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水市

更新时间:2024-09-30 21:11

泸水市,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辖县级市,州政府所在地,位于云南省西部,北与福贡县接壤,东北与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毗邻,东与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相邻,南靠保山市隆阳区,西南连腾冲市,西与缅甸接壤,总面积3203.04平方千米,国境线长136.24千米,占云南省边境线的3.36%。截至2022年,泸水辖4镇2街道2乡1民族乡。截至2023年末,泸水市常住人口为19.8万人。

历史沿革

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泸水属益州郡比苏县。

东汉永平十年(67年),设益州西部都尉,十二年,改益州西部都尉置永昌郡,泸水全境分属于永昌郡的雟唐、比苏两县。

蜀汉西晋,县境隶属同东汉

东晋,成帝咸和年间分永昌置西河郡,泸水属西河郡的成昌、建安两县。

南朝,初期改郡为州,泸水属尹州地。

南诏政权时期,属永昌节度地。

宋代大理政权时期,泸水属胜乡郡。

元代,泸水分属云龙甸军民府(隶金齿抚司)和永昌府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云龙土知州段氏后裔段彩和段嘉麒分防泸水怒江东岸的老窝、六库地区。

乾隆十七年(1752年),清朝政府镇压了弄更扒为首的傈僳族人民起义后,为加强其统治,在泸水境怒江东岸设老窝、六库两土千总,隶云龙州;怒江西岸置登埂、鲁掌两土千总和卯照土把总三个土司,隶永昌府保山县。

民国二年(1913年),云南地方政府为遏制英国对中国侵略,将保山县属的登埂、鲁掌、卯照土司属地和云龙州属的六库、老窝土司辖地合并成立泸水行政委员区,行政公署暂设于六库,次年迁至鲁掌,隶属腾越道。

民国十八年(1929年),沿边一线设置督办,泸水行政委员区隶属云南第一殖边督县概况办公署(驻腾冲)。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改行政委员区置泸水设治局,隶属腾冲督办公署。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泸水先属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属第十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保山)。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月,由十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属第十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维西),同年11月又划回第十二区。

1950年1月13日,泸水宣布和平解放,同时成立泸水人民临时政务委员会,设署于鲁掌,同年6月1日成立泸水设治局,隶属于保山专区。

1951年2月,成立泸水县人民政府。

1954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区成立,泸水由保山专区划归怒江区管辖。

1957年1月,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成立,泸水隶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1961年6月4日,根据《中缅边界条约》,片马古浪、岗房由缅甸联邦归还中国,置片古岗特区,直辖于丽江专署。

1988年,改区为乡(镇),泸水市辖九个乡(镇)。

2016年,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泸水县,设立县级泸水市,以原泸水县的行政区域为泸水市的行政区域,泸水市人民政府驻六库镇龙江路1号。泸水市由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管辖。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4年6月,原属保山县第十四区的四个乡划归泸水县,称为上江区。

1954年6月,将原属保山县第十四区的丙贡,蛮云,付邦,赖茂等四个乡划归泸水县。

1955年3月,云龙县漕涧区计14个乡1个区辖镇划归泸水县辖,仍称漕涧区,同年10月又划回云龙县。

1966年9月,片古岗持区由丽江专属改属泸水县辖,置片古岗区,现为片马镇。

1978年11月,云龙县老窝公社划归泸水县辖。

1986年12月,碧江县撤销建制,将原碧江县古登,洛本卓2个乡归泸水县辖。

1987年10月,鲁掌区改为鲁掌镇

1988年3月,六库区与六库镇合并成立六库镇,同年,改区为乡(镇),泸水市辖九个乡(镇)。

1992年,片马撤乡设镇。

2021年,撤销六库镇,设立六库街道、大练地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10月31日,泸水市辖2个街道、5个镇、3个乡。泸水市人民政府驻大练地街道龙江路1号。

(一)大练地街道(龙江路119号)

