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

更新时间:2024-03-29 12:23

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简称“敦和基金会”),成立于2012年5月11日,是一家资助型基金会,2019年被浙江省民政厅评为“5A级社会组织”,2021年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

组织架构

敦和基金会由治理决策机构理事会、监事会和执行团队秘书处组成。理事会承担决策职能,秘书处为基金会的执行机构,下设项目、传播和综合等职能部门。.

资助方向

抗疫与民生

敦和基金会一直以来持续关注社会民生问题,基于农村发展、幼有所育、弱有所扶等民生领域开展重点资助;深度走访浙江省内基金会与地方基层社会组织,积极探索参与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之路。

文化传承

旨在通过探源性发掘、原创性研究、体悟性实践、弘扬性传播四个维度,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系统性资助策略,深入探求中华文化本源及其当代践行路径。致力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慈善文化

慈善文化资助领域旨在回应中国公益慈善的文化精神缺失问题,重点资助慈善文化的深入研究,关注慈善教育,以加强公益慈善伦理文化及其对慈善行为的支撑,持续探索本土慈善价值体系、理论体系、知识体系的构建及应用,促进公益慈善领域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之间的融会贯通。

公益支持

公益支持资助方向致力于以文化精神引领公益发展,聚焦于公益行业建设,通过平台推动公益慈善文化沉淀、提炼、转化和倡导,促进公益慈善基础设施概念清晰化、资源丰富化、基础设施机构功能显性化。

大事纪

2023年

12月,在敦和基金会的协助下,九堡社工站引入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的“焕新书桌”项目,为49户低收入外来务工家庭的孩子们送去了新书桌和护眼台灯,为孩子创造美好健康的学习成长环境; “致未来·美好足球”项目发布了“美好足球上城讲师团” ,由上城区体育教研员方勤带领的28名体育教师组建,将进一步深化项目实践,培养本地师资力量。

11月,“致未来·美好足球”项目在常山县的整县推广计划正式启动,通过前期的暑期研修营、集中培训督导等活动,33所中小学的120位体育老师已初步掌握了培训内容,让课堂发生了改变。

10月,敦和基金会理事会赴岳麓书院进行文化研学,理事们系统学习了四书学、书院教育及经学史脉络。

9月,“美好城市支教”项目正式启动,与浙江工商大学英贤慈善学院密切合作,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每周深入九堡街道2个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 陪伴小朋友,通过开展绘本阅读和集体游戏,促进儿童语言和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展。

7月,“社区守望者”项目启动首期社工培训工作坊,共有来自九堡街道20个社区的41名社工参加,开展了积极心理学培训,拜访了良渚社区基金会学习社区动员经验,参观了良渚博物馆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敦和基金会经学资助项目”第二届评委第二次评审会召开,期刊《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现代哲学》入选。

6月,“敦和基金会经学资助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杭州隆重召开,委员会成立有助于项目更稳健的运行,并推动经学领域的交流切磋;“敦和基金会经学资助项目”第二届评委会第一次评审会召开,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周易>经学研究资 助项目》入选;敦和基金会理事会赴圣城曲阜进行文化研学,理事们更深刻理解儒家文化的发源并研习《春秋》《诗经》的核心义理;第一届《春秋》学高端论坛暨同济大学经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召开标志着其影响力从区域跃升至全国,引领《春秋》学研究共同体建设。

4月,敦和基金会迎来新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沈旭欣先生当选为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 林红女士被聘任为基金会秘书长;邱刚先生当选为第二届监事会监事长。

3月,“美好邻里快线”项目在杭州九堡街道正式发车,旨在促进流动人口的社区融入与互助,“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在一起就是家”。

2月,“致未来·美好足球”项目正式启动,项目旨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师生关系和谐,计划从杭州上城区通过“山海协作教育共同体”推广到山区26县之一的衢州常山;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致敬盛典隆重举行,揭晓三大国学公益资助计划,支持成就卓著的资深学者和优秀中青年学者开展研究,并推动其研究成果的传播与转化应用。

