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8 13:27
历史上有不同称呼。1815年俄国航海家A.J.v.克鲁森斯特思取名“日本海”,因为大海的东侧只有日本,西侧则是中国、朝鲜半岛、俄国。他的称呼之所以后来被国际上采用,是因为方便记忆的亚洲海域命名规则。中国在元朝及明朝初时期称“鲸海”。建立了金朝的女真人曾经在这片海域十分活跃,作为其后裔的满族人则称之为“金海”。韩国称朝鲜东海。
东亚、南亚的海域冠某国名,是方便记忆的国际地理标识(不是某国主权名称):日本海、朝鲜海峡、东中国海(不等于中国东海)、菲律宾海(有沿岸多国的领海而且大部分为国际公海)、南中国海(不等于中国南海)、泰国湾、新加坡海峡、缅甸海、孟加拉湾、印度洋、阿拉伯海、阿曼湾、波斯湾(波斯即伊朗而波斯湾是周围一批国家共有的)。
日本海并非是“日本的海”,日本海是公海,是西北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其东部的边界由北起为库页岛、日本列岛的北海道、本州和九州;西边的边界是欧亚大陆的俄罗斯;南部的边界是朝鲜半岛。
日本海的名称在韩朝和日本之间存在争议:日本方面称之为“日本海”;而韩国与朝鲜方面对其官方称呼则为“朝鲜东海”(조선동해)。另有少数中国的民间人士,则使用中国的古称鲸海。
直到1543年,葡萄牙船员登陆后,日本才闻名于欧洲,尽管13世纪末叶,马可·波罗从中国回去时,带回了一个关于有日本存在的报告。虽然如此,直到1660年前,尚未出版过一幅较好的日本海图,连今天所通用的“日本海”这个名称,也是到1815年才有。这是俄国航海家A·J·v·克鲁森斯特思给这个海取的名字。
据了解,这一争议海域的名称是引发韩日两国关系起波折的几个问题之一。日本于1910年起殖民统治朝鲜半岛,直到1945年。在这段期间,“日本海”之名广泛受国际间采用。韩国方面则一直宣称,“朝鲜东海”之名已有几个世纪。“东海”自20世纪80年代起,韩国方面率先发起对该海域名称的改名举动。韩国方面认为,把这一海域叫成“日本海”是旧殖民地时代的产物。历史上叫成“东洋海(Oriental Sea)
日本官方指称世界上97%的地图都记载为日本海。韩国政府另有看法,韩国政府想使用朝鲜东海、朝鲜海(Sea of Korea)、和平之海等名称。
根据世界主要图书馆所藏的16世纪以来出版的西方古代地图调查结果,19世纪初期以后“日本海”这一名称的使用频度占压倒性多数。此后,“日本海”这一称呼在世界上逐渐固定下来。这说明“日本海”这一地名与日本的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在该海域“日本海”以外的其他任何名称都不确切。
该海域虽然在历史上采用过多个称呼,但之前都没有固定下来。在古代不同时期的地图上,该海域曾被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称为朝鲜东海、东洋海、朝鲜海、日本海等,但是大多数西方古代地图却没有作任何标记。
大洋中分离出来的海域在命名时最常见的方法是以该海域从大洋分离出来的列岛或半岛的名字命名,所以根据太平洋日本列岛,将分离出的大海称为日本海是非常正当的。加利福尼亚湾(Gulf of California)安达曼海(Andaman Sea)、爱尔兰海(Irish Sea)等都遵循了这个原则。
给海洋命名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显示方位,以相邻的陆地或国家,或者城市名命名,以及以探险家或发现者的名字命名等。从大洋中分离出来的海域不用列岛或半岛名称命名的例子也非常多。
联合国事务局在2004年03月给日本政府的信函中表明,“联合国事务局遵守使用日本海单独标记的惯例的立场是非常明确的,指定(东海/日本海)两个地名违背联合国的惯例,侵害了联合国的中立性质。”这说明联合国认定“日本海”是该海域的唯一正式名称。日本海单独标记原则是国际水文组织或世界地图和教科书等长期以来一直遵守的。
