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9 13:09
沙·奥里亚(Shah Awliya) 伊斯兰教苏菲派传教师,或音译为夏·奥里亚,是伊斯兰教第二个千年复兴家——伊玛目·冉巴尼贤哲的第四辈世孙,其血统可追溯至穆罕默德。由伊玛目·冉巴尼贤哲所创立的希尔信迪学派及其千年复兴学,于1750年前后由道祖夏·奥里亚传入新疆莎车县,并以叶尔羌为中心建立了道堂。
夏·奥里亚道祖从18世纪后中叶至19世纪初,3次从巴达克山到新疆,在叶尔羌建立罕尼卡(Khaniga,即叶尔羌道堂道 堂),并先后在和田地区,伊犁、吐鲁番、乌鲁木齐等地奔忙传教。暮年以104岁高龄返回故土巴达克山。他称其所传为“纳格什班迪·穆加达得” (Naqshibandi Mujaddad,即复兴的纳格什班迪)。夏 ·奥里亚贤哲道祖在当地向弟子、教众们传授教义、教法和各种功修的方式方法,在道堂传教,使教乘、道乘功修更加完善,得到了各地的认可,信教民众迅速增加。向人们公开传授表义学和隐 义学,宣讲教乘、道乘功修,使人们了解了苏非真谛。和田地区许多宗教学者都归信了贤哲,并传播了苏非真谛,使其发扬光大,为苏非之道做出了许多贡献。
莎车县自古就是“丝绸之路”,是我国境内的南道要冲、东西方陆路交通枢纽。这里土地肥沃、地产丰富、人丁兴旺、商业贸易发达,是四方商人云集之地,也是伊斯兰教苏非学派的传播地。
苏非学派中乃格式班迪耶、库布热维耶、嘎迪仁耶、契斯丁耶门宦是包括我国西北等省区在内中亚地区的四大门宦。“门宦”一词是中国穆斯林对苏非学派所属各派的统称。亚非和中亚地区学者分别称之为“托勒格”或“苏鲁克”,西方学者称之为教团。
乃格式班迪耶,源于苏非派乃格式班迪耶教团的创始人——穆罕默德·伊本·白哈文迪尼·布哈里(1314——1389),因其信众在举行宗教仪式、默诵《古兰》时在胸前以手指画线,以示排除杂念,净化心灵,故白哈文迪尼以“乃格式班迪耶”著称。
贤哲白哈文迪尼坚持逊尼派教义,主张遵行教法。认为安拉是独一无二的,宇宙万物由安拉创造,认为苏非们要达到认主、近主的道路,必须履行法定的宗教功修、净化心灵,内心与造物主——安拉联系,外在与安拉被造物(即自然,社会生活)联系,才能求得两世幸福。
贤哲白哈文迪尼在世时,以布哈拉道堂为中心,培养了大批弟子,对中亚突厥语系各族穆斯林产生了重大影响。乃格式班迪耶诵念孜克尔分低念(虎夫耶)和高念(哲合忍耶)两种。
虎夫耶,阿拉伯语音译,意为“隐藏的”,因主张低声诵念赞词(孜克尔——记主)而得名。在教义上属逊尼派,教法学上属逊尼派的哈乃斐学派。其主要教义和礼仪以《古兰》、《圣训》为根本依据,遵行五功、重视隐修和默念孜克尔,但所属支系因其传授者不同,诵念的方式、方法亦各有异。
哲合忍耶,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公开的”、“高声的”,其教义、教法与虎夫耶一致,主张“敬主赞圣、遵经从训”,认为没有教乘做基础,道乘也不复存在。
库布热维耶/库布忍耶,源于十三世纪波斯苏非派哲学家纳吉穆丁·库布拉维所创的库布拉维教团,属逊尼派哈乃斐学派,其教义和礼仪主要以《古兰》、《圣训》为信仰之本,遵行五功和静修、参悟修持、默念孜克尔。
