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09 16:59
梭杆菌属 (Fusobacterium, Knorr 1922)是梭杆菌科的1属。是临床常见的革兰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因其形态细长,两端尖细如梭,故得名。
正常寄生于人或动物的口腔、上消化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和土壤中,以口腔牙垢中最为多见。发现16种梭杆菌。在临床标本中常见的有具核梭杆菌、坏死梭杆菌、微生子梭杆菌、死亡梭杆菌、舟型梭杆菌、拉氏梭杆菌、可变梭杆菌和溃疡梭杆菌。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26~34%。
其代表菌种是具核梭杆菌。
①坏死梭杆菌:多形态,有球状、杆状、丝状和链状,杆状菌体大小为(0.5~1.5)×(1.5~3)微米。丝状菌体长可近百微米,有时中间膨大。在血琼脂平板上37℃培养48小时后,菌落直径达1~3毫米。呈甲型或乙型溶血,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31~34%。一般通过损伤的皮肤和粘膜感染,可引起绵羊、山羊、牛和鹿的腐蹄病,犊牛白喉、猪坏死性肠炎和鼻炎、鸡伪白喉;人的咽部化脓、齿龈化脓、腹膜炎、产道感染等,偶见阑尾炎、膀胱炎。用磺胺和抗生素治疗有效。
②核梭杆菌:又称梭形梭杆菌。菌体细长,两端尖,有时呈长丝状。菌落呈甲型溶血。产生吲哚。发酵糖类能力弱。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27~28%。存在于人的口腔,偶见于泌尿生殖道。可引起人的口腔感染、肺脓肿或胸膜肺部感染,与奋森氏密螺旋体共同致奋森氏咽峡炎,也可引起牛的肝脓肿等。
为严格的专性厌氧菌,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体呈梭状,两端尖细,大小为(5~10)μm*1μm,常见到游离者为椭圆体,有时菌体中有革兰阳性颗粒存在。无芽胞,无鞭毛,营养要求较高。在血平板上生长良好,经48小时培养后,菌落直径1~2mm,不规则圆形,略凸起,灰色,发光,透明。生化反应不活泼,多数菌株不发酵任何糖类,少数菌株对葡萄糖、果糖可出现弱发酵反应。吲哚和DNA酶试验阳性,触酶阳性,不还原硝酸盐,在20%胆汁中不生长,脂酶试验阴性,主要代谢产物是丁酸。
在感染部位取脓汁,菌血症患者取血液增菌培养。染色镜检为革兰阴性梭状菌,两端尖细,中间膨大,似梭状。绝大部分菌株在20%胆汁中不生长,不发酵葡萄糖、甘露醇,不分解胆汁七叶苷,吲哚和DNA酶试验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