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6 04:30
作者严迪昌,曾任《全清词》(顺康卷)的主要编纂之务,又编有《近代词钞》,对清词文献极其熟悉,且有很强的史的意识。本书以词风流变为主脉,以词派消长和各时期重大词创作活动及群体实践为骨干,以对大家、名家的创作论评为经纬。评估则从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两个方面探觅其“因”和“变”的沿革流向为重点。
凡“史”都不应该也不可能跳脱历史时代的顺序,时势人心则总是直接间接地影响或支配着文学风气的演变,清词风气与时势人心这二者之间的感应同样契合如符。但词的历史毕竟不是社会政治史,所以词史不可能全同于历史书的分期。特别是如嘉庆、道光时期的词风的流变,套用“近代史”的习惯分期法会显得不切实际。
故而本书资料丰富、结构严密,理论概括清楚,文笔洗炼,为当代清词研究的开山之作和入门津梁。
第三节结语
第二章百派回流、词风胚变中的南北词坛(上)
(一)吴伟业”
(二)王翊·附王庭
(三)余怀·附余宾硕
(五)毛奇龄
第二节柳洲词派·曹尔堪·三子“江村”唱和词事
(一)柳洲词派概述
(二)曹尔堪词述评
第三节广陵词坛和毗陵词人群
(一)王士祺·彭孙道
(三)孙默与《国朝名家诗余》
(四)广陵词人群以及通(州)如(皋)诸名家
第三章百派回流、词风胚变中的南北词坛(下)
(一)今释澹归
(二)王夫之
(二)秋水轩倡和·周在浚·《词汇》之争·何采一
第三节“稼轩风”的南北鼓扬者
(一)“稼轩风”在清初重振的背景·附论“科场案”流放词
第四节结语
第二编“阳羡”、“浙西”二派先后崛起和清词“中兴”期诸大家
第一节阳羡词派的创作实践和理论主张
(一)阳羡词派概貌述评
(二)阳羡词派创作实践的重大成就
(三)阳羡词派的理论建树
第二节阳羡词宗陈维崧
(一)迦陵词的创作历程
(二)陈维崧词的艺术风格
第三节阳羡词人群
第四节结语
第一节《乐府补题》的复出与“浙西”词风炽盛的背景
(一)“浙西”词风炽盛的背景
(二)《乐府补题》与“浙西”成派的关系
第二节浙派宗主朱彝尊
(二)朱彝尊词的创作历程和风格演变
(三)朱彝尊的词学观
第三节前期浙派词人群
(三)汪森·陆桑·邵殡等
第四节结语
第一节曹贞吉
(一)哀生悼逝的寄慨词
(二)寄托遥深的咏物怀古词
第二节纳兰性德
(一)哀感顽艳的悼亡伤逝词
(二)苍凉清怨的边塞行吟篇
(三)余论
第三节顾贞观及梁溪词人群
(二)严绳孙等梁溪词人群
第四节结语
第四章清初期词余论
第一节聂先、曾王孙的《百名家词钞》
第二节清初名家词辨补
第三节清初期词盛而复趋衰落的大势
第三编清代中叶词风的流变
第一章“浙词”巨匠厉鹗和中期“浙派”词人群
第一节厉鹗
(一)厉鹗词的艺术成就
(二)厉鹗的审姜主张
第二节中期“浙派”词人群
(一)杭嘉湖“浙派”词人群
(二)扬州地区“浙派”词人群
(三)王昶及吴中“浙派”词人群
第二章阳羡词风的派外流响与界内新变
第一节郑燮《板桥词》的艺术风貌及其师承渊源
(二)《板桥词》的艺术风貌
第二节阳羡词风的流韵余响
(一)蒋士铨的《铜弦词》
(三)姚椿的《洒雪词》
第三节阳羡词风的界内新变
(二)储秘书·任曾贻等
第三章清中叶词坛的多元局面和后期“浙派”的嬗变
第一节乾隆时期南北词坛的多元化态势
(一)太仓诸王的“小山词社”
(二)无锡顾、杨二姓词人群
(三)《清绮轩词选》与《昭代词选》等
(四)甘肃词人吴镇的《松花庵诗余》
第二节吴锡麒·郭摩与“浙派”后期的嬗变
(一)吴锡麒的《有正味斋词》
(二)郭糜
第三节乾嘉之际名家词补述
第四节结语
第四编常州词派和晚近词坛
第一章常州词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张惠言和“宛邻”词人群
(二)“宛邻”词人群·郑抡元
第二节周济以及“常派”其他词人
(一)周济的词学理论和创作
第二章道咸衰世的“词史”
第一节鸦片战争时期的幽愤心歌(上)
(二)龚自珍的词
第二节鸦片战争时期的幽愤心歌(下)
第三节太平天国战争中的离乱哀唱
(二)薛时雨及其他词人
第三章晚清词坛名家综论
(一)周之琦
(二)项鸿祚
(三)黄燮清
(四)赵庆培等
(一)谢章铤与“聚红榭唱和”
(二)张景祁和叶衍兰
第三节谭献及其他同光词人
(一)谭献及庄极
第四节结语
第一节王鹏运
第二节文廷式
第三节朱孝臧
第五节结语
第五编清代妇女词史略
第三章顾春
第四章余论
后记
重版后记