嘎迪仁耶/卡迪林耶,源于其创始人阿布都勒·卡德尔·吉拉尼姓名中“卡德尔”一词,创传于十二世纪。该门宦在教义上属逊尼派,在教法上属逊尼派哈乃斐学派。在尊奉《古兰》、《圣训》的同时还主张必须静修参悟,否则不能达到认主、近主的目的。
契斯丁耶,由穆哈印迪尼·契斯丁耶(1142——1236)所传。以《古兰》、《圣训》为基础,念大赞,并集体诵念孜克尔。诵念时身体左右摇摆,并伴以乐器。
综上所述,四大门宦在对认主(敬主、认主独一)、近主、畏主、会主(人主合一即陶醉、消失自我)的解释和认识,以及孜克尔教程、赞念孜克尔的声调(有高念、低念和默念之分)、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虽然有所不同,但在教义、教法上是一致的。在礼拜、赞主、赞圣、诵读《古兰》、祈祷、接嘟哇、讲卧尔兹(劝善、忠告)等方面基本是相同的。
叶尔羌道堂作为上述四大门宦的总道堂,始终坚持教乘功干和道乘功修,丰富了功干、功修的内容和方式方法,显示了自己的活力。
正道的指引者、先觉者伊玛目·冉巴尼——公元1563年生于印度希尔信迪城(位于新德里市与拉哈尔城之间),1626年在希尔信迪城归真,享年63岁。
夏·买苏木·外力拉(伊玛目·冉巴尼贤哲的三子)阁下——公元1615年生于印度希尔信迪城,1705年在希尔信迪城归真,享年90岁。
先觉者、仁慈者夏·尼费木童拉(夏·买苏木·外力拉之子)——1670年生于印度希尔信迪城,1757年在阿富汗喀布尔归真,享年87岁。
海孜热提·夏·奥里亚——(夏·尼费木童拉之子)1733年生于阿富汗喀布尔,1837年在阿富汗巴达赫尚(阿富汗东北部一个省的首府所在地)归真,享年104岁。
海孜热提·夏·米尔·穆罕默德·谢里夫——(即夏·奥里亚贤哲的四子:米尔扎·夏贤哲)1776年生于中国新疆叶尔羌(莎车县),1860年在叶尔羌归真,享年84岁。
海孜热提·乌拉木·买尔苏木汗·霍加目——(米尔扎·夏贤哲之子)1836年生于中国新疆叶尔羌,1913年在叶尔羌归真,享年77岁。
海孜热提·努荣·穆罕默德汗·霍加目——(乌拉木·买尔苏木汗霍加目之子)1868年生于中国新疆叶尔羌,1936年在叶尔羌归真,享年68岁。
海孜热提·欧麦尔汗·霍加目——(努荣·穆罕默德汗·霍加目之子)1896年生于中国新疆叶尔羌,1959年在叶尔羌归真,享年63岁。
海孜热提·穆罕默德汗·霍加目——(欧麦尔汗·霍加目之子)1913年生于中国新疆叶尔羌,1990年在莎车归真,享年77岁。
现任叶尔羌道堂第七辈导师——
毛俩纳·夏·华者·阿布都勒艾则孜汗·牙热干地(即:阿布都勒艾则孜汗·霍加目,穆罕默德汗·霍加目之子)1953年生于中国新疆叶尔羌,正在为叶尔羌道堂教乘学、道乘学的进一步发展而努力。
1、哈吉·热黑木依禅去泽普;
2、夏赫·买合苏木依禅去纳曼干;
3、穆罕买提·阿里依禅去阿克苏;
4、艾则孜·穆罕默德去皮山;
5、谢赫·穆海依丁去喀布尔;
6、谢赫·阿布都勒去于田;
7、谢赫·古斯塔·尕达依去伊犁;
8、谢赫·萨里玛去和田;
9、哈古·帕夏·巴达赫尚去阿富汗;
10、谢赫·伊布拉西买·哈吉去关内;
12、穆罕默德·侯赛尼(苟太爷)去昌吉;
