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

更新时间:2024-11-02 20:28

吉首大学(Jishou University),简称“吉大”,是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大学,是湖南省高水平建设大学、湖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

历史沿革

创立之初

1958年9月,吉首大学成立。1959年,吉首大学招48名化工中专班学生,学制为3年。1962—1970年,学校调整,停止招生。1971年,学校举办中学教师进修班,理化组承担培训化学专业学生教学任务。1972年,成立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1972年—1976年,设立化学教研组,招收化学教育专业(专科)学生,学制两年,桂兹和负责教研组工作;1977年—1978年,高考恢复,化学教育专业(专科)学制改为3年;1979年初,成立化学科,张有志任科主任,罗光炎、陈金龙任副主任;9月,面向全省招收41名首届化学教育专业本科生。

1982年,马列主义教研室更名为政治系,并创设吉首大学民族研究所。1983年,生物专业正式建立。1984年,创办音乐舞蹈学院。1986年,成立历史学,属政史系。1988年,吉首大学成立美术学院。1997年,人文系设立伦理学研究所;民族研究所改立为民族学研究所,挂靠政史系。同年,基础化学实验室通过了省级“双基”评估。1999年5月,化学系与生物系合并成立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2000年8月,湖南省吉首大学医学院成立。2001年,湘西民族教育学院与吉首民族师范学校并入吉首大学组建吉首大学师范学院

2002年,武陵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吉首大学成为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同年,撤经济管理系成立吉首大学商学院,并撤中文系组建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3年,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民族学、哲学获硕士学位授予点,为吉首大学首批硕士学位点。

加速发展

2004年,国家教育部指定中山大学对口支援吉首大学,吉首大学开始加速发展;同年,政法学院改制,历史系独立,伦理学研究所与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合一;民族学研究所更名为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随后,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原政法学院独立出来,成为学校的二级教学机构,吕学芳任学院院长,苏友明、朱廷岚任副院长。

2008年,国家教育部指定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对口支援吉首大学。2011年,吉首大学成为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重点支持大学。2012年,吉首大学成功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同年,成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大学。2014年,获批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生态民族学研究基地”;9月,入选“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大学。2016年10月,国家民委、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签署《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吉首大学协议》;5月,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民族文化视觉设计与传达创新实验基地落户吉首大学;同时清华大学与吉首大学签署对口支援协议。2016年6月,吉首大学黄永玉艺术博物馆加入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2018年1月,吉首大学成功入选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名单;5月,吉首大学获批为国家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同年,吉首大学入选湖南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项目名单。2020年9月7日,吉首大学药学院正式成立。2011年5月,吉首大学软件服务外包学院正式签订《中国服务外包校企联盟共同协议》,成为 “中国服务外包校企联盟”(CSSEA)联盟成员。2023年12月,吉首大学信创现代产业学院挂牌。2024年2月,吉首大学新申请通过备案与审批本科专业,有经济学专业:数字经济,以及工学专业: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智能建造,学制均为四年。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4年10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设有教学学院22个,开设本科专业73个,覆盖了12大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据2024年10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省重点学科5个(其中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1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1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专业硕士点17个。

师资力量

据2024年10月学校官网数据,吉首大学在职教职员工近1500人,专任教师1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700余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共560余人。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新世纪百干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1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湘青年英才、湖南省芙蓉学者、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人选、湖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等共51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有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五一劳动奖章2人、全国优秀教师9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徐特立教育奖获得者1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5人、宝钢教育基金奖获得者2人。

教学建设

据2024年10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6个,省级一流课程48门。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共30余个。

截至2023年11月,近十年来,吉首大学立项大学生创新项目:国家级176项、省级488项、校级1000余项。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4年10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科研平台30余个。

研究成果

根据学校官网显示,截止2019年,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30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立项122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86项。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在2007-2016年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中,吉首大学总立项数142项,全国排名第70位。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12609篇,师年均发表论文2.14篇,4大索引收录632篇,CSSCI收录753篇;出版学术专著150部,获发明专利273项;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1项,省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和科技发明奖12项,省级社科成果奖33项。

学术资源

据2024年10月学校官网数据,吉首大学图书馆有馆藏文献总量近429万余册,其中中外文纸质图书及光盘173万余册/片,电子图书256万余册;年订购中外文报刊1700余种,订购各类型网络数据库62个;博看触摸屏报刊阅读系统、歌德电子书借阅机书刊可随时将图书、报刊下载至手机阅读。建立了“民族地方文献信息中心”、“沈从文文献资料珍藏中心”、“刘永济先生文库”、“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口述历史”等特色文献资源库。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吉首大学图书馆开展了书刊借阅、参考咨询、用户培训、专题服务、论文检测、科技查新、网络导航、特色数据库建设、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等服务工作,并与CALIS、CASHL、NSTL、CSDL等文献信息机构以及国内数十所高校图书馆签订了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和科技查新等服务协议。同时拥有电子图书102万册,订购各类型网络数据库44个,博看触摸屏报刊阅读系统、歌德电子书借阅机书刊可将图书、报刊下载至手机阅读。建立了“民族地方文献信息中心”“沈从文文献资料珍藏中心”“刘永济先生文库”“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口述历史”等特色文献资源库。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吉首大学主管和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80年,双月刊,单月2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湖南省一级期刊,连续3 届被教育部科技司评为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主要刊发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辟有数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物理与机电工程科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化学化工等栏目,优先录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校博士点基金、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优秀文稿。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吉首大学主管、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1980年创刊,双月刊,逢单月1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被国家图书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等收录。期刊主要发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具有科学性、创新性、现实性和前沿性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期刊重点栏目为社会治理、生态环境论坛、三农问题。

