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1 01:07
民族学(Ethnology)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民族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与人类学专业有交叉共生关系。民族学专业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主干学科之一,以人类社会及其文化为研究对象,注重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对推动民族文化创新,促进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与人类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
民族学于19世纪中叶产生于欧洲,19世纪末开始传入中国。民国时期,民族学开始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存在。
1926年,蔡元培发表《说民族学》,明确了民族学的学科定义。
1934年,中国民族学会成立,标志着民族学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在中国基本成形。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学学科得到了长足发展。至1949年,全国有8所院校设置了人类学及与民族学直接相关的边政学专业。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高等学校院系和专业调整之后,民族学学者全面参与了全国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和民族识别工作,在民族研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978年后,民族学经历了一个恢复、重建和发展的过程。部分高校开始招收民族学、人类学专业本科生,设立民族学系或人类学系。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将民族学(专业代码:060107*)、民族史(专业代码:060109W)、藏学(专业代码:060110W)和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专业代码:030204W)合并为民族学专业(专业代码:060105*),属历史学类(0601)专业。
2012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中,民族学专业由历史学类(部分)(0601)调整为民族学类(0304),专业代码由060105*变更为030401。
2020年2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民族学属民族学类专业,专业代码为030401。
民族学专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人文精神、科学理念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要求培养对象具备国际视野和国情意识,具有田野调查、理解与分析民族社会文化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以及开展民族工作与服务社会的能力。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和参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与能力,能够胜任党政机关、教学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国际组织、企业的相关工作,以及民族宗教事务、文物与博物馆、文化创意与文化产业、文化传播与新媒体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民族学专业基本学制为全日制4年本科,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可以适当缩短或延长年限,但不得少于3年。毕业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民族学专业人才培养须达到如下规格。
熟练掌握民族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同时具备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有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遵纪守法、敬业爱岗、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品质。
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素质、熟练的实地调查素质、健全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民族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由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与毕业论文(设计)三部分组成。
理论课程由通识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特色课程等组成,总学分不少于163学分(未实行学分制的学校按1学分等于16学时折算)。专业核心课程不得少于21门(计63学分),其中15门(计45学分)为必选核心课程,另至少开设6门(计18学分)可选核心课程。
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应占总学分的20%以上(含20%)。
通识课程知识领域应覆盖中国历史与文化、外国历史与文化、当代科技与社会等。
公共基础课程知识领域应覆盖外语、思想政治理论、体育、军事和国防等。
各高校须开设以下15门专业核心课程:民族学概论,人类学概论,中国民族概论(或中国民族志)、世界民族概论(或世界民族志),文化人类学理论,田野工作与民族志写作,中国民族史,民族学与人类学经典导读,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政治、法律与社会(或政治法律人类学、民族政治学),经济、文化与发展(或经济人类学、民族经济学),宗教与文化(或宗教人类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社会学概论,社会研究方法。
各高校须从以下专业核心课程中至少选择开设6门课程: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史,体质人类学,语言学与语言调查,民俗学概论,影视人类学,生态人类学,旅游人类学,艺术人类学,都市人类学,应用人类学,历史、记忆与文化(或历史人类学),医学、社会与文化(或医学人类学),考古学概论,文物与博物馆学,文化遗产与保护,社区概论,族群理论与族群关系,跨境民族与边疆,民族与宗教事务管理,性别与文化,民族社会学,汉人社会研究,全球化与文化,跨文化交流与比较方法,文化研究,文化创意。
各高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特长及所在区域社会文化特点设置一定数量的专业特色课程,其知识领域涵盖民族语言以及民族或区域历史、政治、经济与文化。
各高校须为民族学专业实验配备相应的实验室。培养对象须撰写专业类实验报告,并纳入成绩考核。
培养对象须至少完成1项专业类课程设计(学年论文)。各高校须为专业类课程设计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每个专业指导教师指导培养对象不得超过5人。
各高校须为民族学专业实训创造必要条件,如配备师资、经费,安排培养对象短期参观、访问和调查等。培养对象须撰写专业类实训报告,并纳入成绩考核。