·新城社区·锦秀社区·和谐社区

·赖茂村·新建村·大练地村

(二)六库街道(穿城路149号)

·江西社区·重阳社区·向阳社区·团结社区·大龙塘社区

·排路坝村·小沙坝村·新寨村·新田村·大密扣村·段家寨村·白水河村·瓦姑村·六库村·苗干山村·双米地村

(三)鲁掌镇(鲁掌村)

·鲁掌村·鲁祖村·洛玛村·浪坝寨村·三河村·登埂村

(四)片马镇(片马村)

·景朗社区

·片马村·片四河村·古浪村·岗房村

(五)上江镇(大墩子街1号)

·同心社区·叶子花社区

·丙贡村·蛮英村·丙奉村·付坝村

(六)老窝镇(老窝村)

·老窝村·荣华村·中元村·崇仁村·银坡村·云西村

(七)大兴地镇(自扁王基村灯笼坝街育才路47号)

·维拉坝珠海社区

·自扁王基村·木楠村·团结村·鲁奎地村·自基村·卯照村·四排拉多村

(八)称杆乡(双纳瓦底)

·恩感思落社区

·双奎地村·称杆村·排把村·赤耐乃村·自把村·堵堵洛村·玛普拉地村·勒墨村·前进村·王玛基村·阿赤依堵村

(九)古登乡(恩河社区)

·恩河社区

·季加村·腊斯底村·佑雅村·亚碧罗村·尼普罗村·俄夺罗村·干本村·马垮底村·加夺玛村·色仲村·念坪村

(十)洛本卓白族乡(巴尼小镇社区)

·巴尼小镇社区

·托拖村·保登村·俄嘎村·子竹村·刮然村·色德村·金满村·格甲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泸水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碧罗雪山,与兰坪云龙两县相邻,南接保山市,西与腾冲县缅甸联邦共和国毗邻,北连福贡县。最大横距58千米,最大纵距108千米,面积3203.04平方千米,驻地六库云南省会昆明569千米。

地形地貌

泸水市地形大势以一江两山为主体,地势北高南低,地处横断山脉南端的滇西纵谷区:东部碧罗雪山与西部高黎贡山夹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境内东西两大山脉纵横交错,高峰林立。

泸水市境内最高点为称杆乡的丫扁山峰,海拔4161.6米,最低点为上江镇的石头寨,海拔738米,相对高差3423.6米,形成了典型的“V”字型高山峡谷地貌景观。地表山峰林立,沟壑纵横,地势崎岖,以及”山高谷深,平地少”是泸水全境地貌的最大特点。

气候

泸水市属印度洋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主要受印度洋热带季风的影响,表现为干湿明显,同时受复杂的地形背景和大气环游的影响,地域差异明显,地形气候,地方性气候和局部性小气候十分突出,有“一江两山三气侯”“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之说,立体气候特别明显,从怒江谷底到山顶有亚热带,温带,寒带三个气候带,具有较典型的垂直气候带谱,气候垂直变化规律十分明显。

水文

怒江流经泸水市境内有120千米,支流有53条,伊洛瓦底江水系流经该市片马镇有5千米。

自然资源

水能资源

泸水市水能理论蕴藏量约为552万千瓦,可开发利用550.5万千瓦。2021年,泸水市全年水资源总量419870万吨,总用水量4528万吨,同比增长5.8%。

矿藏资源

泸水市境内主要矿产有大理石、花岩石、水晶等。已探获金属矿储量17万吨,其中,2.15万吨,铅锌14.85万吨;非金属矿储量498.36万吨,其中,大理石51.4万吨,137万吨,地热15.76万吨,294.2万吨。

生物资源

据2007年怒江州渔业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泸水市江河水域中鱼类有55种,其中土著经济鱼类42种。

