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几

更新时间:2024-10-30 16:07

林几(1897年12月20日—1951年11月20日),字百渊,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怀德坊,法医学家,中国现代法医学创始人。

人物生平

1897年12月20日凌晨3时,林几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鸟石山下三坊七巷怀德坊(今鼓楼区道山路52号)的一个书香家庭,幼年在祖居地“竹柏山房”度过。

1902年,在外祖父座下读私塾。

1907年,随父母到北京,进新学堂,读完高小、初中、高中。

1915年2月—1917年,到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法政科学习法律,因参加抗议“二十一条”的爱国游行,被迫回国。

1918年7月,考入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师从徐诵明

1922年7月,大学毕业,留校当病理助教。

1924年11月,受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委托到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医学院专攻法医学两年,后又在柏林大学医学院法医研究所深造两年。

1928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秋离德回国,被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聘为教授;同年,受卫生部委托,借调卫生部参加医学法规编订工作。

1930年秋,在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筹建法医学教室。

1931年8月21日,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法医学教室成立,任主任教授。

1932年4月,奉司法行政部令到上海接替孙逵方筹建法医检验所;8月1日,司法行政部法医学研究所正式成立,被任命为所长。

1933年7月,主持招收法医学研究员。

1934年1月,创办《法医月刊》。

1935年5月,因胃病重返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法医学教室,被聘为主任教授;7月,在司法行政部法官训练所授课。

1937年8月,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迁往西安,被聘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教授。

1939年8月,任重庆中央卫生署专员,兼在成都的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授课。

1942年8月,调中央大学医学院筹建中央大学法医学科;受四川省政府委托为四川省高等法院举办高级检察员训练班。

1943年7月,创办中央大学法医学科。

1947年8月,举办第二期法医专修科。

1948年,创办中央大学医学院法医研究所,任所长;同年秋,在上海就医,确诊患有胆总管结石症。

1949年5月,病未愈返回南京法医科,被聘为中央大学法医科主任教授。

1950年,被聘为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卫生教材编审委员会法医学组主任委员;8月,举办第三期法医专修科。

1951年4月,受教育部、卫生部委托开办高师班;11月,胆道结石症发作住院手术,同月20日凌晨2时因术后出血治疗无效逝世,死后按遗嘱进行了尸体解剖,脏器献给医学事业,尸体火化后,骨灰一直由妻子林惠保存于南京大学丁家桥宿舍。

1959年9月20日,妻子林惠病逝,二人骨灰合葬于南京雨花台山“中国公墓”(今花神庙公墓)。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林几针对当时司法实践开展法医鉴定探索,开展了中国第一例亲权鉴定工作,将ABO血型的测定应用在鉴定工作中;在鸦片与吗啡中毒、胃质血荫检查、已腐溺尸体的溺死液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致力于中国传统法医学技法的甄别与评述,认定中国古代法医学之中的“合血法”“滴骨法”是现代亲权鉴定、血清学之先声,而“检地法”合于犯罪搜索学之本义,“保辜”则合于伤害赔偿之原则;通过实验研究批判了沿用千余年的银钗验毒法和颅内灌液验溺死法的不确实性。

人才培养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父亲:林志钧,字则平、宰平,清末进士、翰林学士,曾留学日本,后任司法行政部司长参事、法政专门学校教务长、北京大学教授等职。

母亲:梁秀筠,大家闺秀。

舅舅:梁敬錞,历史学家,曾任台湾历史研究所所长等职。

妹妹:林东枝,1904年出生,其丈夫为陈陶声教授。

弟弟:林庚,1910年出生,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

弟弟:林津,1912年出生,交通大学毕业,曾留学美国,其夫人林敏系林几夫人林惠的胞妹。

妻子:林惠,林大椿长女,二人于1934年10月23日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结婚,感情笃深。

岳父:林大椿,晚清民初瓷画名家。

人物评价

家兄林几学业执著,事业有成,惜过早谢世。(林几弟弟林庚评)

几儿如此有名望,可惜天未与寿!(林几父亲林志钧评)

林几教授是杰出的法医学专家、中国现代法医学的奠基人。他一生兢兢业业,克勤克俭,真挚质朴,廉洁奉公,对业务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他努力用功,勤奋好学,学识非常渊博。他自己学而不厌,对学生教诲不倦。他严谨的治学精神,严密的科学态度以及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受到法学界、医学界,尤其法医学界的普遍尊敬和赞扬。林教授全心全意发展法医学事业,培养法医人才,不计辛劳、公而忘私、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林几学生、原上海第一医学院法医学教研组主任陈康颐《悼念我敬爱的老师——林几教授》评)

林教授身为大学名教授,却无大学教授的架子,衣着朴素,平易近人,与人为善而从不迁怒于人。(林几学生、第一军医大学教授丁涛《忆林几教授》评)

林教授学识渊博,不愧为“百渊”。但他虚怀若谷,回答问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从不武断。(林几学生、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创始人胡炳蔚《怀念我的教师——林几教授》评)

在中国法医学的发展史上有两位划时代的人物,一是南宋的法医学家宋慈,一是现代法医学家林几教授。(林几学生、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原所长郑钟璇《林几教授和他的洗冤录驳义》评)

林教授一生办案“公正平允”,即秉公办事、正大光明、如实鉴定、公正恰当。(林几学生、原上海第一医学院教授张其英《缅怀林几老师》评)

林教授治学严谨,注重实践,有很高的“法医德”。(林几学生、原中山医科大学教授朱小曼《忆我的好导师——林几教授》评)

纵观林几一生,可贵之处在于他执着追求法医学事业的情志;在于他锐意开拓、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于他的学者、组织者、教育者的风度;还在于他以广博的学识、坚强的毅力,携同法医界同行叩开了中国现代法医学的大门。林几是一位真正的学者、是中国现代法医学的先驱和同行的良师、益友。(中国当代法医学研究专家、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司法鉴定管理办公室主任黄瑞亭《法医青天 林几法医生涯录》评)

追溯林几的职业生涯,因受战事纷乱和人事变迁的影响,其法医事业一直南北流离。但从中可以发现,不论身在何处,林几始终坚持着北医人“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行事作风。(北京大学医学部评)

人物纪念

1991年11月20日,是林几教授逝世40周年忌日,中国法医学会举行纪念活动,缅怀林几教授;同年12月,《中国法医学杂志》开辟专栏纪念林几逝世40周年。

1992年,《国际法庭科学杂志》(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发表“Professor Lin Ji (1987-1951) The Founder of Chinese Modern Forensic Medicine”的文章纪念林几。

1997年,《法医学杂志》发表文章纪念林几100周年诞辰。1997年12月20日,林几100周年诞辰之际,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和上海市法医学会联合在上海市公安局指挥大楼召开“纪念林几100周年诞辰座谈会”。

2007年,《中国法医学杂志》开辟专栏研究林几学术思想、纪念林几诞辰110周年。

2017年,《中国司法鉴定》发表文章、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纪念林几诞辰120周年。

2012年5月20日,宋慈雕像揭幕仪式暨法庭科学文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林几雕塑也同时展出。2016年5月20日正式开馆的中国政法大学法庭科学博物馆中有林几馆,介绍了中国现代法医学奠基人林几的生平事迹。

2013年3月1日,林几教授铜像在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揭幕落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