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6 04:37
永宁寺塔,北魏洛阳城内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熙平元年(516年),由笃信佛法的灵太后胡氏主持修建,是供皇帝、太后礼佛的场所,总高147米,是当时世界最高建筑,被誉为“千寺之冠”、“中华第一塔”、“天下第一塔”。
“永宁”一词,似源自《尚书》“其宁唯永”之句,表达祈愿长久、安宁之意。
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初,就规划在洛阳城建永宁寺,并预留了建设用地,“城内唯拟一永宁寺地,郭内唯拟尼寺一所,余悉在城郭之外”。由此看出,永宁寺注定不仅是宗教场所,也具有不同寻常的政治象征意义。
灵太后选择运用“转轮王”的形象和佛教王权的相关理论,来宣示其权力与地位的神圣性和合法性。为了构建其“佛教转轮王”形象,灵太后开始了都城洛阳永宁寺的建设,而这座寺院中的九层大塔——永宁寺塔,即模仿自贵霜帝国皇帝迦腻色迦王( King Kaniska) 所建的西域第一浮图——雀离浮图(Cakri Stupa)。雀离浮图位于犍陀罗国( Gandhāra) 都城布路沙布逻(Purus apura) 内,是迦腻色迦王所建的著名佛教建筑。有学者认为,“所谓雀离浮图,意思应该就是轮王(Cakravartin) 之塔。雀离就是Cakri,也就是轮宝的意思”。迦腻色迦王倾其全力弘传释教,与阿育王齐名,成为佛教转轮王的典范。灵太后所欲仿效者,即此迦腻色迦王。她曾派宋云与惠生出使天竺,“以铜摹写雀离浮图仪”,继而通过洛阳永宁寺塔的建造,来模拟迦腻色迦王所立之雀离浮图,从而说明自己所具有的佛教转轮王形象。
永宁寺塔为北魏永宁寺佛塔,建于北魏熙平元年(516),在北魏国都洛阳城内,现已不存,遗址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310国道与陇海铁路交叉口处。
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年仅六岁的孝明帝元诩即位,其母灵太后胡氏临朝称制,实际控制北魏政权。在当时王公贵族争相礼佛的狂潮中,她发起建造了宏伟的皇家寺院永宁寺。
神龟二年(公元519年)八月,永宁寺塔基本建成。孝明帝与胡太后共同登上塔顶,“视宫中如掌内,临京师若家庭”,创下了登临木塔的最早记录。杨衒之有幸在河南尹胡孝世的陪同下曾登上了塔顶,他放眼俯看,不由感叹:“下临云雨,信哉不虚!
当时有波斯帝国的胡人菩提达摩来游中土,到达洛阳,见到永宁寺塔金盘炫日,光照云表,歌咏赞叹“实是神功”。他“口唱南无,合掌连日”,自称活了150岁,走遍了世界各地,“极佛境界,亦未有此”。
永宁寺塔身悬挂鎏金铜铎,共达一百三十枚,高风永夜,“宝铎和鸣,铿锵之声,闻及十余里”。
北魏孝昌四年(公元 528 年),胡太后鸩杀孝明帝元诩,接着权臣尔朱荣兴兵攻洛,并在河阴溺死胡太后和幼帝元钊。这场“河阴之变”后,尔朱荣在永宁寺驻兵。
北魏永安三年(公元 530 年),孝庄帝元子攸不满尔朱荣专权,设计绞杀。尔朱荣侄子尔朱兆攻打洛阳,俘获孝庄帝,这位天子被锁在永宁寺塔上示众。
北魏永熙二年(公元 533 年),又一权臣高欢登场,消灭尔朱氏的势力,杀北魏重臣杨机于永宁寺。后来成为北齐王朝奠基人。
北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二月,永宁寺塔为雷电所击,最初是从第八层燃起,天刚亮时已火势凶猛。“百姓道俗,咸来观火,悲哀之声,振动京邑”,甚至有3个僧人当场投火而死。孝武帝派羽林军千人救火,仍无济于事,火经三个月不灭,“周年犹有烟气”。
这座古代木结构建筑之最,仅仅存在了18年。永宁寺仿佛是北魏的晴雨表,兴盛时是王朝辉煌的象征,没落时是政权飘摇的见证,时人称“永宁见灾,魏不宁矣”。在永宁寺被焚毁的当年十月,北魏政权随之覆灭。
当时的人说永宁寺塔被焚毁的构件飞到了东海中,永宁寺塔是灵像所在,神灵归海,是齐室将兴之征召,北齐王朝遂借此谶语而建立。
永宁寺院落整体布局是佛塔居中、僧房围绕佛塔布置,是天竺僧伽蓝中国化的最初尝试,是中国境内第一座汉化了的佛寺。