世界第五种金丝猴在境内保护区发现并命名为“怒江金丝猴”。境内有兽类140多种,鸟类300多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有羚羊白眉长臂猿印度虎金钱豹穿山甲、毛额黄麂水鹿以及红腹角雉绿孔雀白鹇锦鸡等。境内有高等植物1000多种,其中桶木、铁杉红椿鹅掌楸桢楠水莲垂枝香柏、白克木、大树杜鹃红豆杉杜仲厚朴等20多种为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

2021年,泸水市森林面积244165.5公顷;森林蓄积量4134.4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78.98%;自然区保护面积52499公顷;泸水市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4.7%。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泸水市常住人口为203977人。

截至2021年末,泸水市常住人口20.4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9万人。出生率为9.83‰;死亡率为8.28‰;自然增长率为1.55‰。城镇化率为73.16%。泸水市境内居住着傈僳、白、怒等21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7%。

2023年末,泸水市常住人口为19.8万人,城镇化率73.59%。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1年,泸水市地区生产总值87.2604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1969亿元,同比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31.4472亿元,同比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43.6163亿元,同比增长1.1%。三次产业结构为13.98:36.04:49.98,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0.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5%、76%、9%。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6.3838亿元,同比增长8.7%,占泸水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1.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2021年,泸水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5178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农业产值6.6549万元,增长4.5%;林业产值3.0599亿元,增长0.7%;牧业产值9.4600亿元,增长15.1%;渔业产值608万元,增长6.6%;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822万元,增长37%。

2021年,泸水市粮食产量64218吨,同比增长9.4%。蔬菜产量19736吨,同比下降9.1%;水果产量2557吨,同比增长7.7%;茶叶产量48吨,同比下降18.9%;核桃产量5071吨,同比增长38.8%。

2021年,泸水市猪牛羊禽肉总产量27136吨,同比增长44.7%;禽蛋产量984吨,同比下降3.8%。

第二产业

2021年,泸水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7.7%。分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下降5.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8.4%。从行业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7.2%;铁合金冶炼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2%;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4%。

2021年,泸水市从产品产量看,水泥产量897891吨,同比下降7.98%;商品混凝土374313立方米,同比下降43.19%;硅产量70713吨,同比下降20.55%。

2021年,泸水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3.8177亿元,同比增长89.8%。

第三产业

2021年,泸水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953亿元,同比增长9.6%。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6729亿元,同比增长9.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224亿元,同比增长9%。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7872亿元,增长23.2%;商品零售1.55081万元,增长8.3%。

2021年,泸水市货物进出口总额6.3789亿元,同比下降27%。其中,进口5.7432亿元,同比下降23.7%;出口6357万元,同比下降47.5%。

2021年,泸水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261.0362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7.5333亿元,同比下降5.8%。在存款中,住户存款增长5.5%;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3.5029亿元,同比增长10%。在贷款中,短期贷款增长23.4%,中长期贷款增长6.8%。

2021年,泸水市接待旅客人数1410747人次,同比增长18.1%,实现旅游收入13.7677亿元,同比增长22.2%。

社会事业

医疗卫生

2021年,泸水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27个。其中,医院8个,医院中公立医院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2个,其中,乡镇卫生院8个,村卫生室7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7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211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45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2009张,其中,医院床位1631张,乡镇卫生院床位212张。

文化教育

2021年,泸水市中小学幼儿园学校共143所。其中,幼儿园98所,小学35所,初中5所,高中4所,特殊学校1所;在校生共40850人,其中,幼儿园8453人,小学18533人,初中7891人,高中5801人,特殊教育学校172人。

2021年,泸水市教职工2932人。其中,幼儿园417人,小学1295人,初中636人,高中546人,特殊教育学校38人。在教职工中,专任教师2695人,其中,幼儿园327人,小学1255人,初中601人,高中481人,特殊教育学校31人。

2021年,泸水市年末图书收藏58500册,文物收藏118件,组织文艺演出86场次,年末文化机构数8个。

社会保障

2021年,泸水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2924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663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8579人,参加城镇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763人。

2021年,泸水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68845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530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57315人。

