,已经无关紧要。说完之后,他沉默了。
春节,项先生打算资助一位贫困大学生过年,请对方到家里吃饭,给他一个“小红包”。女儿也读过大学,“大学生”这个称号让他觉得亲切。可是,正好也有企业出资资助贫困大学生,学生们婉拒了他的好意。项先生有点失落,后来和王子美说:“我们不能做大事,还是从小事做起吧。”
王子美回答:“助人自助,我们这个团队,以后将辐射更广泛的面。让更多失去孩子的家长有困难就想起找‘星星港’。”
“星星港”的名字富有童话的色彩:湛蓝的夜空,美丽的星星在璀璨,那是可爱的孩子们,他们没有离开,去了一个更美的世界;地上有一片宁静的港湾,家长们相依相守仰望星空,他们每天都关注着自己的天使,守望着他们的成长。对我们来说,这样的解释充满了幻想,是那么的不切实际,但对星星港的家长们来说,他们需要用这种美好的想象来安抚自己。“我多么希望能有一部手机,可以和天上的孩子通话”,当一个50多岁的工程师说出他的这个愿望时,我们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酸痛。
2013年01月05日,CCTV-新闻调查栏目对星星港做了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