培养对象须完成至少1次6~8学分的专业类实习,撰写专业类实习报告,并纳人成绩考核。各高校须为专业类实习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每名专业指导教师指导培养对象不得超过20人。
(1)选题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应当具有一定的理论或现实意义。
(2)内容要求
倡导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应当有较明确的观点、翔实的材料和合理的论证。其中,观点不得有违背中国法律、法规、学术伦理和影响民族团结的政治性错误;材料必须真实可靠;论证合乎逻辑,并符合原创性著作技术规范。
毕业论文(设计)一般要求1万字以上,须有中英文摘要、相关文献综述及规范的注释和行文。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参考文献须有权威性、代表性,一般不少于15篇(本)。
(3)指导要求
各高校须为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每名专业指导教师指导培养对象不超过5人。
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应获得专业指导教师认可,并有记录;毕业论文(设计)完成过程中,专业指导教师应至少提供3次以上指导,并有记录;毕业论文(设计)提交答辩前应获得指导教师同意,并有记录。
(4)水平要求
熟练掌握民族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具有独立开展田野调查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5)考核程序
毕业论文(设计)考核应经培养对象申请和专业指导教师推荐,由各高校组织实施。毕业论文(设计)采取委员会答辩审议制度。相关程序符合教育部学位管理要求。
各高校的民族学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应相对合理。师资队伍在年龄上应形成梯队;在知识结构上既体现专业优势又有互补,至少覆盖专业核心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曾获得民族学、人类学及相关专业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不低于30%。
各高校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得低于40%。专任教师队伍整体应在3个以上不同的机构获得博士学位。
各高校的专任教师规模应与培养对象人数保持合理比例,生师比不得高于18∶1。各高校的专任教师应具有较高的职称水平,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得低于30%。
各高校应为民族学专业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规划和机会。每年应有20%以上的专任教师参加与专业教学科研相关的学术会议或培训。
各高校应有相应的教学设施。有伊斯兰教信仰教师或培养对象的高校须有满足该类师生规模需要的清真就餐场地;有佛教信仰教师或培养对象的高校须有满足该类师生规模需要的素食就餐场地。其他教学设施条件须达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要求。
各高校应有相关的信息资源条件,应配备3种以上的民族学类专业期刊,其他信息资源条件应达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要求。
各高校应具有民族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条件,建设一定数量相对固定的田野调查、民族文化创新创业基地,配备相应规模从事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
各高校应为民族学专业配备相应的教学业务经费。生均年教学业务经费不低于学生所缴学费的30%,其中每届实习经费生均不低于800元(不含实习经费的教学业务经费生均不低于1500元)。新设民族学专业的高校,开办经费不低于20万元(不含固定资产),生均教学业务费、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不低于3000元,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整,保持经费持续增长。
各高校应以《民族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基础,建立涵盖《民族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述所有内容的、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作为评估民族学类专业本科生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各高校须制定系统完整的质量评估流程,以及相关的实施规范,每年进行一次评估。同时,按照教育部和相关主管部门的要求,开展常规化、制度化的质量评估。
各高校应以《民族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基础,参照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以及教育部和相关主管部门的要求,针对每次质量评估结果采取有效质量调控措施。各高校须建立针对质量评估结果的评估信息反馈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调控改进机制,确保对教学质量进行动态、持续、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建立与完善
在“导师制”中,一是清楚地规定了推行导师制的时间是在每届本科生二年级的第一学期,一般在国庆前后启动;二是明确了推行“导师制”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等全方面发展,实现本科生的一次性就业与考研;三是严格规定了担任本科生导师的条件和职责。
(二)“本科生导师制”配套措施的制定
学年论文制:是从本科生第二学年导师制启动后,由导师指导学生完成第一次学年论文,周期为一年,并由学院成立编辑委员会、投入专项经费,对论文编辑印刷成论文集。第三学年上学期开始,由导师指导学生完成第二次学年论文,并在此基础上稍作修改与完善,完成本科生的毕业论文。
课程论文制:在制定民族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应用性、实践性强的课程作为“验证体系”课程,并结合暑期“三下乡”、“民族乡民族文化资源调查”等方式,实施田野调查,加强学生对民族学专业知识的理解,从而完成课程论文的撰写。
导师引导学生参与相关科研项目:本科生导师制鼓励承担专业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导所指导的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开展田野调查、资料收集整理等基础性工作,以锻炼学生的基础研究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
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辅导制:在本科生导师制中,导师对于有志于考研的学生,不仅在思想上给予鼓励,而且根据学生考研意愿,提供相关专业知识辅导、应试技巧、面试准备等方面的指导。
(代表院校:重庆三峡学院)
