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3 20:20
《梦扬州·晚云收》是北宋词人秦观写的一首词。这是秦观自制的曲调,取词中结句为名。词中抒写作者思恋扬州邂逅的歌妓,满怀离情,缠绵悱恻。此词以艳语写乡情。上片写绣帏中人对游子的思念,下片抒游子之离情。
梦扬州1
晚云收。正柳塘2、烟雨3初休。燕子未归4,恻恻5清寒如秋。小栏外,东风软6,透绣帷、花蜜香稠7。江南远,人何处,鹧鸪8啼破春愁。
长记曾陪燕游。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9。殢酒为花10,十载因谁淹留11。醉鞭拂面12归来晚,望翠楼13,帘卷金钩。佳会14阻,离情正乱15,频梦扬州。
1、梦扬州:《钦定词谱》云:“宋秦观自制词,取词中结句为名。”又云:“此调只此一词,无别首可校。”可知此词为少游创调。《花庵词选》及《草堂诗馀》别集题作“中春”。
2、柳塘:栽植杨柳的池边堤岸。唐严维《酬刘员外见寄》诗:“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宋贺铸《踏莎行》:“杨柳回塘,鸳鸯别浦。”
3、烟雨:濛濛细雨。唐杜牧《江南春绝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前蜀韦庄《三堂东湖作》:“何处最添诗客兴,黄昏烟雨乱蛙声。”
4、燕子未归:言春社未到。燕子春社来,秋社去,又称“社燕”。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约农历二月二十左右。
5、恻恻(cè):寒侵肌肤的感觉。唐韩愈《秋怀》诗:“秋气日恻恻,秋空日凌凌。”又韩偓《寒食夜》诗:“恻恻轻寒剪剪风,杏花飘雪小桃红。”
6、东风软:春风柔和。唐沈亚之《春色满皇州》诗:“风软游丝重,光融瑞气浮。”又温庭筠《郭处士击歌》:“吾闻三十六宫花离离,软风吹春星斗稀。”
7、花蜜香稠(chóu):《词谱》作“阴密”,《花庵词选》及毛本作“花密”。“密”与“稠”对举,义较胜。疑宋本有误。
8、鹧(zhè)鸪(gū):鸟名。崔豹《古今注》中《鸟兽》:“南山有鸟,名鹧鸪,自呼其名,常向日而飞。畏霜露,早晚希出。”唐郑谷《席上贻歌者》诗:“坐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
9、缠头:唐宋时以锦彩赏赐歌女舞妓,称“缠头”。《太平御览》卷八一五引《唐书》:“旧俗赏歌舞人,以锦彩置之头上,谓之‘缠头’。宴飨加惠,借以为词。”实指赏赐的酬金。唐杜甫《即事》诗:“笑时花近眼,歌罢锦缠头。”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销不知数。”
10、殢(tì)酒为花:沉溺于酒色之中。为花,张本、毛本作“困花”。清万树《词律》卷十四作“殢酒困花”,并云:“从‘长记’起至‘金钩’,皆追想当时游宴之乐,为酒所殢,为花所困也。沈氏及《图谱》以困作为,全失意味。而沈氏又注云:‘为,一作困。’不惟平声失调,而下即有‘因谁’之因字,岂不一顾耶?”按《玉篇》云:“殢,困极也。”此言醉酒、病酒。宋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悴》词:“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酒只依然。”
11、十载句:化用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薄幸名。”而灭尽畦径,自喻在扬州淹留之久。
12、醉鞭(biān)拂面:酒醉中用马鞭在脸上轻轻拂拭。唐白居易《晚兴》诗:“柳条春拂面,衫袖醉垂鞭。”
13、翠楼:华美的高楼。《艺文类聚》六三,汉李尤《平乐观赋》:“大厦累而鳞次,承岧荛之翠楼。”后多指女子所居。唐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14、佳会:犹佳期。指与所欢的约会。
15、离情正乱:离别的痛苦正使心情烦乱。
傍晚时分,在栽满了杨柳的堤岸上,一场蒙蒙细雨刚停。怎么去年的燕子还不见飞回来呢?真让人心烦,正是春天,可让人已有了秋寒的感觉。小栏外面春风轻柔,恋人尚未归来。蜂儿经过一春的辛劳,收获甚丰,诱人的蜜香都透过绣帏浓浓地散发着。而自己心里却没有一丝甜意,恋人只说到江南一带去了,可江南那样遥远广大,到底在何处呢?正苦苦地想着,耳边又传来鹧鸪讨厌的啼叫声,更使人不胜忧愁。