“日本海”这一名称被国际社会采用的时期恰是韩国沦为日本殖民地的时期。国际社会为制定海洋界限、海洋名称的标准化、航海安全所需的国际规范等于1919年召开了国际水文组织会议,1921年成立了国际水文局。在这次会议上,日本派了代表,而作为殖民地的韩国显然未能出席。会员国就这次会议的内容达成共识,经过多年论证,于1929年发行了《海洋与大海的界限》手册。这本手册首次正式将东海海域称为日本海(Sea of Japan),随之世界各国的地图上也开始采用“日本海”这一称呼。此后1937年和1953年第2版和第3版相继发行,东海海域继续沿用了“日本海”的称呼。在此期间,韩国因是日本的殖民地和朝鲜战争(1950-1953)等因素,未能及时表达自己的正当意见。可以说,国际社会上通用的“日本海”称呼实际上是日本殖民主义的产物。
东海作为紧邻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的海域,与领海、专属经济水域(EEZ)等地理、经济和政治因素密切相关。与之相同,多数国家主权所及的海域被某一特定国家的名称单独进行标记是不正确的。为避免两个以上国家共有的区域因使用各自名称造成的混乱,国际水文组织和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等国际组织劝告统一采用单一的名称,如果不能实现统一命名,则到相关国达成协议时为止,并记两个名称。关于韩国和日本的“朝鲜东海”和“日本海”这两个地名称呼,双方意见不同,所以直到达成协议时为止,两个名称同时并用。世界的主要地图中,“朝鲜东海”和“日本海”同时标记的比率2000年为1.8%,2007年增加到23.8%。这说明国际社会长期以来只采用“日本海”这一单一名称的做法是不正当的,朝鲜东海名称的正当性正逐渐被国际社会所认可。
部分中国民间人特意使用“鲸海”,因为根据元末明朝初时期的记载,有关海域被命名为“鲸海”。
古时的人,也许可以步行越过日本海。有证据表明,随着末次冰期(11000-8000年前)而来的海平面低水位时期,朝鲜海峡和宗谷海峡都被干露,可作为日本通向亚洲大陆的陆桥。在日本南部的岛屿曾发现印度大象的化石遗骸,在日本的北部,曾发现长毛猛犸的化石遗骸。类似的现象说明,古时的中国、朝鲜和西伯利亚人曾迁到日本去过。日本编年史记载日本建立于公元前660年,建立者神武天皇占领了本州主岛,成为日本的第一个皇帝。公元550年,一位叫王仁的朝鲜佛教徒扬帆去日本,带去了各种文化和书面语言,在日本海,日本和朝鲜的许多潜水妇女,从事于她们艰苦的行业已有1000多年了。
历史上,中国曾是日本海的沿岸国。
汉武帝时期,西汉极盛疆域东并朝鲜、南据交趾、西逾葱岭、北抵大漠。
唐朝时期,从北部鞑靼海峡到朝鲜湾,大片的沿海地区都是唐朝所管辖。
元朝时设立的辽阳行省管理东北地区,其下设的开元路辖地“南镇长白之山,北侵鲸川之海”,这个鲸川之海就是今天的日本海。
明永乐七年(1409年)设置了奴儿干都指挥使司,辖地北至外兴安岭,南达图们江上游,东至日本海、库页岛,西至兀良哈的区域。
从16世纪80年代开始,沙俄越过乌拉尔山向东扩张,在不到60年的时间里侵占了广大的西伯利亚,势力达到了太平洋西岸,并开始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康熙年间,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1689年中俄签定了《尼布楚条约》,外兴安岭以南,包括库页岛及日本海沿岸的大片土地属中国。黑龙江重新成为中国的内河。
19世纪后,大清闭关锁国,国力逐渐衰弱。1840年鸦片战争后,沙皇尼古拉一世开始强力推进侵占中国黑龙江流域的计划。1849年俄军多次入侵中国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1853年侵占库页岛。1858年迫使黑龙江将军峦山签订了《瑷珲条约》,沙俄割占了我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60年7月,沙俄占领海参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趁火打劫,以调停为名,加以武力威胁,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把乌苏里江以东至海包括海参崴在内的40万平方公里划归俄国。至此,中国沿日本海地区的所有领土全部丧失。
