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心

更新时间:2021-04-16 19:37

林一心,曾任任福建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中共福建省委常委、书记处书记,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七大、十二大代表。中纪委委员。

人物生平

林一心(1912—2010),福建省永春县人;曾用名林多王、林有文、林兼三、林志周;在福建省立第十初级中学读书。

192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参加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秘密宣传活动

1930年夏到中共福建省委所在地厦门,因交通线破坏而未能到达闽西革命根据地。后到上海赤色互济会工作,参加营救被捕同志

1930年10月调到党的秘密印刷厂工作

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年7月因敌人的破坏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在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寻找党的关系,并通过陶行知领导的上海大场山海工学团做群众工作

1936年秋冬同国难救国社中的党组织接上关系,先后担任反帝大同盟上海大场区负责人,中共沪东区委组织部部长、区委书记

1937年奉命到浙江丽水地区做抗日宣传工作

1938年夏秋到金华、衢州严州一带活动

同年12月至1939年10月任中共浙江省金衢特别区委员会书记,负责下属东阳、永康、兰溪、金华、义乌、浦江、江山龙游等县党组织工作

1939年7月在中共浙江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

同月至1942年2月任中共浙江省委候补委员

1939年12月到新四军军部集中,任浙江七大代表小组领队,长途跋涉13个月后到达延安

1941年1月进中共中央党校一部学习,参加整风学习

1944年至1945年6月任中央党校一部秘书科科长

1945年4月至6月作为华中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

同年11月至1946年10月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民主联军)北安(龙江)军区政治部主任。

1945年至1946年8月任中共黑龙江工委委员

1946年8月起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委员

同年11月至1947年1月任中共嫩江省黑河中心县工作委员会书记、北安(龙江)军区黑河军分区政治委员

1947年1月至9月任中共西满分局第五地委书记、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第五军分区政治委员。9月起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委员。同月至1949年2月任中共黑河地委书记、龙江军区黑河军分区政治委员。后南下,回到福建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厦门市委书记

1951年任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1952年任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部长、中共福建省委监委副书记

1955年3月至1956年10月任福建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1956年5月至1965年7月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副书记、书记处书记

1959年2月至1964年9月任福建省第二届政协副主席

1959年11月至1961年3月任中共福建省委监委书记

1964年9月至1965年7月任福建省政协第三届委员会副主席

1965年6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1965年7月起)。

“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1975年6月至1979年3月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处书记、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1978年1月至1979年3月任福建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

1979年2月至1984年4月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七大、十二大代表

1982年9月至1985年9月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顾问

2010年3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林一心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张劲夫彭冲刘复之王汉斌等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人物轶事

为华大成长倾注心血

林一心先生逝世的消息传到华侨大学后,师生们对这位学校的创始人之一、首任党委书记和原副董事长的离开感到无比哀痛。华侨大学发去唁电表示沉痛哀悼,并对林老家属致以最深切的慰问。  1960年,时任福建省委书记处书记的林一心得知国家同意筹办华侨大学,立即与几位著名侨领为创办华大奔走于北京、福建之间。华侨大学原校长、法学院终身教授庄善裕说:“当时全国的经济都很困难,华大可以说是一边建校、一边招生、一边教学地走上最初几步路的。1960年9月开始招收学生,可学校都还没校舍,当时的第一批中文系预科生只能在省内其他高校内暂时‘借住’。”正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林一心为建校全力以赴、亲力亲为。他多次从福州来到泉州为华大亲选校址,他调来了大批领导干部作为创办筹备人员,他多方奔走,经中央同意从北京上海等地调来一大批名师到华大任教,令该校建校之始便人才济济……1978年,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林一心任福建省复办华侨大学工作筹备领导小组组长,为华侨大学复办作出了重要贡献。林一心先生还多次走访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等,鼓励他们支持华侨大学办学。

在华侨大学创建、复办的书页中,记载了林一心呕心沥血的巨大贡献,在华侨大学几十年的发展路途中,也一直有林一心关爱的身影相伴。庄善裕回忆说,林老调到北京工作后,念念不忘家乡和华侨大学的发展。他经常回家乡,而每次来泉都要到华大走走、看看。“林老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非常关心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成长。”庄善裕说,林老每到华大必定深入到教职工当中,与青年教师和学生座谈,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情况。“对学生,他一方面重视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还重视思想教育,希望这些孩子日后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能做个有用的人才;对教师,他经常强调要为人师表,认为有好的老师才会有好的学生。”

林老对华大的关心和帮助几十年如一日,华大的日益发展和更新变化也让他倍感欣慰。“看到学校里好多华侨捐款建设的校舍时,林老的心里是非常开心的。”庄善裕动情地说,“可以说,华侨大学成长、发展的每个阶段、每个时期都倾注了林老的许多心血,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为泉州侨务工作打基础

