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

更新时间:2024-09-23 08:29

荒漠化(desertification)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过度放牧、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非自然)现象。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非洲西部撒哈拉地区连年严重干旱,造成空前灾难,“荒漠化”名词于是开始流传开来。荒漠化最终结果大多是沙漠化。荒漠化的治理需广泛的国际合作,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

含义

狭义

狭义荒漠化也即沙漠化。在极端干旱、干旱与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的沙质地表条件下,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的影响,破坏了自然脆弱的生态系统平衡,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并逐步形成风蚀、风积地貌结构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

定义的关键是“沙质地表条件”。正因为如此,凡是具有发生沙漠化过程的土地都称之为沙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地还包括了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沙丘前移入侵的地方和原来的固定、半固定沙丘由于植被破坏发生流沙活动的沙丘活化地区。

广义

指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干旱、半干旱甚至半湿润地区自然环境退化(包括盐渍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狭义沙漠化、植被荒漠化、历史时期沙丘前移入侵等以某一环境因素为标志的具体的自然环境退化)的总过程。

类型特征

热带荒漠

成因: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温带荒漠

成因: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含义补充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1994年通过的《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中,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arid)、半干旱(semi-arid )和亚湿润干旱(dry subhumid)地区的土地退化。

该定义明确了3个问题:

⒈“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

⒉“荒漠化”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指年降水量与可能蒸散(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之比在0.05至0.65之间的地区,但不包括极区和副极区),这就给出了荒漠化产生的背景条件和分布范围。

⒊“荒漠化”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将荒漠化置于宽广的全球土地退化的框架内,从而界定了其区域范围。

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非洲西部撒哈拉地区连年严重干旱,造成空前灾难,使国际社会密切关注全球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荒漠化”名词于是开始流传开来。1992年6月世界环境和发展会议上,已把防治荒漠化列为国际社会优先发展和采取行动的领域,并于1993年开始了《联合国关于发生严重干旱或荒漠化国家(特别是非洲)防治荒漠化公约》的政府间谈判。1994年6月17日公约文本正式通过。199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全球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向群众进行宣传。中国是《公约》的缔约国之一。

荒漠化状况

干旱土地占了世界的40%,其中非洲70%的土地是荒漠和干旱土地,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虽然有雨林,但其1/4土地是荒漠化或干旱土地。亚洲有4亿人生活在荒漠或干旱土地上,且干旱土地面积每年增加约2500平方千米。当然,干旱土地并不意味着是贫瘠土地。

人类生产、生活、战争等活动,长期以来影响了自然的荒漠化过程。如超过承载力的过度放牧,导致植被损失和土壤侵蚀,难以恢复,而世界约一半的牛、1/3的羊、2/3的山羊在干旱地区放牧;过度种植,导致养分丧失和水土流失;过度灌溉导致水分蒸发,而盐分留在土中,形成的盐碱化土地也属于退化土地。全球灌溉的耕地占了总耕地的17%,贡献了世界40%的食物生产。但部分由于大水漫灌和盐渍化,作物减产,导致约200万公顷土地退化。

更严重的是,荒漠化和贫困相互加重,形成恶性循环。贫穷导致短期内对土地和自然资源更不合理的利用和开采。同时,荒漠化威胁食物生产、影响生物多样性、影响政治稳定、导致移民等,又引发和加重了贫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荒漠化在110多个国家直接影响2.5亿人的生活。受威胁的干旱土地,覆盖了40%的陆地面积,涉及了约20亿人,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如南部非洲、中东、俄罗斯南部、澳大利亚、美国、墨西哥、巴西北部、南美西部,甚至冰岛等。荒漠化影响了16%的全球农业土地,中美洲75%、非洲20%和亚洲11%的农地严重退化。因为荒漠化,全球每年农作物损失估计为420亿美元,主要在亚非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每年因荒漠化损失65亿美元,非洲撒哈拉地区因为荒漠化导致其农村的国内生产总值损失3%。

国际红十字会委员会估计,全球一半的难民是环境难民。许多非法移民美国的墨西哥人,就来自干旱地区。尼日尔1/6的人口因为荒漠化而迁居。

理解误区

什么叫沙漠化?过去我们常理解为“沙漠不断扩大,把沙漠里的沙子扩散到越来越广的肥沃土地上去”,这是不准确的。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定义是“包括气候和人类活动在内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也就是由于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都称为荒漠化。有时也将湿润和亚湿润区的石漠化归入荒漠化范畴。