西太平洋边缘海,西至亚洲大陆的俄罗斯和朝鲜,东至日本和库页岛。基本上以日本群岛与太平洋分隔开,介于32°42′N至52°14′N的中纬地带,日本海面积约为100万平方公里(一说为97.8万平方公里)。整个海域略呈椭圆形,南北长为2300千米,东西宽为1300千米,平均水深1350米(一说为1752米),容积为171.3万立方公里,最大深度3742米。(日本海盆内已发现的最大水深为4049米)。
整个海域略呈椭圆形,主轴从西南走向东北。北端以北纬51°45′为界;南界从日本的九州岛经五岛列岛到韩国的济州岛,然后向北折向朝鲜半岛。南经对马海峡和大韩海峡与东海沟通;北经拉佩鲁兹(宗谷)海峡和鞑靼海峡与鄂霍次克海连接。东经关门海峡与濑户内海相接。大部属温带气候,12月到次年3月刮西北季风,寒冷干燥的大陆气团经过较暖的海面,使日本多山的西海岸持续降雪。夏季热带季风从北太平洋吹向亚洲大陆,经过日本海北部的寒流时,引起海上浓雾;夏秋季节有台风。北部海域冬季结冰,特别是西伯利亚沿海及鞑靼海峡。海水通常以反时钟方向流动。西部有含盐度较淡的寒流南下,东部有含盐度较浓的暖流北上,形成鲜明的对流。北上的对马暖流和东朝鲜暖流均为黑潮的分支。海洋上层鱼类包括鲐鱼、马鲛鱼、沙丁鱼、鳀鱼、鲱鱼、海鲤、鱿鱼等;底层有鳕、蓝鱼及阿特卡鲐鱼。自1946年以来,渔业资源有逐渐减少的趋势。1970年代后期,鱿鱼捕捞集中在日本海的中部,鲑鱼捕捞多在北部和西南部浅海进行,而在较深海域则以捕捞虾、蟹等甲壳类为主。
日本海东部的边界由北起为库页岛、日本列岛的北海道、本州和九州;西边的边界是欧亚大陆的俄罗斯;南部的边界是朝鲜半岛。(韩国使用朝鲜东海)1815年俄国航海家A.J.v.克鲁森斯特思取名日本海。南宽北窄略呈椭圆形。
大陆架比较狭窄,海底主要是深水海盆,大体北纬40°以北为日本海盆,面积约占日本海的一半,大部分水深3000米以上,海底比较平坦。北纬40°以南海底地形比较复杂,有海盆、海岭、海槽等,如东部的大和海盆、西南的对马海盆。海底沉积物除近岸带为泥、砂、砾、岩石碎屑等陆相物质外,主要是海相软泥沉积物。位于日本海的北部和西北部有日本海盆,是最主要的海盆,另外东南部是大和海盆,还有西南部的津轻海盆。日本海的东岸水深较浅,大陆架较宽;海的西岸,特别是朝鲜半岛附近的水域,大陆架的延伸只有约30公里左右。黑潮的一个分支进入此海域。
海域的北部和东南部都是丰富的鱼场。
日本海的水域有6个海峡与外水域相通,分别为:间宫海峡、宗谷海峡、津轻海峡、关门海峡、对马海峡还有朝鲜海峡。
(逆时针方向,加粗者为重要港口)
俄罗斯:阿尔乔姆、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纳霍德卡、南萨哈林斯克
日本:稚内、札幌、小樽、函馆、青森、秋田、新潟、加贺、松江、北九州、福冈、石狩、留萌
日本海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每年12月至次年3月盛行东北季风,有干冷空气流入日本海,形成降温和降雪天气。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北部为-19℃,南部为5℃,表层水温为-2~13℃。北部特别是西伯利亚近岸海域形成大量海冰,结冰期通常自11月中旬到次年2月中旬。6月以后盛行偏南季风,暖湿气流使气温升高,形成充沛降水和雾(尤其北部)。8月平均气温北部为16℃,南部达24℃。表层水温18~27℃。
日本海海流由沿东岸北流的对马暖流和沿西岸南流的利曼寒流组成,形成反时针型的环流系统。海流增大了海区表层水温的南、北间和东、西间的差异。
日本海海区因被陆地和岛屿包围,海潮潮差较小,沿日本岸只有0.2米,西伯利亚近岸为0.4~0.6米,靠近东海的朝鲜海峡(大韩海峡)处的海潮潮差可达2米。
表层水温最暖月(8月)18~27℃,最冷月(1月)-2~13℃,自北向南递增。海域东部有对马暖流以926~1852米/小时的流速沿东岸北上,并从津轻海峡流入太平洋,从拉彼鲁兹海峡流入鄂霍次克海。西部有利曼寒流以370米/小时的流速沿西岸南下。东部水温高于西部,如2月,本州附近海岸水温5~10℃,而大陆一侧为0℃。海水盐度东部高于西部,如本州沿海为34.7‰,大陆沿海32.8~34.1‰。海域年降水量北部600毫米,南部1200~1500毫米。潮汐作用较小,潮差一般为0.2~0.4米。