“他是我们侨务界的老领导了,对家乡泉州的侨务工作有着巨大的贡献。我们都很想念他。”泉州市原侨办主任曾子谅6日刚刚从菲律宾回到泉州,7日就获悉了林老逝世的消息,他立即往北京发去了唁电。

曾子谅回忆说,1979年,时任国务院侨办党组书记、副主任的林一心回到泉州召开侨务工作会,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后召开的全国第二次侨代会精神,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围绕经济建设开展侨务工作,让中央的侨务政策在侨乡泉州开花结果。“林老的工作作风雷厉风行,当时立即着手为泉州侨务工作做了不少事。”曾子谅说,在泉州,林老首先着手落实中央侨务方针政策,为“文革”时期国内外华侨特别是海外归侨的冤假错案平反昭雪,同时为华侨到家乡支持经济、教育、医疗等事业建设牵线搭桥,泉州的侨务机构也是在林老的关心下建立起来的。早年,林老还指派工作人员到泉州侨务工作重点乡石狮大仑下乡蹲点,为以点带面开展侨务工作积累经验。“这些都为泉州的侨务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贡献巨大。”

在曾子谅的印象中,林老是个对国家和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老领导、老同志。在生活中,是个亲切随和的老人,十分关心下属和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得到了许多人的尊重和敬仰。

林一心先生的“华大心”

华侨大学首任党委书记林一心先生,有一颗真挚的“华大心”。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华侨大学创办起直至逝世,他一直延续着与华侨大学的不解情缘,为华侨大学的创建、复办和建设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巨大贡献。

1960年3月,福建省委书记处书记林一心等听取了中侨委副主任方方关于中央要在泉州创办华侨大学的决定及中侨委关于创办华侨大学的基本设想的通报,对中央的决定表示热烈拥护和全力支持。同时,林一心还与著名侨领庄希泉庄明理张楚琨等奔走于北京、福建之间,协调地方政府,支持华大创办,为华大的筹备创办倾注了大量心血。1960年5月,福建省委书记叶飞和林一心还亲自来泉州进行勘踏视察,最后确定华侨大学建于泉州城东乡五里亭(即现在的华侨大学泉州校区)。

创办之初,华大面临着“两大难”———师资和物资,时任福建省委书记处书记的林一心为此多方奔走,专门向廖承志汇报筹备工作,获得中央同意支持,从北京上海等地商调了一大批名师到华大任教,如韦悫、杨曾艺、麦淑良等,因此建校之初的华侨大学,可谓人才济济。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物资紧缺。那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物资非常紧张,师生副食品供应非常困难。学校向林一心报告此事,林一心把当时分管晋江地区物资供应的财贸书记王福起调来华大专管物资供应工作,学校副食品供应困难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华侨大学筹建委员会成立,全国侨联主席庄希泉任主任,林一心等21人任委员,负责领导华侨大学的筹建工作。1961年8月17日,中侨委、教育部联合向国务院正式呈报《创办华侨大学方案》,同年11月1日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依据该方案,华侨大学校长由廖承志兼任,党委会书记由林一心兼任。1963年2月起,林一心任中共华侨大学委员会第一书记。

1970年,华侨大学因“文革”停办。1978年,国家决定复办华侨大学,福建省立即根据国务院关于复办华侨大学的指示精神,成立了复办华侨大学筹备领导小组,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林一心兼任筹备领导小组组长。稍后,他调任国务院侨办副主任,但仍然频繁往返于北京和泉州之间,协调地方政府,支持华大办学,为华大的复办操心劳力。

1980年元月,华侨大学董事会成立,林一心从这一“协助政府办好华侨大学,对华侨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实质性的支持,对学校重大事务起决策和审议的作用”的机构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其中担任重要职位,先后当选为华侨大学第一、二、三届董事会副董事长,第四届董事会董事,第五届董事会荣誉董事。此外,他还担任华侨大学校友总会名誉会长。

学校工作慢慢步入正轨之后,林一心来华大次数就少了,因人在北京,年事也高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家乡和华大的发展建设,经常打电话来学校,且每年至少来华大一次。林一心的亲侄子、华大退休教师林恒曾听林老说,“其他的会可以不去,华大的董事会必须要来”。

而每到华大,林一心必定深入到教职工当中,与青年教师和学生座谈,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情况。华大退休教师郑士圻一家四代都与林一心交往密切,郑士圻的儿子郑立新要去日本留学,林一心认为祖国很需要人才,一再交代“出国一定要回来为祖国服务”。郑立新按照要求,留学完即回到华大任教,并承担学生管理工作。为此,林一心专门给郑立新写了一封长信,字字语重心长,教导郑立新如何做青年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