永宁寺塔四面各开一门,南门为三重楼,通三阁道,去地二十丈,形制似端门。图以云气,画彩仙灵,绮钱青璅,赫奕丽华。拱门有四力士、四狮子,饰以金银,加之珠玉,“庄严焕炳,世所未闻”。东西两门在布局上与南门相同,但楼为两重。北门一道,上不施屋,类似乌头门。四门外,皆种植青槐树,四周绿水环绕,京邑行人,多庇其下。永宁寺周围在水木环绕的环境下,阻断了道路的飞尘。
据杨玄之《洛阳伽蓝记》追述,永宁寺塔为木结构,高九层,一百里外都可看见。
据其他记载,塔高四十九丈或四十余丈,合今136.71米左右,加上塔刹通高约为147米,是古代最伟大的佛塔。
永宁寺塔平面正方,每面各层都有三门六窗。
塔刹上有相轮30重(一说为13重之误),周围垂金铃,再上为金宝瓶。
宝瓶下有铁索四道,引向塔之四角,索上也悬挂金铃。
晚上和风吹动,十余里外都可听见。
塔的装饰十分华丽,柱子围以锦绣,门窗涂红漆,门扉上有五行金钉,并有金环铺首。
神龟二年(公元519年)永宁寺塔的外观虽已建成,但内部的“容像未建”,即塔内各层佛龛中的佛像尚未雕凿,而如何雕凿,则是灵太后在神龟元年(518年)派遣宋云及惠生出使天竺的目的之一。灵太后派遣宋云、惠生出使西域,除了取经外,还包括摹写雀离浮图及北印度四塔的建筑规制等任务,特别是有关雀离浮图内部佛像的具体样式及造像内容等方面的记录。于是,宋云出使天竺后,“以奴婢二人奉雀离浮图,永充洒扫。惠生遂减割行资,妙简良匠,以铜摹写雀离浮图仪一躯,及释迦四塔变”,最后返回魏土。因此,灵太后在掌政初期所建立的永宁寺塔,乃是模仿自犍陀罗国迦腻色伽王所建的雀离浮图。由于雀离浮图意为“轮王之塔”。因此这一作法的意义,似在告知天下灵太后所具有的佛教转轮王身份和形象。
永宁寺塔为木质结构,关于它的高度,史料记载不一,有说塔高九层,一百丈,百里外都可看见,也有说塔高四十九丈或四十余丈,合今约136.71米,加上塔刹通高约为147米,是我国古代最高的佛塔。
中国早期的塔都不可登临,因为塔是外来建筑,古印度的佛塔是单纯的坟茔,中亚的古塔也只是单纯的宗教纪念性建筑,皆不能登临。塔传入中国后,其坟墓和圣者纪念物的性质,不允许塔成为登临游赏的处所。直到北魏胡太后临朝期间,她将古印度的窣堵坡和中国的楼阁式建筑相结合,才创造出世界历史上第一座可以登临的塔——永宁寺塔。据《魏书·崔光传》:北魏神龟二年(519年)“灵太后幸永宁寺,恭登九层浮图”,这是登临木塔最早的记录。
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北魏胡太后(司徒胡国珍女)多信佛事,有一姑母,曾作女冠子,好谈释教,太后自幼相依,耳熟能详,至此特命在崇训宫侧,建造一永宁寺,又在伊阙口建石窟寺。
两寺皆备极华丽。
永宁寺尤觉辉煌,内设九层浮图,高九十丈,浮图上柱,复高十丈,四面悬着铃铎。每当夜静,铃铎为风所激,清音泠泠,声闻十里。此外佛殿僧房,尽是珠玉锦绣,炫饰而成,真个是五光十色,骇人心目。
自从佛法传入中国,寺刹巍峨,得未曾有。落成时候,太后率领王公夫妇等,自往拈香,凡京内外僧尼士女,俱得入寺瞻仰,络绎奔赴,不下十万人。
扬州刺史李崇,谓宜裁省寺塔糜费,移葺明堂太学,一再上表,好似石沉大海,毫无转音。
永宁寺塔已进行了考古探查,基础由夯土筑成,约百米见方,上有包砌青石的台基,长宽均38.2米,高2.2米,周边原有石栏杆,四面中部各有一斜坡道。
塔身四角加厚成墩,使塔显得十分稳定。
塔建在永宁寺内中心,四周包围廊庑门殿,是早期中心塔型佛寺的代表。
永宁寺塔出土有一批精美的彩绘泥塑造像残件,所幸因大火的烘烤,一些残件恰到好处地得以保存至今。这些泥塑造像多温婉含笑,典雅静谧,这种喜从心生、洁净无言的笑容,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令人顿入淡定、超然之境界。
其中一件残缺的北魏泥塑佛面造像,前不久被评为洛阳九大“镇都之宝”之一。眼眉、脸颊以上都已缺失,但她那丰满鲜活的脸庞,挺直高颀的鼻梁、轮廓清晰而柔和的嘴唇,依稀流露出宁静、雍容与慈祥,引人无限遐想,让它拥有了“东方的蒙娜丽莎”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