自1993年开始,联合科研小组就对日本海不同水位的洋流、盐分、氧含量等指标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证实了他们最担心的事。科研人员指出,日本海最深处为3000米左右。表层的氧气需要这些洋流的传输到达深层海域,深层海水中的微生物靠这些氧气把从表层沉落下来的有机物分解成氮和磷等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再随深层海水上升到海表层,成为藻类的营养来源。但现状是:日本海的深海洋流正变得越来越弱,导致海洋表层物质与深层物质的循环越来越难以得到保证,这导致日本海藻类浮游生物因没有足够的养分而迅速减少。以浮游生物为食物的鱼类也随之减少。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改变,300年后,日本海可能将无鱼可捕。
科学家们指出,深海洋流的成因来自一个非常罕见的现象:每年冬天,阵阵猛烈刺骨的寒流都会自俄罗斯东北吹来。连续几个月的冷风吹拂导致日本海水面形成一股稳定的下潜寒流。据悉,全球只有7股类似的下潜寒流,其中包括格陵兰岛附近的一股洋流,它被认为是大西洋洋流循环的起点。这些洋流被称为深海传送带,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链接点;由于全球变暖,这些寒流也随之变得“虚弱”。
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在过去50年间,日本海北部的平均气温上升了1.5至3℃,日本海表层海水在冬季的下沉深度则由原来的3000米左右变成400至600米。与之相对应的是,每升海水的氧气含量正以每年百万分之三十二的速度减少。
科研人员还指出,浮游生物的减少还意味着空气中将有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这又反过来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的速度。联合国在1月发表报告指出,在1990-2100年,地球表面的温度将升高1.4至5.8℃。
日本海的主要海流是往北流的对马暖流,它是从黑潮分离出来,经过朝鲜海峡流入日本海的。对马暖流的分支叫东朝鲜暖流,沿韩国近岸北上,然后转向东,再与对马暖流相汇合。对马暖流,最后经津轻海峡(津轻暖流)流入太平洋。经宗谷海峡(宗谷暖流)流入鄂霍次克海。
此外,日本海还有三支独有的寒流(东朝鲜寒流、近海地区寒流和日本海中部寒流)。这些寒流由北往南流,于日本海中部与暖流相混合。日本海北部,尤其在西伯利亚沿岸,11月开始结冰,2月中旬冰区扩展到海的中部,使航海受到严重障碍。5月各水域都已无冰。
同所有近似封闭海一样,日本海的潮汐极小。日本沿岸潮差仅0.2米,西伯利亚沿岸为0.4-0.5米。朝鲜海峡,因与黄海及东海相邻,潮差约为2米。
日本海因有寒暖流交汇,富浮游生物,水产资源丰富。相应的海洋生物种类较多,仅鱼类就约有600种左右,其中贵重的鱼类有:太平洋沙丁鱼、鲱鱼、比目鱼、鳕等。哺乳类中有白鲸、抹香鲸、蓝鲸等。此外,还有海驴、蟹类、海带等。
日本海位居中纬地带,海区南北纵向分布,具有从低纬到高纬的过渡性质。海区具有从南部亚热带到北部亚寒带的不同的自然景观。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磁矿砂等,日本海大陆架如东部沿岸的秋田、新潟一带,北部的萨哈林岛(库页岛)沿岸和南部对马海盆均有石油、天然气储藏。
在对马暖流前缘和西部利曼寒流前缘以及沿岸河口附近,富浮游生物,水产资源丰富,盛产沙丁鱼、鲭、墨鱼和鲱鱼等。津轻、对马和拉彼鲁兹三海峡为日本海沿岸对外交通孔道。
由于日本海特殊的水文特性造成了其对污染物处理能力有限。大量来自韩国的漂浮物及生活垃圾随对马海流进入日本海对日本海海岸环境及水中生态造成了难以恢复的破坏。除此外俄罗斯废弃的放射性物质对深海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俄罗斯在日本海海域进行过量的石油开采,其石油泄漏问题也为日本海海域环境埋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