2022年

12月,连续第九年获中基透明指数 FTI 100分满分;疫情防控政策全面放开,走进九堡街道开展社区工作者慰问行动。

11月,线上发布敦和视野5《共同富裕视野下浙江省儿童类社会组织调研报告》。

10月,“致未来·美好足球”项目与杭州市上城区种子体育教师举行共创会;“美好邻里快线”项目进入流动人口聚居的社区开展公益市集活动;完成对经学资助机构的考察及专家评审,包括同济大学经学研究院、《新经学》集刊、《经学研究》集刊 、《中华易学》集刊在内的四个项目通过评审并公示。

9月,参与共建的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携手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举办“第一届古典学与经学年度论坛”。

8月,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浙江进行城市中低收入人口集中社区婴幼儿照护情况的考察;秘书处开展战略落地研讨会,共识组织目标,并学习项目“0-1”阶段研发方法论 ,引入 “设计思维”。

7月,第三届理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民生项目规划》,确定围绕中低收入家庭,在城市社区中着力解决生计困厄问题,促进社区的互助文化 ;在乡镇学校中进行面向未来的教育创新实践,注重提升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携手凤凰网、岳麓书院助力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建设力与国际传播力,“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云上启动。

6月,深入流动人口聚居的社区和工厂,调研以浙江杭州为大中型城市代表的民生困境情况。

5月,敦和基金会迎来十周年纪念日;筹备组建敦和基金会经学资助专家委员会,确定首批39位专家委员,并将继续增补委员。

4月,发起“上海抗疫济困专项行动”,资助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与上海浦东新区恩派公益基金会奔赴上海11个社区、18家养老机构,为受疫情影响困境长者、卡车司机等送去食品和物资,受益困难人群6471位;;“敦和•菡萏计划”获评第十九届(2022)中国慈善榜“年度慈善项目”(获奖项目为过去一年内具有创新价值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项目);“敦和•善识计划”第二期结项, 三年公益慈善通识教育成果获得民政部、人民政协网等重要平台刊载。

3月,理事会审议通过《敦和基金会经学资助总体方案》,成立敦和基金会经学资助管理委员会,并由理事康晓光担任委员会主任。

2月,走访缙云、天台、江山等地,深度调研浙江山区26县的乡镇教育生态情况。

2021年

12月,第五届敦和•种子基金年会以“明体达用,生生不息”为主题,围绕文化类民间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议题展开研讨;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合作的“毕节儿童发展示范区早期养育综合支持项目”在北京举行签约仪式。

11月,“清华-敦和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论坛”顺利举办,并发布《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报告2021》。40所高校联合发起《关于共同推动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的倡议》; 与北京基业长青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共同承办以“聚焦关键点位,加速构建生态”为主题的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1年会平行论坛;举办“浙江省基金会协同基层社会组织参与共同富裕研讨会”,同行共绘协同行动地图。

10月,在浙江省民政厅指导下开展对口帮扶,向阿克苏地区慈善总会及一师阿拉尔市民政局捐赠300万元慈善资金,用于支持当地产业扶贫、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等6个子项目。

9月,与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合作,研究分析浙江共同富裕示范民生需求,产出《共同富裕视角下的浙江民生需求研究报告》。

8月,与浙江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共同发起的“浙江省农村青年创业增收精准帮扶计划”举行结项座谈;由敦和基金会发起、资助,青年慈善法律研究者李德健主笔的《中国慈善法律政策图谱》正式发布。

7月,联合古道书院主办以”守正达人—传统文化教育创新发展”为主题的敦和雅集;开展经学研究领域的调研工作,先后走访18所高校和研究机构、访谈80余位专家学者,对国内经学研究领域的脉络谱系及发展现状进行深度调查;“中华经典传习所”揭牌仪式暨“经学文献中心”建设座谈会在马一浮书院举行;以“公益建设社会”为题的第五届敦和•竹林论坛(暨中国社会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第三届公益社会学分论坛)在重庆举行。