13、穆罕默德·阿里木(大通老人家)去迪化(今乌鲁木齐及周边城市);
14、罕木则·买迪德耶依禅去关内;
15、伊得力斯·努尔丁去四川;
16、穆罕默德·谢赫去四川;
17、穆罕默德·优素福去吐鲁番;
18、谢赫·鲁克玛(路古玛乃)去陕西;
19、穆罕默德·司玛义(伊斯玛仪,即张金友)去内地;(以上二人去后不久又返回乌鲁木齐)
20、穆罕默德·达吾德·海孜热提(即妥明)去乌鲁木齐;
21、阿布都勒·卡德尔·撒拉(穆萨阿爷,撒拉族)去撒拉族地区;
22、赛力玛去阜康;
23、艾布·伯克尔(即马贵)去吐鲁番,1929年归真。他的继承人有马永祯、麻生金(即麻哈比)等海里发。
上述海里发谱系为道祖夏·奥里亚时期至贤哲乌拉木·买尔苏木汗·霍加目时期派往各地的部分海里发名单。这些海里发不断培养继承人,代代相传,始终遵照道祖夏·奥里亚的遗训,至今仍同叶尔羌道堂保持着紧密联系。
叶尔羌道堂对回、东乡、撒拉等民族,特别是回族有关门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叶尔羌道堂的历任穆勒师德所培养的海里发、弟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回族。夏· 奥里亚的诸弟子和再传弟子散布于新疆、甘肃、青海等省、区,形成大大小小的门宦和分支。有道统表可考,系沙·奥里亚所传的门宦和分支,在维吾尔族中有伊犁 和吐鲁番的纳格什班迪耶教团分支,在回族中有吐鲁番东道堂、乌鲁木齐芦草沟乡虎非耶门宦、甘肃临夏的北庄门宦和崖头门宦等。
这些海里发的资料都被详实地载入叶尔羌道堂的历史及海里发谱系中,自道祖夏·奥里亚及辈辈贤哲所培养的海里发中,产生较大影响的有马明心、妥明、鲁克玛、马葆真、苟太爷、穆萨阿爷(阿布都勒·卡德尔·撒拉)等。
一、 叶尔羌道堂夏·奥里亚道祖培养的第一批海里发有:萨迪克依禅、哈罕提海里发、易布拉欣(马明心)等人。这三位海里发中两名是维吾尔族(一位是吐鲁番人,一 位是拜城人),另一名是甘肃人,马明心,经名易布拉欣,尊号维尕耶图拉·穆罕默德·召非,回族,祖籍甘肃阶州(今甘肃武都)。
二、 妥明,又名妥得璘,经名达乌德·穆罕默德,甘肃河州人(今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人们尊称他为“妥老太爷”。妥明最早拜依禅·艾米尔海里发为师,学习经 文知识,后被派往叶尔羌道堂,在叶尔羌道堂第二辈导师穆罕默德·谢里夫·霍加目(即米尔扎·夏贤哲)门下学习教乘、道乘学及功修。
三、 谢赫·鲁克玛,又译路古玛乃,姓马,回族,新疆奇台人,所以人称“奇台马”。曾赴叶尔羌道堂(年代不详)在道祖夏·奥里亚的四子米尔扎·夏贤哲门下学习乃 格式班迪耶道统的教理和功修,学成后领取了传教凭证,返回乌鲁木齐后同妥明海里发一起,创建芦草沟乡乃格式班迪耶虎夫耶学派。因为他们有叶尔羌道堂这一共同 渊源,所以关系密切。后来,妥明所传一支分出后,奇台马所传一支逐渐发展成为芦草沟分支。