2021年,泸水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6873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563人,城镇失业登记率3.22%。年末泸水市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数1个,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50张。农村集中供养人数177人;社会临时救助22813人次。

交通运输

截至2021年,泸水市有公路里程达2700千米,行政村通客、通邮率达100%,先后建设农村客运招呼站68个。“十三五”期间,泸水市先后建成了9座跨江桥梁,1066千米农村公路路面硬化,泸水市71个行政村公路硬化率达100%。

历史文化

地名来源

“泸水”一名的由来一说因江河得名据《泸水行政委员区域地志资料》释名怒江亦潞江名称衍变而来,因怒江贯流全境,故名另一说为该地江边一带林密草深,气候炎热,瘴疠横行,李根源觉恰似孔明“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故建议改名为“泸水”。

非遗文化

截至2022年6月,泸水市有阔时节、傈僳族刀杆节、傈僳族民歌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1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2项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阔时节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意为新年歌舞节、年节或春节,节期各地不一。内容包括:扫尘、祭祀、喂猎狗、洗衣、送神、女子梳头比赛、拜年、刺绣、纺织、跳舞等。节日气氛浓厚,颇具特色。

傈僳族刀杆节,傈僳语叫“阿堂得”,意思是“爬刀节”,它是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境内的傈僳族以及彝族的传统节日,节期是每年正月十五日。

“上刀山,下火海”是刀杆节中主要的习俗表演活动,它再现了山地民族翻山越岭的生活经历及攀藤负葛的艰苦卓绝精神,同时也是一种民间传统习俗活动。关于刀杆节的来历有这样的传说:明代兵部尚书王骥受朝廷派遣,率兵马到云南边陲傈僳族居住地区部署军民联防,平息叛逆,收复被侵占的土地,在当地百姓的配合下,赶走了入侵的敌人。为了使边境民富兵强,他带领傈僳青年习武练勇。后来皇帝听信谗言,毒死王骥。傈僳人民即以过“刀杆节”的方式纪念这位爱国将领。

“上刀山,下火海”包括点花、点刀、耍刀、迎花、设坛、祭刀杆、竖杆、祭龙、上刀、折刀、下火海等步骤,其间有一套严格的仪式。上刀山和下火海是仪式中最为惊心动魄的环节。上刀山是将36把利刀捆扎于四五丈高的栗树杆上,每把刀相距尺许,刀刃全部朝上,表演者赤脚踏着锋利的钢刀,逐级爬至刀杆顶端,依次进行开天门、挂红、撒谷等表演。下火海是表演者下刀杆后又踏入通红炽热的炭火中,表演绝技。现在节日中,原始信仰的内容已被展现健康新颖的唱词和丰富的手上舞蹈动作的“跳嘎”所取代,具有了更广泛的群众性。

刀杆节是傈僳族人民自然崇拜的产物,更是傈僳族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和不畏艰险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傈僳族民歌包括木刮、摆时和优叶等歌种。

“木刮”是傈僳族最重要、流传最广的民歌歌种之一,流传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傈僳族聚居区。木刮在傈僳语中原泛指所有的歌和调,后来逐渐成为叙事古歌的专称。其他属木刮类的歌、调一般冠以内容,如阿尺木刮(山羊调)、其奔木刮(三弦调)等。木刮主要用于内容严肃、气氛庄重的传统叙事长诗,并多在民族节日、集会等时间和场合歌唱。代表性歌唱内容如《创世纪》《生产调》《牧羊歌》《逃婚调》等,曲调朴实、深沉,具有苍凉、古老的风格。木刮一般由中老年男子分为两方,盘腿围坐火塘边,各以男、女身份一问一答对唱。对唱时双方都由一人领唱,众人伴唱,领唱者唱一句,伴唱者和一句,吟唱中以酒助兴,边饮边歌。木刮对唱还具有竞赛的特点,若双方领唱者均为对歌能手,对歌往往持续几天几夜。以木刮对唱的傈僳族传统叙事古歌,广泛涉及民族渊源、人类繁衍、生产生活、风情习俗、恋爱婚姻、宗教信仰和民族交往等内容,生动再现了傈僳族社会历史的广阔图景,具有较高的认识和审美价值。如长篇叙事歌《逃婚调》就反映了傈僳族“指腹为婚”、“以牛为聘”的婚恋习俗,以逃婚争取自由和爱情的社会风习,杀羊招魂、打狗头发誓、泼血酒赌咒的原始信仰,以及各民族之间相互往来、相互帮助的团结精神和傈僳族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生产状况等。