5月,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主办“返归六经:重光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高端学术论坛,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等40余位嘉宾出席。

2020年

12月,第四届“敦和·种子基金”年会在杭州举办,年会以“守正创新 与时偕行”为主题,来自29家伙伴组织的50余名代表参与。

11月,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举行五周年庆典,院长严峻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公益教育的边界。学院董事、敦和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沈旭欣出席会议。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以“致敬国学 继承创新 文明互鉴 重建斯文”为主题,著名学者许倬云陈来获国学终身成就奖。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0年会上,举办了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平行论坛并发布《中国公益慈善基础设施扫描报告》。《以公益为志业:陈越光慈善文化言语集》正式发布,收录文章为作者在担任敦和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期间的公开言论,汇聚了作者对当代中国公益慈善的实践深化与创新发展等诸多问题的敏锐觉察和探讨。

10-12月,敦和基金会成为红十字国际学院的联合发起人,该学院是世界上首个专业红十字人道教育学院。慧育中国项目研究成果《家访顶目的干预效果及其儿童发展技能测量》刊发在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青海乐都区项目点实现适龄儿童家访全覆盖,当地累计收益儿童3312名。第四届敦和·竹林论坛,以“公益慈善与治理转型”为主题,被中国社会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评为优秀论坛。旨在支持青年学者开展慈善研究的“敦和·竹林计划”,进行了竹林课题(四期)招募,最终入选41位青年学者。

9月,向新疆阿克苏地区慈善总会、一师阿拉尔市民政局共捐赠300万元慈善资金,用于支持当地产业发展、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项目。

6-10月,“慈善学历教育的前沿探索与实践”,展开了一场对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的整体性观察和提问。正式向行业发布国内首份系统描述中国高校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历程、概貌和总体格局的研究成果《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报告》。报告由敦和基金会资助、清华大学慈善研究院和明德公益研究中心完成。“敦和·菡萏行动”(二期)公开招募,最终6所高校慈善教育项目入选。高校慈善通识课程支持“敦和·善识计划”(第二期)公开招募,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23位高校教师获得资助,一期、二期累计合作40位教师。

5-7月,“敦和·公益优才计划”旨在探索公益专业人才培养和机构可持续发展路径。陆续发布了3份项目评估报告,向行业分享公益组织筹资传播发展的经验、思考与启发。

3月,召开敦和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成员。

1月,紧急启动“敦和抗疫专项行动”,累计资助131万元,重点用于物资捐赠、一线抗议行动支持、抗疫/救灾长效机制探索和建立等。

2019年

12月15日,《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指导标准》在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正式发布。《标准》由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研制,敦和基金会提供课题所需的主要经费资助。

12月19日,浙江省民政厅公布了“关于2019年度全省性社会组织评估”结果,敦和基金会获评为“5A级社会组织”。

12月3日,由中国慈善联合会与敦和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慈善文化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以“科学精神和慈善文化”为主题,来自公益、学界、商界等600余位观众到场参会。

11月29日,2019“敦和·种子基金”终评会落幕,8家文化社会组织脱颖而出,将在未来三年内获得项目资金等持续支持。

11月23日,由敦和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资助者圆桌论坛、沃启基金会联合承办的“开聊行业基础设施 不止听还有行”分论坛在福州举行。这也是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举办11年来,首次开展的慈善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重要讨论。

9月17日,致力于推动高校教师开展公益慈善通识教育的“敦和·善识计划”发布,最终20位高校教师入选。

7月13-14日,第三届“敦和·竹林论坛”暨中国社会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公益社会学前沿”分论坛在云南大学举行,被评为中国社会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的优秀论坛。

6月16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敦和基金会联合推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发展报告2018》在第三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上正式发布。