合作交流

据2024年10月学校官网数据,吉首大学拥有招收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资格,与美国、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数十所高校开展了合作交流。实施了教师出国(境)研修、学生出国(境)交流及交换学习等国际合作交流项目。

1996年经教育部批准,吉首大学获准招收海外留学生,至今已招收来自合作高校长、短期非学历留学生100余人。2019年以来,吉首大学加入湖南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生奖学金”计划,每年可接收15名左右来华语言生,汉语水平合格,经本人申请并通过吉首大学招生审核,可入读相应专业。

武陵山区发展研究院成立于2013年,其前身是2011年7月成立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研究中心,为吉首大学直辖的综合性协调机构。2014年,为加强校地合作工作,学校成立了校地合作领导小组,武陵山区发展研究院承担校地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2017年,根据学校党发2017(03)号文件,校地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更名为校地合作办公室,与武陵山区发展研究院合署办公。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的主题图形为两只展翅飞翔的凤与凰,表现了“凤飞千仞,薪传八方”的吉大精神,以及招才集贤的办学宗旨。标志为圆形向心式旋转构图,外形趋向于中国传统的“太极图”,象征吉大和谐、团结、浑融的整体状态。

吉首大学校旗为天蓝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费孝通题写的校名,左上角配以学校校徽。

精神文化

以人名校:与“以校名人”相对,指通过全校师生员工、所有校友努力奋斗获得声誉和影响来提高学校的名声。以业报国:吉首大学将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兴衰国家繁荣紧紧相联。学校以振兴民族、富强国家为己任,她的学生更以回报社会和国家为自己的终极价值追求。

校歌由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胡炳章作词,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主席、中国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曲家王立平作曲。校歌歌美词好、琅琅上口。歌词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精神和文化内涵,表现了学校为着远大的目标,勤奋求学,忘我耕耘,不畏艰难,奋然前行的英姿与精神风貌。曲谱旋律优美感人,富有深情,节奏流畅明快,带有憧憬色彩,流露出莘莘学子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激情,体现出师生员工激奋昂扬、朝气蓬勃的气概,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同时又具有浓厚的校园色彩。

社团文化

吉首大学学生社团是指吉首大学范围内的、以学生为主组成的各类协会、学会、沙龙、俱乐部、通讯社等社会团体。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根本任务。吉首大学现有共有38支社团,其中,较有特色的社团有:吉首大学茶艺社、宫羽汉服社、民族乐器协会、棋艺协会、社交礼仪协会、书法协会、外语俱乐部等,长期举办的活动有俱乐部吉他弹唱比赛、易拉罐交友活动、笔尖下的方言、中华风雅诗韵、千年粤语大课堂等。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4月,吉首大学有两个校区即砂子坳校区和大田湾校区。

砂子坳校区

吉首大学砂子坳校区,位于湖南省吉首市人民南路120号。学校所在区域交通便捷,旁边有5条高速公路、3条铁路在校区周边交汇,学校毗邻张家界荷花机场和铜仁凤凰机场。

大田湾校区

大田湾校区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启源路。

张家界校区

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子午西路。

雷公井校区

2024年10月12日,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实质性融入吉首大学大会暨吉首大学雷公井校区挂牌仪式举行,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实质性融入吉首大学。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沈从文纪念馆位于吉首大学校内,馆内分为沈从文生平、沈从文文学创作、沈从文遗物、国内外沈从文研究资料、沈从文物质文化史研究和沈从文与吉首大学六个展区,以沈从文生平、创作、研究为主线,以手稿、实物、图片为主要形式,完整地展示了沈从文的一生。

黄永玉艺术博物馆位于吉首大学风雨湖畔,于2006年10月1日开馆。馆内分序厅、艺术人生、书画天地、收藏世界等厅。序厅陈列有大型青铜雕《山鬼》,黄永玉在吉首大学现场作画的巨画《采芰荷以为裳》,沉睡三峡江底1.5万年之久的阴沉木和大型黄永玉摄影照,以及大型壁挂土家织锦和工艺图案。博物馆着重展示黄永玉融汇古今中外文化于一身的高超本领和艺术风格,从中窥视黄永玉对人类智慧的不懈追求和不断创造的智者身影。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