我记得,曾陪你一起宴游,为了报答你优美的舞姿和清妙的歌声,我用丽锦为你缠头。我迷恋酒色,长时间地淹留在扬州,还不是因为你吗?在那些日子里,我经常骑马去游乐,直到天黑了,才喝得醉醺醺地回来。可抬头望翠楼时,你每次都卷起帘子,在等待着我。可惜现在我俩远隔千山万水,难以相会。想你想得我心绪烦乱,只能在梦中频频地与你相会了。
据秦瀛(yíng)《淮海先生年谱》,宋元丰二年(1079年)正月十五日,少游将如越省亲,“会苏公自徐徙知湖州,遂与偕行,过无锡,游惠山……又会于松江,至吴兴,泊西观音院。”在《泊吴兴西观音院》诗中,少游云:“志士耻沟渎,征夫念桑梓。揽衣轩楹间,啸歌何穷已!”可见怀念桑梓之情,尝见之于吟啸。这首词便是少游在外冶游时怀恋扬州的一位歌妓而作,以艳语写乡情。
《梦扬州·晚云收》是一首咏离愁忆往事的词。表现了主人公离别情人的愁怅和对往日生活的留恋。
上阕凡三个层次:一层自起句至“轻寒似秋”,写时令及思妇在室内之感受;二层自“小栏”至“香稠”,写思妇走到室外,乍感春意如许;三层自“江南”至“春愁”,写思妇对江南征人的怀念。层层转折,自然而流畅。
下阕主要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借杜牧诗意表达了对“丽锦缠头”、“殢酒困花”放荡生活的智慧。过片前三句“燕游”、“妙舞清歌”、“丽锦缠头”都是对往日欢乐生活的追忆,自然也是留在主人公印象中最深刻的东西。下面两句明确道出了“十载淹留”的原因。接下来三句是对自己往日形象的回忆,虽然只是生活场面,却可概括当时生活的基本状况。宴会深夜才敖,醉中归来的主人公用马鞭拂拭着脸面,用朦胧的醉眼向楼上观望,看见“帘卷金钩”知道心爱的入儿尚在等待自己归来未寝。最后三句是欢乐的日子中断了,分离的愁苦之情正纷乱地缠绕着自己,只有梦中才反复回到过去生活的地方,也就是梦中重温过去生活。“频梦扬州”并非真的梦见回到扬州,而是指过去生活过的地方,所以这样写,意在点示“梦场州”。
词之下阕,抒征人之离情。在读者面前展现的不是今日之情景,而是昔时宴游生活。词人用“长记”二字轻轻带起,与望海潮》其三“长记误随车”有异曲同工之妙。那时词人漫游距离家乡仅百余里的扬州,听歌赏舞,殢酒困花,极浪漫纵恣之致。“酬”字以下四句,把在扬州的宴游,作了高度的概括。“十载因谁淹留”,化用小杜“十年一觉扬州梦”诗句,却无痕迹,言外之意便是“赢得青楼薄悻名”。“因谁”二字,十分含蓄,说不清是留恋还是悔恨,因而颇值得读者回味。
“醉鞭”以下至“金钩”,写自扬州回家。他在扬州逞足游兴,带着十分的满足,三分的醉意,垂着醉鞭,迎着拂面的春风,回到高邮。远远望去,只见翠楼上,绣帘高挂,说明室内有人。“帘卷金钩”,颇似《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中之“宝帘闲挂小银钩”,给人以幽闲恬静之感。
歇拍三句点题。他现在远离家乡,后会不知何日,故而常常梦见扬州。扬州在古人心目中总是美的象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徐凝《忆扬州》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苏诗集成》在《於潜僧绿筠轩》诗注中也引《殷芸小说》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扬州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已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而秦观故乡属扬州,他对扬州的感情无怪乎更为深切了。
清万树《词律》卷十四:如此丰度,岂非大家杰作,乃为伦父填错注错,可叹哉!“燕子”至“香稠”,与后“殢酒”至“金钩”同。“燕子”、“酒”俱用去上,妙绝。“未”字、“困”字用去声,是定格,盖上面用去、上,下面用平,此字非去声不足以振起;况有此去字,则落下“轻寒如秋”与“因谁淹留”四个平声字,方为抑扬有调。不解此义,于“燕”、“殢”“未”、“困”四字,俱注可平,“寒”、“谁”二字,俱注可仄,有此《梦扬州》乎?
清杜文澜补注:按《词谱》:“正柳塘烟雨初休”句,“柳塘”下有“花坞”二字;又“人何处”句,“人”字下有“今”字。《词纬》、《叶谱》均同,应遵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