4月22日,《浙江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19)》在杭州发布。该报告由浙江省民政厅指导,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敦和基金会联合编写,是浙江省首本针对区域慈善事业发展的研究报告。

3月6日,旨在推动国内公益慈善高等学历教育发展的“敦和·菡萏行动”开启招募,最终来自9所大学院校的申请项目获得资助。

2018年

11月21日 ,中国基金会评价榜暨第三届金桔奖正式出炉,敦和基金会蝉联该奖项。

11月20日 ,由中国慈善联合会、敦和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慈善文化论坛在北京举行。

11月18日 ,由岳麓书院凤凰网、敦和基金会、一点资讯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在北京举行颁奖盛典。

10月20日 ,西湖大学正式成立。陈越光作为西湖大学捐赠人代表,发表主题致辞。

9月19日 ,由中国慈善联合会、敦和基金会联合开展的中国青年慈善学人“敦和•竹林计划”第三期项目正式启动。

7月27日 ,由南方周末主办的主题为“构建责任共识”的第十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年会在北京召开。陈越光获2018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年度责任先锋”。

5月24日 ,敦和基金会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项目捐赠签约仪式暨媒体发布会在京举行。敦和基金会资助人民币3000万元,用于开展“慧育中国:儿童早期养育试点”项目。

4月16日 ,西湖大学召开创校校董会第一次会议,敦和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叶庆均、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越光成为创校校董会成员,理事张拥军成为创校荣誉校董。

2月1日 ,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为了每一个孩子的阳光起点”——儿童发展之夜活动上,敦和基金会荣获“中国反贫困与儿童发展卓越贡献奖”。

1月份 ,《中国慈善家》评选出“2017年度中国十大社会推动者”,敦和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越光入选。

2017年

12月27日 ,由浙江大学与敦和基金会联合创立的“马一浮书院”在杭州成立。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担任书院理事长,著名学者刘梦溪任首任院长。

12月16日 ,由敦和基金会资助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人文高等研究院”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出任院长。

10月23日 ,由敦和基金会、中国慈善联合会联合开展的中国青年慈善学人“敦和•竹林计划”第二期项目正式启动。

11月9日 ,“敦和•莲子计划——书院及传统文化教育传播项目扶持基金”在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11月4日-7日 ,为期两天的2017“敦和种子基金计划”终评会在杭州落下帷幕,专家评委会听取了入围的21家国学组织代表的现场陈述,并最终确定15家入选。随后,“敦和种子基金计划”首届年会召开。

9月5日 ,由敦和基金会、中国慈善联合会浙江省慈善联合会以及新华网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慈善文化论坛暨第四届西湖论善”在杭州召开,二十余名来自学界、商界、慈善、政府、媒体的业界翘楚进行深入探讨。

7月8日 ,敦和基金会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捐赠签约仪式在杭州举行,敦和基金会捐赠人民币3亿元,资助西湖大学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的筹建与发展。

5月25日 ,捐赠800万元携手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助力儿童早期发展。

5月20日 ,捐赠1亿元支持浙江大学复性书院的建设与发展。

5月7日 ,敦和基金会五周年“倾听与未来”主题交流会在杭州举行。来自公益、慈善、文化等领域的50多名专家、学者、公益机构负责人等现场交流。

4月26日 ,由敦和基金会、北京时代华文书局中国文化书院凤凰网国学频道联合主办的“学术典范与文化传承——《学术与传统》商略雅集”在北京举行,杨天石、王俊义等十余位知名学者展开研讨。

3月27日 ,敦和基金会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同创建的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首届理事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该项目开始正式运行。

1月4日 ,“敦和·竹林计划”研究资助项目终审会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经过评审团分组评议与委员合议,最终60个课题脱颖而出,获得资助。

1月2日 ,敦和基金会二届一次理事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监事会、战略规划委员会成员,推举陈越光为执行理事长,同时任命其担任秘书长,主持敦和基金会的日常工作。