该分支同叶尔羌道堂始终保持着从属关系,每一代海里发在正式传教前,都会不辞千里专程到叶尔羌道堂接受总导师的调养,领取传教凭证、印章等。返回后,才真 正具备了传教的资格。该分支自创立之日起,每一代海里发的经文名在叶尔羌道堂都记录在案。(详情,请参看中国苏菲派溯源地——《九品承传》一书中有关“叶尔羌道堂派往迪化地区海里发承传谱 系”部分)。
四、马葆真,经名应沙海目在,甘肃东乡人,东乡族。清嘉庆年间(1812年)前后来新疆,在叶尔羌道堂道祖夏·奥里亚门下求学。学成后,被道祖确定为海里发,返回家乡,创立北庄门宦。
该门宦同叶尔羌道堂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遵照道祖遗训:每一辈海里发在掌教之前,都必须去叶尔羌道堂求学,经导师调养,审核批准后被确立为海里发,并颁发传 教凭证,再返回故乡主持教务。马葆真在新疆期间,曾与妥明有过接触。该门宦所说的口外(指新疆)妥太爷,就是指妥明。
五、 苟太爷,经名穆罕默德·侯赛尼,回族,甘肃河州人(即临夏回族自治州)。早年曾在家乡执教,为了追求道乘学和教乘学真谛,已年过半百的他毅然放弃执 教生涯,于清道光年间,只身离家来到新疆,在迪化巴里坤清真寺求学。他专心研究道乘学多年,又在叶尔羌道堂第二辈导师米尔扎·夏贤哲(道祖夏·奥里亚的四 子)门下钻研学习道乘学数年,领取传教凭证后,前往麦加朝觐,并周游各地长达三年,成为一名苏非学派大师。
六、马宗富,经名穆罕默德·阿里木,回族,清时青海大通人(今属门源回族自治县),被称为“大通老人家”又名“魏家宝”。清道光年间在原芨寺坊执教,后专门修持库布热维耶门宦的道乘功修。其父是肃州韩(人名)在青海的再传弟子。
咸丰年间,为弘扬正道,领悟真谛,马宗富同其弟马宗贵携带家小,历时9个月抵达迪化,在北梁寺奇台周处(大通老人家同奇台周是师兄弟)攻读经卷,修持道 乘。奇台周归真后,他来到叶尔羌道堂,在叶尔羌道堂第三辈导师乌拉木·买尔苏木汗贤哲门下学习伊斯兰教学术论著和道乘学。
在叶尔羌道堂求学期间,他勤奋好学、博采众长,系统地学习了四大门宦的源远、教义教规、礼仪,全面学习研究了各种经典著作和有关教程,得到了道堂导师的好评,并领取了传教凭证。
他在新疆传教长达十三年之久,德高望众,深受各地穆斯林的拥戴,尊称他为“大通老人家”。后于1885年归真,享年70余岁。按他生前遗言,葬于乌鲁木齐大湾坟园。
七、阿布都勒·卡德尔·撒拉(穆萨阿爷),青海循化人(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
1850年前后,正是叶尔羌道堂第二辈导师米尔扎·夏贤哲执掌教权期间。当时来了一位名叫阿布都勒·撒拉的小伙子,起初他在道堂内干一些杂活,在此期间接 受了贤哲的许多教诲。经过导师的调养,阿布都勒·撒拉成为叶尔羌道堂的海里发之一。后来,导师,将他派往乌鲁木齐。他以芦草沟乡为中心,向米泉、昌吉、仓房沟、南山和乌鲁木齐市内的教众教授赞念孜克尔的方式方法和仪式,于每个主麻日一起赞念孜克尔,从未中断。
叶尔羌道堂的每一辈导师亲自培养和输送的海里发,在当时都积极弘扬和传播了苏非教理,使许多人走向了安拉受喜的高贵之地。
夏·奥里亚对总道堂接班人及其后裔的遗训
一、凡是我们的继承人,要成为道堂的总导师,必须在表义学和隐义学方面有全面的造诣;
二、在道堂内最少工作十年;