“摆时”和“优叶”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最具代表性的两类傈僳族山歌。

摆时广泛流传于泸水县和兰坪县傈僳族地区,在平时及节日集会、庆祝丰收、男婚女嫁等喜庆的场合都有歌唱,歌词内容广泛,曲调热情奔放,宜于表露内心激情,深受傈僳族人民喜爱。摆时多为集体性的男女对唱,也可由一人作自娱性独唱。歌唱内容分为“朵我”、“辖我”两类。“朵我”主要歌唱传统叙事长诗,“辖我”则根据对歌对象即兴编唱,多以爱情、时事为主要内容。摆时代表曲目有《竹弦歌》《忆苦歌》《孤儿泪》等。一年一度的泸水县登更“澡塘赛歌会”是摆时对唱的隆重盛会。

优叶主要流传于福贡县傈僳族村寨,按歌唱内容及形式分为两类:一类由中老年人围坐火塘边一面饮酒一面对唱,主要内容是追述旧时的悲伤、苦难,曲调低沉、速度徐缓、旋律平稳;另一类曲调轻松、活泼,是青年男女传情表意的主要方式,可男女对唱,也可在同性间对唱。第一类优叶现已较少传唱,第二类优叶至今仍广为流传。优叶常见曲目有《打猎歌》《悄悄话》《砍柴歌》等。

摆时和优叶是傈僳族口传文学艺术的杰出代表,经过历代歌手的创造,长期以来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歌唱内容,几乎涉及社会生活和民俗活动的各个方面。摆时和优叶同时也创造了富于民族个性的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如傈傈族诗歌的句式、韵律及修辞特点主要通过这类民歌体现出来。摆时和优叶又反映着僳僳族民歌的典型音乐特色,如傈僳族民歌的多声唱法、颤音唱法及衬词运用都能在摆时和优叶中得到充分体现。

民族文化

傈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傈僳族为氐羌族后裔,即藏缅语族的一支,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傈僳族一般居住在高山和半山区,只有少量的人居住在坝区。傈僳族的文学艺术发展相对滞后,但民间口传文艺较为丰富,以讲述和歌唱的方式传承下来,有自己丰富的民歌、音乐和舞蹈等。

傈僳族因所穿麻布衣服的颜色不同,又分为白傈僳、黑傈僳和花傈僳。男子多穿麻布长衫、及膝黑裤。头戴黑、白或蓝色包头。妇女多上穿右襟衣,下穿百褶裙。聚居在福贡、贡山一带的白、黑傈僳族,年轻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线系辫,已婚妇女则多喜欢头戴珠帽“俄勒”或各色包头。

巴尼人,他称“勒墨”、“苗旺”,自称“巴尼”,意为翻山(指碧罗雪山东边)过来的人,是白族的一个重要支系。巴尼人大多数散居在怒江东西两岸的山腰台地上,是土著民族之一。

巴尼人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其语言属于白语的北部方言。洛本卓是白语北部方言的代表。

民族节日

澡塘会是傈僳族的一个独特节日。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三后的三天,经过一年劳作的人们带上行李、食物,从高山峡谷涌向登埂温泉澡塘,搭建竹棚,饮酒对歌,洗澡撵疾,祈求来年丰收,以充沛的精力迎接新的一年。“澡塘会”(址)位于六库镇北11千米的鲁掌镇登埂村跃进桥畔的怒江西岸,海拔820米,澡塘群分布于瓦贡公路下方怒江畔的岩石或悬壁上。