第一,转换人才培养模式。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找到学生学习的动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参与其中,明确地知道社会对应用型民族学人才的要求,通过不断地探究,制定出完善、规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应用型民族人才的培养过程,教师还要在培养的过程中,对学生指导的方式方法进行一定的改进,突出集体指导与老师指导相结合,这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毕业论文方面,指导学生选择与现实实际贴切的题目,在实践中探讨教育理论的实践与改革。
第二,增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应用型民族人才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教师要在教学上具有创新意识,要具有开拓意识,紧跟时代的发展,以育人作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应用型民族学人才的培养。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总结自己的不足,督促自己不断改善教育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在学生实践能力及动手能力方面体现出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第三,培养方式多元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能力的形成需要循序渐进。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民族学知识,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提升能力。针对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通过专题汇报、教师点评等方式进行学习。对于应用型较强的专业课程,可以采用第二课堂教学,如本专业的学生作为主讲人,也可以邀请教师及其他专业的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讲述,整个课堂流程都由学生自主策划完成,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遵循“重应用、重能力、强素质”的原则。
第四,全方位培养。在培养过程中结合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及其他学科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去申报及学习,通过项目的完成来培养学生协同合作能力。学生项目申报成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指导,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还要发挥作用,督促学生按时完成项目内容,项目完成后及时提交项目报告。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研,提高学生科研水平与科研能力,拓宽学生就业面。
(一)坚持立德树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专业思政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要务之一。中国语境下的高等教育不仅要求学生习得相应的专业知识,更要在思想品德与为人处世上达到新的高度,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一代青年人。
(二)围绕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的激发,全方位推进教学改革
首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导入教学方式,推进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建设,建成教育部首批在线精品开放课程《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及《民族学十二讲》《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田野调查与民族志写作》等一批慕课,建构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其次,不断开设内容丰富的课程菜单,扩大学生学习选择权。一方面,扩大学生课外学习的选择面,增加新的核心技能课程。另一方面,通过组织主题沙龙、读书会、主题调研等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施展自身的知识才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及在具体社会实践中夯实理论基础提供核心路径。
再次,通过开设面向学生的学习工作坊,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每学期面向学生开设由国内外专家学者主讲的5个左右不同主题或领域的工作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加。
最后,还以本科生导师制为抓手,落实学习过程管理和管理育人。
(三)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按照“新文科”范式建设民族学专业
其一,将现代影像技术引进专业教学。以影视人类学实验室为依托,开设与实作相结合的《基础影像技术》《影视人类学》等多门课程及专题工作坊,通过手把手教学,教会学生进行基于深入田野调查的影像拍摄、影片剪辑与后期制作,并通过举办“影像人类学沙龙”,为学生展映优秀的民族志影像作品,提升学生对民族志电影的认知,促使影像技术成为部分学生升学求职的核心竞争力。
其二,将空间信息技术引入专业教学。通过建立民族学与社会学信息化实验室,以现代地理信息技术(GIS)为基础,组织学生参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基础数据,并把有关少数民族/族群的统计数据、定量调查数据和质性研究信息进行整合,组织学生学习与操作,从而运用“民族地理信息系统”等大型数据库,开展相应的研究探索。
其三,推进“互联网+民族文化”教学。通过购置3D扫描、无人机等设备,依托人类学博物馆,组织学生到全国各地开展实地调查,扫描世界遗产地及其他文化遗产之实物,在相关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后期制作,一方面为构建全景式的数字博物馆提供支撑,另一方面也提升学生运用互联网技术参与到民族文化产业开发的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代表院校:云南大学)
据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数据,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普通高校民族学毕业生规模为600-700人。
民族学毕业生考研方向有人类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等
民族学毕业生适合从事的工作,包括党、政机关的民族、宗教、统战、民政、侨务、外事、旅游、文物、博物馆等部门,相关的政策研究机构、事业单位、新闻出版单位、教育机构、社会团体和各类公司、企业、外国在华机构以及基金会的公关、策划、管理、和文秘等部门。
通过四年学习,民族学专业学生可在相关政府部门从事管理、研究和咨询工作;在媒体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企划和对外交流工作,并可在文化产业领域独立创业;还可出国留学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学位,在高校及科研机构从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