三、要学完孜克尔的高念和低念(默念)全部韵调和教程;
四、要品学兼优、坚守道乘、谦虚谨慎、不谋私利、简单朴素、尊老爱幼;
五、处理任何教务都不能自行其事,要审时度势,在表义学、隐义学方面要与老海里发、大学者探讨商议;
六、要鼓励自己的子女求知上进,在显迹学方面要多向大学者求教,隐义学方面要多学习道乘经书,使其成为我们的继承人,决不允许其脱离叶尔羌道堂,另立教派,各行其道;
七、我的后裔中可以成为当地海里发或担当叶尔羌道堂总导师的,应教导他们学习教乘、道乘学知识和功修,使其真正成为道堂的接班人或海里发,并坚持和发扬伊玛目·冉巴尼的千年复兴学;
八、对于叶尔羌道堂的所有支出,除道堂内日常生活费用外,其余部分应用于举行尔麦里、救济老弱贫困和帮助经文学堂有困难的满拉等方面,决不可作为遗产留给自己的后代。
道祖夏·奥里亚关于委派各地海里发的遗训
一、夏·奥里亚道祖教导海里发:
首先通过穆勒师德的调养和提拔,完成坐静、参悟等功修,直至内心达到认知安拉。在做任何功修之前必须举意想往安拉,爱安拉,内在条件成熟时,才能认知安 拉。无论任何事必须遵循舍热尔提教法教规。只要生命存在,无论任何光阴,都要把生命举成古热巴(献牲)出散在妥热盖提中。把命和盖里布紧紧捆绑在一起的人 啊,麦尔热凡提(超乘)成了你的路,此时,你才真正达到目标。为此,他特吟诗一首,
诗曰:
事事遵行教乘,毕生坚守道乘。
专心致志修真乘,最终完美在超乘。
二、夏·奥里亚道祖说:
我的门徒弟子,你们必须做到时刻赞念、铭记安拉,不可分心。虽然身在异乡,但心系安拉;虽然身在民众中,但不能暴露内心的隐情。行为要正,走路不可“左顾 右盼”,即:记主于心,赞念于舌,干功于时,修道于众,守道于贫,救人于难,施舍于穷,巡游于世,误慎于行,归命于主,享乐于天。
必须做到发自内心地喜爱安拉,无论身处何地,必须时时牵挂安拉。让心中爱安拉之火越来越强烈,只要有一口气存在,绝不忘记安拉。你所走的每一步路、每一个 脚印必须沿着总穆勒师德的路行走,否则你已踏入无底深渊!无论何时何地,将你的功修暗藏,做到外部同人,内部同安拉。不准将自己的机密泄露,也不准与任何 人谈论他人的机密,时刻准备归于安拉。
三、夏·奥里亚道祖命令:
舍热尔提必须执行大伊玛目的路道;
妥热盖提必须执行伊玛目·冉巴尼老人家的路道;
叶尔羌道堂每一辈跟随者以及他的后代,必须经常往来于叶尔羌道堂。
由现任叶尔羌道堂穆勒师德委派的各地海里发,必须遵从穆勒师德口唤,在任何重大事宜上,必须请示总道堂。道堂穆勒师德指定的海里发,被委任之前,必须经过叶尔羌道堂穆勒师德调养和进修一至三年,成熟之后才能予以委任海里发。
距总道堂近的海里发,必须每周一次来道堂探望穆勒师德,参加尔麦里;远处的海里发,至少一年一次来道堂探望穆勒师德,参加尔麦里。各地海里发、门徒、弟子 们要洁身自好,潜心学习,领悟尊贵的伊玛目·冉巴尼老人家的遗作《艾勒拉隐义释解》和《菲勒拉精选》,要尊重有真才实学的学者,礼仪全美。