刀杆节傈僳族最著名的节日之一,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在“阔时”节期间进行。“上刀山下火海”是傈僳族民间的一种绝技,只有少数“尼帕”(巫师)或“必帕”(香通)才能爬上刀杆和从容“下火海”。“上刀杆”前,首进行“下火海”仪式。“下火海”之后是祭祖活动,“尼帕”或“必帕”们走向预设好的灵位前祭拜塘主张天师或王骥将军。祭拜过后,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尼帕”、“必帕”们来到36把或42把(最多时达72把)利刀交叉捆绑在长竹杆上的刀梯前,从赤脚爬上刀杆顶,又从容不迫地下完刀梯。

“阔时”是傈僳语过新年的意思,阔时节是傈僳族一年中最大的节庆日。节日的择定一般以对物候的观察来决定的,选定在十二月初五至来年正月初十野桃花开放的季节过年,这个月又称为“过年月”。

“阔时节”前,要酿制好白酒(即傈僳“布汁”)或“杵酒”,舂好糯米、糯玉米、紫米和高粱面粉或粑粑。年三十下午,清扫房屋、过道等,宰杀年猪、羊等。年三十晚上,吃饭前,为祈求来年丰收和幸福,每家要把舂出的第一块粑粑、第一块肉祭给狗吃及挂在铁三脚上和桃、梨树上,以示祭祀神灵和对狗的尊重和亲近树木。初一清晨,傈僳族青年男女背上竹子水桶或挑上铁桶去离寨子较远的溪水边或水源头抢舀“头道水”。年节期间,玩转车、荡秋千等,举行射弩比赛,“爬刀杆”活动,跳舞、对歌,用“莫刮”调对唱古歌,“优益益”和“摆时”,以及江沙埋情人等娱乐活动。1990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条例法定每年12月20~23日为傈僳族阔时节。

尚旺节是居住在洛本卓白族乡境内的白族支系巴尼人的传统节日。“尚旺”也叫生产节,巴尼人语为“三月”,取“一年之计在于春”之意。节日时间均选在每年三月的第一个属猪日,表示又一年生产劳动的开始,是巴尼人民祈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重要节日。

特色产品

老窝火腿产于老窝镇,是火腿中的上品。是用包谷、绿菜、野菜喂养出的土猪肉制成。老窝火腿用磨盘轻轻地挤压刚宰下的猪腿,将肉中的血水挤出,撒上花椒、辣椒面、花生面及酒,再浸泡三到五天后,放阴凉处凉晒,存放的时间越长味道越鲜美。

贝母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宜于生长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雪山草甸地带,植株矮小,颗粒圆滑,形如珍珠,当地人根据它的形状命名为“高黎贡山珍珠贝”、“碧罗山尖雪珍珠”。

地方美食

香茅草烤鸡烤全猪:把鸡和火塘猪杀好去内脏洗净,把葱蒜、芫荽、青辣椒、盐、花椒拌合在一起装进鸡或猪胸腔内,外擦核桃油,架在火炭上方转着烘烤,到烤黄时去掉香茅草即可食用。

“手抓饭”是富有傈僳族地方风味特色的小吃。其选料的方法是:以本地特产的香米煮熟后倒在一个洗涤干净的簸箕内,在米饭上放切成小块的黄焖小猪肉、火烧鸡、熟火腿和油煎土豆、凉拌鱼腥草、清煮南瓜及特色佐料,然后盛一碗鲜鸡汤在每一个客人前面。客人在吃“手抓饭”前必须先洗手,然后大家围着簸箕坐在一起,以左手当碗,右手当筷,边吃“手抓饭”边喝杵酒。在“手抓饭”时,主人还会唱着动人的祝酒歌,向来宾一一敬“同心酒”,直到客人酒饱饭足才结束。