2016年

11月26-27日,“2016敦和种子基金计划”项目终评会在杭州召开,专家评委会听取了入围的25家公益组织代表的现场陈述,进行了评审和投票,最终确定20家入选。

10月29日,由敦和基金会与岳麓书院凤凰网凤凰卫视联合主办的大型文化公益推广活动“致敬国学: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盛典在湖南大学礼堂举行。

5月4日,敦和基金会与中国慈善联合会联袂在京启动中国青年慈善学人“敦和·竹林计划”。

4月28日,第十三届(2016)中国慈善榜在京发布,敦和基金会入选非公募基金会榜单TOP15,位列第八;名誉理事长叶庆均入选2016中国慈善家榜。

2月29日,敦和基金会网站正式上线。

1月9日-10日,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敦和基金会支持的首届中国跨语际生命传播思想峰会在北京举行。

2015年

12月12日,荣获由南方都市报社、深圳卫视、微博共同主办的责任中国2015公益盛典“责任中国2015公益组织奖”。

11月21日,由专家、理事、监事共同组成的“敦和种子基金计划”终评委员会,最终确定10家基金会获得2015年种子基金。

11月11日,中国基金会评价榜(2015)报告发布暨“第二届公益金桔奖颁奖盛典”在北京举办,敦和基金会排名第三。

9月11日,启动2015“敦和种子基金计划”,发布招募公告。

7月4-5日,联合正安文化举办“道·医生命科学峰会”。

5月11日,举行“感恩与回馈”合作伙伴分享交流暨三周年年会。

4月25-26日,联合正安文化举办生命物理学论坛。

4月10日,启动“中国基金会资产管理倡导项目”。

4月1日,联合发起中国公益筹款人联盟。

3月17日,启动“浙江公益人成长基金计划”。

3月13日,启动“浙江社区公益组织资助计划”。

2014年

12月30日,启动“敦和种子基金计划”。

12月18日,启动“敦和公益优才计划”。

12月9日,当选第七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2015)轮值主席。

11月11日,联合发起之江公益沙龙。

9月4日,联合发起中国社会企业与社会投资论坛(联盟)。

2013年

11月11日,中国基金会评价榜(2013)发布,作为浙江唯一的民间基金会入围资助方名单。

9月10日,成为基金会中心网联合发起单位。

8月15日,作为首批投资机构联合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启动社会投资平台,设立敦和社会创新资助奖,通过该平台支持初创期的社会企业发展。

4月9日,加入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组委会。

2012年

5月11日,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经浙江省民政厅登记成立。

重点项目

文化传承

“艺术与人文高等研究院机构支持”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人文高等研究院的设立,旨在通过一系列学术、思想和文化活动,对内拓展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专门的艺术研究机构的学术视野,提升艺术与人文研究的学术质素和学术水准;对外开展学术、思想和文化交流,参与构建健康和富有创造性的学术文化秩序,实现人文精神的复归与重构。

“共建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成为全球第一个创设跨文化学研究生学位课程的大学,正式招收跨文化学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2016年12月,敦和基金会正式参与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的筹建,协调文化研究资源,提供资助资金,双方共建全球视野下中国文化研究和多元文明对话的国际化项目平台。

“共建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

为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马一浮先生的事业与精神,浙江大学与敦和基金会联合发起重建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书院继承马一浮先生“尊经”、“重道”、“育人”、“刻书”的传统,发扬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的精神文化,遵循敦和基金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探源性挖掘、原创性研究、体悟性实践、传播性弘扬”战略要求,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整理、研究、传习与弘扬,开展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出版书刊、传播文化四个方面的工作。

“致敬国学:全球华人国学大典”

