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25 10:12
柯乔门坊系明嘉靖年间柯乔而建。柯乔(1497-1554),民族英雄,字迁之,号双华,明朝南直隶池州府青阳县九都莲玉里柯村人。嘉靖八年(1529)二甲进士,历任行人司行人、翰林院经筵侍讲、贵州道监察御史、直隶永平府推官、户部主事迁员外郎、湖广按察史金事、荆西道金宪、福建布政司参议、福建按察使副使、巡海道副使等职。他任荆西道首任长官时,曾组织刊刻陆羽《茶经》,学术界称之为嘉靖版陆羽《茶经》(柯本),是古今所有《茶经》单行本的祖宗本;他曾主持修建长江、汉江大堤2000多公里,创办中国最早的水利工程学堂,创造性解决用工荒问题,组织能工巧匠改造或发明新型实用工具数十种,被科学家宋应星筛选载入“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之中。柯乔勤政廉洁,认为民生疾苦,咎在官吏,深受百姓爱戴。嘉靖二十四年(1545),调往福建任职,沔阳百姓千人送之,脱其帽靴为其立生祠;在巡海道副使的任上,率东南沿海军民抗击倭寇、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参与组织指挥了浙江双屿战役和福建浯屿、永宁卫、月港、走马溪等系列战役。柯乔在军中广泛推广步战武术阵法——宋江阵和鸳鸯阵刀法,在抗击贼寇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这些战术被抗倭后继英雄俞大猷、戚继光等继承并发扬光大。在福建领海道兵戈交响之时,柯乔主持刊刻了《晏子春秋》明嘉靖柯乔刻本和闽本《汉书》,在厦门海沧创办了金沙书院、在九华山先后创办了阳明书院、甘泉书院和双华精舍,重视教育。柯乔先后师从李呈祥(古源)、明代大儒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和湛若水(字元明,号甘泉)和仁学大儒吕冉,对丰富弘扬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和湛甘泉“随处体认天理”的核心哲学理论有重要贡献。他在文学、哲学、教育和军事等方面均有很深造诣。因触犯权贵,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受冤被削职放还原籍柯村,在双峰草堂闭门读书,著有《九华山诗集》二卷。嘉靖三十三年(1554)朝廷察知柯乔冤情,下诏进京授职,时柯乔已病逝,年仅58岁。
门坊为四柱三楼,砖砌随墙,面阔12.2米,高5.1米,明间开方形小门,坊内有麒麟、仙草等砖石浮雕图案,工艺精细,画面生动,上刻“副宪”二字,下刻“嘉靖己丑科进士柯乔”九字。
柯乔在福建升按察司副使及巡海道副使期间,因清剿海盗触犯权贵,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受冤放还原籍青阳柯村。在双峰筑草堂闭门读书,著有《九华山诗集》2卷。嘉靖三十三(1554)朝廷察知柯乔冤情,诏令进京授职,时柯乔已病逝。
柯乔门坊为砖木结构,现存门坊和前厅,内有天井。门外有八字形影壁,门坊上额镌有“嘉靖己丑科进士柯乔”、“副宪”等字。前厅为清代建筑,堂心室壁有楹联两副,联曰:“八闽立奇功,战绩犹存,纬武全文莫若祖;九华馀精舍,流风未歇,读书谈道又何人”;“学比董江都,品重王门师道贵;风高陶靖节志甘泌水宦情疏。”这可以说是对柯乔功德、才学和品格、精神的写照。今门坊内存有柯乔墓碑1方,碑文为“中宪大夫双华柯公之墓。”
1998年5月4日,柯乔门坊被评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