形成原因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干旱(基本条件)、地表松散物质(物质基础)、大风吹扬(动力),没有植被(保护)等。

以风力作用下的荒漠化过程为例,包括发生、发展和形成3个阶段:

①发生阶段。仅存在发生荒漠化的条件,如气候干燥、地表植被开始被破坏等,即潜在荒漠化。

②发展阶段。地面植被已被破坏,出现风蚀、粗化、斑点状流沙和低矮灌丛沙堆。随风沙活动加剧,进一步出现流动沙丘或吹扬的灌丛沙堆,包括发展中的荒漠化(荒漠化土地占土地面积20%以下)和强烈发展的荒漠化(荒漠化土地占土地面积20~50%)。

③形成阶段。地表广泛分布流动沙丘或吹扬的灌丛沙堆,其面积占土地面积50%以上,为严重荒漠化。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既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以及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人类的不当活动。

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地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植被破坏,荒漠化现象开始出现和发展。荒漠化程度及其在空间扩展受干旱程度和人畜对土地压力强度的影响。荒漠化也存在着逆转和自我恢复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大小及荒漠化逆转时间进程的长短受不同的自然条件(特别是水分条件)、地表情况和人为活动强度的影响。

中国形势

中国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

根据1998年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发表的材料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全国沙漠、戈壁和沙化土地普查及荒漠化调研结果表明,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据中、美、加国际合作项目研究,中国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41亿人民币。

土地的沙化给大风起沙制造了物质源泉。因此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强沙尘暴俗称“黑风”。因为进入沙尘暴之中常伸手不见五指)发生越来越频繁,且强度大,范围广。1993年5月5日新疆、甘肃、宁夏先后发生强沙尘暴,造成116人死亡或失踪,264人受伤,损失牲畜几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33.7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1998年4月15-21日,自西向东发生了一场席卷我国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强沙尘暴,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河北和山西西部。4月16日飘浮在高空的尘土在京津和长江下游以北地区沉降,形成大面积浮尘天气。其中北京、济南等地因浮尘与降雨云系相遇,于是“泥雨”从天而降。宁夏银川因连续下沙子,飞机停飞,人们连呼吸都觉得困难。

全国4亿人口受荒漠化危害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孙扎根称:我国荒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27.46%,约有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危害,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

“中国是世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孙扎根说,土地退化是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不合理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地退化。

据孙扎根介绍,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累计投入数千亿元人民币,相继启动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退牧还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对沙化重大地区进行集中治理。

国家林业局最新统计显示,中国森林面积达到1.96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0.36%,其中人工林面积达到6168万公顷,居世界首位。全国沙化土地年均减少1717平方公里,沙区生态状况、经济社会条件和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生态治理成效最明显的国家。

为防治荒漠化等问题,中国启动的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力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治理、三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启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沙漠公园建设,荒漠化和沙化治理成效显著。2012年,全国累计治理沙化土地面积超过1400万公顷,封禁保护面积174万公顷。三北工程区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1183平方公里,京津风沙源工程在内蒙古、陕西、河北、北京建成6条生态防护林带和成片森林带。通过多个重点工程建设、多种措施综合防治,近年我国北方地区每年发生沙尘天气过程不超过10次,强度偏弱,次数与强度均低于近20年同期均值,影响范围较小。

202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荒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3.8万平方公里。

中国类型

中国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等4种类型的荒漠化土地。

风蚀

中国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160.7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各类型荒漠化土地中是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其中,干旱地区约有87.6万平方公里,大体分布在内蒙古狼山以西,腾格里沙漠龙首山以北包括河西走廊以北、柴达木盆地及其以北、以西到西藏北部。半干旱地区约有49.2万平方公里,大体分布在内蒙古狼山以东向南,穿杭锦后旗磴口县乌海市,然后向西纵贯河西走廊的中一东部直到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呈连续大片分布。亚湿润干旱地区约23.9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毛乌素沙漠东部至内蒙右东部和东经106度。

水蚀

中国水蚀荒漠化总面积为20.5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7.8%。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北部的无定河窟野河秃尾河等流域,在东北地区主要分布在西辽河的中上游及大凌河的上游。

冻融

中国冻融荒漠化地的面积共36.6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13.8%。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