“致敬国学: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由敦和基金会与岳麓书院凤凰网凤凰卫视联合主办,旨在通过“互联网+国学”的传播方式,推动国学研究与传播的健康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广大华人的文化自信。这一大型文化公益推广活动以“致敬国学、亲近国学、重建斯文”为主题,开展论坛、峰会、国乐节、颁奖盛典等系列活动,同时通过视频、图文直播方式,与网友进行分享互动,为全球华人呈现一场顶级国学思想盛宴。

“敦和·种子基金计划”

“敦和·种子基金”为敦和基金会公开招募项目,自2016年起逐步聚焦国学传承领域,为开展国学传承的各类社会组织提供资金以及其他配套支持,旨在促进组织个体成长及交流合作,探索国学领域行之有效的组织资助模式,提升国学传承系统效率。

“敦和·莲子计划——书院及传统文化教育传播项目扶持基金”

敦和•莲子计划——书院及传统文化教育传播项目扶持基金(简称“莲子计划”),由敦和基金会与北京市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书院中国基金会组织执行。该项目旨在发掘支持包含书院在内的传统文化教育、传播推广机构中的优秀项目,通过资助和其他支持推动这些项目的成长,提高其成功机率,进而推动中国文化自觉与返本开新。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发展报告2018》

报告对二十余年来的传统文化教育开展情况进行全景式扫描与解剖式观察,总结典型的传统文化教育形态受众、目标、内容体系、途径和效果等,以统计数据和详实案例呈现当代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推动传统文化教育从业者(机构)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并针对那些传统文化教育机构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与关键性难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与解决之道,进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更广、更深、更高层面的良性发展,推动中国教育的传承与创新。该报告于2019年6月正式发布。

公益支持

“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支持关键公益枢纽平台的建设,基础设施议题的整体扫描和细分领域的研究和倡导等方式,助力行业联结、公共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的进一步提升。2019、2020年,连续两年参与举办CFF年会平行论坛,将“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引入公共讨论。

“公益职业的社会认知重塑”

敦和基金会资助墨德瑞特推出《公益职业的社会认知重塑》研究报告。期望通过提炼出公益职业的真实画像,建立公众对公益职业画像更丰富的认知,促使公益成为优秀人才的职业选择之一。

“西湖大学”

西湖大学作为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校,以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为前身和依托创办,自2015年3月筹办以来,按照“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以博士研究生培育为起点,致力于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旨在建设培养榜样型慈善家和高级公益慈善管理人才的教育系统,构建支持中国与世界公益慈善领域高度发展的知识体系;打造引领全球慈善发展和推动形成新型慈善知识体系的专业智库;通过提升公益慈善事业的创新性、专业化和公众参与,为推进中国和世界慈善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简称基金会论坛,CFF)旨在加强中国基金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建设中国基金会行业生态系统,使基金会行业成为有效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良好运转的重要力量。

“中国资助者圆桌论坛”

中国资助者圆桌论坛是面向中国资助者的技术支持平台,用朋辈学习和陪伴式咨询的服务手法,对有资助行动或资助意愿的基金会或其他组织提供支持。

”方德瑞信公益筹款”

方德瑞信公益筹款是中国首个面向公益行业专业人员设立的行业培育项目,致力于中国筹款行业专业化发展。项目从公益行业发展阶段以及关键诉求入手,致力于打造中国公益筹款行业培育平台,为行业开展筹款人才培育以及上下游资源培育。

“公益行业评估支持平台”

公益行业评估支持平台始于2018年,由明德、映绿等专业公益评估机构和普华永道、德勤等公司联合发起。平台致力于成为行业朝着更加科学、公开、透明、多元发展的奠基者与推动者。平台将着力于提升公益的专业性和有效性,通过制定并推广公益行业评估标准,培养评估专业人才,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敦和公益优才计划”

瞄准成长期公益组织的普遍发展短板,面向传播、筹款等专业方向提供支持。通过资助设立专才专岗等形式,帮助成长期公益组织梳理发展难题,吸引并留住专业人才,提高机构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促进机构可持续发展;并影响公益行业和社会各界重视公益组织自身发展的需求,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支持机构发展,从而更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