火塘猪的挑选和喂养十分讲究,被选中的火塘猪,从幼猪开始就分开喂养。喂养三个月左右,幼猪长到20至30斤。

傈僳族有腌制琵琶肉的习惯,具体的腌制方法是猪屠宰后将猪的内脏和骨取出,保留完整躯体。之后,撒入花椒面、草果面、食盐及白酒,轻轻揉搓后,将其缝合,在缝线部涂上水或香油调好的灶灰。并用木塞或玉米芯把猪鼻塞严,以防虫蛀,然后将石板或木板压上晾干,使之呈现似琵琶状,故名琵琶肉。琵琶肉保存时间长,若不切开,数年不变味。

风景名胜

综述

泸水市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境内雄奇险秀的峡谷山川,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和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景区景点:怒江大峡谷景区(双纳瓦底嶂峡、壁耕景观、崖地、神田、登埂澡塘、腊玛登、溜索、百花岭无伴奏四声部合唱、栗柴坝渡口惨案遗址等景点),高黎贡山景区(听命湖、风雪丫口、滴水河千古情侣阴阳瀑布等景点),片马边境旅游区(片马抗英纪念碑、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馆、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小江风光等景点)。

主要景区

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馆内设有展厅,陈列展品116件,其片马抗英纪念馆中文学资料56件,图片资料34件,实物26件;会议室一个(40个座);报告厅一个(247人座),以及办公室、接待室、休息室、保管室等。

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馆于1989年6月4日落成完工。1989年5月,怒江州人民政府将片马抗英胜利纪念馆定为第一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11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定其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4月,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总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是陈列驼峰坠机残骸的展览馆。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3月11日,美国飞行员吉米福克斯与中国飞行员谭宣、王国梁驾驶中国航空公司C-53运输机从中国昆明巫家坝机场飞往印度汀江途中,因遇到低气压、强气流而不幸在泸水县片马镇境内坠落。1996年6月,C-53坠机残骸被缅甸猎人发现,11月17日缅方通知了中方,怒族青年曲天成为守护坠机残骸献出了生命。1998年,怒江州人民政府在C-53坠机址设立了纪念标志。

2004年7月6日,中国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驼峰口-53号坠机纪念馆)主体工程展馆于2005年11月竣工,12月21日正式对外开放,修复并展出C-53坠机原形。

自然景观

听命湖位于片马镇东北部,东西略长,南北略宽,水面面积约120亩,湖水是由雨水和周围的融雪积聚而成,海拔大约3540米。当地人称之为“听命湖”,意思是听人命令的湖泊,因为人在湖畔一声呼喊,便会招来雷雨冰雹;又因为它冬天积雪、夏秋繁花似锦的如画景致,能把天上的神仙迷住,所以又有人把它叫作“迷人湖”。

双纳瓦底老虎跳峡谷距离怒江州府六库50千米,傈僳语称“腊玛登培”,意译为老虎跳峡谷。老虎跳峡谷全长10千米。老虎跳峡谷由变质大理石岩、片麻岩构成,谷岸高1500米,陡峭如削。两岸距离最窄处只有10米。老虎跳峡谷中有奇峰奇石林立,有“米斯”山,有神熊峰,有望谷峰,有鹰嘴崖等景观。老虎跳峡谷北端的隔界河和南端的都都河奔涌入怒江,给老虎跳峡谷景色更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荣誉称号

2020年11月13日,泸水市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市)序列。

2021年8月,泸水市入选云南省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1年12月21日,泸水市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陆地边境口岸城市。

2021年2月1日,泸水市被表彰为“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达标市县村镇”。

2021年5月10日,泸水市入选云南省第一批学校体育综合改革试点县名单。

2021年8月27日,泸水市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乡村振兴局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1年9月8日,泸水市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2月,泸水市被云南省教育厅拟评为“云南省教育工作合格市”。

2022年8月,泸水市被评为“云南省美丽县城”。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