土壤盐渍

中国盐渍化土地总面积为23.3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总面积的8.9%。土壤盐渍化比较集中连片分布的地区有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周边绿洲以及天山北麓山前冲积平原地带、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华北平原及黄河三角洲。

中国荒漠化形成原因

自然因素

①(最主要的自然因素)干旱,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四周高山环绕,有青藏高原阻挡。

②多大风

③接近冬季风源地(西伯利亚),地形起伏小,无高山阻挡,使大风长驱直入。

④植被稀少,植被覆盖率

⑤土质疏松,多沙漠(此为荒漠化的基础)

⑥寒流流经减温减湿

人为因素

①过度开垦———————调节土地利用结构

②过度放牧———————牲畜数量与草场承载力相适应,完善退牧还草政策

③过度樵采———————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如太阳能等)

④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

⑤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加强管理与保护

研究进展和治理措施

研究进展

1977年联合国召开世界荒漠化会议提出治理荒漠化的行动纲领。同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了各国科学家合作编制1:2500万世界荒漠化地图,并提出气候与荒漠化、荒漠化与生态变化、人口社会与荒漠化、技术与荒漠化四个报告,以及一些地区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分析了荒漠化的成因和过程,提出治理措施。许多国家的学者对荒漠化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中国对荒漠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沙质荒漠化方面,主要有:

①对于沙漠化成因和特征进行综合性考察,特别是在半干旱的农牧业交错地区。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编制了1:50万的各主要沙漠化地区的沙漠化图及典型区沙漠化发展趋势预测图等,提出了若干专题研究报告,如中国北方地区沙漠化过程及其治理规划、农牧交错沙漠化地区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和中国沙漠化土地整治纲要等。

②在不同类型沙漠化地区建立治理沙漠化的示范试验基地,开展沙漠化治理的研究,如内蒙古东部的奈曼沙漠化研究站、甘肃民勤治沙研究站等。

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荒漠化土地防治途径与措施不同。在中国,根据北方沙漠化土地的特征。

在半干旱地区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①调整不利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地安排农业、林业、牧业的比重。

②封育沙漠化的弃耕地和退化草场,使植被恢复。

③采取分区轮作或轮收,限制载畜量。

④采用植物固沙为主、工程措施固沙为辅的固沙方法。

干旱地区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①以内陆河流流域作为生态单元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分配上中下游用水比例。

②以绿洲为中心,建立绿洲外围封沙育草带、绿洲边缘乔木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与绿洲内部的窄林带、小网格的护田林网相结合的防护林系。

③对绿洲边缘的流动沙丘,采取在沙丘表面设置沙障与障内栽植固沙植物相结合的防护体系。

④在防治沙害基础上,采取改良土壤措施。

治理措施

①保护现有植被,加强林草建设。在强化治理的同时,切实解决好人口、牲口、灶口问题,严格保护沙区林草植被。通过植树造林、乔灌草的合理配置,建设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的立体防护体系,扩大林草比重。在搞好人工治理的同时,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加大封禁保护力度,促进生态自然修复。由于飞播具有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因而对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偏远荒沙、荒山地区恢复植被意义更大。

②在荒漠化地区开展持久的生态革命,以加速荒漠化过程逆转。关键是合理调配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如不合理的水资源调配制度,是造成我国西北河流缩短、湖泊萎缩甚至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

③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的过速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通过开展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认识水平。关心、爱护环境,自觉地参与改造和建设环境,形成全社会的风尚。同时,国家要有计划地对局部荒漠化非常严重,草地和耕地几乎完全废弃,恶劣的自然环境已经不适于人类生存的地区,实行生态移民

④扭转靠天养畜的落后局面,减轻对草场的破坏。要落实草原承包责任制,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大力推行围栏封育、轮封轮牧,大力发展人工草地或人工改良草地,发舍饲养畜。加快优良畜种培育,优化畜种结构。

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市场要求合理配置农、林、牧、副各业比例,积极发展养殖业、加工业,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还可利用荒漠化地区蕴藏着多种独特的资源,如光热、自然景观、文化民俗、富余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开发旅游、探险、科考产业等。

⑥优化农牧区能源结构,大力倡导和鼓励人民群众利用非常规能源,如风能、光能、沼气等能源,以减轻对林、草地等资源的破坏。

⑦做好国际履约工作的同时,加强防治荒漠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争取资金与外援。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