“童伴妈妈”

“童伴妈妈”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项目主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包括监护照料、心理健康以及安全形势。“童伴妈妈”的项目模式不是单一的项目执行,而是一个集项目、传播、筹款和政府倡导为一体的四位一体的公益项目。倡导和推动政府相关政策,带动政府、企业、社会和地方的共同投入,共同解决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

“儿童早期养育综合支持”

围绕“反贫困与儿童发展”,在中国贫困地区开展儿童早期发展战略公益活动。打造了“慧育中国”、“山村幼儿园计划”、“反贫困与儿童发展国际研讨会”、“贫困地区农村儿童学前教育研讨会”等颇具口碑及影响力的项目。

“敦和•SDG中国青年人才奖学金”

敦和基金会支持设立“敦和•SDG中国青年人才奖学金”,资助31名学生奖学金,在清华大学、日内瓦大学学习可持续发展问题相关课题、实践和实习,获得双学位;支持获得奖学金资助的中国学生在日内瓦学习期间,参加国际组织实习及相关文化交流活动。

“敦和公益活水计划·浙江”

“活水计划•浙江”是一个为浙江省内社会问题导向的初创期公益组织提供小额资金支持,并提供培训交流、游学参访等能力提升活动的资助项目,由敦和基金会和博信公益于2015年共同发起,期望帮助草根组织应对发展瓶颈,探索有效的小额资助模式,推动浙江有效公益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慈善文化

《华人慈善:历史与文化》

由敦和基金会资助、朱健刚教授、武洹宇博士以及多位学者研究撰写的《华人慈善:历史与文化》,力图从文化类型的视角来看待华人慈善,尽可能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一个对华人慈善文化的整体扫描与概括,为当代公益慈善事业勾勒立足本土的纵深视野。

“敦和·善识计划”

项目以培养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人才为目标,通过高起点地打造精品通选课程体系,多方位支持国内高校教师开设公益慈善方向公共选修课程,旨在普及青年一代大学生对公益慈善的理解和认知。

“敦和▪竹林计划”

“敦和·竹林计划” 是我国首个由基金会发起、专门面向青年慈善学人的研究资助项目,由敦和基金会出资,资助青年慈善研究学者开展理论与实证深入研究,推动青年慈善研究学术共同体的搭建,促使慈善研究特别是慈善文化领域的研究。

“敦和·菡萏计划”

“敦和·菡萏计划”,旨在推动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提升公益慈善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菡萏行动”资助有意愿/已经开展公益慈善学历教育的高等院校,通过支持院校在慈善学历教育中的多种行动探索,以促进该议题的实践变革。 “菡萏报告”资助公益慈善学历教育领域的深度研究,以积累该议题的知识沉淀; “菡萏论坛”资助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论坛,以集合影响力的方式促进问题的解决; “菡萏圆桌”资助现有开设公益慈善学位/专业/方向院校的代表们定期研讨,以提升该议题在院校之间的沟通成效。

“中国基金会研究基础数据库”

中国基金会研究基础数据库(简称RICF)由中美从事中国基金会研究的学者发起、成立及研发,主要功能是向国内外学者提供开放、免费的中国基金会原始数据,为学术研究提供服务。目前,RICF涵盖了2013-2016年中国基金会数据信息包括基本信息,资产负债,业务活动,项目活动等。

“公益慈善学园”

公益慈善学园是由国内外公益慈善领域的专家学者构成的研究网络,敦和基金会为其首家资助方,从2015年起连续资助至今。

《浙江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19)》

《浙江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19)》着眼于“中国传统慈善的浙江传承和现代慈善的浙江探索”,梳理浙江慈善历史源流,总结在利好的政策和经济环境推动下浙江公益慈善的领先成熟经验。全书共17万字,分总报告、专题篇、案例篇和附录4个篇章。

所获荣誉

2021年12月,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