海里发必须经常向穆勒师德汇报门徒弟子的人数和功修等情况,祈求道堂穆勒师德的嘟哇和帮助。各地海里发要完满履行各自的功干,坚持各自的功修之道,对自己 的门徒、弟子、信众不可放任自流,要坚持向他们传授隐秘学诗词及各种孜克尔的念法,要时时考察欠缺之处,给予指导,及时纠正。要为年轻的信徒开办学堂,提 高学识,发展穆热德数量,积极上进。同时,为了防止海里发之间出现误会、分歧,要经常聚会,交流看法,增进共识。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哪一辈穆勒师德指定的海里发,都必须无条件服从现任穆勒师德。各地的海里发要经常邀请穆勒师德到自己的所在地,召集信众或者将要成为信 众的人聚会,向所有弟子门徒介绍穆勒师德。但是,绝不能以自己是前辈穆勒师德的海里发自居,而要让自己以及所有的弟子门徒归顺于现任穆勒师德。如果道堂穆 勒师德未能前往,可按道堂教义自行办理。关于门徒弟子之间的内部事务,由海里发自行处理。
四、夏·奥里亚道祖规定:
现任或即将接任的海里发,将得到穆勒师德颁发的传教凭证,但该凭证只归自己所有,绝不能转让。海里发在归真之前,无权将海里发的权利安排给任何人,必须交 回叶尔羌道堂,由穆勒师德重新委任海里发。海里发归真后,必须将穆勒师德颁发的传教凭证、印章等物随尸骨一起带入拉哈提(坟墓)。
海里发要亲自培养继承人,尽可能在世时指定候选人。候选人必须带上加盖印章的介绍信,在两位证人的陪同下前往叶尔羌道堂,方可得到穆勒师德的认可和盖章。 若没有合适的候选人,可以从你们的穆热德当中推举一名有知识、谦虚忠诚的人,带上海里发的介绍信,前往叶尔羌道堂,经过穆勒师德的调养和培训,合格后可接 任海里发一职。
五、夏·奥里亚道祖规定:
海里发的指定、认可或委派权归叶尔羌道堂所有。无论任何一位海里发及其后代,如果同叶尔羌道堂断绝关系自封海里发,那么依据《圣训》和伊玛目·冉巴尼贤哲 的遗嘱,他们都是无效的。叶尔羌道堂穆勒师德是穆圣*的后裔,跟叶尔羌道堂断绝关系之人,就是断绝两世关系之人。关于这一点,请参看有关伊玛目·冉巴尼老 人家的遗训。
六、夏·奥里亚道祖要求:
成为海里发之人,不得给子嗣留遗产,海里发的继承绝对不能父传子受。如果门徒弟子中挑选不出具有才能和知识之人,海里发才可以从自己的子孙中挑选,但必须到叶尔羌道堂接受调养和培训,具备资格之后,由叶尔羌道堂穆勒师德派一至二人陪同前往当地,宣布就任海里发。
七、夏·奥里亚道祖规定:
无论任何一名海里发与叶尔羌道堂断绝关系、自立门户,跟随他的信众必须与其断绝关系,并请求叶尔羌道堂穆勒师德委派一名能坚持伊玛目·冉巴尼贤哲遗训、忠于叶尔羌道堂和维护叶尔羌道堂统一性的人为海里发。
并强调:作为叶尔羌道堂委任的海里发,无论穆勒师德在场与否,都必须遵从伊玛目·冉巴尼贤哲所立的“关于穆热德对穆勒师德的各项礼貌礼仪的规定”,以示敬畏和谦下,这样才能达到人性的完美,才能使自己成为门徒的镜子,使门徒更加完美。
八、夏·奥里亚道祖说:
叶尔羌道堂的存在,就是各地海里发的存在。我继承人的终断,就是各地海里发的终断。因此,各地海里发应为叶尔羌道堂的发展,尽力培育继承人。总道堂委任的 各地海里发,在为叶尔羌道堂众先贤举办祭日、纪念日或为某位尔领(学者)人士的归真举办尔麦里时,必须邀请叶尔羌道堂穆勒师德,祈求他的嘟哇。
作为叶尔羌道堂委任的海里发,要为解除叶尔羌道堂的困难全力以赴给予各方面的帮助。
九、夏·奥里亚道祖说:
我的后辈中,继承我的人会一直延续到给亚麦提(世尽)。为此,叶尔羌道堂的大门将永远向外敞开,不论何时何地的海里发、门徒弟子、信众何时前来,都可以接纳。
十、夏·奥里亚道祖命令:
不论是我的后代或海里发,都要从过去的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绝不允许参与政事。
以上是道祖夏·奥里亚贤哲所立遗嘱,自他的四子米尔扎·夏贤哲接替教务之后沿用至今。
1、安拉的使者、至圣穆罕默德*的胡须;
2、存放安拉使者至圣*胡须的金箱子、银箱子各一个;
3、印有至圣*手迹和足迹的印迹石两块(现存放于喀什地区博物馆);
4、圣女——法蒂曼·宰赫拉太太的两件长衫、纺线车,以及家庭用具、扫帚等若干件;
5、伊玛目·哈桑和伊玛目·胡塞尼襁褓布一件;
6、贤哲艾吾赛勒·艾则木·阿布都勒·卡德尔·吉拉尼阁下穿过的鞋一双、手杖一把;
7、尊贵的贤哲伊玛目·冉巴尼的依禅帽、大衣各一件;
8、道祖夏·奥里亚贤哲的戴斯塔尔帽楦一顶、大衣一件;
9、前辈导师的遗物:汤瓶壶、手杖、拜毡,以及道祖乘坐过的马鞍;
10、从阿丹圣人到叶尔羌道堂现任导师的承传家谱:此表长45米、宽60公分。
该谱系表中记述有:至圣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的后裔分布地;以及尊贵穆圣*父母的家谱、出生于何时何地、从事何种职业等历史资料,其中包括他们所生活过的城市、乡村的头领为证明其真实性所盖的印章和签名;各位霍加目的后裔们出生后,为证明其真实性让所在地的哈孜将其名字写入家谱并加盖印章的经过等;其中包括圣裔穆罕默德·色依提·哈吉阁下及其后代的承传谱系。
11、各种文字的资料近150本,这些资料中按年月顺序记载:前来道堂人员的姓名、籍贯、何时曾接受过叶尔羌道堂哪位导师的指导和亲传,被派往何地等内容。
关于上述印有安拉的使者、至圣穆罕默德*手迹和足迹的印迹石,是至圣穆罕默德*在伍侯德战役中爬山时,尊贵穆圣*的手迹、足迹如按在面团上一样清晰可见。后来被至圣*后裔伊玛目·穆萨·卡孜木等人从山上掏挖出来,作为传家宝世代相传,保存至今。
另外,装有安拉使者至圣*胡须的金箱子,当每次将金箱子放在桌子上时,数十人或数百人围在桌子四周诵读《古兰》祈祷,大家共同诵念忏悔词、泣哭哀怜。这时胡须就会自动跳出金箱子,周围的人会按对至圣*的虔诚程度看到胡须数量的多少。其中有些人能看见8-10根,有些人能看见3-4根,有些人只能看见一根或看不见,甚至有些人能看到红、白、黑各种颜色的胡须。
无论何时,当人们遇到困难时,将金箱子放在面前,坐静、诵读《古兰》祈祷做嘟哇,困难便会迎刃而解。
上述文物中,大部分于1959年整风中被拿走,少部分于文革中被红卫兵抄走。1988年改革开放后,归还了一部分。
叶尔羌道堂现存文物有:装有至圣穆罕默德*胡须的金箱子、银箱子;圣女法蒂玛太太的长衫两件;伊玛目·哈桑、伊玛目·胡塞尼的襁褓布;贤哲艾吾赛勒·艾则木的手杖;伊玛目·冉巴尼贤哲的依禅帽;道祖夏·奥里亚贤哲的大衣,以及其他导师的遗物等。
叶尔羌道堂所发的《尼斯百题》、传承谱系及照片资料,任何人私自改动或印刷者,叶尔羌道堂无口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